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這個我來:曾文鼎 X 李德威,期待更強的自己!
1
這個我來:曾文鼎 X 李德威,期待更強的自己!
2
日本沖繩CROSSOVER籃球賽事首度來台開打 楊天佑與吳祐任誓言將冠軍留在台灣
3
奪冠的藝術:定義籃球榮耀的時刻和球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個我來:曾文鼎 X 李德威,期待更強的自己!

2017-05-23
話題 球類 籃球 故事 名人錄 NIKE

在高中開始,阻攻王、最有價值球員的頭銜經常都是他的囊中物,只要一提到臺灣第一中鋒,幾乎大家就能肯定是在說他。外號「大房東」的曾文鼎,十幾年來扛下臺灣禁區攻守重任,事實上,從高中才開始接觸正式籃球訓練的曾文鼎,除了擁有身材優勢外,更以「這個我來」的意志積極訓練,因為他持續超越自我的決心,從臺灣跨海前進日本、甚至成為臺灣挑戰亞洲籃球最高殿堂的首位中鋒。

曾文鼎 X 李德威

已經在籃球生涯中寫下無數紀錄的曾文鼎,以自身的表現為年輕中鋒球員打開更寬廣的道路,球隊不僅藉助其豐富的實戰能力,也仰賴他傳承經驗給新一代球員。曾經是曾文鼎隊友,作為臺灣禁區後起之秀的李德威,除了於近幾年來在休季期間或是國家隊訓練中與曾文鼎一同訓練切磋外,更視曾文鼎「鼎哥」為學習的「偶像」。

李德威:「高中剛畢業就很幸運能和鼎哥待在同個球隊,當時什麼都還不懂的我就是努力學習他在場上的所有動作,很多時候不需要開口,鼎哥就會主動教我們,不管在練球或是比賽,有鼎哥就很安心。」

對於虛心學習的後輩,曾文鼎也表達肯定:「李德威的身材條件以及運動能力都很有潛力,在球隊訓練很刻苦認真,也很積極請教球隊前輩的意見,從他高中開始就很期待他的發展。」

不斷自我提升的禁區高塔

即使身高超過200公分,但曾文鼎在碰撞激烈的禁區中仍屬精瘦型球員,因此他對於自己的訓練格外要求,不管賽季或非賽季,重量訓練都是他持續堅持的項目,也積極培養自己的比賽嗅覺及敏銳度,比起一般中鋒,曾文鼎除了擁有身材優勢,更多了綜觀場上變動的智慧。

曾文鼎:「經歷過各國家球隊以及國際賽的磨練,有機會面對不同類型的內線球員,即使是坐板凳也是要不斷觀察對手,當下次上場時,就把別人的武器變成自己的,持續學習才能一直提升自己的實力。」

經常觀摩曾文鼎比賽的李德威表示:「鼎哥在場上可以很快速的判斷比賽情勢,及時做出應變的臨場戰術,穩定球隊節奏,這些也都是我希望能夠從鼎哥身上再學習、自我加強的地方。」

良性競爭與大賽經驗傳承

帶著「這個我來」的奮戰意識,守護中華隊籃框一直是曾文鼎十幾年來屹立不變的信念。提起多年入選國家代表隊,擔任禁區主力中鋒的心情,曾文鼎也表示除了傳承國際賽經驗給年輕球員外,在國家隊訓練期間更多了一分競爭感,曾文鼎鬥志堅定的說:「只有最好的球員才能夠代表國家出賽,因此每個人都在競爭,期待成為最強的選手,爭取踏上國際賽場的榮耀。」

身為新生代的優秀長人,李德威也背負著未來國家隊中流砥柱的期許,他也將透過今年夏天沉潛鍛鍊,積極吸收前輩的經驗傳承,持續加強體能與心理素質,目標不僅讓前輩看到自己的成長,更期待更強的自己。

