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中華奧會舉辦奧會模式論壇 深入淺出探討背景及實務交流
1
中華奧會舉辦奧會模式論壇 深入淺出探討背景及實務交流
2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專家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3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奧會舉辦奧會模式論壇 深入淺出探討背景及實務交流

2017-06-24
話題 綜合 新聞 奧運 活動

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體育活動,不論是出國參賽、參與國際會議,或於國內舉辦國際賽事均相當頻繁。體育署與中華奧會合作舉辦「奧會模式」論壇,促進體育從業人員之間的溝通與討論,也使更多民眾瞭解奧會模式的背景與執行,促進社會對於此一議題的對話和理解。

中華奧會舉辦奧會模式論壇,深入淺出探討背景和實務應對。 中華奧會/提供

中華奧會沈依婷秘書長24日於論壇中表示,奧會模式是國際奧會因應海峽兩岸政治情勢,讓我國選手能夠持續參與國際運動比賽和體育活動所做的特別安排,具體呈現在我奧會與國際奧會於1981年簽署的洛桑協議中。奧會模式雖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協商妥協結果,但卻是目前保障我國際體育活動空間的依據。

中華奧會沈依婷秘書長分享國際奧會體系組織與現況 中華奧會/提供

洛桑協議內容規範了我奧會的名稱、旗幟及歌曲。依據該協議,我奧會名稱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旗幟為中華奧會會旗,歌曲為我國國旗歌旋律,旗、歌經國際奧會核准。我奧會權益與其他國家奧會完全相同,奧會模式的規範也為目前絕大多數國際體育組織援用。凡是與國際奧會有關的活動與儀式、舉辦國際奧會相關活動的會議場地、訓練與競賽場館、選手村等及相關活動的文宣廣告、網站、廣播電視內容等均必須符合奧會模式。
 
   我奧會目前的會徽與會旗原創者、同時也曾代表我國參加冬奧會的中華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翁明義表示,外界總是誤會會旗上面是黨徽,但並不是。他強調當時參考各國會旗,之後設計概念為了凸顯中華民國特色,以梅花和國旗紅藍白顏色結合,奧會五環是國際奧會宗旨,至於會徽部分,12道光芒代表一年12個月、生生不息,並包含國徽意象。

中華奧會運動委員會委員翁明義解說奧會模式及會旗背景由來 中華奧會/提供

經歷過無法參與國際體育競賽那段艱困時期的翁明義現在談到這個議題仍會哽咽,他說,我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外交處處受阻,自1973年3月第一次出國訓練比賽開始,他就把國旗別在胸前,扛在肩,背在背上,「從此我變成一個背國旗的人」。無奈國際現實,1976年蒙特婁夏季奧運因政治因素最後我代表團只有退賽一途。1980年冬奧亦退賽,「一個運動員花了這麼長的時間訓練、準備,卻無法參加比賽,這是最大的打擊!」

   翁明義說,奧會模式給了運動員國際舞台,儘管一方面很遺憾我們無法使用國旗和國歌,但為了要讓我們的運動員有舞台,我們不得不妥協,給往後的運動員有發揮空間。他說,「只要我們努力,把成績衝出來,如果我們是頂尖好手,卻無法參賽,造成這比賽黯然失色,只要我們做到這點,我們就成功了。」

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蒞臨奧會模式論壇開幕致詞 中華奧會/提供

本次奧會模式論壇於6月23、24日舉行兩天,第一天參加對象為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全國性體育總會及各縣市政府體育相關單位。第二天則開放一般社會大眾報名。主講人包括中華奧會沈依婷秘書長;中華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奧會會旗的設計者翁明義;資深射擊國手杜台興。同時亦邀請中華民國角力協會理事長張聰榮、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秘書長陳威任、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秘書長劉中興、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副秘書長鄭世忠等分享主辦國際賽事經驗;論壇最後並由體育署官員與在場人士座談。

奧會模式論壇大合照 中華奧會/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專家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2025-01-22
觀念綜合話題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身心科醫師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醫師鄭佳益表示,失眠問題困擾許多人,但關於睡眠的認知常被各種迷思所影響,例如「一定要睡滿8小時才健康」或「週末補眠就可以彌補疲勞」,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更難改善。

