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決戰台北」全馬訓練營 挑戰自己 一起變強!
1
「決戰台北」全馬訓練營 挑戰自己 一起變強!
2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UNDER ARMOUR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擺脫橡膠一體式中大底全新針織
3
不被擊倒的最強悍,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決戰台北」全馬訓練營 挑戰自己 一起變強!

2017-07-0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訓練營 課程 跑步訓練

變強是有方法的

大部分跑者專注於跑步課表訓練,希望藉由更長的距離或更快更多的間歇訓練來提升成績。因而常常忽略「技術」與「肌力」對於長跑訓練的重要性,當然更不易討論到「恢復」是進步不可缺少的環節。

本訓練營透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與團隊進修討論,完美整合「技術」、「肌力」、「恢復」三大架構;再搭配Under Armour專業跑步裝備、RunningQuotient科學化跑步數據分析平台、與Garmin Sports訓練課表系統,協助一群有著同樣目標想「變強」的跑者,一起完成每次課表、一起Run With Fight突破自我,更有效率創造最佳成績!

決戰台北全馬訓練營 等你來挑戰自己

教練團隊

余文彥教練
⦿ Under Armour簽約教練
⦿ RunningQuotient研發教練團成員
⦿ PoseMethod姿勢跑法官方北區負責教練
⦿ 跑者肌力與週期化訓練一對一私人教練
⦿ Under Armour鬥陣跑團-鬥士挑戰營主教練(2017)
⦿ 奧林匹克路跑賽官方全方位訓練班教練(2017)
⦿ Garmin全馬PB班教練團成員(2016)

陳政翰教練
⦿ Under Armour簽約教練
⦿ RunningQuotient研發教練團成員
⦿ Leader科學化技術跑團 - 教案設計主教練
⦿ 跑步技術與週期化訓練一對一私人教練
⦿ Under Armour鬥陣跑團-鬥士挑戰營教練(2017)
⦿ 奧林匹克路跑賽官方全方位訓練班教練(2017)
⦿ Garmin全馬PB班教練團成員(2016)

傅宥霖治療師
⦿ 尼西健康小學堂 - 講師/動作檢測員
⦿ 國際課程即席翻譯: Evan Osar 、 3D map (2017)
⦿ 中華民國雪橇協會 隨隊物理治療 (2016)
⦿ 台北市大同高中體操隊 隨隊物理治療師 (2015)
⦿ 台灣大學田徑校隊隨隊物理治療師 (2014-2015)

訓練營特色

【技術 Technique】提升效率強化表現
任何運動項目都必需以良好的技術為基礎來進行訓練並提升,而對於跑步來說,好的技術不只可以跑得「更好、更快、更省力」,更可以有效避免運動傷害。因此本訓練營以姿勢跑法為基礎,在16週課表中融入相輔相成的技術訓練,且教練團會在每次團練課程中協助觀察並調整,專注於提升你的跑步實力。

【肌力 Strength】奠定跑者身體素質
跑者需要具備「長時間穩定支撐身體」與「承受落地衝擊」的能力,因此需要肌力訓練。許多跑者已經知道核心穩定與肌力的重要性,但容易忽略掉跑步專項肌力訓練的目標不在於提升力量,而是「建構更強韌、富有彈性的雙腿」,讓每一步更有效率。本訓練營肌力訓練幫助你構築更適合跑步的身體,讓學習跑步技術更有效率,完美整合肌力訓練與技術訓練。

【恢復 Recovery】變強的最後一哩路
「變強總是發生在訓練恢復之後」這是跑者都應該了解的道理。想要盡情揮灑,你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提供身體的評估和恢復。本次訓練營與「尼西健康小學堂」共同合作,針對訓練營規劃專屬的恢復課表,並透過動作分析、找出身體當中的弱連結,讓你在執行訓練課表過程中,不只有效恢復,更能維持最佳狀態,並優化身體和動作,使訓練更加完善和效率。

訓練營資訊

【訓練週期】
2017.08.21~2017.08.27,先修預習週。
2017.08.28~2017.12.17,正式訓練週期,共16週。

【先修課程】
體能訓練課程:
2017.08.19(六) 15:00~19:00
技術與肌力訓練課程:
2017.08.20(日) 08:00~17:00
恢復訓練課程:
2017.08.26(六) 18:00~21:00

