•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1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2
專家:攝取富含鐵質牛肉能改善跑步後頭暈
3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2017-03-30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馬拉松 間歇訓練 全馬訓練

《運動訓練心理學月刊》刊登了一篇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潘泰雷蒙·艾克卡斯(Panteleimon Ekkekakis)博士的報導,他表示,越早遭遇撞牆的跑者越能享受跑步的樂趣。跨越撞牆的成就感會促使他們再次跑步,再次征服跑步中的困難。
 
當然,仍有很多跑者喜歡到最後體驗那種痛苦的感覺,但即使是他們豪不費力氣的完賽也是件好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把遞減速率應用於平常練習中。

每日跑

身為教練和運動心理學家的格雷格·麥克米蘭(Greg Mc-Millan)表示:「嘗試新的跑步方法或是適應一個新的地形都是相當困難的。當你落腳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給關節的作用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為你改變了運動它們的模式,所以會造成肌肉和關節的疼痛。此外,你的心臟正忙著為你的四肢供氧,你大口呼吸都是為了這個。」
 
「用間歇或跑走的方式開始,可以降低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感。」哥倫比亞大學的運動心理學研究員瑪麗·榮格(Mary Jung) 博士說。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5分鐘(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只要你覺得可以不用停下來),接著再走路1分鐘。每次都把間歇跑的時間遞減1分鐘,所以若一開始用5分鐘,那麼之後依次用4、3、2、1分鐘,最後在兩次跑步之間只需要走1分鐘即可。最後走10分鐘,即可結束訓練。

間歇訓練

持續練習後,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消失了,你可以以平穩的呼吸進入慢跑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跑者用間歇跑來持續提高速度和心肺能力。
 
哥倫比亞的生物工程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尼奇·瑞特(Nikki Reiter)說:「很多間歇跑訓練都是做等長度、等強度的重複跑,但是我們推薦的是金字塔訓練。」重複跑的長度和強度從短到長,從強到弱,讓你的身體能夠不斷地調整,去適應變化。比如,你訓練了你的肌肉,增強提高配速的能力,然後再增加爆發力,這些都能在一個訓練裡完成。
 
但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或者在休息後回來,那建議先從「單邊金字塔」開始。意思是可先減少距離,但保持強度不變訓練,完成一組訓練後,若並未感覺到不適,一段時間後,即使再增加長度,高階跑者也能增速。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下面這些距離的重複跑、間隔1分鐘的恢復跑:1英里、1200米、1000米、800米、400米。停5-10分鐘。
如果你最近都沒做過速度訓練,那麼所有的距離都可以10公里的距離目標,做配速訓練(就是在跑的時候,不能連貫說出一句話的配速);如果你的程度較好,那麼也請依然從10公里配速開始,後面再逐漸增加。

節奏跑

麥克‧米蘭表示:選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配速跑,你的身體不但會被訓練到,還能更好更快地處理快速跑時劇烈呼吸時所產生乳酸。這樣你才能在身體不緊張、不僵硬的情況下加速。這些所謂的排乳酸跑,都是在你本身已經非常疲勞的時候進行的,所以當然會格外痛苦。然而,如果你在為提升速度或者快速跑步做訓練,那麼排乳酸跑更是不可缺少的。

當排酸跑越來越輕鬆時,你的備戰信心也會越來越提升(如果不是備戰,那麼你對自己跑步能力的信心也會提升)。保持信心去跑比賽是制勝關鍵,在賽前最後兩三週,你應該已經做完所有的核心訓練了,這時候很適合集中做一下排乳酸訓練,提高你最後幾分鐘在極度疲勞情況下的衝刺能力。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然後用排乳酸跑的配速跑2-4公里(或者是比你之前用這個配速跑過最長距離,短一點點的距離)。
最好找一個有下坡的地方,去完成最後艱難的部分,這樣比賽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太難了。
 

長距離跑

「大部分長距離跑是為了提高心肺能力,心肺能力是心臟為四肢供血的關鍵。」麥克米蘭說。無論你的心肺能力能支撐你跑3英里還是23英里,在疲勞時保持配速都是非常艱難的。但因為疲勞而大大降低配速就不只是速度或比賽成績的問題了,你還可能用了錯誤的姿勢,調動了錯誤的肌肉,然後給關節過分施壓從而造成運動傷害。我們並不是說長距離跑不好,但在超負荷時你要能即時停下來,以免受到後續的傷害。
 
作法:一周內跑一次長距離,跑完後走10分鐘當作恢復。如果一群人跑,那這10分鐘可以給你機會結交朋友。如果你是自己跑,注意每步都要紮實、平心靜氣。可以藉機感謝你的身體,希望這個好的狀態能延續到下一次的比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攝取富含鐵質牛肉能改善跑步後頭暈

2019-07-16
跑步知識庫夏日跑堂觀念飲食方式飲食

是否在跑步前或跑步結束後做有關下肢伸展的動作時,突然時有頭昏暈眩的情況嗎?如果妳是一位女性跑者,很有可能是因為月經以及飲食控制等問題,造成身體缺鐵性貧血,但是也有可能是運動性貧血或運動後低血壓造成的暈眩問題,不論如何,在跑步後發生這樣的事情時,一定要真正了解導致運動暈眩的原因才能改善。

專家:攝取富含鐵質牛肉能改善跑步後頭暈 ©Delish.com

跑步後頭暈的情況對於跑步者來說比較常見。在醫學上,把它稱為姿勢性低血壓,它是由於體位的改變導致腦供血不足所引起。在劇烈跑步運動後你的血管會額外擴張,這時頭暈症狀就有可能產生。因此,我們在跑步訓練結束後就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頭暈症狀,但是這個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spafinder.com

怎麼吃才能改善貧血問題?

