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對於你來說,是否都出現於電影或是小說之中?隨著2008年由香港武打明星甄子丹主演的「一代詠春宗師葉問」系列電影上映之後,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並學習「詠春」這個拳術,尤其電影之中的經典台詞「我要打十個!」更是催化出多少人的武術夢。但究竟學習詠春拳是否真能讓你以一擋十?運動星球編輯部帶著對詠春拳的憧憬及期待的心情,特地專訪鑽研詠春與太極拳法超過三十年的王兆羽老師,讓王老師來跟我們聊聊中國傳統武術的迷人之處。
擁有30年練拳經歷的王兆羽老師,白天身為科技業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而晚上則開設拳館教拳,但他的武術人生竟然是從一場算命中開啟的。王老師從小就十分喜愛武術,這個想法從小學二年級不經意看到柔道訓練時就開始萌芽,直到國中時隨同媽媽去見過一位算命老師的那天起,人生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王老師說,當天算命老師幫他排完命盤後,突然告訴他說「你要開始學拳!」,接著就是武術人生的開展,接觸到了人生的第一套拳法-白鶴拳;同時,這也是王老師的啟蒙拳法,是生命中相當特別的機緣。
「如果沒有那場失敗的經驗,我可能不會接觸到詠春這門拳法!」從國二那年開始練白鶴拳的王老師,直到升上高中與同學的一次比試之後才發現,平常一個人練武跟實際會遇到的狀況完全是兩碼子事,不是你擺好招式就可獲勝,同時,也因為經歷過這次的震撼,讓他更想要學習並了解其它拳法。正巧當時學校國術社有一本力與美的國術雜誌,在雜誌後半部內容中有盧文錦師傅的武術專欄,盧文錦師傅師承葉問,其專欄內容主要在介紹詠春這門拳法的練習動作,尤其裡頭那段「鍛鍊你的反射神經」這句話特別吸引王老師的目光。「因為我後來有發現練武術時『想』與『用』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有時候你還沒反應過來,局勢就已經改變,所以反射神經訓練對於練武的人來說,有著絕對的必要性。」王老師補充說明。
在那個年代,少有人知道「詠春」這個拳法,王老師也是從林正英於1981年所主演的「敗家仔」這部電影才知道詠春拳,也對詠春拳留下潑辣、刁鑽及實用的深刻印象。緊接著便透過國術總會聯繫到雜誌中的盧師傅,盧師傅為電影中主角葉問宗師親傳外甥,很早便至台灣展開詠春教授,而王老師這時也甫由高中畢業,並開始了跟隨盧師傅一週六天、風雨無阻的詠春學習之路。
現在看著在武館教課時十分從容且動作精鍊的王老師,其實在他學武的這條路上並沒有如想像中輕鬆愜意。在專訪當下,王老師回憶起學詠春的過程,只淡淡的告訴我們「基本上我不是一個天才型的學生」,「被罵」這兩個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令他印象十分深刻,但個性裡就因為有不放棄與不服輸這兩個因子,所以就算每天被罵到臭頭再加上內心充滿的挫折感,但心中仍想看看自己能否撐到最後,而這麼努力想學好詠春的念頭,也是想證明給所有曾經懷疑和質疑他的人看,就算不是天才,也能憑藉努力走出一番光景。
被罵的頻率直到練習詠春7、8年後已慢慢減少,接著也發現師傅會開始讓他教導一些後輩,當走出這段「被罵」的歲月時,其實也發現了自己早已有所成長。這是一段特別的體悟,王老師表示:「無論在學詠春或傳統武術上,當你越想表現好、越不想輸,反而受到的挫折越大。舉例來說,拳擊或散打就是找到機會就用盡全力的打或是閃躲,但詠春或是傳統武術卻是要用正確的使用力量,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放,都必須要看待你對於當下這件事情的認知與體會是否充分,這也是學習詠春與傳武最常遇到的問題與盲點。」
聊到傳武,那麼,究竟什麼是傳武?王老師與我們分享了關於傳統武術的認知。王老師表示,一般我們現在所說的傳統武術,基本上多是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這些傳統武術在當年也都屬於當代武術的一環,例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詠春拳,就是清末民初所創造出來的拳術,這與洪拳或太極拳相較之下就顯得年輕許多,它少了一些我們認知中所要有的馬步或弓步這些架子,因此,我們就可以了解詠春是經過時代演化所呈現出比較新型態的拳種,所以我們要先建立一個「傳統武術都是由當代武術演化而來」的觀念。
另外,王老師也認為傳統武術不應該被框在套招與表演裡面,例如現在我們常看見一些表演神功的大師們,經常引起輿論的爭議,而王老師的原則很簡單:能用的武術就是要能「打」,如果這個武術不能打只能上台表演,那就不叫武術,只能稱做一門技藝。所以,一門有內涵的武術若能持續進化並跟得上時代潮流,那就有保留與傳承的意義,反之,隨時代演進而被淘汰,也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學習武術就不要怕打、不要擔心會輸,因為這才是武術的本質。
「拳術這門技巧就如同磨刀一樣,如果不天天磨,那很快便會鈍化」,王老師表示他一開始教拳的起因,也是為了營造可以練拳的環境及氛圍,可以透過不同的練習對象持續磨練自己技巧與動作,也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方式,唯有透過持續不斷學習,才是讓自己拳術進步的不二法門。
