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英國最強健身情侶公開獨特飲食方式
1
英國最強健身情侶公開獨特飲食方式
2
設定訓練課表之前該知道的事
優先考慮想得到的運動效果再來進行設定訓練條件
3
心臟健康與運動有關
重訓與有氧哪個能強化心臟健康?哈佛教授指出多訓練這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最強健身情侶公開獨特飲食方式

2017-07-05
話題 飲食 健身 飲食方式

杜·普莱西斯(Du Plessis)與他的女友喬西·貝克(Josie Beck)在英國是一對很有名的健身情侶,之所以這麼有名氣的原因是,他們在健身這段期間裡,搭配了獨特的飲食法,就是「吃素」,他們認為吃素不僅能讓身體線條越來越健美,還能保護動物和地球。

英國最強健身情侶杜·普莱西斯(Barny Du Plessis)與喬西·貝克(Josie Beck) ©dailybraille.co.uk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普莱西斯曾獲得「環球先生」稱號,而他的女友喬西也曾獲「英國最強壯女性」冠軍,因為兩人都有這響亮的稱號,所以在健身界非常有名氣,但他們能這麼出名全將這些歸功於吃素的習慣。

普莱西斯表示,與女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基本上根本不太碰肉類食物以及加工食品,為了要打好健身底子,他們會食用雞蛋白、海鮮等來補充蛋白質,但是女友希望能以吃素代替補充這些飲養,於是開始拒絕吃任何所有有關動物來源的食物,像是牛奶、蜂蜜等都拒絕攝取,連有關動物製成的服飾也拒絕穿上。他們認為吃素不僅能環保地球,同時也是保護動物的一種方式。

以前的喬西看起來像是一位發胖的中年大媽,但是透過健身以及吃素的飲食方式讓她身體曲線變得更加健美,也充滿了許多肌肉,她想證明自己今天有這樣的成就全歸功於素食,她認為肉類對人體其實沒有太大的健康幫助,而植物性的食物在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

喬西·貝克(Josie Beck) ©dailymail.co.uk

他們在平常的飲食中,都會攝取大量的水果、蔬菜,像是有蘋果、香蕉、棗子、藜麥、蕃薯、鷹嘴豆等,並且搭配植物性蛋白質來補充。普莱西斯一天會攝取4500卡路里,則喬西會攝取2200卡路里。

但是許多人非常質疑吃素可以練得像他們一樣健美嗎?則普莱西斯表示,認為還是因人而異,但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最健康以及最環保的方式。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優先考慮想得到的運動效果再來進行設定訓練條件

2020-12-14
觀念訓練動作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在開始進行訓練之前你是否有先考慮自己想要的成效?我們的肌肉會根據所受到的外部刺激而進行適應,如果你的強度與重複次數設定不同,將會獲得不一樣的訓練成果!這也就是為何不是每個肌群訓練都必需要遵循12下3-4組的統一規定,然而,這樣的訓練設定技巧就被稱為「訓練效果的特殊性」或是「適應特殊性」,一般都習慣將這樣的技巧稱為SAID(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也就是利用適應來強化肌肉所需的能力,看到這邊還是搞不懂嗎?接下來我們將為你解釋這個訓練技巧有多重要!

設定訓練課表之前該知道的事
在開始進行訓練之前你是否有先考慮自己想要的成效?這些事情你必需要優先知道

正因為有SAID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需要在訓練時,要將最優先要達成的目標明確化,例如最大肌力或爆發力等等,接下來再考慮盡可能接近實際運動的訓練動作,並設定好這項訓練所需要的強度與次數等相對應的條件。此外,即便是相同的動作類型也會因為各種不同的運動模式,而產生不同的施力方式,所以,在訓練的方式調整上也顯得更加的重要!

設定訓練課表

當你確定好訓練的目標之後,就必需要考慮以下的運動類型並選擇進行訓練的方式:

1.肌肉收縮類型(負荷的類型)

2.關節角度(動作姿勢或動作方向)

3.肌肉收縮速度(動作速度)

確定完畢之後,接下來你必需要設定以下要達成目標的最佳條件,並加以完整執行:

4.負荷的強度(刺激肌肉的強度)

5.動作重複次數(刺激肌肉的時間)

6.訓練的總量(訓練的組數)

7.每組間的休息時間(刺激肌肉的頻率)

