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世大運滑輪溜冰陳彥成摘金的秘密
1
世大運滑輪溜冰陳彥成摘金的秘密
2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3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滑輪溜冰陳彥成摘金的秘密

2017-08-21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滑輪溜冰國手陳彥成21日在2017臺北世大運,為台灣勇奪本屆賽會的第一金。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營養研究人員潘奕廷指出,陳彥成從今年3月開始,接受營養控制,成功在一個月後,讓體脂肪從16.6%降至11.5%,讓他擁有更具競爭力的身體素質,是陳彥成在長距離項目,能奮戰到最後的關鍵之一。

世大運滑輪溜冰陳彥成摘金的秘密

在執行長林晉榮的指示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從年初開始,就積極投入本屆臺北世大運的各項協助工作。其中,勇奪本屆世大運首金的陳彥成,是從3月開始接受協助;潘奕廷指出,陳彥成原本就不胖,不過,經過成功的營養控制,他的體重在一個月後,就從65.2公斤降至62、63公斤上下,體脂肪也從16.6%降至11.5%(體脂肪重從10.8kg降至7.2kg)。
 
潘奕廷說,陳彥成原本很喜歡吃水果,吃的東西有70%都是水果,不太吃飯,肉量也不多。經過調整,國訓中心建議陳彥成調整食物比例,提升澱粉的比例到50%,加上20%的水果,讓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達到70%,搭配蛋白質15%、脂肪15%,讓陳彥成身體更有力量,一方面也減少體脂肪的形成。

陳彥成調整食物比例,提升澱粉的比例到50%,加上20%的水果,讓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達到70%,搭配蛋白質15%、脂肪15%,讓陳彥成身體更有力量

除了營養的控制,國訓中心也搭配贊助廠商,提供許多營養品的補給。潘奕廷表示,由於陳彥成主攻長距離項目,國訓中心也提供含BCAA的乳清蛋白粉及肌酸,強化選手的肌肉表現,減輕多餘的負重,加速疲勞恢復,把平常訓練的成果展現給國人。
 
本屆世大運期間,國訓中心還提供滑輪溜冰代表隊成員,休息服務站、車輛接駁服務,為教練、選手提供「回家比賽」的主場優勢,期盼代表團能為我國在這次賽會,奪下最佳的成績。

選手們回家比賽

資料、圖片提供/國家訓練中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2021-07-27
話題武術競技綜合運動心理趨勢奧運新聞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各運動大國激烈競爭的場域,也是展現「運動科學」實力的重要舞臺。台灣由國家訓練中心邀集國內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組成運動科學小組,整合國內各主要大學運科研究團隊及國訓中心運科處資源,應用運動科學協助選手減少運動傷害以提升競技表現,往奪牌目標邁進。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甫為中華隊奪得銀牌,總召集人相子元教授表示: 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達成奪牌目標。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圖為在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運動科學小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總召集人。他提到,運動科學團隊在幕後默默幫助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教練及選手,依照各代表隊訓練與競賽需求,提供相關運動科學與醫學防護的支援;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小組主要聚焦在奪金聲望高的選手上,給予最高等級的運科支援,以專案團隊的運作模式,協助各運動代表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國訓中心內設之運動科學處亦提供完整到位的運科即時服務,扮演好教練與選手背後的支柱,提升我國競技運動實力,達成奪牌目標。此外,科技部也籌組「精準科研計畫」,結合科學與科技的方法來幫助重點運動項目之選手,並開發更多創新之科技設備,為下一屆奧運作準備。

運科支援涵蓋相當廣,包涵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等。相子元表示:「在執行運科工作時,必須先整合規劃後再同步實施,根據客觀量化的科學數據,找出各單項及選手的訓練需求,定期監控選手表現並彈性修正運科支援內容,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以射擊及射箭這兩項需要穩定性及高技巧性的運動項目為例,運動科學小組整合了運動心理及生物力學領域,提供代表隊選手完整的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選手抗壓性及專注力,擬定賽前心理計劃及比賽之專注計劃,亦針對瞄準的穩定性,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射擊及射箭專項技術診斷,透過量化分析與即時回饋,提供瞄準技術力學指標作為技術調整之依據;利用瞄準分析訓練系統,更有利於控制好晃動規律,增加穩定性,延長穩定期。

相子元表示,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非常適合亞洲國家發展,也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射擊與射箭代表隊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在奧運期間將身心調整至最佳狀態,達成奪牌目標。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另外,舉重也是台灣奧運代表隊重點金庫之一,相子元在多年前即針對舉重隊需求,開發舉重即時技術回饋系統,協助舉重隊在2016年里約奧運摘金。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科技部「精準科研計畫」舉重運科團隊,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人工智慧開發出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應用於舉重隊日常訓練,不僅可協助教練針對選手動作進行修正,亦可藉由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作為預防訓練傷害的重要指標;其中槓鈴移動軌跡的辨識,可透過電腦運算即時呈現軌跡與數據,也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顯示,希望舉重隊能在運動科學團隊的支援下,確實發揮訓練績效,在東京為我國延續奧運奪金戰績。

運動科學小組

國訓中心內設的運動科學處自 2016 年起,開始擴大後勤支援團隊,進駐碩博士級的生物力學、體能訓練、運動防護、物理治療、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專業人員,已逐漸成為支援國家代表隊運科主要人力,為了落實運科支援工作,近年來國訓中心運科處安排運科人員長期隨隊,依據教練需求進行例行性之運科檢測與評估,整理出選手身體狀況資料,提供教練在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依據。 近年台灣在重要國際運動賽會獲得佳績,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希望台灣奧運健兒在運動科學團隊支援下發揮訓練績效,全力在 2020 東京奧運上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競技與運動科學實力。

運動科學小組召集人相子元教授主修生物力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因熱愛運動,在美國即從事運動醫學博士後研究,自 1994 年返台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國訓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之後轉任教職。其研究曾多次榮獲行政院體委會及教育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也是國內第一位以運動科學專業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學者,在運動科學應用於競技訓練及運動產業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科技生活TechLife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2018-08-31
穿搭指南鞋子運動時尚NIKE綜合配備館

Acronym x Nike Air Presto Mid於2016年首次推出,這款鞋完全契合Errolson Hugh實用性為主的設計理念。鞋領上的拉鍊使得穿脫更加方便,經典網層鞋面加上中足部位的覆層,與2000 年推出的Presto原版相比支撐性能進一步加強。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作為Acronym x Nike Air Presto Mid的第二次全新設計,Hugh採用了大膽的以科技為靈感的色彩和圖形方案。為該版型注入了全新元素,而且與當前的“視覺項目”有所關聯,Hugh對其品牌著名的"A"字母進行了變形處理,形成獨特的迷彩圖案(類似於最近VaporMax Moc 2 x ACRONYM ®上用到的圖案)。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定於9月20日起通過NikeLab和指定店鋪發售。用戶還可通過Nike SNKRS APP(Nike獨門鞋會) 完成神秘解鎖互動遊戲或通過NikeLab官方微信公眾號,完成機能探秘行動,搶先獲得鞋款購買權。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