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平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6月7日起大幅鬆綁防疫措施,停了大半年的路跑賽事終於開跑。新北市政府體育處與捷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最強市民飆5K」活動,去年每個月在新莊田徑場舉行,已是許多跑友日常訓練的一部分,因疫情停辦4個月後,將於6月10日強勢回歸。共5組別,每組限額50名,總計250個免費名額,自6月1日下午2時開放報名,各位跑友把握機會,先搶先贏在起跑點!
體育處表示,運動增加抵抗力,防疫措施不可少,國內疫情趨緩,戶外運動是運動首選。「最強市民飆5K」可做為跑友重返馬場的暖身賽,透過5000公尺測驗,不只讓跑友們自我檢視實力是否維持在原先水平,也希望找回雙腳馳騁在跑道上的樂趣。
「最強市民飆5K」活動為免費參加,現場會有號碼布、計時晶片、完賽物資,還有運動攝影捕捉跑者畫面,如同一場小型路跑賽事。因台灣疫情趨緩恢復辦理,特地邀請到跑界知名的超馬三太子到場助陣,在挑戰自我刺激的賽道中,增添歡樂的緩和氣氛,與跑友們一同祈福開跑。
另外提醒,活動以防疫優先,各組別採分流管制,請跑友配合每一組別於開跑前1小時報到,並進行酒精消毒及測量體溫。
6月10日「最強市民飆5K」邀你一起相約新莊田徑場決戰田田圈!6月1日下午2點將開放線上報名,活動報名網址 請點我。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責任編輯/Dama
酷熱盛夏,你在戶外跑步時是否也為爆汗所擾?痛苦程度隨著溫度越飆越高?在悶熱潮濕的戶外跑步,保持充足的水分是關鍵;而根據澳洲雪梨大學一份研究顯示,在這種天氣下運動,且汗液飆出皮膚滴下地板,這時喝清涼的冷飲比起相同量的溫熱飲料,更能幫助你增加訓練時間和強度。
要注意的是,這個技巧可不是任何環境下都管用!根據澳洲雪梨大學開特力運動科學研究所的一篇論文(作者為Ollie Jay和Nathan Morris)指出,喝冷飲的方式只有在潮濕悶熱的天氣才能帶來效益,因為這種天氣下你一定會出汗。但如果是炎熱但颳風乾燥的天氣,身體沒出大汗時,即便你在跑步前或跑步圖中途喝冷飲,也無法獲得更大的提升,因為這樣可能導致身體保留更多熱量,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比預期的速度更慢甚至提前停止。以下一一解釋其生理機轉。
首先,該篇論文以華氏50度(攝氏10度)或更低溫度的冷飲作為研究基準。研究發現喝冷飲時,身體為了溫暖這些液體,會造成一些熱量流失;而喝冷飲可以冷卻身體的關鍵機制在於,當冷飲進入胃部,胃中的溫度感受器會降低你的皮膚出汗率。
進一步探討「流汗」這件事,在正常情況下,流汗的主要目的是讓身體冷卻,而不是讓身體脫水。但當熱量的蒸發和流失從空氣中轉移到你潮濕的皮膚上,而你無法夠快速地補足流失的汗水時,流汗就會導致可能危害表現的脫水情形。若在不極端的環境條件下,當身體可以保持足夠的水分,越多的出汗意味著更大的熱量流失,讓身體必須承受更高的工作負荷。
為什麼天氣的差異會改變你喝冷飲後發生的狀況?有兩種環境情況左右這個機制。其一,想像你正在沙漠中度假,這是個炎熱但乾燥多風的日子,因為乾燥的空氣和風可以吸收水分、防止出汗,這時身體產生的汗水將幫助你冷卻;然而,如果這時你透過喝冷飲來降低汗液產量,這意味著你會保持更多的熱量,而因為你的出汗量不足以冷卻身體,最終就得放慢跑步速度。
第二種情況是你到南方城市享受一趟夏季旅跑,這邊溫度超過攝氏32度、濕度也高,跑步時,靜止的潮濕空氣阻止你的汗水蒸發,汗水在你的跑衣和皮膚上已達飽和,多餘的汗水只好如雨水般滴落在地上。而這些汗水並沒有真正讓你冷卻,你的體內熱量仍然很高,同時你不斷出汗;很快地,你必須更努力才能保持同樣的速度,否則就得放慢速度。這個情況下,喝冷飲降低出汗率就可產生冷卻效應。
該篇論文顯示冷飲可幫助跑者提升的溫度和濕度範圍:從低於華氏70度(攝氏21.1度)和濕度80%,到華氏約80度(攝氏26.6度)和濕度40%,以及高於華氏90度(攝氏32.2度)和濕度30%或更低。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速度、熱量和濕度的結合導致汗水從皮膚上滴落,冰涼冷飲將有助於讓你保持涼爽,雖該篇論文使用的是冷水,但研究者Jay表示,冷的運動飲料也應該產生同樣的效果。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