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1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2
促進跑後恢復的蔬果、肉類與飲品
3
奔馳的361-STRATOMIC讓你一秒變黑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2017-09-18
話題 跑步 越野跑 超馬 新聞

台灣極地超馬名將陳彥博,上週末與其他四位台灣選手一同挑戰巨人之旅(Tor des Geants),他率先以總時間106小時45分抵達終點,艱辛完賽,冒險歷程令人動容。巨人之旅是全球10大耐力賽之一,總距離338km,海拔總起降24000m(相當於爬升3座聖母峰),限時150小時完成,途中必須翻越25座高峰、克服低溫、大雨、冰雹、寒冷的惡劣氣候,以及飢餓、睡眠不足、幻覺、脫水等狀況,此次參賽選手867位選手,最終棄賽人數達406位,僅461人完賽,可見其困難程度。

面對惡劣地形天候環境的彥博,在途中不慎摔傷,卻強忍劇痛勉強前進,最後終於還是克服巨大的睡意和疲憊,抵達了終點。究竟他是怎樣撐過來的?下面便是彥博對於此役的自述:

陳彥博艱辛完成義大利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

賽程已經過了43小時,氣溫越來越低,從口中吐出濃濃霧氣,身體不自覺地開始微微打了冷顫,夜晚開始壟罩整個天空,我戴上頭燈,打開光線,再度奮戰第二個夜晚,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個山頭,都沒有睡眠⋯⋯

終於,慢慢掌握比賽配速和身體的狀況,很好,繼續保持下去,照這樣的配速應該可以慢慢追上前方的選手,極度陡上和陡下的山徑與亂石,很令人感到不安,深怕一個扭到,或是一個閃神,就會摔下山。⋯⋯沒多久,腳尖勾到樹枝,我整個人往前摔,左腳膝蓋碰一聲,撞到了地上的石頭⋯⋯「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痛到在地上慘叫,咬牙著爬起來,留著鼻血,衣服也磨破了。⋯⋯試著走幾步,該死的!!!左腳膝蓋有明顯的疼痛感,但,至少還能夠前進,趕緊自我檢查,沒有斷,還能走,我依然還懷抱著希望,相信能夠往前追,但這疼痛感,越來越加劇,一切的痛苦,開始發生了。⋯⋯過了200km,我的左腳已經痛到無法抬起來,下坡一伸直就會有直逼腦門的痛,痛到我第一次在比賽中,有了棄賽的念頭⋯⋯後方選手也慢慢開始一個個追過,已經痛到不能再走了⋯⋯要棄賽嗎?到了檢查站,我不敢和團隊說,但卻已經意志消沉,怕自己比不完這比賽,吞一顆止痛藥,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一直撐到最後一個檢查站⋯⋯

「彥博!山上天氣越來越差!大會氣象預報說下午會開始下雨,天空已經開始起大霧,不能睡!如果現在不出發,晚上天氣會更惡劣!」賽程過了280km,終於到了最後一個補給大站,Ares補給員、Etta、Ruth站在門口外面等不斷鼓勵我,希望催促我趕緊換好裝備馬上離開補給站,但極度疲勞我已經快要崩潰!

「我要休息一下!為了追趕賽程,已經連續4天沒有睡了!!我要休息!!已經出現好幾次幻覺和快失溫的況狀!腳摔傷連治療的時間都沒有!我不知道能不能比完!」「彥博!你可以的!最後50km了!一定要撐過去!我們在終點等你!加油!不要放棄!!」

連續四天沒睡的陳彥博奮力前進。

她們的鼓勵,我再吞下一顆止痛藥,逼迫自己腫脹的雙腳和摔傷的膝蓋離開補給站,往最後的2個陡峭山頭邁進,出發沒多久,他們說的沒有錯,天空已經被濃霧壟罩,雲霧在山巒間快速繚繞,開始包圍整個山谷,過了鞍部,抬頭看到山頭的賽道標記小旗子(Mark)劇烈搖晃,接著整片宣洩的陣雨,從山頭快速往我這裡衝下來!!!「嘩嘩嘩嘩嘩嘩轟轟轟!!!!」並颳起劇風,猛烈地從各種方向吹襲我的身體,幾乎快要站不穩,我勉強用pole支撐著身體,才穩住重心,深怕Go-Tex外套會濕掉,我趕緊再加上一層雨衣擋著,但情況越來越糟,從下雨,變成下冰雹!!!!

