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重演亞錦賽女子萬米戲碼 吉爾吉斯好手摘田徑首金
1
重演亞錦賽女子萬米戲碼 吉爾吉斯好手摘田徑首金
2
台灣史上首支南極長征隊11/25啟動  陳彥博訓練菜單大公開
3
首位美國女性跑者挑戰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演亞錦賽女子萬米戲碼 吉爾吉斯好手摘田徑首金

2017-08-24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最後兩圈衝破日本選手包夾後,吉爾吉斯長跑好手Daria Maslova獨自奮戰,一切如此熟悉,她在臺北世大運田徑女子一萬公尺、重演上個月印度亞錦賽戲碼,最終以33分19秒27,摘下臺北世大運田徑首金。

重演亞錦賽女子萬米戲碼 吉爾吉斯好手摘田徑首金

印度亞錦賽女子五千、一萬公尺雙金得主Daria Maslova,這兩年成績躍進。先在去年里約奧運跑出31分36秒90,位居第19、締造吉爾吉斯國家女子萬米紀錄。接著今年初,她22歲生日剛過,在伊斯蘭團結運動會5000公尺,跑出15分0秒42的國家紀錄。

上個月初印度亞錦賽,她又包下長距離雙金,這個月征戰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一萬公尺,排第17名。休息不到兩週,轉戰臺北,表現依舊搶眼。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史上首支南極長征隊11/25啟動  陳彥博訓練菜單大公開

2018-11-22
陳彥博新聞超馬跑步健身戶外運動話題

台灣史上首支前進南極點長征隊,即將於11月25日展開探險,團隊包含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藝人宥勝等5人,將進行為期30天的660公里越野探險。團隊於13日從台北出發後轉往智利,並於19日飛抵聯合冰川做最後準備,在團員開啟冒險前,主辦單位橘子關懷基金會公開亞洲南極長征隊這半年來的密集訓練菜單,此菜單由極地教練陳彥博親自規劃,以三大系統高強度體能訓練逐步提高隊員的體能耐力。

台灣史上首支南極長征隊11/25啟動 陳彥博訓練菜單大公開

三大系統高強度訓練菜單

南極長征開始前,為培養隊員面對艱鉅環境挑戰的能力,陳彥博開出高強度的三大訓練系統,包含「平日訓練」、「移地訓練」與「高海拔訓練」。 
 訓練  1 平日訓練
平日訓練是強化體能的基本訓練,也是最磨人耐心的基本功,隊員每周需進行至少1次慢跑1小時或緩跑10公里;2-3次拖輪胎訓練,每次負重10-20公斤的輪胎,並從慢跑2小時換增至3小時。
 
陳彥博表示,長征隊每日在南極高原需拖雪橇行進14小時、超過30公里,如同每日揹著30公斤重的托盤,從台北走到桃園反覆30天。因此,兩個訓練項目是培養力量和核心肌肉穩定性,讓隊員有足夠體力應付每天的未知挑戰。

長征隊隊員們在沙崙海水浴場,每人負重10-20公斤的輪胎進行一整天的拖拉訓練

 訓練  2 移地訓練
為提前適應寒冷環境,長征隊4月初時遠赴冰島移地訓練,透過滑雪100公里長征,提前熟悉冰川裂縫的營救技術,並進行滑雪技能強化等訓練。
 訓練  3 高海拔訓練
南極高原平均海拔2350公尺,為及早熟悉高原高度、稀薄空氣與環境,隊員分別在10月進行了奇萊主山南峰及南華山高山訓練,11月初更連續3天分別從武陵農場單攻桃山、池有山及雪山主峰。

長征隊隊員移地冰島,在極低溫的環境下強化滑雪技能
長征隊隊員於奇萊南華山進行3天高山訓練,在崎嶇的山路間行進

對於高強度三大系統訓練菜單,隊員們起初覺得不難,有冒險王稱號的夢想導師宥勝甚至覺得小兒科。但宥勝回想起訓練過程﹕輪胎和地面有強大的摩擦力,甚至在海裡、沙灘上、野地裡練習,雖然只有10-20公斤的輪胎,拖3個小時下來,就像揹著小孩從台北走到桃園一樣,還不能放生他,只能咬緊牙關撐著完成。

在心情低谷時,陳彥博都會在一旁喊:「保持微笑,保持心情愉悅」,宥勝表示當下其實很想揍人,但照著做後發現真的很有效,宥勝笑說:「當下臉部的表情就會呈現出一種很扭曲的掙扎加上很詭異的微笑,然後難關就這樣一步步跨越了。」

拿著無時刻表機票  19日飛抵南極聯合冰川 

「前進南極點」冒險計劃即將在11月25日正式開始,長征隊19日已從智利Punta Arenas飛往聯合冰川,進行通訊測試與極地適應。南極氣候嚴峻,從Punta Arenas飛往南極具不確定性及危險性,班機起降完全靠天氣預報和機師判斷,隊員們在Punta Arenas拿到的是一張無時刻表的機票,飛不飛全看天意,需隨時等待天氣的「破口」才能起飛。事實上,原定是18日起飛,但因聯合冰川颳起每小時90km的颱風級強風,能見度不高,飛機延遲了一天,讓長征隊19日才正式出發。

從智利飛往南極時搭乘的軍用運輸機

在聯合冰川,隊員看不到南極可愛的企鵝,也不會體驗破冰船,有的只是更多未知的冒險與挑戰。在前進冰川前,彥博感性說到:「有別於以往的個人參賽,這次需要帶著團隊一起前往南極,遠征冒險660km越野滑雪到南極點,壓力非常大。過程還需協助物資運送籌辦、裝備系統、醫療照護、風險管理...等,都是學習。」
 