Nike 將透過「這個我來」系列故事,分享臺灣籃壇黃金世代的經驗傳承以及新生代球員勇於挑戰的無懼精神,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以「這個我來」的態度面對生活以及球場上的所有挑戰。

資訊來源: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沖繩CROSSOVER籃球賽事首度來台開打 楊天佑與吳祐任誓言將冠軍留在台灣

2018-10-18
賽事新聞籃球球類話題

九月才剛落幕的亞運賽事中,三對三鬥牛登上國際舞台,引發全球關注,強調個人魅力的三對三鬥牛,讓全世界籃球愛好者為之瘋狂,連NBA球員都組成全新三對三比賽聯盟。而今年秋冬,也即將有全新鬥牛賽制席捲台灣。

大魯閣首度引進CROSSOVER 結合燈光、音樂、舞蹈表演的新型態籃球競賽秀。

CROSSOVER新型態的籃球比賽

來自於日本沖繩的CROSSOVER,是一種結合燈光、音樂與舞蹈表演的籃球賽事!在日本沖繩成軍四年,今年特別由大魯閣原汁原味引進台灣,於新竹湳雅廣場進行首場台日交流賽,首次跨海出賽的CROSSOVER賽事將八名日本代表與八名台灣選手共十六人分成四隊,日本沖繩派出歷經激烈戰況選出的年度前八強,即將迎戰台灣八名選手,包含現役台銀球員楊天佑、吳祐任,2016年單挑之王李崇傑,曾代表台灣征戰大陸三對三鬥牛賽的楊凱文,以及SBL退役球員,目前擔任選手體能訓練師的「超人」劉昱辰,十六位選手各有各的球場魅力,不僅為體內燃燒的籃球魂奮鬥,更為榮耀而戰。

TEBICHI(左)為2018年CROSSOVER OKINAWA目前排名第一
BRANDON(右)_2017年CROSSOVER OKINAWA總積分冠軍也首度跨海來台參賽。

每場賽事隊友都重新洗牌

即將於10/20-10/21的比賽,將會是一場既是隊友也是對手的籃球戰役,因為,CROSSOVER的每場賽事隊友都將重新洗牌,所以不只要為球隊贏球更要為自己爭取積分,以個人冠軍為最終目標;場邊觀眾不只能欣賞到熱血沸騰的精采賽事,還能透過MC熱情控場、裁判特殊的執法規範、魅力四射的舞蹈表演。到底這場賽事十六位球員誰能為國家爭光成為場上霸主?

CROSSOVER是一個將個人潛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嶄新的籃球競賽,更是一場華麗的籃球競賽秀。

關於CROSSOVER:
沖繩堪稱是日本的「籃球王國」,而「CROSSOVER」是一個來自日本沖繩的全新型態籃球賽事,這是一個將個人潛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嶄新的籃球競賽,結合燈光、音樂、舞蹈表演的新型態籃球競賽秀,透過特殊的個人積分制度,將16位選手分成4隊,各別為自己的積分而戰,以個人年度總積分冠軍為最終目標。而每場賽事還會進行隊伍組合變更,前一戰友很有可能在下一戰變成對手,更是巧妙的激發出賽事的娛樂性與選手們的潛能!

資料來源/大魯閣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奪冠的藝術:定義籃球榮耀的時刻和球鞋

2018-04-12
鞋子NIKE籃球球類配備館

16,這是現今每位NBA籃球員都在追逐的數字,因為這個數字將決定他們是否能成為籃球歷史上的不朽傳奇或是飲憾而歸。儘管每名球員的榮耀之路不盡相同,但他們的目標卻全然一致,那就是拿下16場至關重要的季後賽勝利。在追逐神奇數字「16」的過程中,總會給球迷們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回憶。對一些人來說,那或許只是比賽的某一個瞬間,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整整48分鐘的奮戰。