This is it!!!這是330km,最後一個山頭的補給站了!離開時,所有人都歡呼著,代表著,這是最後的一段路了!!!Ruth、Etta、Ares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心裡滿是激動!終於來到最後了!!但,大自然的考驗從沒那麼簡單,而是更加殘酷,能見度、氣溫越來越低,濃霧壟罩已經看不到山線,並開始下起暴雨,我的防水外套已經開始快要失去功效,裡頭的衣服已經開始有點濕掉,便趕緊用嘴巴一起咬著雨衣和防水外套,深怕漏水到裡面,我嘗試加快速度,讓身體產熱提高體溫,但過了一個小時,暴雨從沒有停歇,而是越來越大,看不到山頭,只明顯看的到暴雨的形狀,體溫開始降低、手指頭也開始發冷,我知道這狀況,代表什麼,「慘了⋯⋯」我即將面臨到危險的情況,心理的擔心越來越大,突然間,賽道變成一片雪白,臉痛到有點麻,剛剛的暴雨,轉變成暴風雪了!!!

抬頭看著山頂,只有強風暴雪,看著手錶高度計,還必須爬升600多公尺,我開始害怕,知道這種感覺,我的輕量化裝備,可能擋不住這惡劣風雪、過不了這山頭,雨衣、手套,開始結冰,身體已經沒有熱量提高體溫,在向風面暴風雪的情況,根本無法停下來穿上急救保暖外套,不能停!!!不能停!!!一定要一鼓作氣撐到補給站!!!停下來就完了!!!

擔心、害怕的範圍越來越大,好久沒有這種感覺⋯⋯靠近死亡的恐懼。2013年加拿大育空700km的恐懼景象,再次被喚醒,甚至有想到如果失溫昏迷在山上,沒有人能夠救我⋯⋯我不斷想著團隊Etta、Ares、Ruth,答應他們要到終點,不斷鼓勵自己,一定要,一定要撐下去!!!不知道撐了多久,我頭都不敢往上看,只敢看著賽道的腳印,因為頭一往上看,風雪就會吹進衣服裡把體溫帶走,到後來,體溫已經明顯往下掉,我開始乞求,希望能夠在失溫前到補給站,我不要這樣就結束⋯⋯我再次抬頭目測距離,終於在風雪間,看到微弱的黃色燈光,檢查站到了!!

我狼狽地衝進去,但卻又必須故作鎮定,裡頭的氣氛嚇到我,剛抵達的前方選手狀況都很不好,沒有人說話,臉色凝重,都圍在暖爐旁,甚至還有看到選手失溫,醫生用毛毯蓋在他身上,手錶時間是下午4點,必須再爬升400m,到達海拔2790m最後一個山頭,再15km才會到終點,如果再不出發,為了安全考量,可能要到早上才能離開,暴風雪環境太惡劣,我希望找人一起同行攻上最後的山頭,但每位選手知道不能停太久,補給食物馬上就離開,情急之下,我沒有其他辦法,衝到廁所,捆了一些衛生紙塞到肚子上,鞋子襪子都濕了,便趕緊把塑膠袋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腳趾頭上,防止凍傷,最後的急救毯Bivy bag,也是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兩隻手上,我沒有辦法了!!這是最後的應變救援方式,必須盡力用最短時間內穿越這山頭的暴風雪,不然我一定會有危險、或是棄賽⋯⋯大口快速喝了兩碗湯,向大會人員告知,我準備出發,他們再度確認:「1035 Chen, Yen - Po,身體狀況良好?確定離開?」「是,沒有問題!」「我們會用望遠鏡和GPS觀看你們的安全,」「Good Luck finial peak!」接著就把門打開,才跑出去兩步,「轟轟轟轟轟~~~~!!!」暴風雪就馬上吹襲著身體,我像逃命似的,不斷往上攀爬,希望平安的度過這最後的考驗,夠了!想趕快到終點了!!!

