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韓國射下9金3銅 中華臺北4銀一銅
1
韓國射下9金3銅 中華臺北4銀一銅
2
跑步
運動易猝死的3大風險族群!醫師建議45歲前進行心血管狀況5大檢測
3
NIKE AIR FEAR OF GOD系列:JERRY LORENZO 的體育情懷與思維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韓國射下9金3銅 中華臺北4銀一銅

2017-08-24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2017臺北世大運射箭賽24日收兵,韓國隊技高一籌,囊括了10面金牌中的9金,其中李承潤(Lee Seungyun)連兩屆包辦反曲弓個人賽、混雙和團體賽3面金牌最搶眼,唯一突破南韓缺口的,是奪得複合弓男子團體賽冠軍的俄羅斯隊。

反曲弓團體賽銀牌中華臺北隊。

22歲的李承潤,這次是第二次參加世大運,他自2005年開始練射箭,此次和里約奧運金牌搭檔金優鎮(Kim Woojin),一起來臺角逐世大運,個人賽在世界紀錄保持人金優鎮失常、未能晉級金牌戰的情況下,他擔起重任,成功守住3面金牌。

李承潤表示,比賽這幾天的天氣對他來說太熱了,狀況其實不大好,但他不斷提醒並鞭策自己,就算狀況不好,還是要維持一定水準,對於金牌戰對手中華臺北,李承潤說:「臺灣選手實力愈來愈好,愈來愈常在國際大賽碰頭。」

被問到外界傳聞、韓國隊為訓練箭客專注力,練習時會在手上放蛇,男子反曲弓個人賽世界紀錄保持人金優鎮笑說:「是聽前輩說過啦,但我自己沒碰過,現在多用科學化的訓練,加強心理素質。」

韓國隊里約奧運金牌成員本次世大運依舊拿下金牌,右起李承潤、李雨錫、金優鎮和教練合影。

首日射破女子反曲弓個人賽世界紀錄的韓國崔美善(Choi Misun),對於個人賽被淘汰,覺得有些可惜。「但我告訴自己接下來還有比賽,要先拋下之前成敗,還好團體賽和混雙都順利拿下金牌,這樣心情有稍微好一點。」

射箭賽結束後,是否要四處走走看看?女子個人賽金牌得主姜彩榮(Kang Chaeyoung)笑說:「是很想啊!但我們25日就得回韓國了!」

韓國隊右起崔美善、姜彩榮、李殷京,開心重登女子反曲弓團體賽后座。

中華臺北隊在本屆射箭賽共拿下4銀1銅,銀牌分別是男、女反曲弓團體賽、女子反曲弓個人賽譚雅婷(Tan Ya-ting)、女子複合弓個人賽陳怡瑄(Chen Yi-hsuan)的傑作,銅牌得主是複合弓混雙陳享宣(Chen Hsiang-hsuan)/陳怡瑄。

中華臺北左起彭家楙(Peng Chia-mao)、譚雅婷(Tan Ya-ting)與雷千瑩(Lei Chien-ying)聯手獲得女子反曲弓團體賽銀牌。

未能摘金,中華隊教練倪大智坦言有點可惜,但仍給選手表現打一百分,「女子團體賽金牌戰,中華隊由2:4追到4:4,加射才輸給射出三支滿分箭的韓國隊,拼戰精神值得肯定。」

中華臺北隊拿到女子反曲弓團體賽亞軍。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運動易猝死的3大風險族群!醫師建議45歲前進行心血管狀況5大檢測

2023-09-26
綜合話題觀念運動傷害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你知道每個人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其實都不一樣嗎?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會在新聞上看到,有民眾在健身房或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原因。醫師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應格外注意身體究竟能負荷多大強度的運動,也提供日常生活中檢測及保養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跑步
醫師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應格外注意身體究竟能負荷多大強度的運動。

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施奕仲表示,臨床上曾遇到自覺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民眾,檢查後才發現心臟有肥厚性心肌病變。這是一個容易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心臟問題,若未及時警覺,且持續以高強度運動對心臟施壓,恐釀猝死危機。因此提醒民眾,先了解身體狀況,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為何運動會導致猝死?

