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中國跳水夢之隊缺席 日本隊父女檔來自中國
1
中國跳水夢之隊缺席 日本隊父女檔來自中國
2
東京帕運游泳選手陳亮達無緣決賽  自敘「夢想達成了一半」
東京帕運游泳選手陳亮達無緣決賽 自敘「夢想達成了一半」
3
自由式與仰式的呼吸和換氣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國跳水夢之隊缺席 日本隊父女檔來自中國

2017-08-26
話題 水上運動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2017臺北世大運,在臺北市立大學詩欣館舉行的跳水賽,堪稱是臺灣歷年來、最高水準的一場跳水國際賽。包括幾位奧運得牌選手、世錦賽的冠軍選手,在臺北同場較量。雖然中國跳水「夢之隊」因故無法前來,但還是到處見得到中國跳水大軍的影子。像日本跳水隊,陣中的美女選手馬淵優佳(MABUCHI Yuka)此次來台備受關注,除了長相清秀成績出色,她還有中國血統。她的父親、正是他的跳水教練馬淵崇英(MABUCHI SUEI),其實是道地出身中國的跳水選手。

中國跳水夢之隊缺席 日本隊父女檔來自中國

馬淵崇英本名蘇薇,名字斯文,是一名出色的中國跳水選手,他在1988年毅然決然前往日本,開展在日本近30年的發展。他曾培育出世錦賽銅牌選手寺內健,在歸化日本籍後,取了馬淵崇英的日本名,但崇英兩字的拼音發音、和蘇薇相同,是相當有中國味的姓名。

出身中國,接受採訪毫無問題,在賽場和許多工作人員溝通,也直接用中文。儘管台灣相當熟悉,跳水界也有許多朋友,但這僅僅是馬淵崇英教練第二次到台灣,之前他曾到臺北旅遊,短短三天,沒機會去太多地方看看,印象中臺灣食物好吃,曾買過口味非常出色的牛肉餡餅,還打包了許多肉粽、月餅帶回日本慢慢品嚐。但這次主要是帶隊來比賽,沒有太多時間出去走走,他非常期待下次的臺灣之旅。

至於美女選手馬淵優佳,今年才22歲,已經在五月和同為日本游泳國手的瀨戶大也步上紅毯,成為日本泳壇令人羨慕的國手情侶。她認為伴侶人很好,感覺能走一輩子,於是就這麼定了下來。生涯第一次造訪台灣,她最好奇的就是,雖然沒時間到處走走,但整天待著的選手村和跳水館,到處都有國旗,認為民眾的「愛國心」很令人感動。她印象最深的,還有芒果雪花冰。
馬淵優佳在世大運女子三米跳板準決賽中,順利擠進前12名,晉級最後決賽。

日本跳水選手馬淵優佳(左)與教練父親馬淵崇英賽後開心合影。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帕運游泳選手陳亮達無緣決賽 自敘「夢想達成了一半」

2021-08-30
賽事水上運動游泳新聞話題

2020 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我國代表團 18 歲游泳選手陳亮達 30 日台灣時間上午 8 點,參與男子 S7 級 100 公尺仰式預賽,游出 1 分 18 秒 28 成績排名第九,無緣決賽,個人首屆帕運賽事到此結束,他形容是「夢想達成了一半。」

東京帕運游泳選手陳亮達參賽男子 S7 級 100 公尺仰式
東京帕運游泳選手陳亮達無緣決賽 自敘「夢想達成了一半」(圖為男子 S7 級 100 公尺仰式)

陳亮達先前在男子 SM7 級 200 公尺混合式游出 2 分 54 秒 22 預賽止步、男子 S7 級 400 公尺自由式決賽以 5 分 15 秒 89 排名第八作收,今參與個人最後一項賽事-男子 S7 級 100 公尺仰式,以 1 分 18 秒 28 成績排名分組第四,該項目總排名第九,無緣擠進前八名決賽。

「成績還可以,主要還是速度游不太出來,但這問題短時間內沒辦法這麼快解決。」雖沒能改寫自己在去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締造的 1 分 16 秒 45 全國紀錄,然而以今年來到帕運前的備戰狀況,陳亮達提到,這樣的表現與自己所預期的相差不大,算是還不錯,自己也十分享受比賽。

陳亮達出戰游泳男子S7級400公尺自由式以第8名作收
陳亮達出戰游泳男子S7級400公尺自由式以第8名作收

從 3 歲起為了防止大腿萎縮而接觸游泳,陳亮達 15 年來靠著堅持和努力,游進世界身心障礙者的最高殿堂,他透露:「大概從 2004 北京開始知道帕運這個比賽,也把它當目標,但那時候還沒確定自己什麼時候能游到,直到 2018 年亞帕運(奪兩面銀牌)之後,才覺得自己應該有機會。」

儘管訓練再辛苦、再疲倦,樂觀的陳亮達沒想過要放棄,他露出一貫的「達式笑容」表示:「還是會覺得累啊,但就想說再練個幾天就要比賽了,就還是游,撐過去就好了。」如願來到東京、踏上帕運舞台,談起這次生涯初體驗,陳亮達形容是「夢想達成了一半」,他說:「就是希望表現可以越來越好,能多好就多好。」

