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李智凱世大運摘金 運動心理增能課程立功
1
李智凱世大運摘金 運動心理增能課程立功
2
日本柔道隊再添4金 金牌數遙遙領先
3
運動武士 Ivan Hsu: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李智凱世大運摘金 運動心理增能課程立功

2017-08-23
話題 武術競技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競技體操國手李智凱23日在鞍馬項目,完美演出,拿下15.300分的佳績,奪下金牌,是我國在世界大學運動會睽違12年來的第一面金牌。這背後,除了選手、教練的努力,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防護團隊的協助,讓李智凱順利挺過兩星期前一次訓練的傷勢,也是功不可沒。

李智凱世大運摘金談心理素質的重要

貼身負責競技體操隊的國訓中心防護員王瑞翔透露,本次世大運賽會前兩星期,李智凱在一次訓練過程,前空翻失敗、頭先著地,導致頸部受傷。最後衝刺階段,李智凱不論訓練、比賽,王瑞翔都在活動前,做一些運動防護處置,讓李智凱能夠盡情展現訓練成果,爭取最佳成績。
 
王瑞翔是從2015年7月開始,投入國訓中心競技體操隊的運動防護工作;兩年多來,除了另有工作要務,他的作息幾乎就跟著競技體操隊,和選手們培養了絕佳的情感。去年,李智凱取得里約奧運的參賽資格,卻在賽前1個月右腳骨裂,王瑞翔全程陪同復原、參賽,更是建立了革命般的情感。

防護員運動心理增能 提供阿凱多元協助

為了強化李智凱的肌力展現,王瑞翔在訓練、比賽前,都會為李智凱進行貼紮,訓練、比賽後,也都會澈底進行放鬆,讓李智凱的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同時,在執行長林晉榮的要求下,國訓中心運動防護團隊也從今年起,和中心運動心理師陳美綺合作,進行運動防護員的運動心理增能課程;一方面強化運動心理和運動防護的互相了解,進一步合作,一方面也讓貼身照顧選手的運動防護員,遇到比賽臨場狀況,能即時提供運動員應有的心理協助。
 
談到這部分,王瑞翔表示,李智凱的心理素質,一直受到外界的質疑;經過運動心理增能課程,他的確能夠給予李智凱,更貼近臨場狀況的協助,而這次決賽的完美演出,也許也是一次成功的印證。
 
這次世大運鞍馬單項決賽前一天,剛好是王瑞翔的生日,他許下生日願望,期待李智凱能夠順利奪金;如今,生日願望成真,他說,「生日禮物我收到了」。

資料、圖片提供/國家訓練中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柔道隊再添4金 金牌數遙遙領先

2017-08-24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話題

臺北世大運柔道賽第四天,日本隊橫掃最後四個量級金牌,金牌數累計達8面,遙遙領先其他各隊;角逐男子60公斤級以下的中華臺北選手楊勇緯,評估有機會奪牌,最後卻都與獎牌擦身而過,二度淚灑賽場,觀眾都為他不捨。

女子柔道無限量級金牌戰,由日本選手(藍)井上 あかり拿下金牌、韓國選手Kim Jiyoun拿下銀牌。

晉級四個量級決賽的日本隊,先後傳捷報,由梅北 眞衣(UMEKITA Mai)在女子48公斤級以下摘金,接著藤阪 泰恒(FUJISAKA Taikoh)在男子60公斤級以下、井上 あかり(INOUE Akari)在女子限量級先後傳出捷報,再由男子無限量級的太田 彪雅(OTA Hyoga),為隊伍寫下一天完美句點。

日本隊太田 彪雅拿下柔道男子無限量級金牌,為日本隊添上本日第四金。

今年才在羅馬歐洲公開賽摘金的藤阪 泰恒,乘勝追擊在臺北世大運摘金,他說:「很開心,也很感謝臺北世大運。」拿下女子無限量級金牌的井上 あかり說:「今年才在東亞柔道賽拿下銀牌,臺北世大運助我開花結果,更上一層樓。」

原本與日本在金牌數上平分秋色的韓國柔道隊,23日僅有女子無限量級選手KIM Jiyoun一人晉級決賽,最後還是敗在日本隊手下,金牌數維持4面;巴西、義大利、法國與亞塞拜然四隊各握一金。

女子48公斤以下級金牌由日本選手梅北 眞衣獲得。

下個月就將過廿歲生日的中華臺北隊楊勇緯,是角逐本次柔道賽最年輕的選手,他一心想在男子60公斤級以下為隊上拿牌,在前三輪賽事皆順利過關,接著在攸關晉級金牌資格戰時,輸給世界排名25的法國選手LIMARE Vincent, Olivie;之後在銅牌戰,又敗給上一屆光州世大運的銅牌選手俄羅斯選手Federation OGUZOV Albert,再度落淚。

