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1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
打破世界紀錄的秘密武器  PUMA NITRO獨家氮氣中底科技
打破世界紀錄的秘密武器 PUMA NITRO獨家氮氣中底科技
3
跑後恢復
跑後恢復、預防跑步受傷 用「反脆弱」2原則養成訓練習慣
凃俐雯
凃俐雯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2017-09-08
運動部落 跑步 專欄 凃俐雯醫師 跑者肌力 觀念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全身運動,而且也越來越流行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實在是太有趣了,就是即使是肌力很差的人,仍然可以跑完半馬甚至全馬,門診常常可以發現這樣的跑者,有些人可能連個標準的弓箭步或者深蹲都做不好,或者做不了幾個就覺得腳很酸,也常常有人標準的棒式做不了20秒鐘,但是,這些人卻能夠硬生生把全馬給跑完了,所以,人體真的是很奇妙,就算你不用大腿的力量,其實也可以跑完42公里,很神奇吧!那麼,問題是「肌力」到底在跑步運動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難道馬拉松真的靠意志力就可以了嗎?

其實肌力訓練對於耐力型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這些平時不鍛鍊肌力,又很積極挑戰極限的跑者,通常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常常就受傷了,原因是這類跑者是用耗損傷體的方式在跑步,跑步時邁出的每一步,踏到地面後都會產生地面反作用力,而地面反作用力原本應當由肌肉肌腱與關節一起去吸收分散掉,但是,當肌力不夠好的時候,這些衝擊力量大部分就變成關節韌帶或者肌腱去吸收,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傷害大多是慢慢發生的發炎性傷害,重點是跑者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就警覺到,常常都是對已經有問題的地方,一次一次造成傷害,這常見于馬拉松的季節,像是周周馬這樣的情況,或者是跑了幾個馬拉松之後就急著要挑戰超級馬拉松,一次過量的跑步(例如:一百公里)之後,運動傷害的問題就整個爆發出來,非得要疼到不行,跑者才會放棄。

跑步,不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嗎?

首先來看這篇研究“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將女性長距離跑者分成兩組,一組是
[肌力+耐力訓練組],另一組是單純的耐力訓練組,經過十周的訓練之後,肌力+耐力訓練組的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有顯著的的提高,但是兩組的最大攝氧量和身體組成沒有差異,由此可見,耐力行運動如果加上肌力訓練可以改善跑步的效能。
 
接下來這篇研究“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的設計又更仔細了,研究者控制兩組的總運動強度相等,只是肌力訓練組接受肌力訓練占總訓練量的32%,耐力訓練組只接受占總訓練量3%的肌力訓練,經過九周的訓練後,結果顯示[肌力訓練組]在”5000公尺測驗“、”跑步速度(V20m)“、”肌肉力量“以及”跑步效能(running economy)“都有顯著的進步,而[耐力訓練組]則沒有差異;另外,跳躍測試(5 jump test)在[肌力訓練組]有進步,但在[耐力訓練組]則退步;最大攝氧量則兩組無差異。作者推論肌力訓練的效果是經由改善神經肌肉因素(neuromuscular factor),而增加跑步效能和肌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訓練核心肌群可以跑得更快嗎? 

答案是可以的。一般相信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增進運動表現,但是到底是怎麼變強的其實並不是很清楚? 這篇研究”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分析核心肌群與跑步的關係。受試跑者一組接受”六周”的核心肌群訓練,另一組則沒有接受核心肌群訓練,六周之後,測驗5000公尺跑步,發現有接受核心訓練組的跑步速度有顯著變快,但是"地面反作用力"和”下肢穩定度”則沒有差異。

 可見六周的核心強化訓練已經能夠使跑步速度顯著加快,此外,核心肌群的重要性在於穩定軀幹,跑步的時候如果軀幹不穩定,身體就會左右晃動,除了會耗損能量之外,也會減慢速度,更會容易導致下肢關節的負荷增加,造長許多下肢的運動傷害。

由以上幾篇研究看來,擁有好的肌力確實可以提高跑步速度與跑步效能,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跑得更快更輕鬆。但是,即使沒有好的肌力,很多跑者也是一樣能夠跑完馬拉松,也是一樣能夠跑很多場馬拉松,因此,能夠跑完跟輕鬆跑完是不一樣的,跑者們不能認為可以跑完就是代表肌力已經很好了,也不是只要有跑步就是已經在練肌力了,肌力是需要特別訓練的,此外,肌力訓練需要被重視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肌力不足也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很多跑者就這樣跑著跑著,忍著忍著,累積了很久才爆發出關節韌帶或者肌腱發炎的問題,這才是跑者忽略肌力訓練最恐怖的後果。

參考資料:
1. Strength Training in Female Distance Runners: Impact on Running Economy
2. Explosive-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5-km running time by improving running economy and muscle power
3. 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