破解3大失眠迷思

鄭佳益說明,錯誤的「補眠習慣」其實是許多失眠者的共同困境,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問題更加嚴重。

常見3大失眠迷思包括:

迷思1:每個人都需要睡滿8小時 其實,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時的睡眠,而非固定的8小時。如果白天能保持清醒、精神良好,就代表這樣的睡眠時長適合自己。也可以自我觀察一段時間:在自然醒來的情況下,會睡多長時間,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長。

要注意的是,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情緒問題的風險,因此穩定的睡眠時數才是關鍵。

迷思2:即使睡不著,躺著也算休息 很多人以為,只要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大腦和身體就能得到足夠的休息。然而,躺著卻睡不著可能讓心理對床產生焦慮,進一步加重失眠問題。

如果躺了30分鐘仍無法入睡,建議可以起身做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或閱讀輕鬆的書籍。但儘量避免使用3C產品,等有睡意再回到床上。並確保睡眠的光線、溫度適宜,能有效幫助入睡。

迷思3:週末補眠可以彌補平日的睡眠不足 雖然週末補眠能暫時減輕疲勞感,但無法完全逆轉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的損害,例如:內分泌功能失衡、體重增加問題,甚至可能打亂生理時鐘,讓週日晚更難入睡,導致「週一症候群」更嚴重。

建議平日應儘量保持規律作息,讓每晚睡眠時間穩定。亦可將午間短暫午睡15~20分鐘作為補眠的替代方案,效果會比週末長時間補眠更好。

3招正確睡眠,告別失眠困擾

鄭佳益提醒,破解失眠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睡眠的迷思,與其追求絕對的睡眠時數,或依靠補眠解決問題,不如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安排,才能提升睡眠的品質和身體健康。最後,鄭佳益醫師再次強調良好睡眠的3大重點:

1.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時數,不必過度追求8小時。

2.如果睡不著,記得起身活動,避免加重焦慮。

3.平日規律作息,比週末補眠更有助於長期健康。

延伸閱讀:

連睡覺都可以燃脂?研究揭「後燃效應」加速新陳代謝:要做這類運動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眠水果」一覺到天亮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失眠睡不好,假日補眠就能消除疲勞?醫揭3大迷思:平常睡午覺更好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2018-06-28
賽事話題綜合戶外運動生活新聞

Red Bull持續深耕賽車運動領域,2012年首度將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帶來台灣,吸引國內300 多位好手參加。今年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隆重回歸,邀請所有隱藏在台灣各地,對速度有激情的高手,或想要展開賽車生涯的初心者,一起南北同步飆速,挑戰自己的極限。

睽違6年 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

幾乎所有的方程式賽車手,都是從卡丁車競賽開始他的賽車生涯,只有在卡丁車賽事當中,展現絕佳的天份與技術,才有機會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包含現役的兩位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 F1車手 Daniel Ricciardo及Max Versterpen都是如此!

2018年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飆速回歸!除了職業車手外,凡是16歲以上、不分男女都可報名參加,自6/30(六)∼8/15(三)期間的每周一至周六,都可到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和高雄草衙道的迷你鈴鹿賽道,現場報名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報名費用600元),即可進行挑戰一次(可重複挑戰)。每週為單位進行計時賽,為期6週,每週選出前3名選手進入複賽,總計6週共18位。最終將於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和高雄草衙道的迷你鈴鹿賽車場各選出10位晉級決賽選手,於9月1日及2日進行兩天一夜的決賽之旅。冠軍除了能在10月到日本觀賞賽事,更能與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  F1車手Daniel Ricciardo碰面,了解更多關於他如何展開賽車生涯的故事

2012 Red Bull Kart Fight in Taiwan

Red Bull Kart Fight 卡丁車大賽自6/30南北同步開跑!一同享受飆速快感,感受引擎聲、燒胎焦味,以及急劇轉彎帶來的G力,加入現場熱血的喧囂歡呼,體驗從開賽前肅殺的氛圍,唯有掌握車輛和輪胎性能,抓出賽道最佳路線,以及克服速度調配等挑戰,才能脫穎而出,Red Bull Kart Fight卡丁車大賽的實戰經驗,絕對是踏入專業賽車領域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Red Bul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