陳亮達獲個人今年最佳成績
陳亮達獲個人今年最佳成績

有別於過往參與其他國際賽事,陳亮達有感,今年來到帕運受到更多人的注目,「突然受到很多的關注,也比較多媒體報導,有好有壞,好的是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有這群人在努力,但相對還是有一些壓力,因為大家都在看。」

第一次來到日本卻因疫情因素沒有機會再多停留,回到台灣之後,陳亮達的下一個目標將積極備戰明年亞帕運,「希望每個項目都可以游好,提升自己的能力。」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由式與仰式的呼吸和換氣技巧

2017-06-01
呼吸訓練觀念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除了游泳初學者以外,你可能會注意到,在50公尺之內,平均每名游泳者最多只需1-2次換氣,甚至有一些游泳者在整個50公尺內都不用換氣。所以這代表說一位游泳者的肺活量是多麼重要。當然,並不是非要練習到每隔50公尺最多只能換氣一次或兩次,但是有一些技巧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swimbetterhq

自由式換氣別刻意抬頭

許多自由式初學者會在換氣時讓雙腳停止踢水,待恢復水平姿態之後才開始繼續踢水的錯誤動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在換氣的時候出現刻意抬頭的動作,而破壞身體平衡打亂踢水節奏,接著以下的情況開始出現:
 
換氣時,若頭刻意抬得太高,造成身體一緊繃,肩膀便會跟著下沉,導致前手無法延伸,身體滾轉的軸心也跟著跑掉;這個時候髖關節和腿就會跟著下沉,加強身體與水接觸的橫截面積,使阻力幾乎增加了一倍。
 
緊接著,為了不讓自己身體下沉,踢水開始瞬間加快,然後又因為過快的踢腿,導致缺氧,急著想吸一大口氣,於是在下一個換氣動作之後,又開始換氣換不好,空氣也吸不到。

提臂出水,是換氣最好時機

想提升自由泳呼吸的效率,必須了解正確的呼吸姿勢、呼吸的時機和位置:

以左側換氣為例,左臂推水完畢,將要提臂出水,此時是瞬間速度最大的時候,是換氣的最好時機。為什麼要在速度最大的時候換氣?因為速度最大的時候,水會在頭部形成最大的波谷,這個時候只要稍微轉動頭部,就能從側面吸氣了,非常簡單。就像快艇在水中前進的時候,船尾留下的下降的水面。
  
當你隨著你的頭部和身體在水中向前移動的時候,你會產生一股渦流,類似小船一樣,渦流的形狀表示水位沿著游泳者的面部兩側下降。它會在你的身體和頭部兩側製造一個凹槽,位於泳池水面的下方,因此在比耳朵更低的位置有空氣存在,在這個凹槽裡呼吸,你卻無需刻意抬頭進行吸氣。

了解了這點,就知道沒必要刻意抬頭換氣,並且要在左臂推水的時候,就做好換氣的準備。

渦流位於泳池水面的下方,因此在比耳朵更低的位置有空氣存在,在這個凹槽裡呼吸,你無需刻意抬頭進行吸氣。 ©greenadventurestravel.com

自由式呼吸的動作要領

換氣時為避免刻意抬頭呼吸,可以用臉頰去貼住肩膀,並且用臉頰開始去推動肩膀,推動身體同時進行轉動,嘴自然出水面,頭略向後,看自己的肩頭,用頭頂把水頂開,留下一片下陷的區域,略微縮一點下巴,嘴巴就自然處於空氣當中了,根本不用把頭抬起來很高去找空氣。

自由式轉頭呼吸步驟

1. 吸氣時側的手臂入水前伸時稍閉氣;隨著划水動作,用口、鼻在水中緩緩呼氣。
2. 當該臂劃至肩下開始推水時,隨著身體往吸氣側的轉動,頭也開始往吸氣側轉動加速呼氣。
3. 當該臂提肘出水時身體轉動達到最大幅度,臉部側對著水面,口處於由向前游進所產生的頭波的波谷之中,此時迅速張口吸氣。
4. 當手臂經由空中前移超過肩部準備入水時,隨著身體的轉動,轉頭還原使臉部浸入水中,開始下一個呼吸週期。

仰式不沉訣竅:雙腿要打直

很多人游仰式時身體總是浮不起來,問題最有可能出在腿部動作上。游仰式時雙腿一定要打直,包含膝關節、踝關節都要伸直,雙腳稍微內扣。踢水時大腿需用力,直腿下壓,兩腿交替不能停頓。初學者可以先在陸地上做一些腿部模仿練習,來體會動作要領。
 
另外,仰泳不是全身放鬆地躺著,必須挺胸、收腹、斂臀。千萬不能坐在水中,那樣就快就會沉下去了。如果動作足夠標準,想提升速度的話,就要加快踢水的頻率。一般平均踢水6次、划手1次是標準頻率。行進間兩臂要交替划水,兩臂之間最好保持在180度左右。在水面上雙臂要伸直,手入水的時候大臂最好碰到自己的耳朵,手入水後,先屈腕,再屈肘,手至肚臍位置時再用力推水。

©arenawaterinstinct.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