SAID訓練效果的特殊性
每種運動與訓練都有特殊性,所以我們必需要依據不同來調整。

但也由於每種運動與訓練都有著特殊的施力方式與角度,所以我們必需要依據各項不同的目標來改變。例如有的運動需要最大肌力或有的運動會需要最加肌耐力,即便是要求最大肌爆發力的運動項目,也會有要求「速度要強的爆發力」或「肌力要大的爆發力」之間的差異性,因此,你在設定訓練課表時,就必需要針對「需要提高肌力」、「想要獲得肌肥大」或「提高肌耐力」等各種訓練的目的,來準確的設定好每種訓練的條件,這樣才能讓整體的訓練成效獲得最佳與最大化。

資料參考/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訓與有氧哪個能強化心臟健康?哈佛教授指出多訓練這個

2020-04-22
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初階訓練健身話題彈力帶

一般來說只要講到跟強化心臟有關的運動,相信大家都會直接連結到多做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跳舞或騎自行車等等的運動,這些運動確實都可以促進心臟的健康沒錯,但還有一種運動是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就是可以針對全身肌肉進行鍛鍊的重量訓練。

心臟健康與運動有關
要強化心臟健康的運動,你認為是要多做有氧運動還是重量訓練?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醫學教授I-Min Lee博士說,以往擁有強壯的肌肉在日常生活中被認為是有好處,例如提起貨物或是洗衣服等等的勞動,都會因為擁有肌肉而變得簡單許多,再加上在加強免疫力與疾病的預防上,擁有肌肉也就變得更加的重要。

肌肉與脂肪之間

I-Min Lee博士說,現在,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肌肉量是否與將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關,因此,有許多的人開始關心自己是否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讓整體肌肉量呈現下降的趨勢,進而讓大量的脂肪取代失去的肌肉,所以,加強重量訓練就可以幫助肌肉的成長,並抵消或減緩因年齡而造成的肌肉流失。

肌肉量與脂肪會影響心臟健康
隨著年紀的增加肌肉會逐漸減少脂肪逐漸上升,這點將會影響我們的心臟健康。

根據一項的研究表明,重量訓練可以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率(人體將能量存儲轉換為工作能量的速度)提高15%,就算你只是坐著或睡覺,也會燃燒掉更多的卡路里,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每天進行20分鐘負重訓練的健康男性,與花費相同時間進行有氧運動的男性相比,腹部脂肪的增加與年齡相關(這在心臟上尤為困難)的增加較少;此外,由於肌肉組織的代謝活性更高,因此,將有助於控制血糖並降低胰島素抵抗,這些都有助於預防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是心臟病主要的危險因素。

居家也能訓練

不要一聽到重量訓練就認為一定要去健身房,其實,在家也可以使用彈力帶(阻力帶)進行簡單的力量訓練。I-Min Lee博士說,會建議使用彈力帶的原因不外乎它輕巧與便宜,你甚至出國旅行都可以帶著出門,隨時隨地進行任何形式的肌力訓練。

這個猶如大型像皮筋的彈力帶,一般來說兩端帶有手環或是如同寬型像皮筋的最常見也最容易使用。有許多品牌都遵循相同的漸進色階,從黃色(最容易,阻力最小)到紅色、綠色、藍色和黑色(最困難,阻力最大)。

彈力帶又稱做阻力帶
彈力帶是一個十分推薦的居家健身器材,讓你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訓練。

然而,一個完整的訓練流程將會包含腿部、臀部、背部、腹部,胸部、肩膀和手臂等肌肉群,這裡我們將先介紹兩個簡單的訓練動作,可以先從阻力較小的彈力帶開始練習,慢慢進階到中等強度的彈力帶。

開始訓練時每個動作以一組8-12下為佳,之後,隨著肌力的進步可以將組數增加到2-3組,每組之間休息60-90秒。

1.彈力帶深蹲

預備動作為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將彈力帶踩踏於腳掌中間位置,接著將彈力帶拉到肩膀後方,以方便將手柄握於肩膀上緣,同時,注意抓握時手掌朝前。然後,開始進行深蹲的基本動作,整個訓練過程中必需要將重量壓回到腳後跟,並將手柄固並置於肩膀上緣。

阻力帶深蹲訓練
彈力帶深蹲訓練可以為徒手深蹲帶來更多的阻力。 ©muscleandfitness

2.彈力帶V字上提

首先,將彈力帶踩在腳掌中間,同時,雙腳張開與臀部同寬,並雙手握住手柄拇指朝前,雙臂自然垂於大腿兩側。開始時,運用肩部側三角肌的力量,慢慢將手臂往側邊上抬,從正面看彈力帶將會成為一個V字型,手臂上抬高度以與肩平行為準,不用過度抬高,接著,慢慢回復到起始位置。

阻力帶練三角肌
用彈力帶也可以進行三角肌的中束訓練。 ©ptpfit.com

資料參考/menshealth、puregy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