關於凃俐雯醫師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粉絲頁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 關於凃俐雯 /
凃俐雯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FB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破世界紀錄的秘密武器 PUMA NITRO獨家氮氣中底科技

2021-08-23
PUMA鞋子跑步配備館

近期備受跑圈、社群及媒體熱烈討論的 PUMA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 與 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是力促挪威跨欄好手 Karsten Warholm 打破世界紀錄、火雞女孩 Molly Seidel 奧運初登場奪銅的雙大秘密武器,也讓 PUMA 氮氣跑鞋備受體壇矚目。

打破世界紀錄的秘密武器  PUMA NITRO獨家氮氣中底科技
打破世界紀錄的秘密武器 PUMA NITRO獨家氮氣中底科技(Deviate Nitro Spectra, NT$4,980)

對台灣跑者而言,PUMA 今年推出的旗艦級 Deviate NITRO 氮氣跑鞋搭載這兩大秘密武器,提供跑者最高規格的緩衝避震與動力推進效能,完勝專業跑者對於夢幻跑鞋的高標期待,也贏得 2021 超級跑鞋的美名。目前市售版本中,除了有首波實穿配色的 PUMA Deviate NITRO 氮氣跑鞋外,還有專為夏天跑者量身打造搭載超涼感科技及高效濕度管理的 Deviate NITRO COOLADAPT,以及因應東京奧運盛會所推出的限量 PUMA Deviate NITRO SPECTRA 光譜限定版配色,想領略選手腳下 NITRO 氮氣跑鞋威力的跑者們值得一試。

PUMA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是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PUMA INNOPLATE 動力推進片改用一定比例碳纖維融合其他材料複合打造而成,增加彎曲剛性更加親民,更符合大眾跑者需求。

PUMA專為夏天跑者量身打造搭載超涼感科技及高效濕度管理的Deviate Nitro COOLAdapt, NT$4,980
PUMA專為夏天跑者量身打造搭載超涼感科技及高效濕度管理的Deviate Nitro COOLAdapt, NT$4,980

超級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提供最大緩衝效能,兼具兩大跑鞋科技秘密武器

PUMA 旗艦級 Deviate NITRO 超級跑鞋,採用雙層式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提供最高規格緩衝避震效能,同樣使用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鞋面,搭配 PUMAGRIP 進階防滑耐磨橡膠大底與有效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的外顯式導流板,為每個步伐帶來強勁抓地力與更好的穩定度,全新 semi-curved 楦頭設計提供前腳掌更大擴張空間,有效增進推進動力與身體穩定性。僅有 268 公克超輕鞋身重量的旗艦級超級跑鞋 Deviate NITRO 的關鍵跑鞋科技秘密武器,在其雙層式 NITRO 氮氣中底之間,將以碳纖維強韌材質製成的 INNOPLATE 碳纖維動力推進片崁入,能有效串連前後腳掌反射時間,在蹬腳往前邁步的同時進而推動加速動能,創造最大動力推進爆發力,獨特全長式叉狀設計能有效減輕碳版重量,絕佳的動態足體形狀輪廓則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讓每個步伐加速更省力有效率。 

PUMA NITRO Family 自年初至今已推出多種款式以滿足不同跑者的量身需求,包含:旗艦型 Deviate NITRO 氮氣碳板跑鞋、適合每日練跑強調舒適避震的 Velocity NITRO、超羽量級 Liberate NITRO 競速型氮氣跑鞋、適合高足弓跑者或長程健走久站的全長加厚版終極避震 Magnify NITRO、以及僅在鞋後跟添加 NITRO 氮氣中底的輕量入門款 Electrify NITRO 等,而在第四季也會有首款專攻戶外越野競跑的 Voyage NITRO 即將引進台灣市場,豐富多樣化的選擇無疑是台灣跑者一大福音。

Deviate Nitro Spectra, NT$4,980
Deviate Nitro Spectra, NT$4,980

除了一般足型的跑者以外,PUMA 也特別針對低足弓或扁平足的消費者量身打造這款 Eternity NITRO 穩定支撐型氮氣跑鞋,特別在鞋中底加入獨家 RUNGUIDE 高密度環狀結構,彷彿在足部外圍增添穩固強化護欄,能有效提升雙腳邁步時的穩定性與支撐防護,避免足弓不足所導致邁步時過度內旋而造成的運動傷害。