用冰爪抓地不斷推蹬,沒想到一個打滑,我滑倒往下滑了約20米,還好沒有一路滑下山谷,慶幸沒有受傷之際,我的右手防水手套卻飛走了,天啊!我無法冷靜,慌張到心跳急促,沒有時間了,用塑膠袋包在手上繼續往上,風雪肆虐,幾乎不給我任何喘息空間,最後100m沿著山壁前進,路段非常地窄小,不小心往下摔,就真的就再見了⋯⋯最後40m,陡峭的山壁,需要拉著繩索,才有辦法往上爬,突然間,風雪停止了,最後兩步踏上山頂,耀眼的太陽,穿過山頂照耀在我身上,我突然哭了出來:「這是最後的爬升了⋯⋯這是330km,25座山峰,最後一個山頂了⋯⋯好不容易⋯⋯真的好不容易⋯⋯」「謝謝你,給我最後的考驗⋯⋯。」離開了山頂,最後15km,高度從2790m下降到1200m,就會抵達到終點了,雪地因為夕陽融化更加難以行走,每一步都會打滑,就在我小心翼翼之際,看到前方一位選手,突然滑下去,然後山谷一陣慘叫⋯⋯待我靠近去看時,已經有救難人員,和其他選手在他身旁,他的腳,摔斷了⋯⋯實在太可惜了。距離終點只剩下一點點了啊⋯⋯10分鐘內救難直升機馬上就來把他載走,也讓我提心吊膽著每一步的下坡⋯⋯

氣溫急速降低,我的身體再度快失溫,連續100多個小時在高山競賽,食物也吃不夠,身體在最後10km出現危機狀況,頭開始暈眩、身體開始發冷、血糖越降越低,我知道可能會暈倒,但是已經要到終點了啊!你一定要撐住!我趕緊把身上所有的食物塞進嘴巴,巧克力、牛肉乾、2個咖啡gel、2個Gu,並灌了好幾口水,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發冷,我在山上對自己吶喊:「撐住啊!撐住啊!陳彥博!!!就要到了啊!!!你可以的!!!」這段路,好漫長、好痛苦,像是旋渦、像是無止盡的迷宮,我痛恨著為什麼不能快點到終點,跑得好痛苦,呼氣、吐氣、呼氣、吐氣,一直瘋狂的加速,也不管腳傷有多痛,只想趕快到終點了⋯⋯黑夜裡,山下終於出現了一點黃光,是終點的城市啊!!!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無法承受任何疼痛的雙腳,一步步、一步步跑進了熟悉的街道。

4天前從這裡出發,跑了338km,翻越了25座山峰,海拔起降24000公尺,回來了!終於回來了!眼淚不爭氣地哭了出來,因為早在200km摔傷時,左腳膝蓋撞到石頭,越來越嚴重的疼痛,即使我忍痛上坡追過許多選手,下坡痛到只能跛腳下山,一直不斷被後方選手追過。

最後138km,幾乎都是用右腳支撐,已經無法跑、也無法走下坡,每一步痛到我幾乎一直吶喊⋯⋯甚至情緒不穩摔手杖⋯⋯我不斷咒罵自己,第一次,有了想棄賽的念頭⋯⋯我想棄賽⋯⋯我真的想棄賽⋯⋯我真的想放棄了⋯⋯但在Etta、Ares、Ruth的陪伴,鼓勵著我一定要完賽,給了我支撐下去的信心,「你不能放棄比賽、更不能放棄自己!」她們3位的出現,是我完賽的動力⋯⋯每當一看到他們,每一次的擁抱,我才知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她們,也一起等者、期盼著、期待著我平安到終點⋯⋯我們有同樣的信念,也相信,我們會一起完成⋯⋯沒有她們,這場比賽,我真的跑不到終點⋯⋯

陳彥博終於克服萬難抵達終點。

街道裡開始有了掌聲,民眾吶喊著,閃爍著的終點台就在前方,我拖著最後的力氣,站上了終點線,然後緩緩的,彎腰對前方敬了禮,感謝所有一切、所有選手和人員的付出,以及這山巒,拿出國旗,我的最後一步,338km,抵達了⋯⋯謝謝你,沒有放棄。

彥博千辛萬苦戰勝重重困難,終於成為這場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第51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資訊、圖片提供/陳彥博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促進跑後恢復的蔬果、肉類與飲品

