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 8月7日抵臺灣最東端三貂角燈塔
1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 8月7日抵臺灣最東端三貂角燈塔
2
林志玲獲得第13屆愛心獎
第15屆‧2020「愛心獎」啟動千萬獎金福澤世界各地
3
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 八國頂尖選手爭奪冠軍寶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 8月7日抵臺灣最東端三貂角燈塔

2017-08-07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現正依「LOVE」路線跑遍臺灣22個縣市,在L、O、V三條路線順利傳遞完畢後,8月4日起展開最後一條北臺灣E路線的傳遞,從新竹縣、新竹市,一路跑到桃園市,第四站於8月7日來到新北市。

上午9時15分,聖火交接儀式於臺灣最東邊三貂角燈塔「臺灣的眼睛」舉行,由「貢寮國中太鼓隊」演出太鼓迎曦熱情展開。臺北世大運組委會非常重視新北市聖火傳遞,特別請副市長鄧家基代表柯市長率同臺北火炬手徐雪麗進行聖火交接,將象徵愛與和平的火炬交給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徐雪麗現任為中華民國國家級A級網球教練,為1998曼谷亞運女子網球團體金牌與1997年義大利西西里世大運女子網球雙金牌得主,這次特別邀請徐雪麗代表台北市交接聖火,深具傳承意義。新北市則由新北市侯友宜副市長代表接受火炬,再將火炬交接給世大運射箭代表隊雷母雷千瑩。雷千瑩是新北市在地優秀射箭選手,曾獲得2016里約奧運銅牌,且才剛拿下連續3站世界盃金牌,是射箭場上的沙場老將,而在世大運經歷方面,雷千瑩從2009年入選,2011年取得團體銅牌後,今年是第四次入選世大運代表隊,但也是她最後一次參與世大運。她說:「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場地參賽,是壓力也是助力,希望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享受比賽當下並將金牌留在臺灣,未來還要繼續在射箭場上奮戰,最終目標就是2020年東京奧運。」

台北市代表火炬手為徐雪麗(1998曼谷亞運獲得女子網球團體金牌)於三貂角燈塔前傳遞聖火。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鄧家基副市長致詞時表示,要特別代表柯文哲市長感謝新北市朱市長、侯副市長全力協助世大運,因新北市提供7個優質賽會場館與選手村場地供選手使用,並為符合世界大學運動總會競賽規範,進行相關整建工程,提供選手優質場地,非常用心;此外,也與臺北市共同辦理聖火傳遞活動,選在景色優美的三貂角燈塔與東北角海岸線傳遞聖火,符合此次聖火傳遞傳達生態、產業、人文特色的概念,將臺灣極東最美的景色介紹出來,讓世界看見臺灣,相信在雙方合作下,必可提供選手及教練最完善的參賽經驗。

台北市鄧家基副市長於臺灣極東三貂角燈塔將聖火點燃給新北市侯友宜副市長。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侯友宜副市長則表示,臺灣眼睛三貂角燈塔與附近海岸線是新北是最美的地方,此次選在此地辦理聖火傳遞,就是要讓世界看見新北市之美,也謝謝臺北市邀請新北市共同辦理世大運活動。世大運開幕倒數12天,新北市為支援場館最多的外縣市,也是選手村所在地,硬體設施設備均已整建更新,將提供新莊體育館、新莊棒球場、新莊田徑場、錦和運動公園田徑場、板樹體育館、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微風運河等7處運動場館供世大運使用,此外,市府團隊也投入超過2000名工作人員協助競賽執行,世大運選手村則將於8月12日啟用,除服務參賽選手食衣住行外,新北市政府亦已針對維安、消防、交通、衛生醫療擬訂相關規劃與措施,並於林口國中設置體適能中心及宗教中心,讓選手在賽事之餘能調劑身心,紓解比賽壓力。為迎接臺灣最大規模的運動賽會,這歷史性的一刻「新北市準備好了!」新北市將全力以赴協助臺北市辦好世大運,也歡迎市民朋友一起進場為選手加加油,並希望新北市的運動強項射箭發揮實力,將金牌留在新北市,留在臺灣。

台北市鄧家基副市長率同台北市火炬手徐雪麗(1997年義大利西西里世大運女子網球金牌得主),與新北市侯友宜副市長與火炬手雷千瑩於台灣最東三貂角燈塔點燃聖火。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新北市聖火傳遞路線從三貂角燈塔「臺灣的眼睛」出發,沿著東北角風景區的濱海公路跑,最後抵達國內浮淺聖地卯澳灣福連國小,全程3.5公里。新北市有六個熱門旅遊景點,東北角山海風情區為其中之一。坐落於臺灣最東岬角的三貂角燈塔就是東北角風景區的熱門景點,西班牙人於1626年驚豔,命名為「聖地牙哥」,又以燈塔聞名,是太平洋區重要指標,堪稱臺灣的眼睛,而三貂角燈塔至福連國小的濱海公路海天相連,風景更是美不勝收。新北市火炬手為2016里約奧運射箭女子團體銅牌得主,同時也是本屆2017臺北世大運射箭代表隊的雷千瑩以及新北市成棒隊的優秀運動員-陳俞翔、黃裕翔、謝志豪、林耀駿、林鴻德等人。新北市政府為推動棒球發展,於2009年宣布將成立成棒隊,並於2010年正式更名為新北市成棒隊,現任總教練為周正雄,推動棒球運動不遺餘力。

