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世大運棒球賽 美國將戰韓國拚冠軍戰門票
1
世大運棒球賽 美國將戰韓國拚冠軍戰門票
2
NIKE AIR MAX DAY 系列鞋款 開啟全新氣墊革命
3
羽球「世界球后」的蛻變 運動科學讓戴資穎登上高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棒球賽 美國將戰韓國拚冠軍戰門票

2017-08-26
話題 球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棒球 新聞

臺北世大運棒球四強戰,美國對決捷克隊,先發投手Cole McDonald完封9局,未被擊出任何安打,僅讓捷克打者因為三個保送和一次守備失誤站上壘包,打線一開賽便攻下6分大局,終場美國以8:0擊敗捷克,複賽戰績一勝一敗,26日將出戰韓國,爭取冠軍戰門票。

Cole McDonald鎮壓全場,除了沒被敲出安打,還送出7次三振,唯一亂流出現在1局下,單局保送兩名打者,但之後上演12上12下,直到5局下,美國出現守備失誤,捷克打者才終於又踏上壘包,接著他又連抓了11個出局數,9局下、一人出局時雖然投了保送,但隊友用雙殺守備相助,幫助他初嚐無安打比賽的滋味,「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經驗,我高中也從來沒這麼接近這項紀錄過,謝謝臺北這個幸運地。」

Cole McDonald無安打比賽入袋後,隊友全都上前恭賀,「比賽中是隊友跟我講,才知道正在挑戰無安打比賽,但我讓自己刻意忽略這件事,直到比賽結束後,才去享受當下。」Cole McDonald表示,速球、滑球和變速球,是他能壓制捷克打者的最主要3個球種,另外也要謝謝捕手的搭配。

美國總教練Rick Heller對Cole McDonald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他給了我們最迫切的幫助,在牛棚投手一位都沒上場的情況下,25日我們早場對韓國,有充足的兵力可用。」

捷克先發投手Tomas Duffek在一局投出3次保送,守備也沒幫忙,發生3次失誤,讓美國趁機打了11人次,只靠3支安打就灌進6分。

首局過後美國雖然也有許多得分機會,但最終留下12個殘壘,也欠缺長打出現,對此,總教練Rick Heller表示,他相信打者威力還是在,只是運氣不佳,深遠的飛球都被接殺,而且也還在適應炎熱的天氣。

美國隊在每場比賽贏球後,都會到休息區前,和看台上觀眾一同慶祝。總教練Rick Heller說,「臺灣民眾到現場來支持,我們必須向他們說謝謝。」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AIR MAX DAY 系列鞋款 開啟全新氣墊革命

2017-02-22
生活流行鞋子NIKE籃球球類配備館

自1979年Air Tailwind中首次應用以來,Air氣墊科技就是Nike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最初的八年裡,它只是以一種感受得到卻隱藏著的形式一直存在著。 1987年,Air Max系列將Air氣墊科技以可見式的設計展現了在人們面前,一場革命就此開始。之後Air Max氣墊科技迅速擴展,從跑步到籃球,從訓練到網球都可見其身影,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生活化產品。 30年後,Air Max的發展持續在進化。

2017年3月26日的Air Max Day,我們將一起來慶祝並紀念Air Max 1誕生30週年,正是這雙鞋把Air氣墊科技的創新推上顛峰。

​為了慶祝這一盛事,一系列復古、混合及創新產品將於三月陸續推出,其中還包括令人引頸以待的VaporMax,全新的Air Max氣墊系列將印證Nike前所未有的強大氣墊科技發展潛力。

NIKE AIR MAX家族

Nike Air Max 1 Anniversary

Air Max 1是一切的開端。 1987年發布的Air Max 1首次將可見式Nike Air緩震技術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款由 Tinker Hatfield設計的運動鞋最初的配色有三個標誌性的顏色,包括經典的白紅灰配色和白藍灰配色。這次,該標誌性的鞋款以令人期待的外形回歸。

Nike Air Max 1 Anniversary

女款Nike Air Max Jewell

以首次發佈於1998年並廣受歐洲女性喜愛的Air Max Plus為設計靈感,Nike Air Max Jewell是迄今以來第二雙女生專屬的Air Max鞋款。

女款Nike Air Max Jewell

Nike Air Max 90 Ultra Flyknit(3月2日發售)

Air Max 90 OG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了認可,尤其是它鮮艷的配色。在Air Max 90 Flyknit中,兩項全新創新科技的使用,讓這雙標誌性的鞋款更加輕盈:Flyknit鞋面更是增加了靈活性,而全新中空鞋底能夠減輕重量,增加舒適性。

Nike Air Max 90 Ultra Flyknit

Nike Air Max 1 atmos Elephant 

Air Max 1 atmos是2016年Air Max Day中“Vote Back 100票選經典”活動中,無庸置疑獲得最終票選勝出的鞋款。它融合了經典的Nike意念和一絲不苟的色塊設計,突出了鞋身上的翡翠色Swoosh標誌。這雙鞋由Nike與日本知名零售品牌Atmos聯名設計,於2006年隨“Zoo Pack”系列一同發表 。