奪冠的藝術:定義籃球榮耀的時刻和球鞋

以下呈現了Nike集團品牌所參與的籃球精彩時刻(排序不分先後),雖然不是每一個時刻都直接通往總冠軍,但每一個都是球員們在走向榮耀過程中的代表作。而這14個片段更真實地詮釋16場季後賽勝利的意義。

Nike Kobe 1 Protro “Final Seconds” 致敬Kobe Bryant在2006年季後賽第4場的表現。此鞋款將於4月14日開始發售。

2006年4月30日,Kobe Bryant在季後賽首輪對陣太陽的第4場比賽中完全展現他的曼巴精神以及在關鍵時刻的殺手本能。穿著Kobe 1輸球是不可接受的,所以Kobe Bryant一個人扛起了整支湖人隊。讀秒階段落後兩分的情況下,Kobe Bryant用一次踉蹌的快攻上籃將比賽帶進延長賽。而在延長賽最後時刻,球隊仍落後1分,Kobe Bryant在跳球後救回球權,向右突破之後在兩名防守球員面前投進了致命的絕殺球。

Converse Fastbreak Hi “No Easy Buckets”源自Kevin McHale在1984年的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17日開始發售。

1984年6月6日,在NBA總決賽第4場比賽中,身穿Converse Fastbreak的Kevin McHale面對湖人隊Kurt Rambis準備快攻灌籃時祭出強硬防守,直接撂倒對手,以此向隊友和對手宣告:在爭奪冠軍的戰鬥中,沒有任何輕鬆得分的機會。這次板凳清空的關鍵防守也同時展現了80年代籃球強硬的球風特色。

Nike Air Maestro II “Trifecta”靈感源自Scottie Pippen在1993年總決賽的大三元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10日開始發售。

1993年6月11日,Scottie Pippen在對陣太陽隊的第2場比賽中穿著Air Maestro II “Trifecta”上場。當時的他不再只是活在傳奇隊友Michael Jordan影子下,而是成為總決賽歷史上第12名砍下大三元的球員。除了15分12籃板12助攻的數據之外,Scottie Pippen在關鍵時刻拍掉了Danny Ainge手中的球並拿回球權,讓後者可能投進追平比分的三分球的希望化為泡影。所有人都尊敬Michael Jordan,但如果沒有Scottie Pippen,公牛也不可能達成三連霸。

Rasheed Wallace在場上的主宰力成為Nike Air Force 1 High Retro “Rude Awakening” 的靈感來源。此鞋款將於4月26日開始發售。

2004年6月13日,在總決賽的第四場比賽中,Rasheed Wallace的胸口遭遇了一次蓄意肘擊,為了回應對手,Rasheed Wallace用傑出的表現鎖死了當時較被看好的湖人隊。當時,Rasheed Wallace穿著他經典的AF1 High球鞋,在下半場以狂暴而不失優雅的表現主宰全場。更讓對手明白,如果激怒了Rasheed Wallace,迎接他們的會是何等嚴酷的懲罰。

Converse Chuck 70 Ox “30 and 40” 重溫了Bill Russell在1962年總決賽第7場時的驚人數據。此鞋款將於5月3日開始發售。

1962年5月2日,即使是打進延長賽,Bill Russell在總決賽第七場寫下的30分、40個籃板紀錄仍是不可質疑的王者表現,這個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印刷錯誤的驚人數據,幫助波士頓拿下了四連霸,並將賽爾提克隊跟湖人隊間的戰爭推向白熱化。即使用上“傳奇”兩字也無法完全顯示這位賽爾提克超級中鋒的偉大成就。

Air Jordan XI Low “Rook to Queen” 致敬Maya Moore在短時間內主宰職業賽場的傑出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24日開始發售。

