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世界最強跆拳道大師一分鐘踢破34塊水泥磚、出拳352下雙破紀錄
1
世界最強跆拳道大師一分鐘踢破34塊水泥磚、出拳352下雙破紀錄
2
兩周內為台灣柔壇框金包銀!連珍羚:「仍會持續為台創新歷史」
3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最強跆拳道大師一分鐘踢破34塊水泥磚、出拳352下雙破紀錄

2017-07-06
人物誌 武術競技 故事 名人錄

雷迪(Jayanth Reddy)是印度一名54歲的跆拳道大師,他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世界紀錄的保持者,近日他又再次創下了壯舉。雷迪成功在一分鐘內打出352拳,平均每秒能擊出六拳的他,速度比電動馬達還要快。

世界最強跆拳道大師雷迪(Jayanth Reddy) ©Barcroft Media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雷迪在10幾歲時開始學習跆拳道和空手道,之後對這方面以及武術這項運動感到非常有興趣,習武40年之久的他是一位跆拳道黑帶八段的高手,從2010年開始就創下了15項世界紀錄並且得過8個美國總統體育獎,其中在2012年時打破男子一分鐘迴旋踢紀錄,次數為171下,又在1分鐘內踢破34塊水泥磚,這個驚人之舉目前尚未被打破。雷迪自己開設了一家私人拳館並且聲稱教出100個國際冠軍弟子,目前為止,與學生們攜手創下了3,000個金氏世界紀錄。

雷迪在1分鐘內踢破34塊水泥磚 ©Guinness World Records
雷迪與他們弟子們 ©Barcroft Media

身體非常健朗的他表示這些祕訣都來自研習武術。

雷迪:「我常常看到許多60、70歲的人們不能正常走路,但是我卻看過80、90甚至100歲的老人能活動的輕鬆自如,原因是他們都有在練習武術,我認為這類的運動可以使自己更加健康,甚至能活到100歲,因為這對身心靈發展都非常有正面幫助。」

©Barcroft Media

因為這有著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及目標,讓雷迪越來越強大。他表示,武術是我們這世界上最好的健身方式,它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加強你的器官健康,讓你越來越堅強。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兩周內為台灣柔壇框金包銀!連珍羚:「仍會持續為台創新歷史」

2019-03-18
新聞武術競技話題

繼3月8日柔道女王連珍羚在摩洛哥大獎賽上奪金後,在3月15日又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大滿貫賽中摘銀,在短短2周內為台灣框金又包銀,是莫大榮耀。 大滿貫第二輪連珍羚面對蒙古選手LKHAGVATOGOO Enkhriilen,開賽不到一分鐘時間,就以自己的得意技三角勒,壓出漂亮的一勝。接著再擊敗地主小將DZHIGAROS Diana挺進到半準決賽。

兩周內為台灣柔壇框金包銀!連珍羚:「仍會持續為台創新歷史」

半準決賽對上日本好手,目前世界排名第20名的FUNAKUBO Haruka,比賽過程相當刺激,兩人實力不相上下,最終來到延長賽的黃金得分。最後連珍羚在黃金得分中的1:35時,將日本對手反摔倒地,取得半勝而獲勝。 金牌戰連珍羚遇上世界排名第5,才剛在巴黎大滿貫奪金的加拿大好手DEGUCHI CHRISTA,雖然最後被對手於地面戰鎖住而銀恨。但在三月連續2週兩場賽事框金又包銀,實屬不易!

連珍羚在三月連續2週兩場賽事框金又包銀

今年是連珍羚備戰奧運相當重要的一年,同時也是她接觸柔道的第20年,面對披金戴銀的榮耀,珍羚認為這是維持基本水準,既然決心要迎戰奧運,每一步都不可掉以輕心,除了不斷熟練柔道技巧以外,其他不足的地方,她也花了比過去更多倍的時間加強訓練, 連珍羚從不怕辛苦,在她的字典裡,永遠只有全力以赴才算對得起每天的苦練和比賽,更不能辜負了所有支持她的人對她的鼓勵。此次俄羅斯大滿貫銀牌,又為她增加了1260積分,奧運排名也來到第13名(暫居),只要持續穩定,到2020年5月25日奧運積分截止前,保持在前18名,就能確定獲得奧運門票。

緊接著4月20日在阿布達比舉辦的亞洲盃,連珍羚依然會卯足全力,不讓大家失望,而會讓每一次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為台灣體壇爭取榮耀。

