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馬拉松賽前補給10法則,你做到了嗎?
1
馬拉松賽前補給10法則,你做到了嗎?
2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3
東吳國際超馬暨首度IAU亞錦賽 四連霸金牌賽事認證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前補給10法則,你做到了嗎?

2017-03-14
知識庫 跑步 飲食 馬拉松 運動補給 運動營養

聰明的馬拉松備戰是一項整體的努力。睡眠、恢復、交叉訓練,還有最重要的營養,一切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若向任何有經驗的跑者請教:正確的食物、正確的攝入量和正確的進餐時間,當比賽日到來時,這些能帶來許多不同的成果。

 1   提前計劃

很多馬拉松跑者會等到大賽前1-2週才考慮飲食問題,但比賽營養要比5天的糖原負荷大得多。建議至少在賽前幾個月就要開始考慮你的飲食,而且下面你還會看到很多要做的事。

 2   胃也需要訓練

賽前大約8週,找出哪些品牌或類型的運動營養產品最適合你的胃。然而,要確定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驗;在長期訓練中模擬比賽營養計劃,目標是每小時30-60g碳水化合物、24-48盎司(約0.68-1.36升)水和400-800mg鈉。

 3   計劃最後一餐

賽前一個月,你還應該計劃比賽日的進餐計劃。一般原則是賽前1-2小時,每公斤體重補充1-2g碳水化合物,或賽前3-4小時,每公斤體重3-4g碳水化合物。練習在長跑前吃各種各樣的早餐,觀察它們的消化情況,避免高脂肪食物,因為脂肪需要很長時間消化。最好的選擇是香蕉、吐司麵包、燕麥片、水果、穀物、土豆或大米。

 4   比賽週對身體好一點

賽前減量週的目標是讓身體休息,並從所做的所有艱難訓練中充分恢復過來。補充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豆類蔬菜、堅果和種子。避免加工食品,努力從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攝入你總能量的70%。

 5   別擔心體重

不必為賽前減量期體重增加而驚慌,為了在比賽中能把儲存的糖原轉化為能量,身體必須儲存3倍於糖原的水(每g糖原對應3g水),所以大量喝水沒問題,心情也要放輕鬆。

 6   補充硝酸鹽負荷

每個人都知道碳水化合物,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硝酸鹽對性能有多麼重要。硝酸鹽通常在像甜菜、芝麻菜、瑞士甜菜這一類的植物食物中存在,它能轉化為一氧化氮,是一種能增加心臟和工作肌肉血流量的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賽前連續7天,每天飲用8盎司(約227ml)的性能果汁;比如甜菜汁,賽前的早上再喝8盎司(約227ml)。

 7   提早吃賽前晚餐

提早吃一頓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晚餐,以確保身體有足夠時間來充分消化掉一切。避免攝入會讓胃灼熱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深度油炸食品、高酸性食品如西紅柿、巧克力或薄荷。盡量選擇低纖維食品可有助於防止腹瀉、胃痙攣和脹氣。

 8   比賽日別嘗試新東西

這是比賽日營養規則中最重要的一點。賽前早餐請選擇你在前一個月時所食用的那些食物,是在適合不過了。

 9   補水很重要

如果你習慣在早上喝咖啡,那比賽日也同樣這麼做。熱茶或咖啡通常有助於在賽前清理腸胃,賽前2-3小時要補充1.5-2.5杯水,這將確保你在賽前,有足夠的時間來排出多餘的體液。

 10   起跑前半小時增補碳水化合物

為完成能量補充,你可能在賽前30分鐘還需要以凝膠或者運動飲料的方式補充15-30g碳水化合物,比賽開始後,這些營養計劃會給你增添信心且安心。所以提早計劃、實施計劃,然後去現場享受比賽日,你會因此表現得更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2019-03-29
知識庫馬拉松跑步運動傷害觀念保健

腳趾頭上的「黑指甲」介於一個尷尬處境,它不一定影響你的運動,卻會帶給你困擾,而且症狀常被誤認,實際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嚴重疾病。然而,黑指甲這樣的運動傷害竟常被馬拉松跑者當作「努力後的勳章」,認為這是跑馬後必留下的功勛,發生已久也置之不理。現在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看看黑指甲究竟怎麼產生、如何預防?另有其他指甲病變常被跟黑指甲混為一談,別誤把病變當「勳章」!

