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1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
找回跑步人生!用BH跑步機完成我的線上馬拉松
3
馬拉松賽前補給10法則,你做到了嗎?
凃俐雯
凃俐雯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017-09-08
運動部落 跑步 專欄 凃俐雯醫師 跑者肌力 觀念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全身運動,而且也越來越流行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實在是太有趣了,就是即使是肌力很差的人,仍然可以跑完半馬甚至全馬,門診常常可以發現這樣的跑者,有些人可能連個標準的弓箭步或者深蹲都做不好,或者做不了幾個就覺得腳很酸,也常常有人標準的棒式做不了20秒鐘,但是,這些人卻能夠硬生生把全馬給跑完了,所以,人體真的是很奇妙,就算你不用大腿的力量,其實也可以跑完42公里,很神奇吧!那麼,問題是「肌力」到底在跑步運動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難道馬拉松真的靠意志力就可以了嗎?

其實肌力訓練對於耐力型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這些平時不鍛鍊肌力,又很積極挑戰極限的跑者,通常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常常就受傷了,原因是這類跑者是用耗損傷體的方式在跑步,跑步時邁出的每一步,踏到地面後都會產生地面反作用力,而地面反作用力原本應當由肌肉肌腱與關節一起去吸收分散掉,但是,當肌力不夠好的時候,這些衝擊力量大部分就變成關節韌帶或者肌腱去吸收,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傷害大多是慢慢發生的發炎性傷害,重點是跑者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就警覺到,常常都是對已經有問題的地方,一次一次造成傷害,這常見于馬拉松的季節,像是周周馬這樣的情況,或者是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就急著要挑戰超級馬拉松,一次過量的跑步(例如:一百公里)之後,運動傷害的問題就整個爆發出來,非得要疼到不行,跑者才會放棄。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首先來看這篇研究“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將女性長距離跑者分成兩組,一組是
[肌力+耐力訓練組],另一組是單純的耐力訓練組,經過十周的訓練之後,肌力+耐力訓練組的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有顯著的的提高,但是兩組的最大攝氧量和身體組成沒有差異,由此可見,耐力行運動如果加上肌力訓練可以改善跑步的效能。
 
接下來這篇研究“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的設計又更仔細了,研究者控制兩組的總運動強度相等,只是肌力訓練組接受肌力訓練占總訓練量的32%,耐力訓練組只接受占總訓練量3%的肌力訓練,經過九周的訓練後,結果顯示[肌力訓練組]在”5000公尺測驗“、”跑步速度(V20m)“、”肌肉力量“以及”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都有顯著的進步,而[耐力訓練組]則沒有差異;另外,跳躍測試(5 jump test)在[肌力訓練組]有進步,但在[耐力訓練組]則退步;最大攝氧量則兩組無差異。作者推論肌力訓練的效果是經由改善神經肌肉因素(neuromuscular factor),而增加跑步效能和肌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訓練核心肌群可以跑得更快嗎? 

答案是可以的。一般相信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增進運動表現,但是到底是怎麼變強的其實並不是很清楚? 這篇研究”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分析核心肌群與跑步的關係。受試跑者一組接受”六周”的核心肌群訓練,另一組則沒有接受核心肌群訓練,六周之後,測驗5000公尺跑步,發現有接受核心訓練組的跑步速度有顯著變快,但是"地面反作用力"和”下肢穩定度”則沒有差異。

 可見六周的核心強化訓練已經能夠使跑步速度顯著加快,此外,核心肌群的重要性在於穩定軀幹,跑步的時候如果軀幹不穩定,身體就會左右晃動,除了會耗損能量之外,也會減慢速度,更會容易導致下肢關節的負荷增加,造長許多下肢的運動傷害。

由以上幾篇研究看來,擁有好的肌力確實可以提高跑步速度與跑步效能,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跑得更快更輕鬆。但是,即使沒有好的肌力,很多跑者也是一樣能夠跑完馬拉松,也是一樣能夠跑很多場馬拉松,因此,能夠跑完跟輕鬆跑完是不一樣的,跑者們不能認為可以跑完就是代表肌力已經很好了,也不是只要有跑步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肌力是需要特別訓練的,此外,肌力訓練需要被重視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肌力不足也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很多跑者就這樣跑著跑著,忍著忍著,累積了很久才爆發出關節韌帶或者肌腱發炎的問題,這才是跑者忽略肌力訓練最恐怖的後果。

