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是所有運動的基礎,能增加我們上半身以及下半身的活動性,直接啟動肢體的效能,穩定人體脊柱、胸廓和骨盆,以對抗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壓力或加諸在表面的外界張力,在所有日常活動都需要核心的參與,因此,建造並維持良好的核心力量也相對顯得非常重要。而棒式 (plank) 便是核心肌群最基礎的訓練之一,能夠訓練到深層核心肌群,可說是最受歡迎的核心訓練之一。
在進行基本棒式動作時,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熟練基本動作後,便可做一些變化來增強核心的力量,並訓練到身體更多肌群。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
步驟2: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30秒。
將棒式做好做熟,就可以來進行下面的變化式:
肘撐腳尖點地 (Hip Plank)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利用左右腳內外點地來增強核心的力量。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初次嘗試者保持在原地即可。
步驟1:雙手肘撐,肚子收緊,雙膝呈跪姿打開,與肩同寬預備。
步驟2:吐氣時將雙腳往後伸直,肚子收緊,保持身體穩定。
步驟3:右腳腳尖上下點地,接著換左腳腳尖上下點地,左右輪替,做1分鐘。
棒式抬腿 (Single Leg Plank) 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利用左右腳上下抬離地面來增強核心的力量。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初次嘗試者保持在原地即可。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伸直,肚子收緊,身體呈平行預備。
步驟2:左右腳交替,向上抬舉,約30秒。
肘撐上下推臀 (Hip Raise And Lower)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利用腹部的放下和升起加上四肢的支撐力量來加強核心和手臂、雙腳的力量,在執行此動作時,速度請放慢,讓四肢徹底伸展到。
步驟1:雙手肘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步驟2:腰部慢慢向下沉至地面,停留5秒。
步驟3: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5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做完這些基礎的棒式動作之後,我們就可以來挑戰一些較為複雜的連續動作囉:
進階棒式變化 (Plank Series)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也是平板式中較高難度的動作,結合腳尖點地、登山式及旋轉式來增強身體核心的力量。
步驟1:雙手掌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步驟2:肚子收緊,左腳、右腳互相交替,上下點地,相互交替,做10下。
步驟3:肚子收緊,左腳彎曲,觸碰左手手肘,右腳彎曲,觸碰右手手肘,相互交替,做30秒。
步驟4:回到雙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保持收緊。
步驟5:左手彎曲抬起,身體向左側旋轉,停留10秒。
步驟6:右手彎曲抬起,身體向右側旋轉,停留10秒,左右交替,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在開始進行訓練之前你是否有先考慮自己想要的成效?我們的肌肉會根據所受到的外部刺激而進行適應,如果你的強度與重複次數設定不同,將會獲得不一樣的訓練成果!這也就是為何不是每個肌群訓練都必需要遵循12下3-4組的統一規定,然而,這樣的訓練設定技巧就被稱為「訓練效果的特殊性」或是「適應特殊性」,一般都習慣將這樣的技巧稱為SAID(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也就是利用適應來強化肌肉所需的能力,看到這邊還是搞不懂嗎?接下來我們將為你解釋這個訓練技巧有多重要!
正因為有SAID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需要在訓練時,要將最優先要達成的目標明確化,例如最大肌力或爆發力等等,接下來再考慮盡可能接近實際運動的訓練動作,並設定好這項訓練所需要的強度與次數等相對應的條件。此外,即便是相同的動作類型也會因為各種不同的運動模式,而產生不同的施力方式,所以,在訓練的方式調整上也顯得更加的重要!
當你確定好訓練的目標之後,就必需要考慮以下的運動類型並選擇進行訓練的方式:
1.肌肉收縮類型(負荷的類型)
2.關節角度(動作姿勢或動作方向)
3.肌肉收縮速度(動作速度)
確定完畢之後,接下來你必需要設定以下要達成目標的最佳條件,並加以完整執行:
4.負荷的強度(刺激肌肉的強度)
5.動作重複次數(刺激肌肉的時間)
6.訓練的總量(訓練的組數)
7.每組間的休息時間(刺激肌肉的頻率)
但也由於每種運動與訓練都有著特殊的施力方式與角度,所以我們必需要依據各項不同的目標來改變。例如有的運動需要最大肌力或有的運動會需要最加肌耐力,即便是要求最大肌爆發力的運動項目,也會有要求「速度要強的爆發力」或「肌力要大的爆發力」之間的差異性,因此,你在設定訓練課表時,就必需要針對「需要提高肌力」、「想要獲得肌肥大」或「提高肌耐力」等各種訓練的目的,來準確的設定好每種訓練的條件,這樣才能讓整體的訓練成效獲得最佳與最大化。
資料參考/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