Nike Air Max 1 atmos Elephant

Nike Air Max LD-Zero

這雙LD-Zero由日本傳奇街頭服飾設計師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為2016年Air Max Day設計,它採用以1970年代Nike LD1000鞋款為靈感的簡約鞋面設計,並搭配2006年首次問世的Air Max 360氣墊科技,從而創造出這款兼具經典風格和現代舒適感的原創設計。

Nike Air Max LD-Zero

Nike Air Max 1 Master 

這雙Air Max 1 三十週年紀念鞋款混合了Air Max歷史上炙手可熱鞋款的精選材質,將眾多廣受追捧的設計元素融為一體。鞋面上混合了包括原著鞋款的紅色鞋頭、深受喜愛的“Safari”印花,以及向其他經典細節致敬的設計元素。

Nike Air Max 1 Master

Nike Air Max 1 Ultra 2.0 LE

為了慶祝Air Max 1誕生30週年,Air Max 1 Ultra 2.0應運而生。作為至今具創新性的Air Max 1,中空ultra鞋底也讓它成了Nike有史以來最輕盈的Air Max鞋款之一。鞋舌上的“3.26”標誌著Air Max 1的誕生紀念日。

Nike Air Max 1 Ultra 2.0 LE

Nike Air VaporMax

歡迎見證Air氣墊科技的重生。透過靈活的Flyknit鞋面和經過徹底革新的Air 氣墊緩震系統,Nike Air VaporMax重新點燃了Air氣墊革命,毫無疑問地宣告了Nike Air氣墊科技革新,再次登上藝術殿堂寶座。

Nike Air VaporMax

Nike將陸續發布更多鞋款及驚喜來慶祝這標誌性的鞋款紀念日,敬請瀏覽Nike.com了解更多資訊。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羽球「世界球后」的蛻變 運動科學讓戴資穎登上高峰

2016-12-29
新聞羽球球類話題

2016年是戴資穎成熟蛻變的一年,生涯首度封后,成為台灣首位羽球「世界球后」。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資穎在2016年登上世界球后的頭銜呢?
 
2015年、資穎在比賽過程中,經常因過多失誤,且腳傷也影響比賽節奏,大都止步於八強或四強賽,並沒有在國際大賽中拿到任何冠軍頭銜;對小戴來說,或許2015年並不是她的年。

戴資穎在運科團隊的協助下,打出截然不同的2016年。 圖片提供:國訓中心

擺脫過往 小戴從運動科學著手

時間拉回2015年11月,當時的資穎,比賽中常因救球造成腳受傷、也對體重較無觀念;經過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營養師潘奕廷的提醒,小戴決定瘦身,因此在2016年賽季前的3個月利用休兵期間來調整;之後的資穎身體更輕巧靈活,場上配合她刁鑽的球路,確實讓我們看到嶄新的資穎。
 
此外針對小戴長途比賽的疲勞問題,且羽球比賽經常遇到無法準時開打;運動科學在營養補給上給予協助,針對幫助資穎減少疲勞感,賽前、訓練中準備不同類型的營養品補給。這些營養補給品,讓小戴在比賽時可以毫無保留的全力以赴。潘奕廷也說,安全、無運動禁藥疑慮的營養補給是首要課題。
 
體能方面,中心體能訓練師黃呈原也透過BOD POD身體組成測量儀器,協助小戴改善身體組成數據;再搭配小戴打球的特性,從力量及敏捷能力做強化。在個人化的訓練課表,非賽季期間,以增加上下肢的最大肌力為主;比賽期以維持所需的爆發力、肌力與肌肉量,更貼近選手不同時期所需的體能。
 
黃呈原笑說,小戴以前是不折不扣的「肉雞」,不喜歡做重量訓練,看到他就想逃。

在營養師、體能師的協助下,小戴今年練出漂亮的六塊肌。 圖片提供:戴資穎

登上球后的秘密武器-核心訓練

讓小戴登上世界球后的秘密武器之一,是核心訓練。體能訓練師林泰祐,強化了核心控制與穩定能力,幫助小戴更有效率的執行上肢揮拍動作或下肢移動步伐。林泰祐說,穩定的核心肌群協助軀幹,扮演有效傳遞力量的角色。
 
透過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協助,中心體能訓練師評估了資穎的核心穩定能力,並依據資穎當時體能狀況與羽球動作特殊性,給予適當訓練處方,漸進式的增強核心能力,以應對整年度高強度的超級系列賽及奧運賽事。

2016年戴資穎個人成績
● 印尼公開賽冠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台北公開賽冠軍(黃金大獎賽)
● 香港公開賽冠軍(超級系列賽)
●  超級系列賽總決賽冠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馬來西亞公開賽亞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 丹麥公開賽亞軍(頂級超級系列賽)

資訊、圖片來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