PUMA Eternity NITRO 科技介紹
PUMA Eternity NITRO 科技介紹

專為低足弓或扁平足打造 PUMA Eternity NITRO:穩定控制型氮氣跑鞋

強調穩定動作控制的機能型 PUMA ETERNITY NITRO 氮氣跑鞋,由高支撐機能網布鞋面打造而成,特別採用 OPTIFIT 優化綁繫系統輔助強化鞋身包覆,中底置入比一般 EVA 輕量 46% 的全長式高緩衝 NITRO 氮氣科技,打造極致輕盈鞋身的同時更給予高避震回彈。大底使用 PUMAGRIP 進階防滑耐磨橡膠大底,與一般橡膠大底相比抗滑效果直線提升 31.6%,同樣在後跟處加入有效降低跑步空氣阻力的外顯式導流板,為每個步伐帶來強勁抓地力與牽引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足弓不足或俗稱扁平足的跑者容易因為過度內旋而導致腳踝有向內傾斜的狀況,走路或跑步時人體的體重會偏移到足部中央或內側位置,進而影響足部、膝蓋、和臀部的動作型態,降低跑步效能甚至造成運動傷害,因此對於足弓不足的消費者而言,一雙擁有高支撐防護的穩定型跑鞋相對來的重要。

Eternity NITRO 特別置入專為低足弓跑者所研發的 RUNGUIDE 高密度環狀結構,宛如在鞋中底外緣加建一層堅固高密度輪緣,讓雙腳在每個步伐動作下都能保持在鞋中心位置,以穩定的結構來支撐足弓內側,有效防護因過度內旋所引發的運動傷害,為跑者帶來最大舒適與安全防護。

除此之外,ETERNITY NITRO 同時將跟尖差 (Heel-to-toe drop) 提升至 8 mm,倚靠跑鞋的構造將跑者跑姿轉移為後足跟先觸地,率先穩定步伐再啟動下一個動能邁進。

PUMA Eternity NITRO 同樣推出男、女專屬鞋款,相較於男性跑鞋,女性專屬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PUMA Eternity NITRO, NT$4,280
PUMA Eternity NITRO, NT$4,280
PUMA Eternity NITRO細部
PUMA Eternity NITRO細部

了解更多NITRO氮氣中底科技:請點此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後恢復、預防跑步受傷 用「反脆弱」2原則養成訓練習慣

2019-12-20
跑步訓練許立杰書摘運動傷害運動恢復跑步運動心理知識庫

耐力訓練說穿了就是恢復力的訓練。雖然不是說跑步受傷一定是你的錯,但是明知道自己弱點在哪、怎麼做會受傷,卻假裝看不見而不去加強,那就是不負責任。知名跑步部落客許立杰JAY在新書《Jay的跑步筆記》中,特別引用思想家塔雷伯的「反脆弱」概念,建議市民跑者如何建立一個好的訓練習慣。

跑後恢復
跑後恢復、預防跑步受傷 用「反脆弱」2原則養成訓練習慣

基因再好,不下工夫就是零

我常常把競技運動、特別是耐力訓練比喻成「懸崖邊的高空鋼索」,因為即使前進得很慢、全神貫注還是不免會因為一些風吹草動而搖搖晃晃、一個搞不好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耐力訓練說穿了就是恢復力的訓練,所以不來「徹底恢復」這一套。在我自己訓練全馬週期中的每一天,老實說腳總是痠的,只是程度差別而已。但是怎樣的痠是合理?怎樣其實已經是痛、快受傷了?其中的判斷就需要很多經驗跟知識的累積。好的教練和防護員可以幫助你觀察,但沒有的話那就得自求多福、多靠自己。常常會有人問我:怎麼做傷後的復健?但其實我總是喜歡先反問:怎麼不讓自己受傷?

別誤會了,我不是說受傷一定是你的錯,但如果你知道規劃不良的訓練會受傷、過高的出賽頻率會受傷、營養不均衡偏食會造成肌肉跟骨骼的脆弱而受傷、差勁的生活習慣會讓體力跟精神受影響而受傷,那是不是應該要盡力避免這些事?如果你自認一切都做對了但還是受傷,也沒什麼好怨天尤人的,就當作是老天給自己的一次考驗,好好針對自己的弱點做分析,該求助、求醫的就好好低下頭,不要鐵齒。

跑後恢復運動按摩
如果你自認一切都做對了但還是受傷,就當作是老天給自己的一次考驗,好好針對自己的弱點做分析

刮別人鬍子之前我先刮自己的:2017年在我訓練最高峰的時候,我傷了一次阿基里斯腱,整整5天一步都沒法跑,花了3週時間才復原。在那之後,我請教了專業的協助,了解受傷的原因之後並在傷後加強復健,從此每週做3次腳踝肌力訓練避免患處再度復發。又例如有一次我在比賽中傷了腿後肌群,之後就把橋式放進肌力訓練裡。這些動作雖然不保證你以後不會再傷到同樣的部位,但是明知道自己弱點在哪,怎麼做會受傷卻假裝看不見而不去加強,那就是不負責任。