新北市聖火隊第一棒火炬手為雷千瑩,雷千瑩為2016里約奧運女子團體射箭銅牌得主。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代表賽會前哨的聖火傳遞於6月20日在義大利杜林開始,歷經10天4個國外城市傳遞後,登上臺灣第一高峰-玉山,接著依「LOVE」路線跑遍臺灣22個縣市。新北市為E路線第四站,接著將於8月8日到基隆市進行E路線最後一站傳遞,歡迎大家一起來追聖火,給予火炬手鼓舞,目睹聖火火炬風采,感受聖火傳遞現場的熱烈氣氛與運動員精神!

國內聖火傳遞相關資訊請上世大運官網查詢。

新北市火炬手雷千瑩在濱海公路將火炬交給第二棒火炬手新北市成棒隊選手陳俞翔。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新北市火炬手成棒隊選手在濱海公路傳遞聖火。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新北市聖火傳遞於福連國小順利完成,全體師生於校門口熱烈歡迎。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15屆‧2020「愛心獎」啟動千萬獎金福澤世界各地

2020-04-07
新聞綜合話題

傳遞大愛,詮釋仁慈,讓華人良善的力量溫暖人間。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委員會按規劃,本屆將甄選範圍拓展到華人世界,並已篩選出美、加、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9個眾多華裔國家重點試辦。五大洲華人聚居的國家和地區已收集逾千團體/個人資料,透過E-mail和網上留訊息等方式,鼓勵各地華商組織、華籍同鄉聯誼會、同胞互助機構或華裔慈善團體等負責人推薦和鼓勵當地熱心公益者參與。

林志玲獲得第13屆愛心獎
第13屆得獎人林志玲(左)獲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中)、香港UA亞洲聯合財務總裁張炳煌(右)頒獎。

「愛心獎」今年再度和鳳凰衛視攜手合作,製作年度頒獎典禮;而東西方慈善論壇、臺灣現代財經基金會續協辦,悉心搭建平臺,表揚全球善心人士,正式啟動第15屆‧2020 「愛心獎」。

共選國際華人公益楷模

終選委員會梁愛詩主席早在第14屆‧2019頒獎典禮上已表示,「愛心獎」正按規劃藍圖,步伐堅定地邁向國際。縱觀當屆6位得獎人,外裔華籍占三分之一,為通往華人世界鋪設康莊大道。 該年得獎人中既有在國際慈善教育界占重要席位的王振耀院長、以丹青傳愛的全球知名慈善藝術家張淑芬、於香港土生土長的美裔善二代艾利雅,又有將畢生精力和積蓄奉獻臺灣弱勢社群的法裔台籍神父劉一峰,還有以德蘭修女為榜樣的公益機構創辦人孟維娜、以世界和平為己任的老兵守護者孫春龍。

「愛心獎」發源於香港這個可愛、和諧、友善的地方,透過14屆82位海峽兩岸得獎人及其慈善機構眾多同仁志工之手,將愛心種子由東方之珠撒播全球。

愛心獎第五屆台灣得獎人
.第五屆跨越海峽增加5位臺灣得獎人。

實現「愛心水滴 匯流成海」願景

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表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牛根生董事長上屆獲獎後,以獎金研究製作的《中國家族企業慈善白皮書》,由長子牛犇理事長作代表,在典禮上表述家族慈善研究項目成果,將進一步鼓勵和帶動企業家和富裕家族成員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而公益慈善教育家王振耀院長第14屆獲獎,為栽培青年公益人才鋪設坦途,具長期教益,影響深遠。 林添茂創辦人規劃,未來得獎人中每屆宜包含最具社會影響力、公信力的愛心企業楷模及公益組織領袖、慈善文明先行者,藉助得獎人組織之行善網路發揮最大效益,實現「愛心水滴 匯流成海」的願景。 林先生當年憑著「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久生存,永不乾涸」的信念,積極回饋社會。

繼2004年號召長居港澳的台商成立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贈醫施藥、救助貧困之後;2006年又出資成立「愛心獎」,表揚愛心楷模,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2015年更把「愛心獎」延展至中國大陸,用愛心、善心,把兩岸四地連結起來。

連繫世界弘揚善行

第15屆‧2020「愛心獎」由兩岸四地邁向全球華人社會,結合兩岸四地以至全球華人、華商的力量,共同實現愛心夢想;在2025年成為世界公益慈善項目,全球共選愛心楷模。獎金更逐年提升,成為華人世界最高獎額的愛心慈善獎之一。

愛心獎標誌的寓意,愛心似水滴,融入大海,永不乾涸,生生不息。一顆愛心投進去,激起千千萬萬的愛心,連綿不斷。這也是林先生期望把愛心傳承下去,不單是兩岸四地,更要把獎項推至全球華人和世界慈善界的心願。

