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楊俊瀚百米摘金 締造中華臺北世大運田徑男子新猷
1
楊俊瀚百米摘金 締造中華臺北世大運田徑男子新猷
2
長距離跑者也需要做衝刺訓練嗎?
3
為什麼善用馬拉松配速法,能助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楊俊瀚百米摘金 締造中華臺北世大運田徑男子新猷

2017-08-24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10秒22!恭喜楊俊瀚(Chun Han Yang)!」大會播報同時,楊俊瀚在百米終點振臂握拳,臺北田徑場破萬名觀眾歡呼喝采,這是中華臺北、世大運史上田徑男子運動員首金,為臺灣留下歷史新頁,也是繼1991年風速女王王惠珍在英國雪菲爾世大運200公尺競賽封后,相隔26年之後,中華隊再次在世大運田徑項目摘金。

「全台最速男」楊俊瀚先是在準決賽跑出10秒20的新全國紀錄,以分組第一晉級決賽、加深他的信心。

田徑男子100公尺準決賽楊俊瀚破全國紀錄。

「其實我覺得、我還想再趕快比,因為破我最佳後,很有信心,當然我也擔心會不會因為等待而冷掉,甚至是心情太激動。因為在休息時,我光在那邊,心臟就一直跳,進決賽前一分一秒等待,最煎熬就是那時候。」決賽楊俊瀚位於第五道,面對南非好手Thando Roto、日本好手多田修平(Tada Shuhei)及美國好手Cameron Burrell。

強敵環伺,楊俊瀚脫穎而出,跑出10秒22收下金牌,南非好手Thando Roto以10秒24摘銀、美國好手Cameron Burrell則跑出10秒27獲得銅牌。

男子100米決賽楊俊瀚奪金後開心慶祝。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賽前、那時就說我們要拿金牌,我講了,可是我行嗎?我上屆預賽就淘汰,那金牌到底怎麼去拿、怎麼去做,我根本想像不到。」楊俊瀚上屆光州世大運,男子一百公尺預賽起跑違規,當時完全沒有真正感受到世大運競技氛圍。

他坦言,兩年前還是個18歲高中生,身心都沒準備好,「這兩年,尤其去年不斷去拚奧運資格,即使最後沒達成目標,但過程真的收穫很多。」

豐富比賽歷練,楊俊瀚不畏懼頭一回遭遇、不到1小時的休息時間,他決賽前告訴自己,「一趟、一趟做好就好,不要想太多,然後決賽時,在起跑線上聽到觀眾的加油聲、歡呼聲,民眾的熱情,我的心情反而踏實,去面對期待已久的決賽。」

臺北世大運中華隊100公尺金牌得主楊俊瀚母親陳秀琴在賽後記者會現場開心相擁。

楊俊瀚衝破終點線後,由於前三名很接近,他還不確定名次,停下來觀看大螢幕,確認金牌後,他轉身跑回觀眾席前,張開雙臂、鞠躬感謝現場民眾加油。

「得到金牌的當下,想說要感謝誰,或要獻給誰,腦海閃過太多畫面了,就像跑10秒一樣,每個畫面都這樣子掠過,誰在關鍵時刻說過什麼話,或是我在艱難時,誰拉了我一把,這些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覺得這面金牌,就是為大家拿的。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我不能說是因為誰、我才拿到這面金牌。」楊俊瀚在賽後記者會上真情流露,媽媽陳秀琴意外現身,兩人當場擁抱,楊俊瀚仰頭、不想流下男兒淚。

世大運女子100公尺由牙買加選手FORBES Shashalee以11秒18摘金,義大利選手SIRAGUSA Irene突破個人最佳、11秒31收下銀牌,瑞士選手KORA JOSEPH Salome Kpayero跑出11秒33獲得銅牌。

田徑男子100公尺決賽,強敵環伺中,中華隊楊俊瀚脫穎而出,以10秒22收下金牌。

臺北世大運田徑男子100公尺 終點攝影槍照片: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影片提供/華視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距離跑者也需要做衝刺訓練嗎?