越接近冒險啟程時刻,團隊也繃緊神經,時時刻刻都在檢查裝備細節,身為隊長、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向隊員信心喊話:「這會是一趟非常艱苦的旅行,我們即將邁向地球的極南,在無任何電信訊號的環境裡,只有完成660公里的挑戰,才會再與現代世界接連,我心中有種義無反顧的壯志飛揚。而我最開心的,是能和這麼棒的團隊一同出征,未來一個月裡的每一步,我們都會有許多領悟,我們要期待自己表現得夠好,帶回來與朋友們分享,更帶給社會一些激勵。」

長征隊員們拿著無登機時間的登機證,能不能飛全看老天

關於橘子關懷基金會十週年「前進南極點」計劃

南極長征隊由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領軍,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知名藝人宥勝分別擔任極地教練與夢想導師,和兩位青年林語萱與吳昇儒,共同組成一跨年齡、跨領域的南極長征隊;十年前負責掌鏡「征服北極」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將負責全程隨行紀錄。多位勇於實踐夢想的代表,挑戰資源極度匱乏、環境極度惡劣的南極點,希望持續把「做大夢」的精神、「冒險」的勇氣傳達給新世代年輕人。

長征隊隊員在智利Punta Arenas,冒險家歐內斯特·亨利·沙克爾頓爵士紀念酒吧「Shackleton Bar」合影

資料來源/橘子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首位美國女性跑者挑戰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2016-09-29
跑步話題故事馬拉松

在7天內於世界7大洲完成7場馬拉松?聽起來是一個天方夜譚,不過,現在有位美國女性要來挑戰這件不可能的任務了!

據美聯社報導,35歲的貝卡·皮茲 (Becca Pizzi) 將成為美國第一個完成「世界馬拉松挑戰賽 World Marathon Challenge」的女性。這位來自於麻州貝爾蒙特的日間護理中心館長將成為明年這場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15位好手之一。

Becca Pizzi 完成了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ultimareplenisher.com

在2016年1月23日,她將從南極洲的聯合冰川(Union Glacier)開始這場挑戰,跑這個連續7天世界馬拉松終極挑戰的第一場。接下來的6天,她將逐一前往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邁阿密、馬德里、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ch)、阿聯酋的杜拜和雪梨各跑一場全馬。

此次總共有四位女性跑者參賽。四位美國男性跑者也將和她一起,加入其他來自澳洲、德國、日本、摩洛哥和新加坡的世界好手們一起競逐。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名來自芬蘭的女性Marianna Zaikova在2015年完成這個挑戰,皮茲將成為第一位參賽的美國女性跑者。

對於一場經典的26.2英里全程馬拉松的嚴峻考驗和摧殘,皮茲並不陌生。這位馬場老手至今已經完成45場馬拉松比賽,其中包括15場波士頓馬拉松。她在她自己想要在美國50州各跑一場馬拉松的挑戰中,也已經在地圖上的27州打上勾勾。

朋友們說,她現在正處於一種「野獸模式」。

Becca Pizzi ©ultimareplenisher.com

但她從來沒有嘗試過這樣的事,當然,目前也還沒有美國女性挑戰過這個馬拉松終極耐力大考驗。

「我一聽說有這個挑戰的那一秒,我就知道我生來就是為了跑這場比賽,」皮茲告訴美聯社記者說。「我參加這場比賽第一是為了代表我的國家、第二則是想要激勵世人說,只要你用心投入,你可以完成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

在賽事總時間168小時之內,其中有59個小時,這位腳套壓縮襪的女性參賽者將搭上私人包機穿梭飛行23,560英里。她將以雙腳征服世界七大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

「這將是一趟不太舒適的七天環繞世界旅行。」她說。「我們甚至有可能無法洗澡。在這七天之內基本上將會只有重複地跑步、睡覺、吃飯。」

七天跑七大洲 ©drcoolrecovery.com

這場挑戰不僅是耗費體力,以總花費36,000美元來說,它更是天價。皮茲原本苦於籌措資金,不過後來總算得到幾家企業贊助,以便支付各種費用。到目前為止,Ultima 這家生產補充電解質飲料的公司,和 Dr. Cool 酷博士,一家主要銷售壓縮套和其他輔助競賽配備的公司,合起來負擔了她費用的半數。

身為一位忙碌的單親媽媽,皮茲每週要花30小時做訓練,當中包括每週80-100英里的路跑,加上瑜伽和跨項目訓練的鍛鍊。

皮茲的閨蜜跑友,同時也是一位波士頓的律師珍妮·李科斯基 (Jenny Rikoski),將飛往智利,也可能到南極去幫她這位身處於令人振奮和折服的艱苦挑戰的好友加油打氣。

「這表示女性在這項運動上面能有多大成就。」37歲的李科斯基說,「40年前,女性是不被允許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現在,我們有一位波士頓女性不僅是要跑一場馬拉松,而是要在一週內連續跑7場,它展示了女性是多麼強大,與她們能夠做到的成就有多大。」

皮茲的訓練夥伴,43歲的波士頓人珍奈特·錢伯斯 (Janet Chambers),對於皮茲此舉非常有信心:「她可以做任何事情,她總是能把自己起頭的一切事務完成。」

Becca Pizzi ©ultimareplenisher.com

皮茲的全馬個人最好成績 (PB) 是3小時25分,她計劃每一場馬拉松以接近四個小時的速度完成。她在這七大洲終極挑戰裡還將對上極端的天氣條件,包括極冷和極熱,以及變化性非常強的地表:南極的冰原,以及撒哈拉大沙漠。

然而,什麼是令她最為焦慮緊繃的事?除了與她7歲的女兒分開7天之外,好像就沒什麼太令她擔心的了。

「這一切都將是關於專注。精神層面會比物質條件更重要,」她說。「如果我一分心,比賽就結束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