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網球與移位訓練
1
網球與移位訓練
2
L. Jane Quinn上演帽子戲法 英國女足大雨中獲勝
3
NIKE籃球推出全新KOBE A.D.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與移位訓練

2017-06-09
知識庫 球類 網球 訓練動作 書摘

所有優秀的網球選手都知道追不到球的話再會揮拍也沒用。正確的移位技巧對於網球場上的勝敗非常關鍵,因為打網球時需要全方位的移動,例如向前衝刺去接球、後退回高球、左右橫移打遠身的正反手拍,所以打好網球的基礎便是能夠在長時間進行多方向的短距離衝刺移位,同時要保持平衡及對身體的控制並且做好擊球的準備。

網球與移位訓練 ©bailiwickexpress.com

移位解剖學

除了發球之外,所有網球揮擊之前都必須以良好的運動員姿勢做準備,這樣的姿勢有助於平衡並且讓你能夠迅速往各個方向移動。身為網球員,在準備擊球姿勢時,重心落在腳前掌、膝蓋及髖部微彎,手肘屈曲且球拍位於身體前方,這樣的姿勢會使肌肉處於警戒,讓你得以快速趨向來球。

分腿墊步能幫助你形成運動員姿勢,在對打時的每一次揮擊前都應該要做一 下,就像滑雪者在轉彎時所用的引身技巧。當你快速彎曲膝蓋時,足部所承受的重量會有一瞬間被抽離,在落地的時候便可增加對地面的施力讓你朝任一方向進行推蹬。若你預測來球離身體較遠,通常會在懸空時便藉由髖部朝球的去向外旋,並使足部微微轉向腳尖指著欲移位的方向,藉此幫助身體側移。一般來說,全方位跑動的重點 在於下半身的肌肉,尤其是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腓腸肌以及比目魚肌,在進行橫向或對角移位時,除了前述的肌肉外主要還會用到外展肌及內收肌。

網球揮擊及移位

成適當的運動員姿勢有助於保持平衡及姿勢,讓你能夠收縮正確的肌肉,朝任一方向移動過去。運動員姿勢是對打時每一次揮擊前必要的準備動作,重點是在兩腳所構成的支撐面間維持身體重心。引身的概念對於網球移位技巧的表現大有幫助,藉由快速減少再增加對地面的施力,能使你能獲得平衡並隨心所欲、迅速而強勁地朝任一方向的來球暴衝過去。總而言之,除了具備在一場比賽中跑動數十公里的體能外,衝刺、急停、啟動、變向等能力也都一樣很重要。

此外,隨著這些能力提升,你也將慢慢能夠辨識特定的模式,像是對手下一球最有可能的揮擊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預測能力。在球場上準確的預測加上快速的臨場反應將能助你提早就定位準備下一球的揮擊,讓你的擊球更平衡有勁。

移位操練準則

在球場上,良好的跑動是打好網球的一大關鍵,如果連球都追不到就更不用說要揮擊了。雖然這麼說有點過度簡化了網球比賽,但其中多少有七八分的真實性,因此建議每天都要進行移位的訓練。事實上,許多操練都可以手持球拍的姿勢進行,甚至能夠融入場上的揮擊練習,最好的做法便是將其安排在每段揮擊練習之中,根據個人需求隨時加入。在所有移位操練中,要特別注意適當的平衡、快速的反應時間以及迅速的回位且雙腳放輕,善用技巧。如果要為移位技巧安排單獨的訓練時間,可以在網球練習的結尾,額外加上15∼30分鐘來鍛鍊速度及敏捷,練習在身體疲憊時專注於移位技巧的改善。

以下六種增加網球移位的訓練,能幫助球員更提升反映、速度。

 1  側步跳

步驟1:在底線中央以慣用手持球拍,兩腳張開與肩同,膝蓋微彎,眼睛直視前方。
步驟2:重心放低,保持平衡向左邊側跳5步。側跳時,藉由拉近雙腿回到運動員姿勢,側移時雙腿不交叉。
步驟3:向左邊側跳5步後,以左腿外側推蹬,再側跳回到底線中央。
步驟4:向右邊重複操作。

 2  交叉測步跳

步驟1:​在底線中央以慣用手持球拍,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眼睛直視前方。
步驟2:右腿推蹬,向左跨步與左腿交叉。兩腿同時推蹬,左腿從右腿後方向左跨步,成向左側跳。膝蓋微彎,肩膀後拉。
步驟3:向右側跳回到底線中央,注意變向的第一步須兩腿交叉。

 3  落地擊球回位

正手拍操作步驟

步驟1:​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以慣用手持球拍。
步驟2:壓低重心,保持平衡,向右側跳5步後,揮一次完整的正手拍。
步驟3:右腿外側推蹬,將右足帶過左腿前方,進行至中場的回位動作。當右腿落在身體左側時,繼續側跳回到開始位置。重複操作,保持正確姿勢及揮擊技巧。

反手拍操作步驟

步驟1:接著改向另一邊操作相同動作來訓練反手拍。一樣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以慣用手持球拍。
步驟2:壓低重心,保持平衡,向左側跳5步後,揮一次完整的反手拍。
步驟3:左腿外側推蹬,將左足帶過右腿前方,進行至中場的回位動作。當左 腿落在身體右側時,繼續側跳回到開始位置。重複操作,保持正確姿
勢及揮擊技巧。

 4  米字折返跑

步驟1:​本訓練通常會計時測速。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手持球拍或空手皆可。從底線中央往底線與右單打邊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2:往右單打邊線與發球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3:往中線與發球線的交點衝刺,以足部碰觸交點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4:往左單打邊線與發球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5:往底線與左單打邊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5  分腿墊步