2011年10月7日,Maya Moore在康乃狄克大學就讀時就已名滿天下,而加入職業女子籃球聯賽後,她也立即成為聯盟的主宰者。2011年WNBA選秀中,山貓隊在首輪用狀元籤選中她,6個月後,這位新秀前鋒便在總決賽第三場比賽中幫助明尼蘇達獲得隊史第一座總冠軍,也是她目前所擁有的四個總冠軍中的第一個。當時Maya Moore接到隊友傳球並晃過對方防守球員後,她冷靜地沿三分線運了一步球,用輕鬆寫意的方式投進了這顆決定整個系列賽的三分絕殺,而這一步也代表Maya Moore從新秀晉身傳奇球后。

4月28日開始發售的 Air Jordan I “Pass the Torch”,是為了致敬Kawhi Leonard在總決賽中的爆發並拿下總決賽MVP的表現。

2014年6月10日,在擁有更年輕、更星光閃耀的熱火隊面前,當時馬刺隊的陣容顯得只是些上了年紀的老將。然而一直低調的三年級球員Kawhi Leonard卻在第三場用能量十足的表現砍下全場最高的29分,並幫助球隊獲勝。他的表現不僅讓聖安東尼奧最終以4 – 1大比分奪冠,同時也讓自己獲得總決賽MVP的榮耀,更宣告馬刺將從驕傲的過去邁向光明的未來。

Wes Unseld在1978年總決賽展現的領導力定義了這雙Converse Star Player Ox “Intangibles"。該鞋款於5月17日開始發售。

1978年6月7日,在總決賽第七場比賽關鍵時刻,穿著Converse Star Player Ox的子彈隊球員(現巫師隊)Wes Unseld走向罰球線。此前曾經兩度在總決賽被橫掃的Wes Unseld在這次系列賽中,與超音速隊在禁區內進行了激烈的廝殺。雖然很多時候,他因為受過傷的雙膝無法保持穩定而影響了投籃表現,但老將Wes Unseld還是冷靜地為華盛頓贏下了這座城市的第一座也是隊史的唯一一座總冠軍獎盃,而他自己則拿到了總決賽MVP榮耀。

Nike Air Force 1 Low Retro “Fo’ Fi’ Fo.’”象徵1983年Moses Malone神奇的預知能力。此鞋款將在5月19日開始發售。

1983年5月31日,Moses Malone對季後賽的預言差點成真。雖然不是預言家,但這一年Moses Malone預測他所屬的76人將會以 “Fo、Fo、Fo”的方式(連續三輪橫掃對手)封王。總決賽對陣湖人的第4場比賽中,Moses Malone得到24分23籃板,幫助球隊拿下隊史第三個NBA總冠軍,而他的預言只需要作一點小小的修正 - 因為在76人奪冠的路上僅在東區決賽輸給公鹿一場。作為AF1代言的“最初六人”, Moses Malone在賽後對自己的預言作了微調:“Fo,Fi,Fo”。

Nike Zoom KD IV “Battle Tested”代表了Kevin Durant在衝擊總冠軍時的關鍵表現。此鞋款將於6月7日開始發售。

2012年6月6日,Kevin Durant憑藉西區決賽和前面幾個系列賽的表現首次殺入NBA總決賽。Kevin Durant 在球場上展現了自己流暢、無與倫比的進攻能力,並宣告屬於自己的時代即將來臨。穿著KD IV的Kevin Durant在西區決賽面對的是令人生畏、擁有悠久冠軍傳統的馬刺隊。Kevin Durant在第6場比賽中,面對半場落後18分的局面,以34分14籃板的表現最終逆轉戰勝了對手。在戰勝強大的馬刺之前,Kevin Durant所屬的雷霆隊先是橫掃了由Dirk Nowitzki所率領的衛冕軍達拉斯獨行俠隊,緊接著送由Kobe Bryant領軍的湖人隊提前放假,更重要的是他帶領雷霆隊中止了13年來只有上述三支球隊進入總決賽的紀錄。儘管最終在面對LeBron James時輸掉了總決賽,但Kevin Durant 場均30.6分與54.8%的驚人命中率,是這次總決賽所有球員中的最高表現。Kevin Durant在這次總決賽中向全世界展現出了自己的統治實力,而5年後,他終於如願舉起總冠軍獎盃。

