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這個我來:田壘 X 施顏宗 一脈相承 全面起飛
1
這個我來:田壘 X 施顏宗 一脈相承 全面起飛
2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
住進NBA傳奇球星皮朋豪宅﹗Airbnb 推全球頂尖選手線上零距離互動 
3
羽球「世界球后」的蛻變 運動科學讓戴資穎登上高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個我來:田壘 X 施顏宗 一脈相承 全面起飛

2017-05-25
話題 球類 籃球 故事 名人錄 NIKE

2年前以選秀狀元之姿加入,本賽季即以顯著地成長成為球隊拿下總冠軍的助力,施顏宗熬過菜鳥球季,他知道只有不斷地苦練、進化才能獲得更多上場機會,也才能證明屬於他的「這個我來」時刻就是現在。

因為在場上騰空飛翔的能力而獲得「阿飛」稱號的施顏宗,有著192公分的身高優勢以及極佳爆發力,無論是搶籃板、蓋火鍋、投外線樣樣難不倒他,而他全方位的表現令所有人不約而同地聯想起同樣就讀三民家商的大學長 —田壘。在高二時,施顏宗順理成章地接下田壘的傳奇「7號」球衣, 也接下大家對這位年輕球員的無限期待。

一脈相承 能守能攻的全方位球員 

在高中、大學時也曾被大家暱稱為「小田壘」的施顏宗表示田壘一直是他從小到大的籃球榜樣,傳承7號這個背號也是他籃球生涯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他說 : 「高中時所有隊員都視田壘為偶像,我大學畢業後也加入壘哥曾待過的球隊,穿上同樣的7號球衣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也更督促我每天要求自己不斷進步,希望有一天能夠跟上壘哥的腳步,成為一個更厲害的球員。」

談起這位相差9歲的學弟,田壘肯定施顏宗具備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及籃球技巧,他表示 :「比起當年的我,現在的阿飛可能還更有自信心,繼續鍛鍊好紮實的基本動作,接下來就是靠多看、多聽、多學以及累積更多的場上經驗來強化自己的出手機會選擇,也更能充分釋放阿飛最為人熟知的進攻破壞性。」 

踏出舒適圈,放眼更高的籃球目標  

在高中時就因其天賦及全面的技術受到眾人關注,18歲即被徵召進國家隊,之後即成為中華男籃黃金世代的重要成員;大學畢業後年年入選SBL全明星賽、帶領球隊拿過總冠軍、年度最有價值球員、得分王、籃板王、灌籃大賽冠軍、更是SBL史上第一位得分達到4000分的球員。創下許多輝煌的紀錄,2014年,田壘決定離開他待了11個球季的球隊,轉戰更高的籃球殿堂,這樣不斷挑戰的意念也激勵了許多年輕球員,邁開大步朝籃球目標邁進。

回想起自己當初離鄉背井的奮戰經驗,田壘說 : 「當年18歲入選國手,是我第一次離開高雄到台北來參加集訓,現在還能回憶起當時緊張興奮的情緒,也很感謝前輩給予的建議讓我變得更有競爭力。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全新的地方並不容易,真心建議像阿飛這樣的年輕球員,能有這樣的鍛鍊機會就一定要好好把握,下定決心朝目標前進! 」

同樣勇敢跳出舒適圈的施顏宗,則是在大學畢業後離開從小到大生長的高雄,來到台北展開他籃球生涯的新篇章,如今縱橫在籃球場上的他,其實也曾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刻,尤其是大學時面臨禁賽風波,也曾讓他質疑是否還能繼續追尋籃球夢想。幸好,這些挫折並沒有影響他熱愛籃球的決心,在眾人的關注下,施顏宗加入SBL球隊、成功參與球隊重返榮耀的一個賽季、更入選成為中華隊的一員,施顏宗相信「這個我來」的時刻將在這個夏天來到。

施顏宗說 : 「能夠受到教練團肯定入選國家隊大名單,心情既是緊張也是期待,但這也將成為我持續鍛鍊的動力。雖然在球隊或是國家隊中都算是年輕的『後輩』,除了希望在場上和前輩討教各種籃球技巧外,更希望能累積場上經驗強化自己臨場的判斷力。」

有強大企圖心的他除了持續加強自己的進攻準確度,以爭取更多在場上發揮機會,他也設下加強防守能力的目標,期待自己未來蛻變成為一個攻守更全能的球員,足以在任何重要比賽關鍵挺身而出,幫助球隊獲得勝利,以「這個我來」的奮戰態度全面起飛。

