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1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2
運動習慣與COVID-19之間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3
SUEDE 50週年限定!PUMA X PANINI 閃卡魅力 經典必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2017-08-24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咬著人生第一面國際賽金牌,葡萄牙鉛球選手Francisco Belo心情激動、確信它是真的,也來得正是時候。

葡萄牙開胡 醫學系學生鉛球擲出國際賽首金

193公分高的他笑說,這面金牌意義重大,「不只對我、對國家,告訴很多人,也激勵我自己,只要每天認真投入付出,努力學習、練習,這是可能發生的,更回報給這些幫助我的人。」講完後,他轉身擁抱教練和防護員。

Francisco Belo原本個人最佳是20公尺85,他不好意思地比了一下,「大概才進步這一點,但儘管只有這一點,對我而言,我每天都想要突破、要進步,所以終於看到這一點,那心情很雀躍。況且我是在世大運這種國際賽場擲出來的,不是在自己國內的一般比賽,那種喜悅更不一樣了。」

26歲的他回國後將要邁入職場、成為醫生,「我畢業後,要努力當個好醫生,當個好運動員、當個好人,來回饋運動帶給我的。運動教導我許多,堅持也好、健康也好。這面金牌,讓我再次感受這運動的魅力,因為過程中遭遇不少挫折,所以這面獎牌,來得正是時候。」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2021-06-29
居家肌力訓練COVID-19觀念新知徒手訓練綜合話題

自從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之後被稱做為COVID-19(新冠肺炎)在2020年開始引發全世界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找尋維持與提升免疫力的方式,以防止疾病的肆虐。關於提升免疫系統的方式,根據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說法,運動訓練能使得我們的身體保持敏捷、肌肉柔軟及器官健康等功效,最終能減緩與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甚至於可以幫助人們活的更加健康與長壽。

運動習慣與新冠肺炎
美國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訓練與降低COVID-19重症機率有關 © hiconsumption

然而,進行充分的運動與訓練是否也能降低COVID-19嚴重感染的機會?發表於哈佛健康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示,養成日常運動及訓練可能有助於保護感染COVID-19的人免於重病的風險。這項研究包含來自48,000名成年人的數據,並由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完成;該論文還提到了運動生命體徵的關聯,這項是針對美國超過48,000名COVID-19陽性確診者所進行的研究(研究是在醫院許可之下進行)。

運動訓練和COVID-19的關聯

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大型醫療保健系統-凱撒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在2020年1-10月期間北診斷出患有COVID-19的48,000名18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研究,並詢問兩個常見的問題:

1.一般你每週有幾天會進行中度到劇烈的運動訓練?(0-7級)

2.一般你每週會進行幾分鐘的運動訓練?(10、20、30、40、50、60、90、120、150或更多)

每週的運動訓練
每週建議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訓練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這些參與研究的成年人,依據每週的運動量與強度將他們分為三組,這三組分別是:第一組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第二組每週運動0-10分鐘及第三組每週運動11-149分鐘。其它須考慮的參數包含年齡、性別、種族、糖尿病、生活方式、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等問題。參與這項研究的羅伯特博士說,即使我們在分析中控制了肥胖和吸菸的變數,但我們依然看見不運動的人與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的人相比,運動量低的這組因COVID-19症狀入住加護病房(ICU)和死亡的風險來的更高。

COVID-19症狀入住ICU
運動量低的人因COVID-19入住ICU和死亡的風險來的更高。

凱撒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的家庭和運動醫學醫師薩利斯說,成年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及訓練,或者是每週進行75-15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另外,她也特別補充說道,就算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運動或訓練,但即使每天進行30分鐘的步行或快走,也可有效的幫助身體抵抗病毒,當然也包含COVID-19。

萊斯特大學首席研究員湯姆耶茨在一份研究中也表示,我們都知道肥胖以及虛弱是影響COVID-19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無論你的體重如何只要不運動就會提升感染疾病的風險性。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這些研究也說明,人們不應該等待COVID-19或其它的疾病,來見證定期運動與訓練是如何幫助你身體更加的健康;然而,接種疫苗、維持身體運動訓練習慣及健康飲食方式,都能提供身體的免疫功能獲得提升,但你真的不應該忽視日常的清潔與防疫習慣。另外,有研究也表明,中年以上的人養成每週固定運動150分鐘以上,將會對於老年時的腦部功能有所影響,經常運動及訓練可降低罹患癡呆症的風險約30%,所以,千萬不要偷懶不運動。

資料參考/sciencedaily、cnbc、bmj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UEDE 50週年限定!PUMA X PANINI 閃卡魅力 經典必藏

2018-07-02
穿搭指南鞋子運動時尚PUMA綜合配備館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旗下最具經典的代表鞋款 PUMA SUEDE,在 20 世紀街頭、流行文化、音樂、和時尚等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站穩運動潮流界跨領域文化的不敗地位。PUMA 為慶祝 SUEDE 誕生 50 週年,今年起接續與各領域知名品牌合作推出 SUEDE 50 週年紀念系列鞋款,日前與嘻哈精品品牌 MCM 聯名推出的限量紀念商品更是甫上市就銷售一空,成功創造運動與時尚圈熱議話題。今 PUMA 再度公布接續的 SUEDE 50 聯名合作對象:世界頂尖球員卡製造品牌 Panini。

SUEDE 50週年限定!PUMA X PANINI 閃卡魅力 經典必藏

PUMA 與 Panini 兩者秉持對運動的無限熱情,將球員卡收藏與街頭文化相互結合,以球迷們深諳的共同語言“Got, Got, Need, Got”象徵當年球迷們對於球員卡瘋狂收藏的拚勁,也用球員卡(閃卡) 晶光閃亮的獨特設計闡述 SUEDE 50 令人著迷的明星魔力。

PUMA SUEDE x PANINI 與其特製鞋盒

Panini 於 1961 年創立於義大利,以其豐富的珍藏球員卡相冊聞名全球,因對於運動的熱愛,其發行的卡片種類從經典卡通擴展到運動紀念卡,尤其與國際足球賽事的緊密串連更讓 Panini 發行的卡片深獲球迷珍藏價值。此次 PUMA x Panini Suede 以其精緻的設計作工為一大特色,灰白麂皮鞋面壓上滿版  Panini Authentic 印花,分別在兩隻鞋底上印有收藏家的箴言:GOT, GOT, NEED, GOT;童心未泯的設計莫過於鞋舌上如同貼紙般可拆卸的魔鬼氈  Suede 50 LOGO 及 Authentic Panini x PUMA 聯名標誌。

每雙 PUMA x Panini Suede 都附上獨特設計的 Suede 50 專屬鞋盒,內附一張海報以及一組印有傳奇足球選手 Diego Maradona、Gianluigi Buffon、和年輕足球新星 Antoine Griezmann、及 Hector Bellerin 的球員閃卡,宛如帶領球迷們回到那段難忘的過去,重溫當年瘋狂於球員閃卡收藏的懷舊樂趣。

PUMA SUEDE x PANINI 鞋舌閃亮LOGO

PUMA SUEDE 50 週年系列活動將持續推出精彩聯名限定鞋款,此番 PUMA x PANINI限量聯名 SUEDE 紀念鞋款,全球將同步於 7 月 7 日在指定 PUMA 門市限量發售。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