第14屆愛心獎得獎人合照
第14屆愛心獎得獎人合照(左起):內地的孟維娜、孫春龍、王振耀;中間終選委員會梁愛詩主席; 臺灣的張淑芬、劉一峰;香港的艾利雅。

每人獲頒15萬美元獎金

愛心獎每年從社會上發掘大善行者、無私奉獻者,通過機構代表推薦參與甄選。每年報名的階段為期一個多月,進入評選程式後,通過評委初選、複選和終選多輪的評分、投票選出當屆得獎人。14屆以來,共選出82位愛心楷模,種種的感人事蹟,感動著評委們,也感染著周圍的人。 第15屆.2020愛心獎即將啟動,請大家鼓勵全球華裔慈善家踴躍報名參與甄選。

今年的獎金再度增加,全額用於參選人當地的公益、慈善,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凡符合獎勵標準者,均可經推薦參選。經本屆評選委員會委員及終選委員會主席嚴格的評選、核實,將選出合共8名得獎人,獎金每位15萬美元(約台幣450萬元),8人合共獎勵120萬美元(約台幣3,600萬元),以及獎座、獎狀。

★「愛心獎」獎勵條件(符合其中一項或多項者) 1. 公益領袖,慈善文明先行者。 2. 心系社會,企業慈善領導者。 3. 默默行善,造福社會大眾者。 4. 移風易俗,匡正社會風氣者。 5. 濟困扶危,救助老弱無依者。

★參選資格

現凡居住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並持有當地永久居民身份證及全球華裔(華人/華僑等),不分宗教、性別、職業、年齡等,其愛心善舉符合獎勵標準,均可經推薦參選。

截止報名日期為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網上報名

★頒獎日期及地點 2020年12月中旬(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愛心獎compassionaward」微信號與大家分享愛,將愛心傳出去!

主力捐助:亞洲聯合財務 UA FINANCE 榮譽捐助: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張炳煌、 陳守仁、王茂林、林俊傑、劉棟樑

主 辦:愛心獎委員會、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

協辦及製作:鳳凰衛視

協辦機構:東西方慈善論壇、臺灣現代財經基金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 八國頂尖選手爭奪冠軍寶座

2018-07-30
賽事新聞話題綜合活動

由啟航娛樂集團主辦、亞洲飛鏢協會協辦之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開幕典禮於7月27晚上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這次來自香港、中國、中華台北、澳門、日本、韓國、泰國及新加坡共八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飛鏢選手雲集香港,參戰7月28舉辦的國際一級邀請賽爭奪冠軍寶座。

國際一級邀請賽冠軍為日本隊,亞軍為泰國隊,季軍為新加坡隊。

手持國旗及區旗的八個國家及地區之代表,於開幕典禮中逐一進場。為隆重其事,大會特意邀請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貝鈞奇先生擔任主禮嘉賓,聯同主辦機構啟航娛樂集團行政總裁湯俊彥先生一同主持開幕典禮,並同時為7/28進行的重點賽事「國際一級邀請賽」進行分組抽籤。

開幕典禮中為7/28所要進行的「國際一級邀請賽」進行分組抽籤。

湯俊彥先生在開幕典禮上表示:「今屆香港國際飛鏢節以『撐香港.撐Dart起』為主題,其實一個『撐』字具有雙重意義,香港人可以『撐』起本地飛鏢運動員奪得好成績,亦希望大家『撐』起香港飛鏢運動。香港有不少出色的飛鏢運動員在不同區域及國際性賽事取得好成績,我相信舉辦香港國際飛鏢節作為起點,令香港飛鏢運動一步步成為主流運動項目,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區飛鏢活動的領航者。」

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以『撐香港.撐Dart起』為主題。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貝鈞奇在開幕典禮上表示「香港國際飛鏢節」是一個推廣本地飛鏢運動發展的成功例子,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體壇盛事中心的地位。八個國家及地區的飛鏢高手繼續來港參加競逐錦標,有助推動香港體育發展。同時讓公眾一同參與國際飛鏢運動盛事,把飛鏢運動的正面訊息帶給大眾。

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場內除了比賽區域之外,亦劃分多個試玩區域提供給一般民眾免費嘗試這項運動。
香港飛鏢夢幻隊於初賽勇戰泰國及日本隊。

打氣音樂會緊接開幕儀式後開始,為第二屆香港飛鏢節打頭陣。香港著名樂隊及歌手,包括許廷鏗、Dear Jane、衛詩、曾若華 (Jude)、陳詠謙、Dough-Boy到場獻唱,以音樂為所有參與的飛鏢運動員打氣。

第二屆香港國際飛鏢節各項比賽包括國際一級邀請賽、國際S1單人01賽事、回歸盃與大專盃等;場內亦劃分多個區域供公眾及旅客免費參與。活動集運動、音樂及嘉年華於一身,藉以推廣飛鏢及將香港國際飛鏢節打造成國際飛鏢及旅遊業盛事。

資料來源/香港國際飛鏢節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