Nike 透過「這個我來」系列故事,分享臺灣籃壇黃金世代的經驗傳承以及新生代球員勇於挑戰的無懼精神,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以「這個我來」的態度面對生活以及球場上的所有挑戰。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住進NBA傳奇球星皮朋豪宅﹗Airbnb 推全球頂尖選手線上零距離互動 

2021-07-16
趣味活動籃球球類生活奧運話題

東京奧運倒數計時!受疫情影響,為彌補全球觀眾無法親臨東京觀戰、為喜愛的運動員加油的遺憾,全球多元旅宿平台 Airbnb 在奧運期間展開特別計劃,推出超過 200 項由全球頂尖運動員主持的線上體驗,更能在奧運志工帶領下免費在線上奧運場館巡禮。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左起:Larry Bird、Scottie Pippen、Patrick Ewing)

實現球迷追星夢 明星運動員線上互動零距離

Airbnb 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OC) 、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 (IPC)所舉辦的奧運線上體驗,由現役運動員和退役體育英雄共同主持,包含兩屆世界衝浪冠軍 John Florence、2016 年奧運鐵人三項銀牌得主 Jonny Brownlee、2016 年奧運競技帆船金牌得主 Hannah Mills、英國 2020 年奧運游泳項目代表選手 Alice Dearing 和 2016 年夏季帕運短跑金牌冠軍 Jonnie Peacock 等,旅客們只要參加 Airbnb 線上體驗,全球頂尖運動員便集結到螢幕前與您相會。

值得注意的是,旅客還可以直接與傳奇運動員如有「天下第二人」稱號的 NBA 頂尖球員 Scottie Pippen 、「大鳥」Larry Bird 及被封為 NBA 「四大中鋒」之一的 Patrick Ewing 線上相見;男子 400 公尺接力世界紀錄保持人 Michael Johnson、兩屆奧運女足金牌 Brandi Chastain 也將加入線上體驗的互動行列。

敘利亞奧運游泳選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Yusra Mardini
敘利亞奧運游泳選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Yusra Mardini

與奧運志工同遊東奧賽事場館

Airbnb 與日本志工支援基金會(Nippon Foundation Volunteer Support Center)合作推出一系列線上體驗,將由當地的奧運志工等達人們主持,帶領旅客走入奧運賽事進行的所在城市與場館,深入了解其文化與歷史。旅客們能在線上體驗過程中深度感受日式待客之道,包括瀏覽帕奧馬拉松路線、親臨福島縣營吾妻球場等。線上體驗地點遍及宮城、福島、橫濱、靜岡與東京,正在規劃疫後日本感謝之旅的台灣遊客們,不妨先以線上體驗預習暖身,筆記夢想景點,疫後馬上出發!

Airbnb 全球待客長(Global Head of Hosting)Catherine Powell 表示,「由於今年奧運會的觀看情況與以往不同,觀眾正在尋找新的方式來支持 2020 年東京奧運和帕運的參賽選手。Airbnb 致力於創造有助於人與人之間互動連結的獨特體驗,奧運和帕運選手共同集結的線上體驗,讓運動迷們能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貼近他們心中的英雄。與全球 200 多名頂尖運動員近距離接觸,民眾能以線上互動體驗,另類親身參與和了解奧運會。」

日本奧運志工帶領奧運場館巡禮免費線上體驗
日本奧運志工帶領奧運場館巡禮免費線上體驗

全球獨家!奧運期間開箱 NBA 傳奇球星豪宅

除了線上體驗外,Airbnb 與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合作不只如此,他將打開芝加哥宅邸的大門,讓幸運的美國旅客可在奧運期間入住,並以每晚僅 92 美元(約合新台幣 2,500 元)的標誌性價格,來紀念他以 8 號球員出戰並一舉奪金的 1992 年巴賽隆納奧運。Pippen公認為該年度美國男籃代表隊隊最受歡迎的成員之一,作為助攻王,他也是唯一兩次在同年度同時獲得 NBA 總冠軍和奧運金牌的球員。

Scottie Pippen 表示:「作為一名運動員,能夠兩次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與美國隊全體佼佼者並肩作戰永遠是我職業生涯的亮點,我很高興能在家中款待球迷,一同見證新一代運動員的出色表現。」

入住時,Pippen 本人將獻上他的虛擬問候,旅客可以盡情使用Pippen 家的室內籃球場來場友誼賽,還可以享受私人家庭劇院的超大螢幕觀看奧運賽事。家中更配有戶外電視,在享受泳池放鬆身心時,也不會錯過奧運會的任何精彩瞬間。

奧運期間開箱NBA傳奇球星Scottie Pippen家
奧運期間開箱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家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位於芝加哥的宅邸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位於芝加哥的宅邸

Airbnb 奧運限定線上體驗 將奧林匹克精神傳到世界各角落

活動詳情請於 7 月 16 日起前往 airbnb.com/olympics,可了解 Airbnb 奧運和帕運線上體驗的完整資訊。Airbnb 全年度有更多由其他傑出運動員主持的線上體驗可供選擇,滿足運動迷好動的心!