馬拉松長跑類型的耐力型有氧運動容易導致運動性貧血的問題,如果日常飲食過度著重碳水化合物,鐵質攝取不足時容易導致運送氧氣的紅血球血紅蛋白合成能力下降,進而導致紅血球攜氧能力下降,除了容易產生暈眩情況,還常間接造成腹痛及恢復速度緩慢等問題。如果有貧血的困擾,可以試著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像是牛肉、魚貝類、動物肝臟或維他命等,因為長時間耐力運動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營養性貧血問題,蛋白質、葉酸、維他命C、維他命B6、維他命B12或礦物質銅的不足也都可能造成貧血。當發現有貧血狀況時,建議透過專業醫生進一步分析造成貧血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改善貧血問題。

©womensrunninguk.co.uk

牛肉是補充鐵質最好的來源

比起蔬菜中的鐵質,肉類的鐵質更容易被腸道吸收,不僅如此,吃肉還可以幫助腸道吸收蔬菜的鐵質。那到底要哪種肉最能補充鐵質呢?答案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牛肉,比起其他肉類,牛肉含有更多的鐵質,多吃牛肉也是一個有效補充鐵質的好方法。不過,也不應無節制地大啖牛肉,因為肉類含有較多脂肪,愛運動的你應該選擇瘦肉較多部位同時攝取適當份量,才能為你帶來真正健康。

牛肉是補充鐵質最好的來源 ©sierrameat.com

牛肉除了富含鐵質外,最廣為人知便是它豐富的蛋白質。身為一位長期運動的跑步愛好者,牛肉除了是CP值相當高的營養來源外,更含有許多對運動員重要的營養成份,比起許多加工過的營養補給品,牛肉更是運動後大家都喜愛的可口美味食物。

資料來源/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2016-12-07
跑步話題馬拉松生活路跑

有統計顯示,61%的跑者會邊跑步邊聽耳機,其中82%的跑者是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但是關於跑步的時候是否可以戴耳機的問題,從隨身聽出現的年代開始,就有許多不同建議的聲音了。以下是跑者們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一起來看看!

Costas Karageorghis門研究音樂對運動員的積極影響 ©moveitorloseit.co.uk

 贊成  2 保持速度穩定度

很多跑者不願意跑步的時候聽音樂,是因為他們在不受到音樂干擾的情況下能夠專心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自己的呼吸和步伐,有助於控制速度。但是專家表示,如果正確利用音樂,能更好的控制速度。研究發現,當音樂節奏和自己的速度相匹配的時候,跑者的表現會更好。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可以聽120拍以上的快節奏音樂,長距離跑步時可以聽120拍以下的音樂。

 贊成  3 降低疲勞的感覺

如果沒有跑友的陪伴,跑步時便容易感到孤獨,關於長距離的訓練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但是,英國基爾大學的研究發現,跑步時聽自己喜愛的音樂會降低對疲勞的感覺,讓跑者覺得跑步變得容易了。音樂對於跑者的刺激實際上是阻止了疲勞等內部刺激產生的副作用,當跑者對跑步艱苦程度的感覺降低之後,跑者會認為自己能夠跑得更遠更快。

©betanews.com

 反對  1 忽略周圍的環境

在反對跑者戴耳機跑步的意見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反對者認為戴著耳機跑步會讓跑者無法了解周圍的環境,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傾聽自己的步伐與呼吸聲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容易因音樂的聲響而未注意到周圍的車輛而發生危險。

 反對  2 打亂比賽的節奏

當跑者在日常訓練中習慣戴耳機之後,就會對音樂產生依賴感。因此在比賽的時候,如果沒有音樂,跑者會感到不習慣,進而打亂自己的節奏,失去對比賽的控制。另外,有的比賽會出於安全的考慮,禁止參賽選手攜帶手機或其他相關電子設備,這對於習慣聽音樂的跑者來說是個難以接受的規定。

©ron-sheese.wikidot.com

 反對  3 降低跑步體驗感

跑步不簡單,即便有再多的經驗,長時間下來,依然會感到疲累。如果再加上聽音樂,無疑會加重負擔。現在的跑步環境受外界的干擾已經太多,要想心平氣和的感受跑步所帶來的美好已經十分困難了,所以沒必要再讓音樂來分散跑者注意力了。
 
所以各位跑者們認為呢?其實無論有無戴耳機跑步,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找到自己跑步的節奏,當練習足夠,能抓到技巧後,不論有無外界聲音的干擾,依然能夠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