2018-04-26
運動補給營養補給飲食方式飲食跑步知識庫

跑步後,有些人不是大吃特吃犒賞自己,就是完全不吃想藉此減重。其實,趁跑步後30分鐘至1小時之間補充適合跑後恢復的營養,才能幫助肌肉快速重建和修復,同時為自己打造一個無傷害的訓練,並以最佳狀態投入下一場比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食物是跑後恢復的最佳良伴。

促進跑後恢復的蔬果、肉類與飲品 ©Tasty Food

蔬果類

 1  西洋菜(豆瓣菜、水田芥)
西洋菜富含礦物質,有維生素A、維生素B6與B12、鐵、鎂、鈣和磷等人體所需營養。其中維生素C含量比橘子高,鈣含量比牛奶高,鐵含量比菠菜多,葉酸則比香蕉還多。
食用Tips:任何時間都能吃
 
 2  蘋果
蘋果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quercetin),而槲皮素號稱「天然抗組織胺」,有如最安全天然的消炎藥。
食用Tips:一天一蘋果
 
 3  鳳梨
鳳梨蛋白酶 (鳳梨酵素)對發炎症狀有舒緩效果,能減輕運動後腫脹、觸痛和運動後的延遲性肌肉疼痛。
食用Tips:吃新鮮鳳梨(罐裝鳳梨破壞了大部分鳳梨酵素)
 
 4  藍莓
藍莓的抗氧化物質不僅可增強心臟和骨骼健康,也兼具消炎作用。醫師作家Phil Maffetone更指出,藍莓可能是減少跑者氧化壓力(體內抗氧化物質不平衡而造成細胞受損)的最佳來源。
食用Tips:每天吃50克冷凍或新鮮藍莓
 
 5  酪梨
酪梨是長肌肉很好的營養來源,每一顆酪梨擁有約15克的好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像橄欖油一樣有高含量的油酸,能協助降低血中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和抗發炎都有很大的作用。
食用Tips:以成熟的酪梨搭配沙拉,或在酪梨上淋橄欖油當點心吃

蘋果和酪梨都適合當作跑後恢復食物 ©OFFTHEVINE.ORG, STEADYHEALTH.COM

魚肉蛋類

 1   雞肉/火雞肉
雞肉每克的蛋白質含量稍高,但火雞肉比較瘦,而兩者都含有相同質量的D-天門冬胺酸,可幫助肌肉修復。
食用Tips:建議挑選不帶皮的白肉
 
 2  沙丁魚
沙丁魚富含蛋白質,同樣罐裝的沙丁魚所提供的蛋白質和鮪魚相當,但含有更多的鐵、維生素D和ω−3脂肪酸。後者有助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
食用Tips:跑後塗在吐司上,可搭配番茄和大蒜一起吃
 
 3  鮭魚
鮭魚是蛋白質和ω-3脂肪酸的重要來源(野生鮭魚每100克含有25克蛋白質);最近研究發現,鮭魚還含有生物活性蛋白分子,對關節和軟骨有益。
食用Tips:高強度訓練期間每周至少吃50克
 
 4  牛肉
牛肉是幫助肌肉生長的最佳肉類之一,全熟或半熟牛肉提供大量的麩醯胺酸,麩醯胺酸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非必需胺基酸,可作為腸道的燃料,幫助其他食物吸收,以確保我們獲得所有攝取的營養。同時,牛肉也含有最易吸收的鐵質,對紅血球和肌肉功能都相當重要。
食用Tips:選擇有機牛或草飼牛,100克牛排含有22-26克蛋白質
 
 5  蛋類
蛋類營養豐富,無論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蛋黃都含有鈣、鐵、磷、鋅、維生素B1、B6、B12、葉酸,以及ω-3脂肪酸。
食用Tips:早餐每顆蛋能獲取約6克蛋白質,跑後可當作零食吃

雞肉、鮭魚、牛肉、蛋類等都有助跑後恢復

液態

 1  乳清
乳清是製造起司時的副產物,當牛奶凝結後,約80%固體部分是酪蛋白(起司),剩餘約20%液體則是乳清;乳清產品中,常運動的人最常聽過的就是乳清蛋白,它含有的胺基酸能比其他蛋白質吸收更快,同時加快肌肉修復。
飲用Tips:跑後30分鐘內補充
 