參考資料:
1. 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
2. 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
3. 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

關於凃俐雯醫師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粉絲頁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 關於凃俐雯 /
凃俐雯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FB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找回跑步人生!用BH跑步機完成我的線上馬拉松

2017-07-27
馬拉松跑步話題健走跑步機

你曾想過馬拉松也可以在跑步機上完成嗎?只要有毅力,人人可以挑戰成功。歐洲百年品牌BH近日推出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這款配備獨家專利可調式旋轉避震墊的跑步機,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是一款能夠模擬多元的地面感受,結合健走、跑步、快跑等多種運動模式,提供跑者貼近各種需求的多功能跑步機!

找回跑步人生!用BH跑步機完成我的線上馬拉松

或許,在傳統觀念中,要完成一場馬拉松,需要具備由內而外的多項條件,不僅要有正確的配備選擇,最重要的不外乎是技巧的練習。除了戶外,如果有一台能夠幫助你完整訓練一場馬拉松的規格,你會考慮嗎?為此我們邀請到一位堪稱最強上班族跑者,也是馬拉松常勝軍的陳瑋琳來與大家分享,她是如何用跑步機完成訓練的真實案例。

業餘馬拉松跑者陳瑋琳自學生時代就是一位短跑選手,那時,她最大的夢想便是當一位最棒的田徑選手。但因現實因素的考量,畢業後選擇踏入職場,而離跑步越來越遠。向來不愛長跑的她,直到4年前,拖著疲累身子準備下班時,無意間看見公司樓下有一台跑步機,這令她懷念起過去在運動場上奔馳的種種畫面,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麼,於是她決定再次為自己的人開啟一扇門,便開始利用跑步機運動,維持健康,重新出發。

業餘馬拉松跑者陳瑋琳曾是一位短跑選手,現在她將用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找回自己的跑步人生

獨創旋轉避震墊,調節適合自己的跑感

雖然剛開始回到跑步機上時,花了一些時間適應,但由於瑋琳本身是有運動基礎的選手,因此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便得心應手。半年後,她開始從9k的各式正規路跑賽著手,皆獲得不錯的成績。而身為一位競速型的選手,除了不停練習之外,避震的功能對於訓練需求尤為重要。
 
我們都知道跑步除了平地路面外,因著環境的不同,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地形。然而,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是一款專為更多避震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的跑步機,其獨家專利的旋轉避震系統,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模擬出更多元的地面感受。它獨創的旋轉避震墊,可以用外旋或內轉的方式調節跑板的軟硬度,依照個人喜好與膝蓋特性,調節出最適合自己的跑感。

獨創旋轉避震墊,調節適合自己的跑感

既然有一台這麼有用的跑步機,瑋琳更是努力練習。她知道,要再突破,必須要不斷增加強度和模式轉換。因此除了藍色旋轉避震墊,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更有紅色加強避震蓋,除了以藍色避震墊調節跑台的軟硬度,想要模擬硬度更高地面的使用者還可以加上紅色加強避震蓋來提升跑台整體硬度,讓你跑得更起勁!

瑋琳表示:「避震功能很重要,尤其速度要加快,腳才會有緩衝多一層保護。」

想要模擬硬度更高地面的使用者還可以加上紅色加強避震蓋來提升跑台整體硬度

雙邊導帶勾,即使跑快也不必擔心歪斜

瑋琳平均一個星期訓練4天左右,假日則以賽代訓,為了在馬場上獲得好成績,她堅持將每日的訓練時間拉長,日積月累,慢慢增加時間,訓練耐力,就這樣從9k、半馬到全馬,越跑越快,越快越開心。由於是在同一跑帶上來回,因此許多人會擔心是否會因速度的問題,容易讓跑帶位置偏斜。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貼心設計雙邊導帶勾,隨時校正跑帶位置不致偏斜,讓你隨時都保持在軌道上,不會因為跑步施力的關係讓跑帶偏移,可避免長時間跑步導致跑步機跑帶歪斜可能引起的危險性。