步驟1:​​以慣用手持球拍站在底線中央,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並雙眼直視前方。
步驟2:躍起但不要跳得太高,到達頂點以及落下時,將髖部轉往欲跑動的方 向。這是一個簡單的雙腳跳引身技巧,記得較靠近球的那隻腳要稍微 向外轉。
步驟3:落地後,往目標跑動3∼4步。換邊重複操作。

 6  怪獸走路

步驟1:​​​用彈力帶將兩隻小腿套住,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雙眼直視前方,以慣用手持球拍。身體蹲低,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大約彎曲90度。
步驟2:保持上半身直立、膝蓋彎曲90度,右腳向右橫移一小步,左腳再接著向右橫移一小步,使身體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3:向右重複操作5∼10步,再向左重複操作5∼10步。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E‧保羅‧洛德特、馬克‧S‧柯維克斯 著作《網球運動解剖書》一書。馬克‧S‧柯維克斯博士是美國網球協會負責運動科學及教練養成的資深經理,於奧本大學就讀期間獲得全美大專網球雙打冠軍。成為職業選手後,他繼續在研究所攻讀,進行與網球相關的研究,獲得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以及運動生理學博士學位。

本書是為從事網球運動者而作,不論你是認真拚輸贏還是休閒當好玩都行。很多網球書籍都會強調體適能或健身的重要,而《網球運動解剖書》則更進一步告訴你打網球也要練身體的原因及方法。在本書中,我們會闡明各種揮擊所用到的不同肌群,教你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加以鍛鍊,做為網球全方位訓練的一部分。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 Jane Quinn上演帽子戲法 英國女足大雨中獲勝

2017-08-25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球類話題

世大運女足9-13排名賽,在新竹縣第二運動場舉行首場賽事,英國出戰阿根廷。英國上半場展現企圖心,加上阿根廷門將發生接球失誤,上半場英國就進了5球奠定勝局,前鋒L. Jane Quinn一人獨進3球,率領英國以6:1大勝阿根廷。

L. Jane Quinn上演帽子戲法 英國女足大雨中獲勝

排名賽首場就在大雨中激戰,英國在上半場積極搶攻,第17分鐘,前鋒L. Jane Quinn自左路起腳射門,阿根廷門將發生防守失誤,英國率先得分。一分鐘後,英國中場Madelaine May Hill中路起腳再攻進一球,阿根廷立即更換球員,但擋不住英國攻勢。第24分鐘,L. Jane Quinn在門前一對一防守下再補進一球,英國再添1球。第28分鐘,英國前鋒Olivia Mary Fergusson門前起腳破網,英國再下一城,4:0領先。

下半場開賽不久,英國前鋒Emily Beatrice Donovan再踢進一球,此時雨勢加大,但英國隊在球權掌控更得心應手。第74分鐘,L. Jane Quinn再度進球,個人獨進三球,英國也以6:1贏得比賽。

整場比賽阿根廷受限於英國強硬防守之下,攻勢零星,全場僅4次出腳機會,僅在上半場靠著前鋒Amancay Urbani在中路快攻破網進一球,加上大雨擾亂節奏,阿根廷也無力反撲,最終敗下陣來。

獨進3球的英國前鋒L. Jane Quinn賽後表示:「英國經常下雨,因此在雨中踢球對我們非常有利,半場結束我們領先,壓力就變小了,下半場我們改用導傳消耗比賽時間來贏球。」L. Jane Quinn也提到,第一次來台灣很開心,晚上要去餐廳大肆慶祝一番。

此役,雙方卯足全力在大雨中搏鬥,兩邊都有球員因雨滑倒,但表現依舊精采,令人感動,歡迎觀眾到場加油。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籃球推出全新KOBE A.D.

2016-11-02
鞋子球類配備館NIKE籃球

美國時間2016年4月13日,Kobe Bryant迎來了他20年職業生涯的謝幕之戰。這是他的第1556場職業比賽,一個經典黑曼巴式的結局:砍下令人瞠目結舌的60分。對一些運動員來說,這樣的告別可能會讓他們沉浸在其中一整天,甚至一周。但Kobe Bryant沒有,他在4月15日早上8點就出現在了辦公室,翻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正如這20年來他在球場上所展現的,努力且專注。

Nike KOBE A.D.

Kobe Bryant的籃球哲學包含很多思考,他從球員化身成導師的過程也離不開他著名的“曼巴精神”。這是Kobe Bryant一貫的風格,回想Kobe Bryant的比賽方式——腳步移動,閱讀防守——以及他對裝備的態度。

“儘管我已不是每天都在球場上打球,但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延續‘曼巴精神’,” Kobe Bryant表示。 “在籃球場上,足球場上,我都能看到‘曼巴精神’的展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在那些一直努力做得更好,追求卓越的人身上也能看到。”

Nike KOBE A.D.科技重點

⚡結合足跟的Zoom Air氣墊配置
⚡中底的Lunarlon帶來了回應性與靈活的緩震回應
⚡用量精準的抓地顆粒設計橡膠外底提供優異的球場掌控力
⚡透氣的網眼鞋面搭配動態Flywire,確保進攻時的靈活變向及防守時緊跟對手

Nike KOBE A.D.是Kobe Bryant退役之後首雙簽名鞋,一雙傳承了Kobe Bryant系列輕量與低筒設計的實戰球鞋。結合足跟的Zoom Air氣墊配置,中底的Lunarlon以及用量精準的抓地顆粒設計橡膠外底,帶來了回應性,靈活的緩震回應以及優異的球場掌控力。透氣的網眼鞋面搭配動態Flywire,確保進攻時的靈活變向及防守時緊跟對手。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