 2  牛奶
牛奶提供乳清、酪蛋白和ω−3脂肪酸,未經高溫消毒能提供更多的益生菌、增強免疫系統。
飲用Tips:夜晚睡前一杯,能在你睡覺時重建肌肉
 
 3  綠茶
綠茶是運動燃脂的好幫手。人體在跑步過程中,能從綠茶中吸收有抗炎功效的多酚類,可促進脂肪分解和氧化,達到燃脂效果。
飲用Tips:跑後恢復時飲用,或在跑步中途嘗試
 
 4  啤酒
啤酒富含抗氧化劑酚類,據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慕尼黑馬拉松比賽之前被給予3周適量無酒精啤酒的人,罹患炎症的機會比僅給安慰劑組來的小。
飲用Tips:選擇如艾丁格小麥能量飲品

夜晚睡前一杯牛奶,有助在睡覺時重建肌肉

資料來源/London Marathon、Organic Facts、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奔馳的361-STRATOMIC讓你一秒變黑豹

2017-06-03
鞋子評測跑步配備館

講起跑鞋361°,很多人的臉上或許會出現一絲絲的小疑惑,但只要說明里約奧運的獨家運動贊助品牌,皆眾所皆知。不僅如此,這個一系列來自台灣的原創設計產品,更多次登上世界頂尖《跑者世界》雜誌年度推薦產品等殊榮。
 
經過團隊的努力,自2015年起Made In Taiwan的361- SENSATION系列正式亮相後,2017年361°跑鞋除主打鞋款361-SENSATION 2外,更帶來361-STRATOMIC,延續他們一貫的精細科技研究與精神,全方位升級功能大底,提供跑者絕佳的緩衝彈性舒適感,提升整體運動表現。

台灣設計跑鞋361°STRATOMIC

361-STRATOMIC以動物中身手最敏捷的黑豹為靈感啟發,將鞋身線條如黑豹奔跑時的肌理變化作為設計主軸,想像自己是一位敏捷的獵手,正在黑暗的叢林探索,一個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為了保護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動作靈活,奔跑超速的黑豹,喚起內心的野性,感受靈活暢快的跑感。

此款男鞋共推出兩種色系,包括上圖所見的藍紫/橘紅外,亦有帥氣逼人的黑色配上耀眼的銀色,如同黑豹身上獨有的紋路一樣,令人一見就心生崇拜。

361-STRATOMIC (黑/銀) (男鞋)

極致緩衝回彈,助跑者跑更遠

然而,跑步屬於耐力性運動,想要有漂亮的成績,必須以大量的一般耐力為基礎,當長跑的時候,疲勞是必然的,就算有較佳的跑姿也不可能全程都維持住。當做高強度的跑步訓練時,更需要具保護性以及靈活性的跑鞋,以減緩訓練時對雙腳帶來的衝擊。
 
為了讓跑者們擁有更清爽的運動表現,361-STRATOMIC將鞋面以一體化當作設計重點,搭配科技薄膜的無車縫加工,當遇到轉彎或是路段變化時更容易彎曲,形成高效能循環體系,轉化成回彈能量自動修復,降低落腳瞬間壓力。因為當跑步跑到一定的距離(ex:30公里以上),腳的感受絕對比開始奔跑時要來的不舒適,不只是累,最嚴重的問題是腫脹;當腳開始腫脹的時候,若跑鞋楦頭不夠有彈性,則會變得緊繃,磨出水泡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361-STRATOMIC搭配科技薄膜,當遇到轉彎或是路段變化時更容易彎曲,形成高效能循環體系,轉化成回彈能量自動修復,降低落腳瞬間壓力

細心的361°早為跑者想到這點,因此將361-STRATOMIC前掌使用輕量且緩震的發泡橡膠,創新的QU!KFOAM® 高科技材質設計的柔軟鞋墊提供跑者全腳掌的舒適性。中底搭載安定性輕量EVA,讓後跟外側踩下時不會過軟,且能長時間保持絕佳的緩衝回彈及支撐穩定感。鞋底搭配以人體工學的交錯平衡大底溝紋,後跟杯狀熱切穩固高速運動不變形,加強後足和足弓穩定性,提供跑者全能緩震保護。