黑指甲代表跑馬榮耀? 細談黑指甲原因、解決方案及易混淆的指甲病變

症狀

主因指甲內產生瘀血情況,過幾天就會形成黑指甲。它有區域性,不一定整個指甲黑成一片,但隨著指甲生長會稍微擴散;也不一定會感覺痛,嚴重的話僅前幾天會痛,但通常要等指甲將瘀血部分完全長完並剪除,才算完全痊癒,多數達半年以上。

黑指甲原因與解決方案

1. 鞋子過小,壓迫到趾頭形成瘀血。以跑鞋為例,穿襪子時腳趾輕頂住最前面,腳後跟空間可輕鬆放入食指為佳;不過有時不是因為鞋子過小,而是楦頭(鞋子腳掌部位的寬度)過小。

解決方案﹕選擇適合大小的鞋或寬楦鞋型,穿鞋時注意鞋帶的綁法、鬆緊是否恰當。要注意的是,鞋子楦頭過大反倒會造成腳與鞋子長期摩擦碰撞,引起瘀血。 

2. 指甲過長,在運動過程中損傷甲床。

解決方案﹕平常養成3-4週修剪指甲一次的習慣,馬拉松類比賽前三天一定要修剪指甲。但要注意,指甲剪得過短過深或形狀有尖角,容易嵌入皮膚或磨傷甲溝引發炎症。

3. 防護過當,例如用透氣膠帶綁腳趾綁太緊。

解決方案﹕腳趾盡量少貼膠帶或OK蹦,若因為破皮或水泡非貼不可,不能貼太緊;建議改穿五趾襪。

4. 運動時以腳尖著地最容易發生黑指甲。

解決方案﹕避免腳趾緊繃,以腳掌(中足)著地,盡量避免以腳尖後蹬的力量前進。 

5. 超過身體負荷,例如超馬跑者的指甲常見黑成一片甚至剝落,因為動輒12小時甚至更久的連續跑步或多日賽,每公里單腳受力摩擦約600次以上,100公里就是6萬次。

解決方案﹕不能要求你不比超馬,只能依賴個人跑姿、放鬆程度與身體特質來適應。

腳趾必要貼透氣膠帶或OK蹦時避免貼太緊 ©healthandrunning.com

發生黑指甲、指甲剝落的處理4步驟

1. 按壓﹕對受傷部位施壓直到出血消退,洗澡時讓傷口露出,雙腳在溫水中浸泡10分鐘,有助於減輕疼痛。

2. 包紮﹕如果嚴重到指甲脫落,但沒有任何出血現象或開放性皮膚損傷,OK蹦和抗生素是很好的選擇,也增加對皮膚的一個額外保護層、防止感染。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其他不明膠帶將指甲黏起來,它並不會因為被黏起來而與皮膚接和。

3. 耐心照顧﹕當指甲被翻起,不要拉它或重複觸摸,這樣做會導致不必要的疼痛和額外傷害。因為每個指甲的生長週期需6-9個月,大約6週後你會看到一個新的指甲正在成長,之後你得慢慢等待它的痊癒。

4. 若疼痛增加或有其他異狀,盡速就醫﹕如果腳趾變色、腫脹,或者不斷有不明液體排出,別拖時間!請務必盡速前往醫療院所的皮膚科求診,因為可能是感染跡象,如果等到趾甲周圍皮膚感染蔓延到骨頭卻不治療,恐導致嚴重感染。

向受傷部位施壓,直到出血消退

常被搞混的其他指甲病變

灰指甲﹕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外觀呈現不一定是灰色,可能有指甲變厚、變色(常見變黃、變黑或變白)等症狀,治療上比黑指甲還棘手!主因灰指甲是一種黴菌或真菌感染而引起的指甲病變,常合併發生在有香港腳(足癬)的患者身上。感染不僅限指甲部位,也擴及角質層與皮下組織,對患者最大的困擾是不易治療又具傳染性,且無法用拔除指甲的方式根治。

 受甲癬感染的腳趾頭 ©維基百科

皮膚癌﹕指甲上出現直條黑線,線條顏色、粗細、濃淡、間距不同,或是長短不一、不規則扭曲,指甲全黑甚至黑到皮膚,就要懷疑是否為惡性的「黑色素瘤」(皮膚癌)。有這類症狀必赴醫療院所求診,醫師通常依發生時間長短、病灶外觀是否改變、進展速度來初步判斷,必要時做「皮膚切片」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是良性或惡性。

縱向黑甲症﹕指甲出現直條,顏色從灰色到黑色都有,外觀與皮膚癌相似,但這是一種良性症狀,主因黑色素沉澱在甲床上,但多數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只需追蹤不需特別治療。

資料來源/高志明著《一雙慢跑鞋》、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吳國際超馬暨首度IAU亞錦賽 四連霸金牌賽事認證

2018-12-03
賽事馬拉松超馬跑步話題

2018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暨IAU 24小時亞洲錦標賽於12月1、2日,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熱血落幕。今年首度結合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IAU)24小時亞洲錦標賽,有亞洲及大洋洲等8國組隊,加上邀請的歐美選手共12國67位好手出賽,這屆共有來自西班牙的伊凡羅培茲等5名海外男子選手跑出240公里以上的好成績,達到IAU24小時制超馬賽的世界級選手標準,也讓這屆超馬創下四度獲得金牌賽事的傲人成績。

東吳國際超馬暨首度IAU亞錦賽 四連霸金牌賽事認證

今年第18屆的東吳超馬在豔陽高照的大晴天下舉行,開幕式中,前總統馬英九、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主席Nadeem Khan、教育部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組長許秀玲,以及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理事長吳勝銘等都前來參與開幕典禮。1日白天開跑時晴朗高溫近30度,不少跑者紛紛喊苦;下午氣溫轉涼,選手也才慢慢發揮應有實力;然而入夜後溫度急轉直下,一日橫跨夏秋冬三季,有如邊跑邊洗三溫暖,也增加賽事挑戰性。

