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來自俄羅斯 首屆競技壺鈴錦標賽震撼登場
1
來自俄羅斯 首屆競技壺鈴錦標賽震撼登場
2
NIKE攜手藝術家TOM SACHS推出NIKE MARS YARD 2.0
3
基礎動作能力-全身運動(2)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來自俄羅斯 首屆競技壺鈴錦標賽震撼登場

2017-05-09
話題 健身 賽事 壺鈴

源自俄羅斯競技壺鈴訓練體系的第一屆臺灣壺鈴錦標賽,5月7日在板橋音樂公園活動中心圓滿落幕,該競賽旨在讓學員們直接上場測試成果,也開放對競技壺鈴有興趣者一同前來參與。活動邀來俄羅斯16屆世界冠軍紀錄保持人 Sergei Merkulin 與9次世界冠軍 Sergey Rachinskiy等人擔任評審與指導,由一連串的競技項目展開,過程精采,扣人心弦,選手們須在時限10分鐘內努力完成最大組數的動作,是意志力與體力的一大考驗。在台首次舉辦的競技壺鈴賽事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觀賞,指導教練群亦上場與其他選手一同進行示範賽,兩位俄羅斯壺鈴大師與主辦人SAM曾詠麟教練等人示範24公斤雙壺鈴挺舉或長循環動作,隨著指示燈的數字迅速遞增,高階培訓官們精彩不間斷的動作與其他選手努力拼搏的精神也贏得全場所有人員齊心大聲加油喝采,加上壺鈴清脆的撞擊聲,場面可謂震撼又刺激!

第一屆臺灣壺鈴錦標賽在板橋音樂公園活動中心震撼登場。

壺鈴引領健康風潮 也非常適合女性訓練

「壺鈴」顧名思義,是一種外型類似茶壺形狀的特殊健身器材,起源於17世紀的東歐市集,當時是用來秤重的工具。每天市集結束後,農夫會拿這個壺鈴造型的器具來回甩動,向民眾展示他強大的肌肉力量,因此,人們逐漸發現壺鈴對於強身健體的好處。俄國政府認知到壺鈴對國民有相當多的益處,便於1981年正式成立第一個壺鈴運動委員會;由於瞭解到使用壺鈴這種單一訓練,就可以維持人民強健的體魄、提高生產率,並降低醫療支出,委員會於是強制開始俄國人民進行壺鈴運動,而後發展至今。

壺鈴可練全身,訓練方式豐富多元。

壺鈴體積小、方便,不受限於室內或室外空間,可針對各項運動所需的爆發力、肌耐力來調整訓練內容,可以說是讓全身上下每條肌肉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女性來說,最在意的腰部、臀部運動,利用壺鈴來雕塑身材,更是強而有力的好幫手,因此,壺鈴運動已經成為國際間非常重視的運動,甚至被好萊塢明星、職業運動員、美式足球員、武術家和摔角選手所使用,進而發展成「競技壺鈴」這樣國際級的競賽。

壺鈴造型圓潤,是非常適合女性從事的運動項目。

國際競技壺鈴競賽標準10分鐘賽事項目

國際競技壺鈴競賽,是以10分鐘為標準,選手可選擇下列項目進行比賽累積積分。
競賽項目 壺鈴重量 選手量級
挺舉 (Jerk) 8kg 5公斤一區間
抓舉 (Snatch) 16kg
挺抓混合 (Biathlon) 20kg
長循環 (Longcycle) 24kg
  28kg
  32kg
  40kg
次數*舉重重量/體重=成績   (資訊提供:轉動運動顧問公司)

Sergey Rachinskiy 培訓官(右)講解競賽規則。

與世界最強壺鈴世界紀錄保持人同台競技

是男人,你首先得要打這個人!