打破規則晉升規格,加速目標達成

想成為一隻豹,不僅會奔跑就好,其他像控制、平衡的能力也很重要,才能成功獵到自己的目標。而跑步不僅是平地的訓練,作為一名不斷想提升能力的跑者而言,交叉訓練對他們來說是更為重要。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山坡、階梯等地形,加上台灣氣候潮溼,常有下雨的可能性,因此鞋底的抓地力也成為一雙跑鞋的重點項目之一。
 
361°打破一般跑鞋既有的規則,將361-STRATOMIC提升近越野跑鞋的規格,在後跟區域增加耐磨橡膠,提升整體耐磨度與抓地力,使你跨得大步,跑得暢快,增加無限自然律動感,加速目標達成。

星球編輯:穿到361-STRATOMIC就像撿到寶一樣,跑快跑慢都合宜

光說不練,不是一位跑者應有的樣子,因此,擁有跑齡10年的星球編輯親自來測試這雙跑鞋,測試後,是否也感受到了361-STRATOMIC所帶來的震撼感受呢?

361-STRATOMIC星球測試編輯胡學綸

從小就喜歡運動的小編,除了學校的球類活動外,自高一開始加入慢跑的行列,一路至今已有10年時間,即使成為上班族後也從未停歇。期間,小編也經常參加路跑賽或是登高賽;目前平均一周會花3天的時間進行跑步練習,每次至少1小時,約8-10公里。
 
無論短跑或長跑,小編對於鞋子的選擇一直都以多功能的鞋款為主,其中最重視鞋子的包覆性、楦頭寬度及是否有氣墊功能。由於小編本身的腳楦頭較寬,經常跑步超過5公里之後,會明顯感到不適,過去也曾選擇過許多歐美設計的知名品牌鞋,但總因為過窄的問題,而使跑步狀況失去平衡。但穿上這雙鞋測試10公里之後,小編認為:「其實不用看,一穿就知道是台灣設計的品牌,因為整段跑起來的感覺都非常舒服,不管快或慢,天氣是否炎熱,我都沒有感到因為擠壓而明顯的不舒服。」
 
此外,對於腳踝整體的包覆性,小編自己相當在意。過去腳踝曾受過傷,正是因為選擇到包覆性不好的鞋子而造成的結果,更因缺乏此功能加上穿久鬆弛,最後完全是在用自己的腳踝吸收地面的衝擊而造成運動傷害。但這款361-STRATOMIC襪套式的包覆設計,小編認為整體穿起來不僅舒服,更感受到明顯的彈性,減少了在跑的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361-STRATOMIC襪套式的包覆設計,整體穿起來不僅舒服,更能感受到明顯的彈性

除了公園和操場,小編平時特別熱愛跑在各個不同的市區街道,邊跑邊欣賞身邊新奇的人事物,但跑市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紅綠燈;每當越跑越快,就快到達最高峰時,常會因為遇到紅燈而被迫停下。另外,有時因為巷弄的關係,容易遇到90度轉彎,以上的問題如果選到一雙避震效果較弱的鞋款,長期累積,嚴重的話,還可能因而受傷。但穿著這雙鞋在城市奔走,小編卻感覺自己就像撿到寶一樣,不僅鞋子本身的吸震效果好,更大幅減少因停止而對腳產生衝擊,無論快跑或慢跑都是如此。
 
跑步要快更要帥,小編本身也非常重視運動時整體的搭配。會選擇361-STRATOMIC做測試,除了功能性的吸引外,這雙鞋光從外觀看,從配色到整體的感覺非常符合時髦元素,相當吸引眼球,跳脫了過去台灣傳統自有品牌鞋款設計上的不足,穿起來整體感覺更不輸市面上的名牌運動鞋。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由於每個人的腳型不同,因此361°特意將鞋帶的長度拉長,期望能符合每一個人的需求。不過小編個人則是認為,鞋子本身的包覆裡已相當足夠,若鞋帶不夠長也無妨,就怕因為太長擔心跑步新手的不熟悉,造成綑綁過緊,反而限制活動度。

詳細資訊請見官方網站http://www.361sport.com.tw/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