LeBron Soldier 1 “25 Straight”是為了紀念LeBron James 2007年季後賽讀秒階段連拿25分的精彩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31日開始發售。

2007年5月31日,擁有絕佳的體格、技術和好勝心的LeBron James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具主宰力的球員之一。即使現在全世界都知道這一點,但是當他在2007年東區決賽第五場比賽中面對活塞隊時,LeBron James的表現仍是令人大開眼界。在這場比賽中,他穿著外形粗獷的LeBron Soldier 1登場,並帶領隊友們衝破重圍,一個人包辦騎士隊最後讀秒階段所得的30分中的29分,而這當中他甚至還連續砍進25分,並且扛下在延長賽中的全部18分。LeBron James憑藉二次延長賽中的超級表現第一次殺入NBA總決賽,從這場比賽開始,LeBron James用他難以置信的球場統御力開始嶄露頭角,至今他仍在球場上依靠這股統治力繼續贏球。

Julius Erving的表現成為Converse Pro Leather Mid "The Scoop"靈感來源。此鞋款將於4月19日開始發售。

1980年5月11日,這天人們發現牛頓運動定律似乎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至少在當年76人對湖人的總決賽第4場末節中,Julius Erving飛到半空中的表現讓地心引力顯得失去作用。穿著Converse All-Stars,J博士從底線突破到籃下後,用右手把球舉起來,假裝從右邊上籃,然後卻像沒有地心引力一般,從籃板後方繞過並將球放進籃框。即便最終輸掉了總決賽,但這個動作的瞬間燦爛卻成為永恆,它也讓更多人接受J博士這種富有創意且浮誇的街頭籃球風格。

Last Shot XIV的經典無需多言,但還是要強調一下最新發售日期:6月14日。

1998年6月14日,在對決猶他爵士隊的總決賽第六場比賽中,Michael Jordan發現自己的球隊在比賽還剩10秒時仍落後1分。作為有史以來最具好勝心的運動員,由他來執行最後一擊可以說是毫無疑問,但他將從哪裡並以何種方式終結比賽仍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突破到罰球線頂端,穿著如今已成自己最具代表性鞋款Air Jordan XIV的Michael Jordan快速收球,晃開防守的Bryon Russell,Michael Jordan跳起並命中這顆致命的中距離投籃,同時也拿到了他的第6個總冠軍和第6個總決賽MVP。對於史上最強籃球員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結局嗎?

Air Jordan XX8 “Locked and Loaded” 致敬了Ray Allen總冠軍賽第六場第四節的傳奇三分。此鞋款將於5月12日開始發售。

2013年6月18日,毫無疑問地Ray Allen被視為是史上最好的三分線射手之一,但是,儘管他命中率很高,只有這一個才是真正屬於他的時刻。在熱火對陣馬刺的總決賽中,馬刺以3 – 2勝場數領先,在第六場只剩19.4秒時,馬刺仍領先3分,這時,是Ray Allen讓熱火保留了奪冠的希望。Chris Bosh搶到籃板後傳給他,穿著Air Jordan XX8的Ray Allen一個後撤步跳到底角三分線外,命中一個追平比賽的三分球。儘管當時Tony Parker牢牢地守在他的眼前,但這記投籃還是應聲入網,並沉重打擊了馬刺隊的士氣,把系列賽氣勢轉向邁阿密。而後者利用這一股氣勢鎖定了第七場比賽勝利並奪得兩連霸。 

The Air Force 270 "Gold Standard"

還有另外兩雙鞋款將於6月發售,共16雙鞋款完整詮釋奪冠的藝術與榮耀。Nike Air Force 270 "Gold Standard" 擁有全新的外型設計,帶著與NBA總冠軍獎盃一樣的光芒,旨在致敬那些已經成為總冠軍的球員。 此系列最後一款球鞋將由今年的冠軍定義並於近期公佈。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