楊勇緯說:「我真的很想贏。我真的很想替中華臺北隊奪下獎牌。」曾經也是柔道選手的楊媽媽在一旁安慰他說:「你還年輕,或許經驗上不及那些老將,但只要你肯繼續努力,不停往前衝,你一定可以辦得到。」

男子柔道60公斤以下級楊勇緯(白)銅牌戰賽落敗,無緣爭銅。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武士 Ivan Hsu: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

2016-07-05
故事專訪武術競技健身人物誌

運動能把身體練好,但如何能將心智練好呢?身為健身教練的Ivan,除了平時教導學生運動外,其實他最大的興趣和專長是合氣道。合氣道除了訓練身體的穩定,最深層的意義是心智的磨練,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Ivan教練他在鍛鍊自己的過程中,是如何讓自己一步步地往前邁進,成為一位內外兼具的好教練。

運動武士 Ivan Hsu

我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運動了

運動對Ivan教練來說就好像是與生俱來一般,Ivan說:「打從國小跳進泳池的那一瞬間,我就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運動了。」就好像魚永遠離不開水一樣,運動,就是Ivan教練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學生時期,雖然不是田徑隊出身,但是熱愛運動的他,只要一有空,便會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武術或其他與運動相關的課程。即使到了出社會工作,放棄運動這四個字也從未出現在他的字典過。

沒有一定的輸贏,只有心境的高低

除了運動之外,Ivan教練也喜好研讀一些歷史相關的文學,他認為我們現在在做的每件事,一定都是跟過去有所連結,才會演化出現在的模式。就好比運動來說,其實人類本生就有動的能力,只是在環境的演變之下,這些東西漸漸被覆蓋,以至於是後天才開始訓練運動。所以Ivan希望自己能夠結合這些歷史,把大家失去的能力找回來。但必須先從自我的修練開始,於是在某個因緣際會下,他開始接觸合氣道。

與柔道或空手道不同的是,他沒有一定得輸贏,不需要以大壓小、二大於一。在開始合氣道之前,首先必須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因為它除了對於核心與心肺能力的訓練,也是心智的訓練,當心情平穩下來後,氣才能慢慢進入你的體內,一層層地鍛鍊你的身體,使你的身體慢慢回復於穩定的狀態。

人會選運動,運動也會選人,這個項目不分男女,但更適合個性不好強的人,因為在合氣道的世界中,沒有一定的輸贏,只有心境的高低。而對於Ivan教練來說,要將一件事情做好,不是越高越好,唯有真正的內在,才能真正突顯外在的高,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喜愛合氣道的理由了。

你認為你會害怕,所以你才害怕,如果有一天你告訴自己,我一點也不怕,那就是克服的開始

每個人都有內心無法克服的障礙,Ivan教練也不例外。他說:「我什麼都不怕,就特別怕高。」但如果不克服這個懼高症,也許在未來,會失去很多的機會。一直不斷要求自我成長的他,為了克服這樣的障礙,他毅然決然地跑到泰國學習跑酷這項極限運動。跑酷如同其它運動一樣,對身體的益處良多。但較特別的是,它需要非常專注的精神以及面對恐懼感,同時它是利用身體是自然的狀態下去訓練,可以把人類很原始的基本能力找回來。

這項運動除了幫助Ivan教練漸漸克服懼高恐懼外,如前面所述,他希望自己會了之後,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把這些逝去的能力找回來。他說:「其實很多恐懼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你認為你會害怕,所以你才害怕,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能夠開始試著告訴自己,我一點也不怕,那就是克服的開始。」接下來他也想嘗試高空彈跳,讓自己往克服恐懼的更高一層邁進。

只要肯動,都是運動

「運動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把他想的太難或是太簡單。」Ivan說。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運動的朋友,首先應當將自己最基礎的能力找回來,因為當這些能力還不足時,就開始嘗試路跑、三鐵等重度運動,相對來說受傷的機率自然也會提高。習慣之後,便開始練習持之以恆的心態,運動跟許多的專業技能一樣,唯有不斷的練習,才能有好的效果,並嘗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告訴自己,並不是只有在健身房才能運動,上班的路途、做家事…等,只要肯動,其實都是運動的一種。
 

運動修身也修心

心理學的專業是Ivan教練近期在攻讀的項目,他期許自己的未來成為一位運動武士。除了突破大眾對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迷思之外,其實運動還能培養內心的素質,素質越高,能幫助到的人就越多,幫助的人越多,就會發現自己的內涵也越來越深,反觀這些成長,其實都是因為喜愛運動而來的。
 
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目的則是克服一切將會遇到的問題,同時它也是最公平的事,下多少功夫,才會有多少收穫。「希望漸漸地,能在台灣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大家隨時都在運動。」這是Ivan說的,也是他心中最偉大的理想。

Ivan Hsu/profile

CSCS/NSCA認證私人教練,著有《纖、挺、翹,10分鐘練出美體線!:私人教練教你好萊塢明星都在練的自我體重瘦身法(隨書附贈教練指導動作示範DVD)》一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