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臺北世大運首辦武術比賽 選手感謝都說讚
1
臺北世大運首辦武術比賽 選手感謝都說讚
2
跳繩帥哥挑戰3000下伏地挺身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3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LOVE路線圓滿完成 前半段精彩紀錄片搶先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首辦武術比賽 選手感謝都說讚

2017-08-28
話題 綜合 台北世大運 新聞

臺北世大運是夏季世大運自1959年開辦以來,首度納入武術競賽,這歷史時刻,不但讓更多民眾認識武術,更讓各國學習武術的大學生運動員,有了一較高下的機會,正因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本屆參加世大運的各路武術高手,無不感謝臺北世大運選辦武術。

中國是武術的發源地,習武選手人數多,且實力皆十分強勁,要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性的武術比賽非常困難,本屆代表中國參賽並奪金的李孟南(Li Mengnan)、孔繁輝(Kong Fanhui)與吳夢瑤(Wu Mengyao)都展現強悍實力,很難想像他們都是首度參加國際賽,加上目前中國全國運動會正在進行,更可看出中國武術實力的底蘊。

女子武術太極劍全能中國吳夢瑤金牌。

「感謝主辦單位選辦武術比賽,我非常榮幸能代表中國參賽,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孔繁輝談起參加本屆世大運,有些激動,他強調無論未來如何,當金牌從脖子拿下的那一刻,一切就從零開始。

男子武術全能中國孔繁輝金牌頒獎。

李孟南則更為實際,他說:「大家都知道中國武術強手很多,下次還是不是我不知道,所以我把握每一次機會。」吳夢瑤談到未來期許,也強調充實自己的重要性,她認為武術還有文化層面的支持,不只是技術,全方面的強大才是中國武術的意涵。

男子武術長拳中國李孟南獲得金牌。

臺北世大運首辦武術,最開心的當屬地主選手,陳宜盈(Chen Yi Ying)感性地說:「聽到觀眾為我們大聲加油,真的是精神支柱,很感動,在國外只有隊友相互扶持,沒有人會為我們加油。」她還打趣表示,每次出國回來嗓子都啞了。

陳宜盈也希望,藉由這次臺北世大運舉辦武術比賽,能讓大家更了解,進而更重視武術的發展,有更多人參與武術運動。

女子武術太極劍全能,中華隊陳宜盈得銀牌後感謝觀眾入場為地主選手加油。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2020-04-13
趣味跳繩有氧運動重量訓練綜合話題

覺得自己無法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很無聊嗎?那你不如來嘗試看看一些不同的挑戰,例如每天做伏地挺身?在YOUTUBE被稱為跳繩帥哥的丹·威特默(Dan Witmer),將為自己設定30天的挑戰運動,他選擇了每天完成100下伏地挺身並持續30天的目標任務,在經過30天之後他獲得了什麼成果與經驗?

“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要開始減肥,你選擇伏地挺身來做為運動的開頭,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尤其,你可以選擇一天做一些或是好幾天做一次,只要有開始執行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然而,伏地挺身不是一個充滿劇烈的運動項目,但他卻是讓你身體能適應運動訓練的一個好方法,一開始你不用許多的變化招式,只要專心執行基本的動作就可以。” Dan Witmer

抗拒與趣味?

他在執行一個月之後表示,我承認我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拒絕做這樣的動作,前六天每天100下伏地挺身真的非常的簡單就可以完成,但直到第十天開始我的身體就必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依然覺得伏地挺身這項運動充滿著趣味。

另外,Dan Witmer說,當每天進行相同運動的挑戰,將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堅持是運動是否能成功最主要的優點,同時,如果你有減肥或訓練肌肉的目標,那麼保持一致的運動習慣就是你最首要的目標。

但這個並不表示你應該期望30天後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因為,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或是一個月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是有益於增強肌肉耐力和維持苗條體態,而不是能有助於增加肌肉量的運動方式,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大量的肌肉或是肌肉力量,那你就必需要開始重量訓練,而不是參與3,000下伏地挺身或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

並且,從長遠來看每天進行100下伏地挺身是一項不且實際的運動方式,這樣的訓練模式將會對你的肌肉與身體產生極大的負擔,因為,你每天不斷的在訓練著相同的部位與肌群,卻沒有給予他們相對的休息與復原的時間,當肌肉感受到疲勞的時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失去力量並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挑戰或訓練模式,整體來說就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只有透過正確的休息與飲食習慣,再搭配上適度的訓練強度與計劃,才會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每天100下伏地挺身連續30天的影片:

最後的建議

除此之外,Dan Witmer解釋說,當我們日復一日的進行相同訓練的舉動,指可能會導致身體的不適甚至受傷,雖然,這樣的挑戰目標對於養成嚴格的紀律很好,但對於身體的肌肉成長並不理想。在這30天的挑戰過程中,我確實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當我日復一日進行手臂撐直與彎曲動作之後,手肘就開始出現腫脹與不適的情況。最後,我建議想要開始進行運動的你,每週最多做2-3次伏地挺身,並結合不同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這樣降會對於你的身體肌肉有更好的生長。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LOVE路線圓滿完成 前半段精彩紀錄片搶先看

2017-08-09
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依「LOVE」路線跑遍臺灣22個縣市,L、O、V、E四條路線均已順利傳遞完畢,8月10日起展開台北市12區的最後巡禮,歡迎民眾前往加油打氣。組委會今日公布路線前半段三部影片,讓大家感受一下聖火傳遞的種種挑戰與樂趣!

臺北世大運聖火首站挑戰攀登玉山主峰。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2017臺北世大運聖火傳遞自6月20日於義大利杜林引燃聖火,並接續於義大利拿坡里、泰國曼谷、韓國大邱進行國際傳遞後,於6月29日光榮返台,在臺北市陳景峻副市長的護送下,由代表臺灣至大邱交接火炬的火炬手-陳詩欣將聖火交接給臺北市柯文哲市長。接著就展開國內聖火傳遞,傳遞首站為玉山,接續再進行22縣市依LOVE(=台北)路線的聖火傳遞。

世大運聖火傳遞期程表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世大運聖火目前在台北市12區接力傳遞中,敬請期待後續官方釋出的各段精彩記錄影片!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