國際奧委會運動員部總監(Director of the Athletes’ Department)Kaveh Mehrabi 表示:「由於全球的運動迷無法親身至現場體驗精彩的東京奧運賽事,我們希望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替代方案讓運動員和粉絲們雲端群聚,卻保有身歷其境的『驚奇』和『獨特性』。奧運和帕奧會線上體驗是運動員與粉絲們建立連結並展現支持的絕佳機會,同時也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奧委會致力於賦能運動員,過去一年的線上體驗產生的正面迴響足以證明,提供運動員們舉辦體驗的平台,將帶給他們改變生活的機會」。

國際帕運會總裁 Andrew Parsons 表示:「Airbnb 在去年東京奧運會被推遲時,決定推出奧運和帕運線上體驗,讓許多帕運選手不僅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互動、分享對運動的熱情,也使他們在沒有比賽的情況下,提供了寶貴的收入來源。史上最重要的帕運會即將舉行,我很高興在 Airbnb 線上體驗平台上看到這麼多帕運選手們共襄盛舉,尤其是來自難民帕運會的傑出運動員。我鼓勵人們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與運動明星們零距離共賞奧運賽事」。

提醒

*奧運會場內的線上體驗僅對美國居民開放。
*入住 Scottie Pippen 家中的體驗僅限美國居民參加,非以競賽方式決定參加者,費用不含稅及手續費。

資料來源/Airbn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羽球「世界球后」的蛻變 運動科學讓戴資穎登上高峰

2016-12-29
新聞羽球球類話題

2016年是戴資穎成熟蛻變的一年,生涯首度封后,成為台灣首位羽球「世界球后」。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資穎在2016年登上世界球后的頭銜呢?
 
2015年、資穎在比賽過程中,經常因過多失誤,且腳傷也影響比賽節奏,大都止步於八強或四強賽,並沒有在國際大賽中拿到任何冠軍頭銜;對小戴來說,或許2015年並不是她的年。

戴資穎在運科團隊的協助下,打出截然不同的2016年。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擺脫過往 小戴從運動科學著手

時間拉回2015年11月,當時的資穎,比賽中常因救球造成腳受傷、也對體重較無觀念;經過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營養師潘奕廷的提醒,小戴決定瘦身,因此在2016年賽季前的3個月利用休兵期間來調整;之後的資穎身體更輕巧靈活,場上配合她刁鑽的球路,確實讓我們看到嶄新的資穎。
 
此外針對小戴長途比賽的疲勞問題,且羽球比賽經常遇到無法準時開打;運動科學在營養補給上給予協助,針對幫助資穎減少疲勞感,賽前、訓練中準備不同類型的營養品補給。這些營養補給品,讓小戴在比賽時可以毫無保留的全力以赴。潘奕廷也說,安全、無運動禁藥疑慮的營養補給是首要課題。
 
體能方面,中心體能訓練師黃呈原也透過BOD POD身體組成測量儀器,協助小戴改善身體組成數據;再搭配小戴打球的特性,從力量及敏捷能力做強化。在個人化的訓練課表,非賽季期間,以增加上下肢的最大肌力為主;比賽期以維持所需的爆發力、肌力與肌肉量,更貼近選手不同時期所需的體能。
 
黃呈原笑說,小戴以前是不折不扣的「肉雞」,不喜歡做重量訓練,看到他就想逃。

在營養師、體能師的協助下,小戴今年練出漂亮的六塊肌。 圖片提供:戴資穎

登上球后的秘密武器-核心訓練

讓小戴登上世界球后的秘密武器之一,是核心訓練。體能訓練師林泰祐,強化了核心控制與穩定能力,幫助小戴更有效率的執行上肢揮拍動作或下肢移動步伐。林泰祐說,穩定的核心肌群協助軀幹,扮演有效傳遞力量的角色。
 
透過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協助,中心體能訓練師評估了資穎的核心穩定能力,並依據資穎當時體能狀況與羽球動作特殊性,給予適當訓練處方,漸進式的增強核心能力,以應對整年度高強度的超級系列賽及奧運賽事。

2016年戴資穎個人成績
● 印尼公開賽冠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台北公開賽冠軍(黃金大獎賽)
● 香港公開賽冠軍(超級系列賽)
●  超級系列賽總決賽冠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馬來西亞公開賽亞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丹麥公開賽亞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資訊、圖片來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