開幕式由前總統馬英九、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主席Nadeem Khan等人鳴槍開賽

5男取得240公里以上佳績

比賽最終由西班牙選手伊凡羅培茲(PENALBA LOPEZ, Iván)以258.890公里成績奪下冠軍寶座,日本選手石川佳彥(ISHIKAWA, Yoshihiko)以253.420公里獲第二,同為日本的好手高橋伸幸(TAKAHASHI, Nobuyuki)則以252.301公里取得第三。此外,印度選手烏拉斯賀澤利納拉納(HOSAHALLI NARAYANA, Ullas)跑出250.371公里,日本選手楢木十士郎(NARAKI, Toshiro)跑出246.753公里,前述共計5名24小時男子組選手完成240公里以上成績。
 
年僅26歲的西班牙選手伊凡羅培茲原為業餘足球隊球員,因背部受轉而開始跑步,2017年初試啼聲就跑出非凡成績,被認為是超馬界明日之星。今年首次參加東吳超馬,開跑即搶先快攻拉開與其他選手的差距,中後段持續保持領先,最終以258.890公里奪下冠軍寶座。伊凡羅培茲表示,非常開心參加東吳超馬,過程中雖一度體力透支閃過棄賽念頭,但超馬志工同學24小時不間斷地歡呼吶喊,成為他堅持下去的重要動力,明年如有機會肯定再次參賽。
 
至於去年在東吳超馬勇奪冠軍的「日本新一代超馬之王」石川佳彥,作為國家代表隊一員再訪東吳,雖然不敵以年輕黑馬之姿初登場的伊凡羅培茲,但石川佳彥實力仍不容小覷,一路保持穩定的配速及適當休息,最終以總成績253.420公里取得IAU亞錦賽第一名及東吳超馬男子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男子組第三名的高橋伸幸不久前才在日本神宮外苑24小時賽奪下優勝,他在東吳超馬也徹底發揮日本選手超乎常人的堅忍耐力,賽程中後段急起直追,首度參賽就以252.301公里成績跑進前三。另一方面,同為日本選手的楢木十士郎今年再戰東吳超馬,以246.753公里成績獲第五名,對此表現他表示不甚滿意,打算2019年捲土重來。
 
首度參賽的印度選手烏拉斯賀澤利納拉納,不僅拿下IAU亞錦賽男子組第三名,更以250.371公里打破個人紀錄,達到超越金牌賽事標準。他表示,是求勝的渴望讓他得以在賽事中脫穎而出。

西班牙選手伊凡羅培茲(圖左)及松本尤里(右),分別獲得東吳超馬男女組冠軍

展現驚人毅力  日選手松本尤里摘女子組后冠

首次代表日本隊參與這屆IAU亞錦賽的松本尤里(MATSUMOTO, Yuri),以219.112公里奪下女子組冠軍。賽後她表示,為讓精神體力維持最佳狀態,賽前三周起即以220公里負荷量進行特別訓練,對於能一舉拿下女子組冠軍為國爭光,感到十分榮幸。松本尤里也特別感謝所有場邊志工,熱情的加油聲讓她克服天氣炎熱的巨大挑戰,迎向勝利的終點。
 
女子組第二名為澳洲選手蒂亞瓊斯(JONES, Tia),不僅獲得亞軍,更以218.172公里突破個人紀錄;她表示天氣炎熱加上腳傷舊疾隱隱作痛,相當難熬,但在眾人加油聲及老公陪伴下才能順利完賽。第三名則由日本選手兼松藍子(KANEMATSU, Aiko)以212.700公里取得。

2018東吳超馬女子組冠軍-日本選手松本尤里

台灣選手克服身體不適  展現堅持到底的超馬精神

多次參加東吳超馬的台灣選手汪道遠,今年首度以中華台北代表隊身分參賽。雖然賽前做了許多準備,但因9月參加斯巴達超馬身體尚未恢復,整場賽事顯得相當吃力,還好在同為選手的高志明加油鼓勵下,以218.400公里拿下中華台北隊最佳成績。「超馬阿伯」黃崑鵬則以穩定的速度持續在田徑場上奔馳,跑出206.130公里佳績,取得國內第二名。
 
台灣女子冠軍黃筱純以197.835公里順利完賽,過程中多次遇到體力上的挑戰,但仍未因身體不適而退賽。她表示,堅持跑完全程是作為一名超馬跑者對自己的交代,更期許未來有更多新血加入超馬行列,共同享受超越極限、突破自己的過程。

2018東吳超馬台灣女子組冠軍黃筱純

東吳超馬迄今舉辦18屆,目前已創下亞洲、美洲、非洲三洲紀錄、10個國家紀錄、2個世界紀錄,並於2012、2014及2017年獲得金牌賽事榮耀,是台灣唯一獲得國際總會認證的金牌賽事;而全球一年百餘場24小時賽中,僅有兩個比賽獲此殊榮。

資料來源/東吳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