2017-05-16
跑步知識庫半馬全馬訓練馬拉松觀念跑步訓練

大多數的跑者為了一個參賽目標而練習,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跑得更快,所以衝刺訓練其實非常重要。但根據Strength Running的跑步總教練Jason Fitzgerald表示:會做速度訓練的長距離跑者,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像節奏跑、間歇跑、斜坡跑、長跑等都是跑者們比較熟悉的經典訓練方法,儘管它們能夠讓跑步速度變快,但實際上這些技術都不比真正的衝刺訓練來的快。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衝刺訓練呢?長距離跑者到底是否需要進行衝刺訓練呢?

衝刺訓練 ©wallpapercave.com

最快速度就是跑者付出100%的努力所達到的速度,而衝刺訓練通常是短距離跑者的主要訓練方式,它能夠提高跑者的最快速度、加速度和速度耐力。像里約奧運200公尺的金牌得主Usain Bolt,他最快速度能保持的距離大約在30-50公尺。
 
加速度就是跑者從起跑位置達到最快速度有多快,也就是多長時間能夠加速到最快速度。速度耐力則是你的最快速度能夠保持多久?而大部分人只能保持5-7秒,不過對於長距離跑者來說,這一點對於整體的表現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若你從來沒有測試過自己的最快速度,那麼,在大多數情況下,以上三個的速度要素並不是目前最該在意的。所以,長距離跑者應當在日常鍛煉中加入一些衝刺訓練,有三個原因如下:

提高速度,吸收纖維產生能量

1. 衝刺訓練能夠提高跑者的最高速度。這有利於跑者衝刺階段的發揮,而且能夠掌控更大的速度範圍。同時也有助於慢速跑時感覺容易,特別是在800公尺或是3000公尺的距離比賽中,會有更險著的表現。
 
2. 衝刺訓練能夠刺激腿部吸收更多的肌纖維來增加能量產生。有了大量的肌纖維之後,非常有利於在比賽最後的衝刺階段。
 
3. 這樣的速度訓練能提升跑步效率,當體內儲存了這些額外的肌纖維,即使遇到困難的路段,如跑上坡,或是進入了疲勞期,也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而不會因為這些理由而導致體力與速度下降過快。

知識便利貼|肌纖維與運動表現
不同肌纖維在運動中的參與,與運動的努力程度有關,輕鬆的運動中,慢縮肌纖維來應付即可,稍吃力時,吃重的運動慢縮肌與快縮肌通力合作地參與運動。此外肌纖維型雖然與運動表現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它卻不是關乎勝負的唯一關鍵。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衝刺訓練不簡單,先暖身再戰

衝刺訓練非常具有挑戰性,不光是因為訓練強度大且休息少,而是因為它會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神經肌肉中挑戰大腦和肌肉之間的通信路徑,它們需要很長的恢復時間。雖然衝刺訓練可能不像艱苦的鍛煉,不過若是第一次嘗試之後,絕對會讓你非常有感。
 
所以,跑者進行衝刺訓練之前需要熱身運動,例如輕鬆跑、弓箭步等。以下有4種訓練麼模式,它們的難度勢逐漸增加的。
 
1. 每次8秒山坡跑,60-90秒步行恢復,共做四次。
2. 20公尺全速跑,90秒-2分鐘步行恢復,共做四次。
3. 25公尺全速跑,2分到2分半鐘走路進行恢復,共做六次。
4. 30公尺全速跑,2分到2分半鐘走路進行恢復,共做六次。