施奕仲表示,運動導致猝死的緣由,多數是心臟抑或是血管問題,而罹患慢性病患者,就是高危險群。提醒民眾若符合以下3大原因者,即是「運動猝死」主要的高風險群:

1.心臟問題

心臟結構異常:如肥厚性心肌病變、左心室出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等。 患有致命性心律不整:如長QT症候群、Brugada症候群、心肌炎後遺症、陳舊性心肌梗塞或電解質嚴重失調等等所誘發的心室頻脈,甚至心室顫動等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

2.血管性問題

血管的主要問題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急性發作,也就是急性心肌梗塞。 腦血管梗塞(梗塞性中風)、主動脈剝離、腦出血(出血性中風)等,也是應注意的狀況。以主動脈剝離為例,由於運動時血壓會有生理性的上升,所以如果本身體內的血管硬梆梆、缺乏彈性,就有可能在運動時,因血壓起伏過大,而導致主動脈剝離。

3.慢性病

患有慢性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其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群人,如果又控制不良,會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好發族群,不可不慎。 本身缺乏運動習慣的慢性病者:更需注意避免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最好經醫師評估、定期健康檢查,在良好控制慢性病的情況下,漸進式地增加運動時間、強度與頻率,才能安全地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

運動導致猝死
運動導致猝死的緣由,多數是心臟抑或是血管問題,而罹患慢性病患者就是高危險群。

此外施奕仲補充,有時心臟問題也可能是藥物交互作用造成,尤其是有些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發作,可能是因為同時服用部分抗組織胺類藥物,與部分抗生素時所引發。因此提醒民眾,若有同時在看診不同科別時,一定要告知醫師正在使用中的藥物。

評估心血管健康5大檢測

施奕仲舉個案說明:30歲黃先生是馬拉松的愛好者,在一次健檢過程中,因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左心室心尖部肥厚問題,加上心電圖出現頻發性的心室早期收縮,甚至是心室性二連脈、三連脈,是典型的運動猝死高風險者。所幸及早發現治療,接受心臟科醫師建議的運動規劃,安心防範未來可能的運動猝死風險。

他提醒,運動猝死的機率其實並不高,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此類狀況發生前,多數都毫無徵兆,才是最令人擔心的一點。建議民眾最好先透過健康檢查,了解自身是否有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結構、血管、心電傳導等異常,才能避開運動時導致的急性心血管風險。

施奕仲呼籲,民眾最晚應於在45歲以前,透過心血管狀況5大檢測,進行完整評估,但若有家族史者,越早檢測越好:

1.血液檢驗:

可了解心臟冠狀動脈相關疾病各個風險因子的數值,並評估脂蛋白型態、血管是否有異常發炎等的狀況。

2.心臟超音波:

了解心臟結構是否有異常,如是否有肥大、瓣膜、先天性心臟病、陳舊性心肌梗塞或升主動脈大小等問題。

3.運動心電圖:

透過運動來評估冠狀動脈血流是否受阻造成心肌缺氧,且運動激發交感神經張力,還可評估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狀況。

4.頸動脈超音波:

了解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群有無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或血管狹窄等異常。

5.動脈硬化儀:

藉由脈動波流速檢測血管硬化程度,了解血管因缺乏彈性而爆裂的風險。

除了以上基本檢查,醫師也會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需求,更進一步建議應做的檢查,像是攜帶式24小時、72小時或7天的心電圖監測,以及動脈粥狀硬化進展分析、脂蛋白亞型分析等更全面的檢測,並針對問題提供解方,協助民眾確認心血管健康。

健康檢測
醫師特別呼籲,最晚應於在45歲以前,透過心血管狀況5大檢測進行完整評估。

心血管健康的保養原則

施奕仲指出,儘管心血管有異狀者,在運動時的確會有風險,但是想要保養心血管健康,定期做有氧運動很重要。尤其是血管硬化者,多數無運動習慣,才會導致血管彈性消失,進一步造成一運動就會爆血管的狀況。

他強調:「不是因為運動導致血管出狀況,而是不運動導致高風險。」且規律有氧運動者,心臟效能還會變好,也能降低心臟負擔,好處甚多。他建議,只有充分理解自身健康狀況,搭配適量的運動的時間、頻率及強度,才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門,也能盡情享受運動的樂趣與好處。

延伸閱讀:

運動前吃什麼?「時機、營養素搭配、肝醣存量」一次看

有圖解》治頭暈做「復健運動」就有效!物理治療師親授「4招」在家做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運動猝死沒徵兆!你能承受的運動強度有多大?3風險群運動前先檢測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AIR FEAR OF GOD系列:JERRY LORENZO 的體育情懷與思維

