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也聽了這麼多越野跑的建議與規則,但卻還是跨不出去嗎?以心理層面來說,會無法進行下一步,往往是因為內心卻乏自信以及對自我能力的不信任,其實越野跑賽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只要有想參加的動機,稍微掌握原則,相信一定能夠勝任人生第一次的越野賽事。
若第一次參加越野賽,其選擇賽事的大原則就是配合自己的能力等級,每一場賽事難易度都不同,通常也有組別的區分,初學者可以先從短距離賽事開始,再慢慢增加長度,這樣既符合每個人跑的需求,又能夠當成一個體驗。許多越野賽事也會藉由長短距離的分別來讓跑者可以一次比一次的進階。
選擇賽事時有一下三點需特別注意:賽程距離與路線、賽程海拔落差、技術難易度。首先,以相同的距離來說,越野跑花的時間大概是路跑的兩倍,假設10公里需要一個小時跑完,那麼若是10公里的越野賽,可能需要二小時才能完成。
此外,賽道的難度包括幾點:海拔的累積爬升高度、路線總距離、原始和人工路面(未開發的山道、碎石坡、防火道、古棧道、台階、砂石路等)的比例等。高水平賽事標準比較嚴格,路線一般有95%以上都是純自然的、非硬化的道路,海拔累計爬升6000米以上,總距離為一百公里。
通常主辦單位會事先於簡章上說明賽中的山徑路況,初學者也可以依照說明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場比賽,通常說明越詳細的主辦單位,也代表著他們辦這場賽事的用心,跑友們也可以依照此方法來選擇賽事。
若還是不放心,生活玩家Ezfun也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致電去主辦單位詢問整場狀況,像他們若接到類似的電話,會先請選手提供自己平時的運動狀況,再評估他是否適合參加這場或這個公里數的賽事,絕不會為了要湊人數而給對方錯誤的建議,若是這樣,即便這次他來參加了,也可能因為對於賽事的懼怕,而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隨著越野跑賽事越來越多,選擇對跑友來說確實是一大考驗,所以再參加之前,建議可以多參考其他有經驗跑友的評價或是蒐集資料,因為一場賽事的好壞,關乎到跑友會不會想持續下去的後果。
此外,各位也應該要更了解自己的程度,如果有過路跑經驗,代表有一定的底子,不能算是完全沒有經驗的人,此時再選擇前,可以讓自己的心回到初衷,想想最開始跨出去的那一步,你是怎麼做到的。
據日本媒體報導,今日午後三時許,在歷經為期兩天的激烈競爭之後,青山學院大學毫無懸念,再次制霸箱根駅伝這個日本最著名、歷史最悠久的接力長跑賽事第93回的競賽。
青山學院大學在第一天的競賽便以33秒的優勢驚險獲勝,全部10區的競賽也以11小時4分10秒的佳績完成總距離217.1公里的賽程,成為日本歷史上第六所完成箱根駅伝三連霸的學校,之前是駒澤大學在2005年之後被打斷四連霸的成績。
本屆箱根駅伝,日本關東地區有21個學校組隊參與競賽,包括第一天五區的107.5公里與第二天109.6公里的接力競賽。
2014年總冠軍東洋大學隊,在第一天的賽事位居第四,在第二天則急起直追,最終以11小時11分31秒的成績連續兩年獲得亞軍。而早稻田大學隊在第一天位居第二,在最後則落到了第三名的地位。
青學大第八棒下田裕太表現亮眼,將與第二名的勝差拉開到5分半的差距,獲得「區間賞」(賽段冠軍)。
賽事第九區,各校精銳盡出,因為這裡的勝敗將左右賽局。青學大的名將池田生成登場,這位兩屆關東校際半程馬拉松冠軍得主,不負眾望完成他在箱根駅伝最後一次的演出,再將勝差拉開一分鐘,接著是東洋大學逆轉領先早稻田大學。
第10區壓軸賽事,青學大派出四年級的安藤悠哉,安藤堅實的步伐將差距再度拉開,最終以7分21秒的壓倒性勝差,領先第二位的東洋大獲得勝利。箱根駅伝是一個往返式的接力賽,各分為五區,今年的比賽,青學大在第一天的賽程就一路領先,這樣的領先地位也一直延續到終點。
賽事結束,第一名青學大、第二名東洋大、第三名早稻田大、第四名順大、第五名神奈川大(12年來首次進入前10)、第六名中央學院大、第七名日體大、第八名法大、第九名駒大、第十名東海大。
波士頓馬拉松開始於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第一個城市馬拉松,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馬拉松比賽,當時只有15位跑者參加。從創辦至今,波士頓馬拉松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每年固定在美國愛國者日登場(四月第三個星期一)。在1986年以前,波士頓馬拉松一直沿用古希臘的方式,對優勝者的獎勵只有頭戴橄欖葉編成的花冠,頒發獎杯,而不是現在的獎金或獎牌。