他,是16 年來沒人能打敗的選手。Sergei Merkulin 贏過歷史上任何一場壺鈴運動的世界錦標賽,以“俄羅斯極端”聞名!Sergei Merkulin 從18歲開始培訓「壺鈴」運動,在國際壺鈴競技上,贏得16 次世界冠軍、15次俄羅斯冠軍和 5 次在歐洲奪冠。他在挺舉的個人紀錄是10分鐘122次。

Sergei Merkulin小檔案
榮譽體育大師
國際體育大師
16次世界冠軍
15次俄羅斯冠軍
5次歐洲冠軍
多次紀錄保持人

史上最強的壺鈴運動員 Sergei Merkulin

Sergei Merkulin說:「壺鈴運動是一項非常有活力的運動。它能發展到每個肌肉群和重要的系統,尤其是血管和呼吸道系統。壺鈴的重量與疲勞將是一場內心的持久戰,當然包括神經在內,它會培養你的耐心和決心,這項運動給了我很多包括在俄羅斯和世界上的許多不同國家的朋友許許多多的好處與情誼。在俄羅斯,我身為「奧運儲備」學校的一名高階教練,負責培養年輕運動員。我同時也擔任培訓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運動員的教練工作。我喜歡把我多年的經驗傳遞給運動員,當看到他們的眼睛裡火花的時候,我覺得那是我最感欣慰的時刻,那就是我要的一切。」

Sergei Merkulin 示範壺鈴挺舉。

年僅16歲的女子壺鈴高手Santavana Pranadharma,也受邀來台參與四天活動,她也希望藉此告訴所有女性朋友,這項運動不僅適用於男人,女生也能透過壺鈴訓練達到完美的魔鬼身材!

關於亞洲女子抓舉冠軍-Santavana Pranadharma
史上最年輕之一的女子壺鈴選手,年僅16歲的Santavana Pranadharma,是亞洲頂尖女子壺鈴抓舉好手,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成為亞洲壺鈴階級中的大師級教練,而且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俄羅斯第一位最年輕的壺鈴高階教練。

年僅16歲的女子壺鈴高手Santavana Pranadharma 為俄羅斯競技壺鈴訓練亞洲首席培訓官 Chris 教練寶貝女兒,可謂虎父無犬女。

像家庭聚會的歡樂賽事

這次比賽除了38位參賽者,當中還包括了兩位物理治療師,他們都認為壺鈴這項運動,除了可以達到自我強健之外,也能運用在物理治療上,對於某些肌肉肌群的復健是有所幫助的。

主辦者同時也是選手之一的SAM,他是上海高級健身房的私人教練培訓官,目前已有學生上千人,並深入研究壺鈴多年。SAM教練表示,壺鈴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7世紀,甚至是公元前羅馬帝國都有類似的運動方式,說明這是一項歷史悠久、能促進身體強壯的訓練方式。壺鈴的近代歷史方面,是由前蘇聯體制將壺鈴放在人民的日常活動中,目的是為了增加生產力、降低醫療成本,以及使人民強壯。基於這三項理由,即便蘇聯解散,現今歐洲各國都有壺鈴訓練,延續至今美國、亞洲、澳洲等地也都開始掀起一股壺鈴運動的熱潮。我希望能將最專業、最有效果的壺鈴運動概念帶進臺灣並使其永續發展,達到全民運動的目標,也期待更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SAM教練也說:「這種世界壺鈴俱樂部的錦標賽與其他壺鈴競賽不同,除了基本體能、心志的考驗,更多的是在於歡樂的氣氛,現場選手親友們的加油打氣,支持場上選手撐過每一次的力量功率輸出,跟自己的心理挑戰。比賽最感人的就是看到一些選手們堅持到底,咬牙撐到最後的畫面,這部分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另外,這個比賽比較像是一場家庭聚會,可以將世界各地的好手聚集在一起,除了學習到更多不同的語言與文化,還可以結交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聽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

活動主辦人曾詠麟 (Sam) 教練。

比賽花絮

10分鐘結束,選手力竭跪地。

採訪整理、攝影/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攜手藝術家TOM SACHS推出NIKE MARS YARD 2.0