說到如何突破練拳中的瓶頸、並完善一套屬於自己的系統,王老師形容如同在黑夜裡拿著手電筒一般,一開始僅能望著眼前確定的一小段距離不斷摸索前進、並隨時修正以確保方向正確;隨著不斷的調整驗證,一些新的技巧與體悟,也漸漸地累積、成熟。所以,我一直認為學生自我思考、辯證的能力十分重要,唯有具備自我思考的能力,才能擺脫對教條的死守、對權威的模仿崇拜而更接近真理。也就是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的意義。
除了白鶴拳與詠春拳之外,王老師也接觸大家比較常聽到的太極拳,並曾多次參加推手比賽,皆獲得不錯的成績。在正式拜師學習太極拳之前,有長達八年的時間他是透過自學摸索的方式,主要是因為當時仍身為學生的他,已在學校自辦武術社,且因那時期大多數武術比賽都是以散手或推手為主,所以便選擇了推手比賽做為武術社社員們的一個挑戰,同時憑藉著善於分析的能力,透過對於賽制規則與技術自行做分析,透過練習時發現不足之處來進行加強。起初是運用詠春的思維去建構推手的練習與試驗,直到有一次在比賽場上遇見真正苦學太極推手的選手,才了解在武術上進行嫁接的作法,在推手這個領域是相當困難。
由於推手關乎太多重心控制的技巧,所以穩定性以及所謂的「聽勁」、「拔根」都是基礎的能力,因此,王老師30歲時正式拜入吳榮輝老師門下研習太極推手,也把握在之後的每一場賽事上,不斷進行自我檢驗與修正的機會。
吳老師本身也是由選手出身,曾於1989-2000年間獲得台灣區運動會及其他相關比賽的冠軍二十餘次。目前吳老師除專心推動太極拳的傳承外,亦是太極拳總會主辦之各項推手比賽的裁判長,是國內推手運動的重要推手。王老師除了在吳老師的團隊中協助訓練年輕選手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的參與比賽,並在剛結束的2020年全運會中以47歲的年齡取得了冠軍的成績,在這類通常是年輕人佔優勢的競爭舞台上,以行動證明了太極拳以柔克剛、超越極限的特點。
王老師提到,在跟隨吳老師練習的過程中,除了技術的傳承外,更重要的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了吳老師無私奉獻、數十年如一日的處世精神。所以,儘管目前王老師自己的正職工作、武術教學與家庭照顧皆十分忙碌,還是會固定回到教場,分享自己多年的經驗,協助後進新血的培訓。
在我們一般印象中,詠春與太極這兩種武術好像有些不同但又好像相似,王老師表示如果用簡單的說法來形容,可用「詠春是打、太極是摔」來理解,但它們必須都要使用身體結構接觸去破壞對手的穩定性,進而讓對手出現不穩定的狀態來達成你要的目的。然而,要如何進行破壞穩定性才是這門技術的關鍵與核心。
關於這點王老師舉例,當一根竹筷子你要將它拗斷之前,一定有所謂張力的極限,在這個臨界點上,物體對抗施力、欲維持原結構的張力來到最大值。此時若繼續加力,竹筷子可能應聲而斷,那麼原先想成的局也就破了;然而若能借用這個張力並使其改向,則便能借勢來達成我們想要的局面。
所以說那個張力極限就是改變現狀最重要的關鍵轉折點,也由於每個人會受到影響的、力的臨界點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學武術就是在觀察並掌握對手力的臨界點,運用不同的技巧來進行一連串的穩定性破壞,因此不見得體型比較瘦小的人就比較沒有優勢,只要技巧掌握的夠好,就有獲勝的機會。
在王老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詠春與太極剛柔並濟的展現,那麼相信有許多人在對武術產生興趣之後,常面臨該如何選擇的困擾。王老師提到任何武術都有它的特長,無論你喜歡哪種武術都建議先從二個方向著手,第一先了解自己的個性,依據自己的個性去選擇想學的武術;第二則是思考一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你原本個性比較柔弱但希望自己能增加面對危險的反應及仗義執言的勇氣,那就適合選擇比較直來直往的拳擊類訓練。因此你可透過這兩個大方向去思考及選擇,畢竟學習武術或是格鬥都會改變自己的個性及想法,所以在選擇之前的思考是有必要的,相信對於未來的你也會有幫助。
另外,在習武的心態上必須先深再廣,意思是你必須要先將一個技術學到一定程度之後,再開始學習別的技巧來做為輔助,否則你將會每項都略懂但無法真正了解它的精隨,變成名副其實的半桶水;而在眼界上則建議要廣泛的涉略和理解,才能避免成為井底之蛙或坐井觀天的人,甚至把武術這條路越走越窄。
藉由王老師的分享,我們似乎與詠春拳之間又拉近了一些距離,也相信在武術學習的路上,雖不免要付出大量的體力與大把的時間去鑽研,但也唯有親身體驗嘗試過,方能領略其中令人著迷的精彩。
王兆羽近年重點賽事成績摘錄
2020全民運動會太極拳推手錦標賽 ╱ 推手第一級 ╱ 第一名
2020第十六屆志堅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 ╱ 定步、活步推手第二級 ╱ 第一名
2018第七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 定步、活步推手第四級 ╱ 第一名
2017第七屆總統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 ╱ 推手第三級 ╱ 第一名
2014第十屆志堅盃太極拳錦標賽 ╱ 推手無限量級 ╱ 第一名
2006第八屆中華盃太極拳國際錦標賽 ╱ 定步、活步推手第三級 ╱ 第一名
2005第二十屆全國中正盃太極拳錦標賽 ╱ 推手第三級 ╱ 第一名
2004第三屆薪傳盃太極拳錦標賽 ╱ 推手第二級 ╱ 第一名
2002全國第二屆鄒阿真太極拳錦標賽 ╱ 推手第三級 ╱ 第一名
2000中正盃唐手道散手國際邀請賽 ╱ 第三級 ╱ 第一名
照片提供/王兆羽老師
採訪、撰文/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