資料來源/連珍羚經紀團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格鬥少女」黃偵玲:MMA是一種挑戰自我、激發潛能的運動

2016-07-13
人物誌專訪故事格鬥武術競技

外表秀氣文靜的Jenny黃偵玲,很難想像她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子綜合格鬥選手,會踏上格鬥這條路,除了對運動的熱愛,還有她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對台灣人而言,綜合格鬥(MMA)是項較陌生的運動,結合了拳擊、泰拳、柔術、等,有別於一般單項競技項目限制多,MMA比賽規則較開放,因此選手須具備更多元的能力。2015年7月在ONE FC 擊敗俄羅斯選手的Jenny表示,MMA是一種多元格鬥運動,她擅長柔術,但像拳擊或其他站立技,她也一樣要下功夫去學習。

「格鬥少女」黃偵玲

玩樂找到興趣

學生時期,Jenny在同學的邀約下,開始學習柔道,「小時候好動愛玩,因為好朋友邀約,跟著加入學校柔道隊,學出一點興趣。」J。之後,Jenny接觸柔術等其他競技項目,最後踏上MMA這條路,Jenny說,「自己投入MMA約一年半,比賽成績比預期好,但MMA領域很廣,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夢想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過去曾在美國、新加坡工作,Jenny表示,以前的夢想是希望到國外工作,把她工作的心路歷程,集結成冊,分享經驗給有同樣夢想的朋友。

不過人生往往不會照著計劃走,因緣際會下,Jenny接觸到MMA這項運動,也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突然夢想、人生目標,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打好每場比賽,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或許改天會變成出版自己比賽心得的書吧!」Jenny笑說。

談到現在的夢想,Jenny表示,希望在MMA這個領域中,表現更好,期待未來能向自己偶像龍達蘿西(Ronda Rousey )看齊,目標成為第一位挑戰UFC的亞洲女性。

證明自己 期待獲家人肯定

MMA這條格鬥路,Jenny走得並不輕鬆,家人對於她從事這項運動,並非全力支持。Jenny表示,母親還算是支持她,不過父親蠻反對的,畢竟這項運動,多少會受點傷,她能理解父親是因為擔心、心疼女兒的心態才會反對。「有時候媽媽會拿我參加比賽的新聞給爸爸看,但他都會不太高興,尤其看到我受傷,他都會生氣。」Jenny說。

不過,個性樂觀的Jenny說,每種運動會有運動傷害,並非格鬥才有,重點是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把受傷機會降到最低;所以也不會刻意去說服父母,反倒認為,要先拿出好的成績,讓大家都接受、知道這項運動,自然而然父母也會漸漸認同。

職業比賽中,Jenny雖然都拿下不俗成績,但她對自己要求甚高,不管練習或比賽都有一套規劃。「沒有MMA比賽時,我就會自費去國外參加柔術比賽,雖然沒有獎金或其他贊助,但透過比賽來累積實戰經驗,會成長更快。」除了自行規劃賽事參與,Jenny平時在道館也嘗試和男選手練習,雖然常常被打很慘,但她說,這是讓她進步神速的原因之一。

「外面比賽,對手都超兇,平常跟男生練習的最大好處,就是力量跟強度跟女生不太一樣。每次打輸,我不覺得是性別的問題,而會想說,自己怎麼這麼差,過程很挫折,但也因此砥礪自己,要更努力練習。」從言談中,不難聽出Jenny的好勝心還有對自己嚴謹的要求。

熱愛挑戰自己 極限運動是她的最愛

除了格鬥運動外,Jenny嘗試過、且想要繼續挑戰的兩項運動,就是跑酷和走繩。

談到跑酷,Jenny說,之前她曾站在一顆石頭上,整整站了三小時,最後好不容易才克服恐懼,空翻下去。「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當初在怕什麼?」Jenny笑說,因為已在室內場地練習過很多次,同樣高度她能夠翻,但不知道為何,一站上那石頭,就是會害怕。而從這些運動,她也學會如何克服恐懼,還有得到成功挑戰自己的那種成就感。

挑戰格鬥 先從體驗開始

身為教練,Jenny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體驗開始」,畢竟要先嘗試過才會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喜歡、適合這項運動。不少人會覺得,格鬥選手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沒有實際嘗試過,就挑戰太高層級的運動項目,不但無法讓自己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反而增加挫折感,無法繼續下去。因此,Jenny說,對於格鬥有 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從初階的拳擊開始,熟悉後再繼續往上挑戰,會進步更快、更有成就感。

拍攝場地提供:武甲總合武術- Martial Armour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