波士頓馬拉松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優美的原野、點對點的快速賽道、空前的現場觀眾,一切都體現著這個古老馬拉松的魅力。但遺憾的是,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波士頓馬拉松,因為它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前去嘗試,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排他性,才更增加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吸引力,世界頂尖的運動員都以在這個賽事中奪冠為榮。
波士頓馬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馬拉松目前沒出現過世界最好成績,反而是女子馬拉松於70~80年代(在女子馬拉松賽事還不多的情況下)產生過3次世界最好成績。
2001年4月16日第105屆,由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馬拉松亞軍韓國的李鳳柱,衝破兩名肯亞選手的圍堵和奧運冠軍博拉的追趕,奪得冠軍(2:09:43),他中斷了肯亞人10年的壟斷而舉世轟動。李鳳柱回到漢城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比賽從波士頓正西方的霍普金頓州立公園(Hopkinton)出發,穿過7個小鎮,最後在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科普利廣場(Copley Square)結束。整個路線的起伏很大,特別是在跑完半程後進入靠近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附近的心碎波 (Heart Break Hill)的地段對運動員的體力是很大的考驗。
起點是霍普金頓州立公園 (Hopkinton)跑至8公里到弗雷明翰 (Framingham),也是七小鎮的第一個小鎮。
到了20公里的衛斯理學院,路旁會有許多女孩為跑者們加油,一飽男跑者的眼福,已經開始累的身體,立即又恢復了過來。
終點為科普利廣場,該廣場聚集了許多數量和種類的重要的建築作品,其中許多是正式的地標建築,包括:老南教堂 (1873)、三一堂(1877)、波士頓公共圖書館麥金樓(1895)、費爾蒙科普利廣場酒店(1912年)、約翰漢考克大廈(1976)等。
然而,每個跑者的心中,都有一個波士頓,而每一個想跑波士頓馬的人心中,都有一個衝破BQ的信念。BQ的完整名稱是Boston Qualification,指的是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成績門檻,達到一定的成績才能夠報名波士頓馬拉松,當然,不是達到BQ就一定能報名成功,在波士頓馬拉松這個唯快不破的聖殿裡,永遠都在拼配速和手速。自2012年起,改以成績的快慢做為參賽名單的決定排序後,難度更甚以往。
所以若想報名波士頓馬拉松,首先得檢查你的全馬參賽成績,是否達到參賽門檻,即達到BQ(Boston Qualification),這對於業餘跑者而言就像是馬拉松的殿堂級賽事。
2. 全馬成績須在2015年9月19日以後產生至註冊日截止。
3. 成績符合 AIMS認證賽事或美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當前國內符合這一要求的比賽如下:
4. 慈善名額:需要參加BAA官方認證的慈善組織的籌款項目,項目完成後,才有機會參加比賽。
日期 | 賽事名稱 |
2015年11月 | 宜蘭國道馬拉松 |
2015年12月 | 台北馬拉松 |
2016年1月 | 渣打馬拉松、台南古都馬拉松 |
2016年2月 | 高雄國際馬拉松、金門馬拉松 |
2016年3月 |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
2016年5月 | 陽明山越野馬拉松 |
除了符合上述的門檻外,還需要通過最後一關,也就是輪番式(rolling registration)的報名機制,也就是在相同年齡組中,成績越快的越容易中籤。
以2017年的賽事來說,首波開放優先報名的跑者,需超過成績門檻至少20分鐘,若名額未滿,主辦單位才會再重啟報名系統,並逐步放寬10分鐘、5分鐘以及符合低標資格的跑者,直到名額全滿。
霍普金頓州立公園(Hopkinton)→亞什蘭集團 (Ashland) →弗雷明翰 (Framingham)→内蒂克 (Natick) →衛斯理學院 (Wellesley College)→ 牛頓消防隊 (Newton Fire Station) →牛頓街 (Newton) →心碎坡 (Heartbreak Hill)→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布萊頓 (Brighton) →布魯克林 (Brookline) →布魯克萊恩 (Coolidge Corner) →科普利廣場 (Copley Square)
看完以上的介紹,是否感受到波士頓馬的神聖了呢?如果一生能有一次機會來到此殿堂,真是至高的榮耀呀!所以跑者們加油,若想為自己的跑步人生訂一個長遠的目標,這場高難度的賽事是再適合不過了,加油,也歡迎你們與我們分享好消息!
2017波士頓馬拉松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