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競技體操地主女隊感受觀眾力量 盼增強實力
1
競技體操地主女隊感受觀眾力量 盼增強實力
2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背後的真實故事:印度教練爸爸與四位金牌女兒
3
敬偉大的友誼!波蘭鏈球女將戴亡友手套奪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競技體操地主女隊感受觀眾力量 盼增強實力

2017-08-22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中華臺北競技體操女子隊,21日在世大運團體賽決賽排名不盡理想,個人單項無人晉級決賽;地主選手認為,大家都還有進步空間,很享受主場比賽氣氛,感受觀眾熱情加油力量;期待未來能向列強學習,提升水準。

隊長莊琇如賽後說,比賽氣氛很歡樂,給自己與隊友打90分,尤其自己在跳馬最後一跳是新動作,此次是第一次跳成功,特別高興感動。她的跳馬最後一跳動作是內轉後手翻上,後直360度,得到還不錯的12.8分。

競技體操地主女隊感受觀眾力量 盼增強實力

整體表現較佳的麥劉湘涵,還是有點不滿意自己的表現,前幾項的心情低落,在地板項目時放膽釋放,她說,很高興能藉臺北世大運,當作踏入國際的一步,磨練面對失敗的勇氣,心態進步是一大收穫。

莊琇如的堂妹莊淑雲說,大家都做到該做到的,已表現出最好的一面,此次她參加地板與平衡木,「表現都還不錯,可以更好!」

女子競技體操中華隊莊琇如完美落地

蔡佳蓉說,雖然她常是隊中第一個出場,壓力很大,也很緊張,但是首次在國內參加這麼大型的比賽,難得成為場中焦點,很享受觀眾加油的熱烈氛圍。

羅玉如說,雖然都未能晉級決賽,但整場比下來不感遺憾,因為觀眾的心跟選手在一起,「即使動作失敗,也拍手鼓勵我們,讓我們有被支持的感覺。」

中華女子隊教練之一翁士航說,國內的體操訓練機制仍需改進,訓練需更精準而落實,很多方面都要再加強,才能拉近與國際的差距。

女子競技體操中華隊麥劉湘涵跳馬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背後的真實故事:印度教練爸爸與四位金牌女兒

2017-03-22
武術競技話題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即將在全台上映,不過,你可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影片的主角,在現實中就是一位退休角力選手馬哈維爾·普加 (Mahavir Singh Phogat),而且他的確將他四位女兒都訓練成優秀的角力選手,其中大女兒吉塔 (Geeta Phogat) 還成為印度史上第一位進入奧運的女性角力選手!

事實上,就像劇中所鋪陳的故事,馬哈維爾不僅僅破例訓練自己的女兒成為金牌選手,他也為印度這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帶來了一場性別平權革命。根據印度官方人口普查,全國女性識字率僅有65.94%,而且許多女性被迫在青少年時期就要出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完全沒見過的人。馬哈維爾一家人的成功,不僅僅號召更多女性加入各項運動的行列,也感召了更多女性為自己的命運挺身而出,不再盲從家中安排。

馬哈維爾總共訓練了六位女性國際級角力選手——Geeta、Babita、Ritu、Sangeeta、Vinesh和Priyanka,他們各自拿過許多國際獎牌。其中前四位是他自己的女兒,另外兩個則是他已故兄弟的女兒。他們也是哈里亞納邦巴拉利地區首批從事角力運動的女性。

而誘發馬哈維爾開始訓練自己女兒從事角力的機緣也很偶然。2000年時,當他從電視上看到印度舉重運動員卡納姆·馬萊什瓦里 (Karnam Maleshwari) 成為第一個贏得奧運獎牌的印度女性運動員時,馬哈維爾就決定開始訓練他的女兒比角力。“我們的父親認為,他也有四個女兒,既然她 (馬萊什瓦里) 能在奧運贏得獎牌,為什麼我的女兒不能?”二女兒芭碧塔接受訪問時回憶道。

馬哈維爾還受到他的教練Chandgi Ram的啟發。Chandgi Ram在幾年之前也讓自己的女兒開始學角力,他在德里的道館還是印度第一個允許女性從事角力運動的場所之一。“我的教練幫我打開了一個新視野,”馬哈維爾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他曾經告訴我,所有你為你的女孩所做的,總有一天它會帶給你極大的幸福。所以繼續去做吧,不要害怕,面對困難就像你在場上面對對手一樣,並且不要理會那些批評。”