大幅度速度/坡度範圍,提供更多的訓練選擇

2014年底的台北馬拉松是瑋琳的初馬,當時的成績為3小時12分,對於一位從短跑專項轉為長跑的選手來說,是相當不簡單的成績。她說:「自己的成績除了教練指導外,很多時間真的是用跑步機練出來的,因為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的速度最高可達18公里時速、坡度也可提升到12%,因此能提供像瑋琳這樣進階跑者更多的訓練選擇。」
 
4年下來,瑋琳藉由跑步機的訓練,已經完成了6場馬拉松。她表示:一般人只要一想到下班後還要跑步,光想就覺得累……但是她只要一想到下班後馬上就能夠跳上跑步機訓練,工作中的勞累馬上一掃而空,也因著她的堅持與努力,漸漸從跑步機之中找回當初所丟失的成就感。

從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中,找回當初所丟失的成就感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H官網

責任編輯/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前補給10法則,你做到了嗎?

2017-03-14
跑步知識庫運動營養飲食運動補給馬拉松

聰明的馬拉松備戰是一項整體的努力。睡眠、恢復、交叉訓練,還有最重要的營養,一切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若向任何有經驗的跑者請教:正確的食物、正確的攝入量和正確的進餐時間,當比賽日到來時,這些能帶來許多不同的成果。

 1   提前計劃

很多馬拉松跑者會等到大賽前1-2週才考慮飲食問題,但比賽營養要比5天的糖原負荷大得多。建議至少在賽前幾個月就要開始考慮你的飲食,而且下面你還會看到很多要做的事。

 2   胃也需要訓練

賽前大約8週,找出哪些品牌或類型的運動營養產品最適合你的胃。然而,要確定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驗;在長期訓練中模擬比賽營養計劃,目標是每小時30-60g碳水化合物、24-48盎司(約0.68-1.36升)水和400-800mg鈉。

 3   計劃最後一餐

賽前一個月,你還應該計劃比賽日的進餐計劃。一般原則是賽前1-2小時,每公斤體重補充1-2g碳水化合物,或賽前3-4小時,每公斤體重3-4g碳水化合物。練習在長跑前吃各種各樣的早餐,觀察它們的消化情況,避免高脂肪食物,因為脂肪需要很長時間消化。最好的選擇是香蕉、吐司麵包、燕麥片、水果、穀物、土豆或大米。

 4   比賽週對身體好一點

賽前減量週的目標是讓身體休息,並從所做的所有艱難訓練中充分恢復過來。補充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豆類蔬菜、堅果和種子。避免加工食品,努力從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攝入你總能量的70%。

 5   別擔心體重

不必為賽前減量期體重增加而驚慌,為了在比賽中能把儲存的糖原轉化為能量,身體必須儲存3倍於糖原的水(每g糖原對應3g水),所以大量喝水沒問題,心情也要放輕鬆。

 6   補充硝酸鹽負荷

每個人都知道碳水化合物,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硝酸鹽對性能有多麼重要。硝酸鹽通常在像甜菜、芝麻菜、瑞士甜菜這一類的植物食物中存在,它能轉化為一氧化氮,是一種能增加心臟和工作肌肉血流量的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賽前連續7天,每天飲用8盎司(約227ml)的性能果汁;比如甜菜汁,賽前的早上再喝8盎司(約227ml)。

 7   提早吃賽前晚餐

提早吃一頓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晚餐,以確保身體有足夠時間來充分消化掉一切。避免攝入會讓胃灼熱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深度油炸食品、高酸性食品如西紅柿、巧克力或薄荷。盡量選擇低纖維食品可有助於防止腹瀉、胃痙攣和脹氣。

 8   比賽日別嘗試新東西

這是比賽日營養規則中最重要的一點。賽前早餐請選擇你在前一個月時所食用的那些食物,是在適合不過了。

 9   補水很重要

如果你習慣在早上喝咖啡,那比賽日也同樣這麼做。熱茶或咖啡通常有助於在賽前清理腸胃,賽前2-3小時要補充1.5-2.5杯水,這將確保你在賽前,有足夠的時間來排出多餘的體液。

 10   起跑前半小時增補碳水化合物

為完成能量補充,你可能在賽前30分鐘還需要以凝膠或者運動飲料的方式補充15-30g碳水化合物,比賽開始後,這些營養計劃會給你增添信心且安心。所以提早計劃、實施計劃,然後去現場享受比賽日,你會因此表現得更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