關於長距離跑者進行衝刺訓練時,有兩個重點,第一是訓練量不能太大;衝刺訓練不是訓練中的重點,但卻是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適量即可,也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二則是竭盡全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堅持4-6週的速度訓練之後,長距離跑者就會發現自己的速度漸漸提高。很快地,這些優點將回饋到未來更長的距離之中,你將能不斷的突破個人紀錄,並感覺到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什麼善用馬拉松配速法,能助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2017-01-04
跑步知識庫全馬訓練馬拉松觀念跑步訓練

無論是為了某場比賽的專門訓練還是為了下半年的長跑計畫,近年來,許多跑者開始嘗試精英跑者長期使用的一種馬拉松訓練;配速跑,作為它們平時的訓練。
 
這些訓練使馬拉松跑者有了明顯的感覺。畢竟,對非全馬的距離來說,良好的訓練計劃包括以某個目標為主,再進行規劃性的訓練即可,那麼為何馬拉松就例外呢?

在馬拉松訓練中,比賽配速訓練不僅是從身心上做好保持全程良好配速的準備,也是練習比賽日補給策略、測試比賽裝備的最好機會,還能知道你的馬拉松目標是否現實。
 
但當他們暫時遠離馬拉松而專注回於短距離項目時,大多數跑者便會拋開馬拉松配速跑。甚至沒有馬拉松經驗的跑者則極少以此配速訓練。這是不對的,因為馬拉松比賽配速訓練對非馬拉松跑者在賽季前和中期都有好處。

配速法的省力如同車子省油的道理

馬拉松配速訓練就是最好的提高肌耐力的訓練之一;不只是長距離練習或是更快的頻率,馬拉松配速訓練能增加慢肌細胞的有氧能力,生成更多毛細血管用於為這些細胞輸送更多氧氣,提高細胞乳酸排出和降低乳酸堆積的能力,並提升跑步效率,相當於讓車更省油的道理。
 
這些訓練教會跑者閱讀自己的身體,並學會找到一種在困難之中,仍可以維持的配速。馬拉松配速有助於打下強大的基礎,以便在賽季中加入間歇訓練。基礎越強,你能做的間歇訓練就越好,很可能讓你的完賽時間,減少數秒甚至數分鐘。

©redbull.com

如何融入馬拉松配速訓練

如果你目前還不知道自己的馬拉松配速,這裡有兩個推薦方法:
 

  1. 5K跑20分鐘以內的跑者:目標是比目前的5K配速,每英里(約1.61km)慢45-50秒;更慢的跑者要比5K配速,每英里慢1分鐘。這叫作慢速節奏跑。如果它比你一般的配速快,但比15K到半馬的配速慢,這種速度則被稱作節奏跑。
  2.  如果你是新手或者身材豐腴者:那你的馬拉松配速訓練目標可能只能比你一般長距離配速快一些,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呼吸調整來分配。在長跑訓練中,你的速度水平應該維持在對話程度上。但在馬拉松配速下,你的呼吸要明顯加快,除了簡短的、兩三個詞之外,在講話的過程中應該是不舒服的。

力量就是速度

當你想避開太激烈的高強度訓練時,馬拉松配速跑是完美的基礎訓練。無論你是訓練從800m到馬拉松的任何距離,這種方法都是同樣重要的,你可以根據比賽來調整距離,但關鍵法則是力量就是速度。
 
你也可以連續做馬拉松配速訓練,當然距離可以是你目前長跑距離的1/3或2/3;就是如果你在跑15K的長跑,那可以進行5-10K的馬拉松配速跑。在馬拉松配速跑前後幾天安排一次輕鬆跑,即使訓練能使你充滿能量,且應該不會產生明顯的疲勞,但仍會使你的神經系統和肌肉糖原產生消耗,同時加劇肌肉和結締組織緊張。
 
當然,在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訓練的日子,熱身和放鬆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於配速比間歇訓練或節奏跑要慢,所以相應的熱身可以是10-15分鐘的輕鬆跑及簡短熱身,這應該足夠了。

最後,你可以在你最喜歡的或最熟悉的地方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而不必特地去找越野小徑,或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