2017-06-15
鞋子健身配備館NIKE

2012年5月,Nike攜手藝術家Tom Sachs推出了NikeCraft Mars Yard運動鞋。這款鞋的靈感來自Tom Sachs與NASA科學家的交流,也是他為自己的SPACE PROGRAM 2.0:MARS展覽專門設計的高性能運動裝備。5年後,NikeCraft Mars Yard將以2.0全新升級版的形式閃亮回歸。此次升級版是Tom Sachs對初版的長期試驗下,在材質上進行了革新,解決一些當初設計的未知問題。

NIKE MARS YARD 2.0

它通過了磨損測試、通過了強度測試;通過了折疊測試;、它通過了各種測試,但當我們真正開始使用的時候,鞋子卻未達我們預期的期望,Tom Sachs解釋說:“你只有真的穿上鞋子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我們用了新材料,原本期望它的表現會更佳。“雖然Vectran比普通的聚酯纖維面料更輕也更強韌,卻容易使人產生疲勞感。

在Nike設計師的引領下,Tom Sachs又花了5年的時間測試這款鞋。期間他意識到只有透過日常穿著才能發現鞋子問題的所在。於是,終於有了這次重新改良的NikeCraft Mars Yard 2.0,也呈現了Tom Sachs與Nike在設計上的共同理念:我們相信透過不斷改良設計的裝備幫助推動人類潛能,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超過5年的穿著體驗令Tom Sachs意識到初版NikeCraft Mars Yard的侷限,並與Nike設計師一同致力於增強鞋子的耐用性。Mars Yard 2.0摒棄了初版採用的Vectran面料,更換為滌綸經編針織網眼面料(更透氣,產生的內部熱點更少,雖不花俏卻很實在)。鞋上的紅色穿帶採用更耐用的X型縫線 。鞋底的凸起部分最初來自適應沙漠環境而造的Nike特種部隊靴(SFB),而這次設計經過調整後則更適合都市環境穿著。最後,Mars Yard 2.0採用了雙內底,分別是網面層和軟木層(適用於赤腳穿著設計)。

Mars Yard 2.0這款鞋是經過不斷調整與琢磨的成果,而這也是Tom Sachs 於藝術創作中的慣例。實際上,Tom Sachs對作品的塑造永無止境。秉承這樣的理念前提,Tom Sachs在實踐過程中,一釘一針一線,每個接合都力求充分呈現其設計理念。這顯現出他對作品的要求不僅止於實物層面,更貫徹至精神層面 。他認為精神層面才是一個物體的誕生之本(Tom Sachs以雕塑家的身份為人們所知,善於將當代著名的符號改頭換面。目前他的創作橫跨多種媒體)。

Tom Sachs對日常材質的著迷也呈現在NikeCraft Mars Yard 2.0及早前版本的設計當中。他對面料的採用盡量保留原始狀態,不染色,鞋子紅色拉環上則印有Tom Sachs花紋裝飾(他的簽名)和Swoosh標誌。

“我一向坦然接受瑕疵。自然的聚氨酯材料中底容易顯露穿著痕跡。這款鞋會告訴你它經歷過什麼,甚至是可能會掉皮的鞋舌就像法醫用來分析案情的麵包屑一樣。“Tom Sachs指出:” 人們會為自己的傷疤而自豪,這也是我們不會打磨面料上的瑕疵的原因,因為其中充滿故事性。你可以把鞋穿得很髒然後說:“穿自己的鞋,過自己的生活,珍藏拼搏努力的證據“。

在這精神感染下,藉由NikeCraft Mars Yard 2.0的發售計畫,Nike與Tom Sachs合作的Space Camp也同時啟動。參與者可以透過親身參與Tom Sachs創作室的實際工作,獲得獨一無二的體驗。

在Tom Sachs創作室度過的一天,從一杯提神醒腦的咖啡與一系列訓練開始。其中一些是認真的身體訓練:主要是體操與力量強化類,例如伏地挺身和硬舉;另一些是手部靈巧度的相關測試,比如打結,畫直線等訓練 ,藉此幫助參與者摒除外部干擾,全心投入手頭在做的事情。而創作室成員的訓練,則是創作雕塑作品。

