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以溫泉為主題的「2022 礁溪溫泉馬拉松」去年因疫情停辦,今年適逢第十屆,將於 12 月 3 日礁溪國小盛大回歸。賽事於 7 月 1 日開放報名至 29 日,1 日開報記者會中公布今年主題以台派混搭日派的「老派溫泉饗宴」,並邀請「蘭陽飛毛腿」賴庭萱與日本長跑好手島田千緩(千千)共同代言,千千特別穿著大會特製的祭典衣出席。礁溪鄉長張永德表示,今年特別為跑者設計「祭典衣」,彰顯「老派溫泉饗宴」的氛圍,歡迎跑友來礁溪體驗充滿台日風情的跑旅饗宴,也希望將這場賽事推廣給日本跑者,接軌國際。
記者會當天的嘉賓與所有礁溪鄉鎮代表全力動員參與,代表開幕的三民國小太鼓隊透過陣陣鼓聲,敲起猶如為所有參賽選手預備起跑的祝福儀式!主辦單位的「礁溪鄉公所」張鄉長、「礁溪鄉民代表會」游主席與「宜蘭縣政府」代表白秘書熱情上台致詞時,更是大力支持今年的賽事,讓所有人非常期待 2022 礁溪馬拉松的再次起跑。「礁溪溫泉馬拉松」台派代言人「賴庭萱」以及日派代言人「島田千緩」開心與大家分享礁溪小鎮的美食特色與這次路跑會經過的美好景點;同時邀請日本喜愛跑步的選手也能一同來台灣「報名」、「跑步」、「泡溫泉」感受礁溪馬拉松特有的溫泉跑旅活動喔!
「台派、日派 你選哪一派?選礁溪派!」今年礁溪溫泉馬拉松以台派混搭日派的「老派溫泉饗宴」為主題,跑友們可以來場變裝路跑,體驗「台日老派變裝派對」,完賽後搭乘免費接駁「老派溫泉專車」,到溫泉公園享受復古時尚日式「老派溫泉」;此外,礁溪馬素有「獎項最豐富的溫暖賽事」美稱,今年的獎項除了延續前年的「全馬爬坡王」與「半馬衝刺王」外,還有充滿特色的「區間賞」:這是由宜蘭吳沙文化基金會支持的吳沙社區陶藝班指導老師、同時是壯圍國小校長的徐博正所製作的獎項,深具文化意義與收藏價值。
節能環保低碳的綠色賽事風潮來襲,礁溪馬特別規畫為 ESG 永續而跑,包括選手衣全面使用環保咖啡紗材質,補給站水杯全數改用無淋膜 100% 可回收的環保紙杯,完賽證書在今年度改為電子證書以節省紙張的浪費,以及設置女性親子友善專用廁所等。
共同主辦單位 H2U 永悅健康與旗下執行賽事的運動筆記都相信,路跑不只對個人健康有益,藉由活動的參與更有機會對社會注入一股永續力量,帶來正向發展。
礁溪馬賽事組別分為 3 組,分別是 42K 全馬組 1500 人、21.5K 半馬組 1500 人,以及 6.35K 健跑組 1200 人,合計 4200 人,賽事路線與往年大致相同,起跑點從礁溪國中移至礁溪國小,全馬組將跑至五峰旗風景區折返,途經湯圍溝溫泉公園、柴圍佃圳水門公園、龍潭湖風景區、橘之鄉蜜餞形象館、亞典蛋糕密碼館、淡江大學蘭陽校區、佛光大學、林美石磐步道…等地。
今年針對外縣市的選手,大會在台中、新竹、桃園、台北等四地點提供付費專車接駁服務,今年乘搭接駁專車的選手們,皆享一瓶「花旗參滋補液」;同時,若入住跟大會配合的飯店,更可享有房價折扣、提前供應早餐餐盒、免費延遲退房、直達會場接駁車等多項好康,目前9號溫泉旅店亦提供選手每人一份濾掛咖啡包作為完賽禮,在地業者陸續熱情響應提供優惠中,歡迎所有選手的到來!
2022 礁溪溫泉馬拉松報名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筆記網路
責任編輯/Dama
亞特蘭大的運動生理學家Janet Hamilton表示:「深蹲是每個跑者的基礎訓練」,通過腿部和臀部的力量,將其功能性建立起來,在腳踝肌肉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以加強肌肉的不平衡,防止受傷的風險。
毫無疑問,深蹲是最佳鍛鍊下肢力量的運動。在動作恰當的前提下,能夠鍛鍊你的臀部,小腿肌,四頭肌以及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但是,正如其他運動一樣,重複的動作,會讓身體產生適應性,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會妨礙你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除了徒手的姿勢以外,你還可以通過增加負重,變換姿勢,加入其他動作來防止身體出現適應性。以下有6種深蹲的變式,先學會動作,然後再每隔一段時間換一種動作。
此動作主要是訓練股四頭肌、臀部、下背部。首先將雙手向前平伸,彎曲髖部和右膝,緩慢地下蹲,直到你的右大腿和地面平行,停留10秒,再換左腳,做3-5組。
提示 待熟悉後,雙手可加入啞鈴或其他重量器材一起下蹲。
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背部打直,雙手握住將槓鈴,並將槓鈴放置在肩膀上。呼吸時,將膝蓋彎曲下蹲,臀部重心向後,吐氣時,再緩緩放下,做3-5組。
提示 在做的過程中,上半身可以微微前傾,利用臀部的力量下蹲,可訓練臀大肌。
站在穩定的訓練箱或重訓椅前,並選擇適合個人能力的箱子高度。最好從矮的開始,再慢慢增加高度。箱子愈高,就需要站得更遠。
身體往下呈微蹲姿勢,然後用臀部和雙腿一口氣迅速往上跳,同時朝空中擺動手臂,以帶動身體跳上箱子。輕輕落在箱子上,回到站立姿勢。緩慢地踏下箱子,回到起始位置。
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手掌朝下正握槓鈴,將槓鈴置於上背部,夾緊肩胛骨並用力收緊腹肌。踮起腳尖。
如同一般下蹲動作,臀部下沉並彎曲膝蓋至 90 度。維持踮腳姿勢完成此動作。停頓一秒後回到起始姿勢,並以腳尖力量將身體往上踮起。
提示 初次嘗試,建議用無重量的木棍或長棒子做,之後再慢慢加入重量。
背向椅子,挺胸收腹,左腳腳跟向後提起撐在椅子上,保持膝蓋與椅子上腳尖同一方向,雙手插腰,保持身體平衡。向下蹲,前腳的大腿與小腿呈約90度,回復至開始動作,重複10次。
提示 初學者可先雙手插腰,待熟悉後,雙手可加入啞鈴或他重量器材一起下蹲。
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雙手正向握住槓鈴,舉至在胸前。吸氣時,將身體下蹲,膝蓋彎曲,臀部重心向後,吐氣時,再緩緩起來。
提示 初次嘗試,建議用無重量的木棍或長棒子做,或者是拿啞鈴做,之後再慢慢加入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