Mahavir Singh Phogat與四位女兒。 ©FACEBOOK/GEETA PHOGAT

因為要專心訓練他的女兒們,馬哈維爾辭掉了在哈里亞納邦電力局的工作。他要求他們每天清晨在農場周邊跑步,在他自己的房子旁邊做一個臨時的角力所。最後,因為村裡沒有其他女孩可以陪她們練習,他於是要求吉塔和芭碧塔和男選手做訓練。也是因為這個決定,導致了鄰近保守的村民們的大量批評和嘲笑,但是馬哈維爾還是始終堅持他的立場不為所動。

“我認為,如果我好好地訓練她們的話,我家女孩們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女性角力先驅,所以我盡可能教他們我所知的所有的技巧。然後,我帶她們到當地的角力場 (dangal),但她們不允許進入比賽,村民們說角力場只准男孩競賽,”馬哈維爾在2015年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說道。後來,他帶吉塔和芭碧塔到印度體育管理局在Sonipat的訓練中心做進一步的培訓。

馬哈維爾確實是一個非常嚴格和苛刻的教練,他用訓練男生的方法來訓練他的女兒,甚至懲罰她們。“如果我們在一場比賽中輸了或表現不佳,父親就會打我們,”吉塔在受訪時透露。“他也會罵我們,我們常常覺得,如果我們有一個像我們父親一樣苛刻的教練,我們應該會馬上逃離訓練中心,然後跑回家。”

PHOGAT家四女兒與堂哥。 ©FACEBOOK/GEETA PHOGAT

電影在激勵感動的背後,同時也針對政府對於體育的漠視做了批判。現實中,馬哈維爾的確也沒有得到來自政府的任何經濟援助,他用他籌來的錢,買了一些高科技設備為自己的女兒與姪女們打造了一個專屬的訓練場所。和我們一樣,印度人也常常質疑自己的運動員沒有在國際競賽中有好的表現,如果政府沒有心來給予資助培訓,這些有天賦的運動員們,又能走多遠?

這不只是一部運動傳記電影。這是一個鼓勵所有被告知不要妄想嘗試實現他們夢想,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能與男性競爭的印度女性們挺身而出為自己奮鬥的故事。並且,也提醒政府需要加強其配套措施,承認並支持這個國家有潛力且勤奮的女性運動員,讓她們有機會為國爭光。

資料來源:The Huffington Post India、India Time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敬偉大的友誼!波蘭鏈球女將戴亡友手套奪金

2016-08-16
武術競技話題故事奧運里約奧運

在2016里約奧運會女子鏈球決賽中,波蘭名將安妮塔·沃達雷茲克(Anita Wlodarczyk)以82.29公尺的成績奪得金牌創下世界紀錄,並超越自己去年創下的81.08公尺數據。

而最感人的事就是沃達雷茲克是戴著她已經去世的好友卡米拉·斯克利莫夫斯卡(Kamila Skolimowska)的手套參加的比賽。

Wlodarczyk 帶著亡友的手套 ©se.pl
Skolimowska 帶著亡友手套比賽 ©Adrian Dennis/AFP
Skolimowska 破了自己的紀錄 ©yahoo.com

斯克利莫夫斯卡也是波蘭的一名鏈球名將,她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拿到了金牌,當時她年僅17歲,是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鏈球冠軍,因為這一成就,她還得到了波蘭功勳十字章。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009年年僅26歲的斯克利莫夫斯卡在葡萄牙訓練時猝死,媒體最初報導的死因是心髒病突發,屍檢結論為肺衰竭。相關人員提出,如果有醫生隨隊,她的身體這種突發的狀況是可以提前預防。

在斯克利莫夫斯卡去世後,沃達雷茲克一直戴著好友的手套參加比賽,因為時常練習導致磨損,不得不修補好幾次,但現在還是有些破舊不堪。沃達雷茲克還表示,她在退休前一定會ㄧ直會戴著這隻手套。

“這是斯克利莫夫斯卡在雪梨奧運會奪金時戴的,我會一直戴下去,我依然對她深深懷念。”

「延伸閱讀」:史上最感動金牌!為亡妻的最後奮戰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