2018-11-14
綜合配備館NIKE生活流行

Nike與Fear of God創始人兼創意總監Jerry Lorenzo首次合作企劃的亮點是一款Nike Air Fear of God 1籃球鞋。在過去的幾周裡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一睹了這款採用雙層Zoom Air鞋款的真面目,先是由Jerry Lorenzo展示了這款Fear of God最新產品,接著此鞋款又出現在NBA的球場上。這種策略性的首次亮相方式,完全展現了Jerry Lorenzo的用心良苦,那就是將重點放在體育元素上。

NIKE AIR FEAR OF GOD系列:JERRY LORENZO 的體育情懷與思維

這位來自洛杉磯的設計師說:“對這款鞋唯一的判斷方式就是孩子第一次看到鞋子時的感覺,這款鞋會讓他產生什麼樣的感受。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圖片以各種方式被傳播,傳播產品的方式完全沒有仔細斟酌和情感依戀。我的目標是為孩子營造一種發自內心的體驗 - 當他第一次看到Ben Simmons或是他最喜歡的運動員穿著這款鞋出現在賽場上的感覺。”

Jerry Lorenzo想利用某種懷舊元素。不是關於穿什麼,而是如何穿。他想喚醒一種他認為處於目前被忽略有如休眠狀態的情懷與精神,讓人們回想起運動曾經對造型風格有著決定性影響力。

Jerry Lorenzo說道:“我成長於80年代、90年代高中畢業。在我年輕的時候,與現在的情況完全相反,我們的街頭服飾靈感都是來自頂級明星運動員和職業運動員。那個時候像Andre Agassi和Michael Jordan這些運動員正處於運動生涯的巔峰,他們的穿著無論是從設計還是美觀上都十分講究。”

NIKE AIR FEAR OF GOD

Leo Chang剖析 Air Fear of God

1. Nike Air可見式氣墊的造型可能參考了Air Max 180,但採用了突破性的雙層Zoom氣墊,而且擴充為內部全掌Zoom。Leo Chang說道:“腳感的緩震回彈性令人難以置信。這主要得益於我們針對性能取向的籃球鞋的設計理念。”

2. 為了在性能和風格之間達到適當的平衡,Nike Air Fear of God 1採用了一種新的鞋楦,既保留了Jerry Lorenzo主張的立場,同時兼具Nike Basketball最重視的運動員舒適度。Leo Chang說道:“我們對他的鞋楦進行了掃描,捕捉到了他身體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腳趾空間。”

3. TPU cage靈感來自Huarache Light,“我們想要打造鎖定雙足的感覺,特別是在腳跟和中足周圍。並達到與cup sole橡膠外底無縫整合的效果。”

Nike Air可見式氣墊的造型採用了突破性的雙層Zoom腳跟氣墊

Jerry Lorenzo與Nike籃球資深鞋類設計總監Leo Chang合作設計Air Fear of God,在審美視覺和性能追求之間取得了平衡。Leo Chang這樣評價Jerry Lorenzo:“他是一個有著非凡追求的人,他對創新和性能有著極深的理解。他也很有耐心,無論是對新設計師還是新的設計流程都保持開放的心態。”這意味著需要對兩者保持極大的耐心,Jerry Lorenzo說道:“為了創造出一款兼具風格和創新功能性的產品,絕對不能在流程上做出讓步。”

按照Jerry Lorenzo的說法,對流程的嚴格要求源自他在棒球和籃球方面的背景。運動為他的生活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名設計師,這種競爭力使他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成績,同時也展現在了他的作品中。

Jerry Lorenzo

最近Jerry Lorenzo發現Nike30周年紀念活動Just Do It重在強調運動在生活各個方面所展現的價值。本次活動由多位運動員作為形象大使,"Dream Crazy"令Jerry Lorenzo想到“有的人雖然身處體育圈之外,卻在生活中處處洋溢著體育精神。”這就是該系列想要表達的東西——存在於穿著者的靈魂深處。Jerry Lorenzo總結道:“本次合作獻給所有在小城市長大、卻有大城市夢想的孩子們。告訴他覺得自己應該擁有什麼,而不是社會告訴他應該擁有什麼。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