【團練安排】
技術體能團練:
訓練營期間每週日早上7:00-9:30
肌力技術訓練:
9/8(五)、9/29(五)、10/27(五)、11/24(五),晚上7:30-10:00

【報名限制】
男生全馬成績4:00以內。
女生全馬成績4:30以內。

【報名日期與人數】
2017.07.12~2017.08.16。限額30人。

【課程福利】
Under Armour跑步背心。
RunningQuotient白金會員四個月。
競技型鋼索跳繩一組。
ClubFit按摩球一顆。

【訓練營要求】
為求訓練營期間正確取得體能與技術相關數據,需自備Garmin限定錶款並搭配心跳帶,型號如下:FR620、FR920、FR735、FR935、Finex 3系列、Finex 5系列。
先修課程請勿請假,且同時期不得參與其他訓練營課程,以免影響訓練效果。
訓練營期間不得參與其他賽事,教練指定之訓練賽事除外。
需認真執行教練安排之課表,並出席每周日之技術體能團練及四堂肌力技術訓練。
需自行報名參加目標賽事並負擔相關費用。

【訓練營網站】http://compete.tw/taipei/
【訓練營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mpeteTaipei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NDER ARMOUR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擺脫橡膠一體式中大底全新針織

2021-08-12
配備館運動時尚運動裝備運動配備UNDER ARMOUR鞋子跑步

隨著運動員不斷精進訓練品質,運動裝備也持續以新的科技與設計輔助運動員追求更卓越表現!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於今年3月,發表顛覆傳統製鞋概念的UA Flow一體式中大底科技,擺脫橡膠外底以減輕跑鞋重量,並保有中底避震緩衝、推進回饋以及維持穩定的性能。秉持讓運動者更強的核心精神,品牌再推出全新「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除了保有UA Flow強勁韌性及抓地力外,鞋面採用新技術針織鞋面,具有極佳彈性與出色透氣度,為跑者提供不同的體驗。貼合包覆、穩定支撐,能幫助降低運動受傷的風險,讓跑者自信享受安全且舒適的疾速快感!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
UA Flow Velociti SE跑鞋的鞋面採用新技術針織技術,具有極佳彈性與出色透氣度為跑者提供不同的體驗。

完美的包覆貼合

「UA Flow Velociti SE」一體式中大底技術結合全新針織鞋面 讓你飛速奔馳、主宰速度! 全新UA Flow一體式中大底,為UNDER ARMOUR至今跑鞋陣容中最輕量的中底技術,材質給予跑者柔軟腳感及出色緩震,即便沒有橡膠外底,其強勁抓地力與傑出的鞋面包覆貼合,無論轉彎、煞停及加速時步伐都能敏捷應對,爭取速度;另外,安全性也是提升運動表現的關鍵,「UA Flow Velociti SE」鞋面全新針織技術,於蹠骨上方打造不同的平針織結構,中足及後跟搭配TPU 紗線編織,以輕量的設計方式加強支撐,提高腳步動作穩定性;全針織鞋舌搭配鞋口周圍增加緩衝,在長時間訓練下依舊舒適穩定。

UA Flow Velociti SE白色
UA Flow Velociti SE全針織鞋舌搭配鞋口周圍增加緩衝,在長時間訓練下依舊舒適穩定。NT4480

智能晶片找出訓練計劃

同為UA智能跑鞋的一員,「UA Flow Velociti SE」也可透過置入中底的智能晶片,連結「UA MapMyRun」跑步應用程式,晶片無須充電並可離線使用。訓練過程中透過語音教練即時提醒個人狀態適度調整,訓練後則能以各項個人化數據分析,調整步態習慣降低運動傷害的累積,同時依照個人目標找出更有效率的訓練計劃以達成運動目標。

UA Flow Velociti SE 綠
UA Flow Velociti SE也可透過置入中底的智能晶片,連結「UA MapMyRun」跑步應用程式。NT4480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不被擊倒的最強悍,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

2018-04-17
波士頓馬拉松鄭匡寓馬拉松專欄跑步運動部落

每年四月知名度最高的馬拉松競賽,從全世界群聚上萬人到此都為了波士頓馬拉松。儘管曾經因為波馬爆炸案染上陰霾,但強悍的跑者以及凝聚一心的意志,使得波士頓馬拉松更為知名且成為精神標竿。