思想家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有本著作叫作《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書中有個概念是這樣的,世上的事物依照特性可以分為脆弱(Fragile)和堅固(Robust),脆弱的東西摔了就碎,而堅固的東西無論怎麼摔都摔不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叫反脆弱,它的概念是脆弱的相反,經過打擊之後它不只不會壞,還會因經過淬煉而變強。什麼東西是反脆弱的呢?就像你的肉體。如果你今天開始做伏地挺身到力竭、一下都做不下去,你可能會暫時不舒服。但是經過休息,隔個幾天之後反而會更強壯;還有什麼是反脆弱的?比如你的心智。失戀、不得意、失敗,這些壓力在當下會造成很多負面情緒,但是經過了一次次的考驗,人的心智會因此成長。塔雷伯相信人類是一種反脆弱的生物,因此刻意離開舒適圈,把自己暴露在一定程度的風險跟變異之中,才能獲得刺激而成長,才有機會變得更強。如果你每天都是規律的生活,幾點到了就做什麼事,那你終究會變得脆弱,一旦發生變異就會受不了。

但是要記住,變異跟風險也不是越多越好。反脆弱有兩大原則:第一是「恰好的」刺激,第二是「足夠的」恢復。如果不斷的刺激卻沒有足夠的恢復,終究還是會超越人體負荷而徹底崩壞的。拿跑步來比喻,適當的刺激是好的,但也要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同時也要留意心理的狀態,如果每天一早醒來都覺得「好煩,我真的不想練了!」那麼就該停下腳步,聆聽身體的聲音。

對於一個耐力運動員來說,最重要是你要保持一個長久持續的訓練、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忙碌市民跑者尤為重要,因為除了訓練之外,更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和生活。

Jay許立杰跑波士頓馬拉松
不要跟別人比較,每個人的歷程都不同,心態上你更要相信,現在的自己不會是最好的,而總是存在一個更好的版本(圖為2018波士頓馬拉松,完賽成績2小時44分11秒)

那麼,如何建立一個好的訓練習慣呢?以下是以我的經驗所歸納的幾點:
1. 合理的訓練課表:不要躁進、不走偏門、按部就班穩定累積,平凡課表中要存在不平凡的挑戰。
2. 理想的出賽頻率:每年至多兩場全馬賽事,搭配一至兩場半馬比賽,這對大多數市民跑者是可以負擔的範圍。如果賽事安排比這更頻繁,千萬不能每一場都全力以赴,而且一定要作賽事分級。
3. 明確的目標制定:練到哪就跑到哪,比賽成績只是訓練結果的驗收,但不要明明沒有練到位卻畫一個幻想的大餅,最後沒有達成傷身又傷心。
4. 平衡生活的裡外:你需要上班、要照顧家庭、處理生活的開支之餘還要練習跑步,有時候不免犧牲了訓練,但是一定要先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別人。
5. 始終要享受過程:訓練雖然時不時會帶點痛苦,但整體的經驗還是開心的,不要因為訓練而討厭跑步。

每個人對於跑步的自我期許都不同,無論你是跑健康、跑成績、還是單純享受跑步的樂趣,其實都非常好。但是如果你有一天對成績有了追求,那就要好好規劃自己,怎麼樣用比較有效率且安全的方式,一步步接近自己心中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跟別人比較,每個人的歷程都不同。心態上你更要相信,現在的自己不會是最好的自己,而總是存在一個更好的版本。看到別人的出色的表現,我們就好好欣賞並且給予掌聲。

我曾經認識非常有天分的跑者,但你仔細看他背後付出的努力,絕對不比任何一個人低。很多天才型跑者甚至會背負過多的期待,而常常被認為跑不好是對不起自己的天分,那種壓力是平凡人如我們無法想像的。

無論一個人的天份高低,成績都不是憑空得來的;因為即使基因再好,不下工夫就是零。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一心文化,許立杰著《Jay的跑步筆記:矽谷工程師激勵上萬人的科學化訓練與生活哲學》一書。

本書特色
日常跑步筆記+科學化訓練=心靈+生理同步變強!
跑步不只是一個運動,它更是一種生活。
如何在工作、家庭、興趣、自我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堅持日復一日一日的枯燥練習?
Jay熱血、暖心還不小心帶點幽默的文字會讓你獲得力量!

矽谷工程師、一個市民跑者,全馬238的訓練法!
一個在矽谷工作的全職工程師、市民跑者全馬跑進2小時38分鐘,這個「奇績」是怎麼辦到的呢?
一套扎實、週期化的訓練讓跑到挫折痛苦,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時可以有所突破!
詳細分析裝備挑選、訓練規劃、賽季飲食指南、全馬400、330、300、240課表……幫你打造一個適合跑馬的身體。

• 更多一心文化《Jay的跑步筆記》資訊 請點此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