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際韻律體操暨2017臺北世大運測試賽,今(3日)進入第二天、也是最後一天賽程。上午先比個人單項「環」與「球」決賽、與團隊單項「5環」決賽。日本選手包下個人單項「環」與「球」九面獎牌,而團隊單項「5環」決賽,前一天拿下團隊全能金牌的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沒有意外、再收下金牌,而地主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繼前一天收下個人全能與團隊全能銅牌後,再進帳團隊單項5環銅牌一面!
中華臺北隊的音樂編曲,選用電影「賽德克·巴萊」音樂,呈現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隊長古妮臻說,「我們有先設想一個故事情境,有獵人、有敵人,幫助大家更融入音樂表現。」古妮臻認為,團隊在單項5環的表現、比前一天全能賽時更大膽,動作也有放開來做,但或許求好心切,還是有些太興奮太急,比賽中仍出現了失誤。
5環的中華臺北隊成員,包括古妮臻、龔芸、徐紫綺、楊千玫和陳沛安。隊長古妮臻在團隊中較年長,目前就讀臺灣體育大學碩士班一年級,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韻律體操,過去曾到日本國士館大學留學四年,修讀課業之餘,也加入校隊,繼續精進韻律體操。而中華臺北隊陣中最年輕的,是18歲的陳沛安,她參與5環比賽。陳沛安說,隊上的每位學姊都幫助她很多,「團隊一直很團結,接下來希望在世大運時,能呈現最佳氣勢。」
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以15.850分,收下團隊單項5環銅牌,而奪金的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拿下17.450分。這是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在本次測試賽的第2金,她們也正是世大運日本代表隊隊員,全隊都很享受在臺北比賽的氣氛。日本國士館大學收下團隊5環銀牌,分數是16.650分。
個人賽方面,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的Ryoko Inomata以四項(環、球、棒、帶)都排第一的成績,昨(2日)先收下個人全能金牌,今再以環16.900分、球17.200分,收下兩面單項金牌,至3日中午為止,她個人已收下3金。
個人賽「環」和「球」的金銀銅共6面獎牌,都由日本選手包辦,地主中華臺北隊選手3日上午未能在個人單項決賽再奪獎牌,單項「環」決賽,詹庭甄拿下13.900分排第四;「球」決賽,宋語涵也以13.900分排名第四。宋語涵說,每個單項的呈現風格都不同,自己已逐漸在調整狀態,也比前一天更適應比賽場地了。詹庭甄說,自己最拿手的是「球」,只是比起全能賽,單項決賽時沒能調整到最好。詹庭甄說,四項中自認最弱的是「帶」,「彩帶有6公尺長,舞動起來本就有難度,如果下雨天濕度高,彩帶更重,風向也會對表現有影響,我還要再努力。」
3日下午兩點半開始,將繼續進行個人單項決賽(棒、帶)與團隊單項決賽(3球+2繩),決定本次測試賽最後三面金牌、獎落誰家。
資訊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在108年全運會柔道項目中奪得57KG級的六連霸金牌。雖然一段時間沒有回來台灣比賽,但不管在哪裡比,都把每一場賽事當成重要的賽事來拚。連珍羚也很高興自己這幾年都能保持最佳狀態參加全運會,並在今打破紀錄,達到六連霸目標!比賽過程中,連珍羚一路有自信的過關斬將,在上半場的2場比賽中,分別以三角勒及內腿,平均花不到2分鐘時間拿到金牌資格賽。
金牌戰則對上台東縣楊宇潔,連珍羚再度以自己的得意技三角勒擊敗對手,順利奪得金牌。珍羚表示其實每個人難免會遇到練習時的瓶頸,但當遇到的時候,如果只是練習一下就想放棄,那麼即便你摔柔道的時間在久,也沒有辦法讓這個動作變得更好。此外,一個動作要變成得意技,要從訓練中經過上萬次的練習,才有機會在比賽中展現出來。每當比賽輸的時候,珍羚便會去看自己輸的那場比賽,去思考為什麼這個動作會被摔倒,以及尋找比賽落敗的原因,或在練習中模擬那些情境,試著去破解那些動作。每當比賽輸的時候,珍羚便會去看自己輸的那場比賽,去思考為什麼這個動作會被摔倒,以及尋找比賽落敗的原因,或在練習中模擬那些情境,試著去破解那些動作。
身為許多學弟妹楷模的她也提到,若要變得更強,就要設定一個自己的目標,看看這個夢想,想要達到哪裡?!假設你只是想要國內前3的話,動機就不會那麼大,但如果你自己的目標設定就是想要當國手,甚至是拿到世界第一的話,這樣動力就會比較強,但最重要的還是設定自己的目標,然後朝這個方向努力達標。
每日高強度備戰的辛勞之外,珍羚最喜歡按摩。只要一有空,她就會找時間按摩,珍羚認為假日的休息對她來說很重要,她可以趁這個放鬆時刻,去思考要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恢復到下周的訓練水準。 全運會之後,迎面而來的是11月的澳洲國際賽事以及大阪大獎賽。依然秉持全力以赴的精神之外,珍羚仍會帶著這些沈穩的經驗,持續專注在每一場比賽之中,朝向2020東京奧運目標前進。
資料來源/連珍羚經紀團隊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