2018波士頓馬拉松,川內優輝與Desiree Linden分獲男女冠軍。

今年波士頓馬拉松被認為是近幾年以來,最惡劣天候的一次競賽。低溫以及寒雨,令得許多跑者紛紛棄賽或是跑不出自己該有的水準。而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感受一一展現。

「參加許多比賽的經驗,讓我很適應在低溫雨水仍能保持一定的水準。」川內優輝表示。

從日本前往波士頓的川內優輝,起跑時就重演萬金石馬拉松競賽經驗,企圖在一開始就與其他選手拉出距離。但畢竟是菁英群聚的波士頓馬拉松,很快這樣的領跑就逐漸被其他選手追上。但或許是強悍的意志力與自我的承諾,在賽事末段他以最後兩英里逆轉的表現,超越了原本引領在先的 Geoffrey Kirui,並以2小時15分58秒贏得波士頓馬拉松優勝。隨後,Geoffrey Kirui才以2小時18分21秒進入終點。去年的波士頓馬拉松,Geoffrey Kirui以2小時9分37秒奪下優勝,而今年是許多媒體眼中的大熱門,許多人估算他可能會再度衛冕。

在波馬贏得第三名的選手 Shadrack Biwott ,他是在Hanson訓練團隊下受訓的選手,這也是他第一次上頒獎台。而此次在波馬女子組贏得優勝的 Desiree Linden 也是漢森團隊的好手。

開跑之前的美國女子優勝比率計算,Desiree Linden獲得波馬優勝的數值是百分之五。比Shalane Flanagan、Deena Kastor 都要低上許多。而這次波馬的優勝是睽違已久的勝利。

Desiree Linden 在波馬競賽前半場維持著相對緩慢的步調,甚至在Shalane Flanagan進出廁所後,幫助她回到競賽隊伍中。

「嘿,我可能會退出。」競賽過程中,Desiree Linden告訴 Shalane Flanagan:「如果你需要人擋風或甚麼的,讓我知道。」Desi不諱言一度在競賽過程中萌生退賽的念頭。

但半場之後,原本保持領先的 Mamitu Daska 逐漸放緩,而在最後的七公里左右 Desi開始發力追擊。儘管天候條件與歷年她的參賽經驗都表示她很難贏得這場競賽。但最終她仍以2小時39分54秒奪下優勝。而後頭第二名的Sarah Sellers則以2小時44分05秒邁入終點。而大熱門 Shalane Flanagan 以2小時46分31秒跨過終點,Deena Kastor則為DNF。

穿著外套與手套的Desi表示,今年的波馬是她跑過最惡劣的競賽:「這是我不得不跑的競賽中,齊聚最多困難條件的賽事。」隨著越離終點越近,她逐一追過選手,直到她後頭不再看到任何其他跑者。在最末的一段路,她在路旁看到揮舞加油的群眾,她才有贏得優勝的感受。

賽後Desi告訴記者:「我覺得很震撼,因為這像是故事書的內容。」只是它不是傳統的故事內容,沒有白馬王子、沒有永遠幸福快樂的日子,也沒有太多的戲劇性。只是一場辛苦的體力活動,但這是很多人能理解的事。

今年的競賽中,原本被看好的Deena Kastor與Galen Rupp都以DNF作收。而Shalane Flanagan則以第六名完成比賽。原本要從紐約馬賽後退休的 Shalane Flanagan 再次參加了波馬,競賽成績不如預期,她也展望著未來將持續幫助 Amy Cragg與 Gwen Jorgensen訓練以參與未來的奧運競賽。

而以2小時44分4秒奪下女子組第二、完全讓人摸不著頭緒的 Sarah Sellers 其實是一名專職護士,沒有贊助商也沒有經紀人。這是她第二次參賽馬拉松。Sarah多半的訓練時間都在上午四點以及下班後的七點後。最初參賽波士頓馬拉松,她的目標是進入前15名、並希望有機會參與奧運選拔賽,而當工作人員告知為第二名時,她完全不敢置信。

Sarah這次的表現不只證明了她擁有與國際選手抗衡的實力,也意味著更多藏匿著的選手,是足以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賽後她獲得了75000美元的獎金,她表示將花錢償還她和丈夫的學生貸款。

[註]本文提供/don1don動一動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