 “我們之所以開始做這件事,在於我注意到一些工作室夥伴上年紀後,也開始出現一些身體功能上的衰退,我自己也是這樣。因此我希望自己能保護那些為了工作放棄生活的年輕人,我不希望他們以後也出現背部問題。“Tom Sachs這樣說。他從2005年開始遵循Pat Manocchia的”五大基本鍛練“(硬舉,跨步,引體向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Space Camp的這些體能訓練能夠強化身體,繼而當你的頭腦需要做出困難決定時,你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幫助你的後盾。我們在Space Camp每週會做3次這樣的訓練。

Nike和Tom Sachs聯手帶來的這個Space Camp,其實就是將工作室的日常鍛練內容以一系列的身心挑戰形式呈現。這一系列對於心志、身體與品格的訓練內容,也能輕鬆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進而變成一種習慣。

參加並完成Space Camp課程(全程為1小時,適用於所有運動強度的參與者)的人將獲得優先購買NikeCraft Mars Yard 2.0的機會,作為對無畏和堅持不懈精神的犒賞。

Tom Sachs x Nike

Tom Sachs與Nike的合作充分顯露出這位藝術家強烈的好奇心。“任何項目都是學習的機會。” Tom Sachs這樣說道。 Tom Sachs與Nike的首次正式合作始於2009年,當時他是“STAGES癌症公益展覽“的參展者之一。5年後,品牌再次與Tom Sachs攜手,帶來Space Camp 2.0:火星,以藝術家獨特的視角探索太空旅行對體能及健康要求的展覽。該項目也促成了包括Mars Yard在內的多款Nike創新產品,並為核心理念的再進化奠定了基礎。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基礎動作能力-全身運動(2)

2016-08-01
初階訓練徒手訓練訓練動作健身動學堂

在全身的訓練中,可以利用跑酷的訓練動作,來做全身性的訓練,貓行在跑酷運動中雖然是最基本的動作,卻有很好的全身訓練效果。如果身體可以適應貓行的動作時,可以往進階的熊行與蜥蜴行的動作邁進。另外爬行動作對於手掌的壓力比較大,如果手腕有受傷的人,不建議做此動作。

貓爬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手掌指尖向前且貼地,後腳向後伸直且腳尖著地,並保持頭、背部與臀部同高。

STEP 2 正式動作
手與腳成對稱方式前進(左腳與右手一起動),切勿同手同腳,膝蓋、腳尖與手指皆朝向前方。一組做10~15次,做2~3組。

STEP 3 正面動作
手掌、膝蓋與腳尖皆朝向前方。

STEP 4 背面動作
手掌、膝蓋與腳尖皆朝向前方,且膝蓋沒有外開。

熊爬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手掌指尖向前且貼地,後腳向後伸直且腳尖著地,並保持頭、背部與臀部同高。

STEP 2 正式動作
動作與貓行大致相同,手與腳成對稱方式前進(左腳與右手一起動),切勿同手同腳。差別在於身體比貓行更靠近地面,手臂彎曲角度更大。一組做10~15次,做2~3組。

STEP 3 右邊動作
因為身體離地面較低的關係,膝蓋比較難保持在身體之下,並維持朝向前方,所以在熊爬時,膝蓋與腳尖可以略微向外。

STEP 4 左邊動作
因為身體離地面較低的關係,膝蓋比較難保持在身體之下,並維持朝向前方,所以在熊爬時,膝蓋與腳尖可以略微向外。

蜥蜴爬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與熊行準備動作相同,手掌指尖向前且貼地,後腳向後伸直且腳尖著地,並保持頭、背部與臀部同高。

STEP 2 正式動作
動作與熊行大致相同,手與腳成對稱方式前進(左腳與右手一起動),切勿同手同腳。差別在於往前移動時,需維持手肘的角度。一組做10~15次,做2~3組。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