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牽起手腕,牽動情誼的運動──「卡巴迪」
1
牽起手腕,牽動情誼的運動──「卡巴迪」
2
台灣手搖飲
營養師實測!手搖飲只要加入這種配料熱量等同一碗白飯
3
扮裝迎接世大運 踩街遊行嘉年華8/12粉墨登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牽起手腕,牽動情誼的運動──「卡巴迪」

2017-09-20
話題 綜合 新聞 體適能

「卡巴迪」是一項源於南亞地區、觸碰性的競賽運動,引進臺灣之後,近年發展迅速,縱然如此,卡巴迪在臺灣仍屬沒有太多人知道的小眾運動,而且,因為缺乏政府單位的支持和運作,這項運動在臺灣還是停留在閉門造車的階段,縱使已經產生一些本土優秀選手,也沒有太多機會能夠參與國際賽事,讓臺灣在這方面也有可能成為強項國家,實屬可惜。

這種特殊的競技運動,團隊合作的競賽方式讓它對於成員的情感聯繫有著強力的黏合作用,類似老鷹抓小雞的進行方式,令人也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究竟它有沒有可能在臺灣發展成為顯學?以下是一位學者的現場觀察:

卡巴迪起源印度,在台灣已有超過10年發展。 圖片提供/Aron Chen

「本土」訓練

「2008 年我第一次參加卡巴迪亞青盃,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卡巴迪,教練只給了我們一隻 DVD,內容是杜哈亞運的卡巴迪比賽片段,然後,便叫我們從中學習……我們的同組對手是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伊朗,結果,我們分別大敗 60:3、40:20 及 80:20……賽事結束後,一些隊友決定放棄這個運動,但我對自己說,從那裡倒下,便從那裡站起來,之後,我就自己不斷看片,研究卡巴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威暘是臺灣第一代的卡巴迪選手,2017 年 6 月,我跟隨他到花蓮,參與當地一間中學所舉辦的卡巴迪訓練營,在回程到臺北的路上,他跟我分享他的卡巴迪歷程。

花蓮一間中學為國中和高中生舉辦卡巴迪體驗與訓練營。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他說,不同地方發展卡巴迪有不同模式,如日本,他們每一至兩年便會到印度卡爾各答進行集訓,增進技術,相比之下,臺灣的發展則較為「本土」,既沒有出外集訓,也沒有從南亞請教練過來指導,一切只從影片和書本中學習。

威暘說,起初訓練方面相當困難,但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上能找到更多的資料和影片,這大大改進他們的技術,同時,這樣的發展模式之下,避免了「教練一言堂」的文化。佳銘和威暘同屬臺北市立大學卡巴迪隊的隊員,佳銘是隊伍的前隊長,他跟我解釋他們的訓練模式:

「臺灣沒有專業的卡巴迪教練,當我們練習的時候,我們每人會輪流擔當教練的角色,首先觀察自己隊伍的強弱之處,然後自己上網找資料,作出針對性的訓練。」

過去有很多文獻討論臺灣國民政府如何透過體育運動貫輸「儒家文化」,桎梏臺灣的體育發展(例:Chiang et al. 2015; Yu and Bairner 2011),但從臺灣卡巴迪的例子來看,訓練模式以運動員為中心 (player-centered approach),每個成員都需要徹頭徹尾的參與,這使大部份的運動員除了善於作賽外,也善於觀察、帶領、教導和分析賽事,給運動員一個較全面的發展。

時不予臺灣

2014 年,威暘有機會到印度參與 PKL 的賽事,共參與了第一季和第三季的賽事,另一位卡巴迪運動員佳偉,於 2016 年也參與了 PKL,並參與了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賽事。隨著這些國際賽的經驗增加,臺灣卡巴迪隊的實力也得到提昇,但男子隊苦無機會走上國際舞台,威暘告訴我:

「2008 年,我們全沒準備之下參與國際性比賽,結果慘敗收場……現今,我們準備就緒,卻沒有機會一展身手……」

威暘 – PKL第三季粉紅豹隊的隊員 威暘提供
佳偉 – PKL第四季粉紅豹隊的隊員 羅佳偉提供

當威暘跟我分享這番話時,正值臺灣剛剛跟巴拿馬斷交,媒體上也討論著臺灣被孤立的狀況,在國際體壇上,同樣地,臺灣常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以代表隊稱號來說,他們不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參與國際賽事,只能以「中華臺北」,2008 年北京奧運,甚至被主辦國建議稱為「中國臺北」(Bairner and Hwang 2010),在種種原因之下,很多運動員都會覺得臺灣在國際體壇上常站在一個較邊緣的位置。

事實上,2016年10月,印度舉辦卡巴迪世界盃,亞洲受邀參與的隊伍只有日本、南韓、泰國和孟加拉,臺灣不在名單之上,而整個賽事共有 12 隊參與,當我跟很多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交流的時候,他們也同意如果臺灣能參賽,以他們的實力,很大機會能打入準決賽,問鼎前四。

2016年卡巴迪世界盃參與的12支隊伍。

「卡巴迪是……」

佳偉是另一名資深的卡巴迪成員,當我問到他對臺灣的卡巴迪發展有什麼期望,他顯得一臉無奈:

「卡巴迪的一個特色就是你從來不知道何時會有國際賽事,以其他運動來說,它們的亞洲錦標賽或世界盃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但卡巴迪就很難說……」

卡巴迪的國際比賽主要是由國際卡巴迪總會負責,然而,印度在總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常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2017 年 3 月,我第一次探訪臺灣卡巴迪成員,那時他們正為幾個月後在伊朗舉辦的亞洲錦標賽作密集訓練,而在 4 月的時候,賽事宣佈取消,對運動員來說,臨時取消賽事,理應感到非常失望,但對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來說,他們說是司空見慣,因這並非第一次。

在這樣苦無機會參與國際賽事的情形下,驅使我很想知道他們何以有動力繼續參與這個運動。

2017 年 6 月,我有機會跟威暘和他的弟弟謹韓到新竹探訪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這卡巴迪隊伍是第一隊能以非體保生為骨幹成員而奪全國冠軍的隊伍,訓練過後,我們一起到快炒店,喝啤酒,吃小菜,晚宴中,大家笑聲不斷,主題圍繞著 2013 年一起參與亞青培訓隊的訓練經過,謹韓憶述說:

「那時天氣很炎熱,訓練要跑很長的路程,共 10 公里……我們每天早上也期盼雨天來臨,取消訓練……有一次在賽道上,隱約看見賽道旁的樹林有一隻很大的狗……」謹韓比劃著那隻狗,大概有他的身驅這麼大,同桌的也紛紛點頭,笑著和應。「我不斷叫其他隊友,不要望,不要望,繼續跑,繼續跑……」

那次集訓,他們過著同樣的生活節奏,一起的增重、一起的鍛鍊肌肉和體能,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最終亞青錦標賽也告取消。

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正進行訓練。

卡巴迪是生活與生命上的相連

卡巴迪在臺灣十年間從無到有,運動員從充滿希望到失望,最後學習處之泰然。過程中,運動員不單學習了卡巴迪的技術,也建立了同樣的生活節奏和生命脈搏。

於花蓮的訓練營當中,有機會跟幾位高中女運動員訪談,問她們何以參加卡巴迪,其中一位說:「為國爭光!」其他成員立即討論:「臺灣是國家嗎?」「不這樣說,該怎麼說?」然而有一位運動員說:「我希望為我的高中帶來一點回憶。」

人類學過去的研究經常指出,「親屬關係」(kinship)並非建立於血緣關係之上,而是建立於生活節奏和情感分享,卡巴迪在臺灣的特殊處景,使運動員有著同樣的生活節奏和生命脈搏,大家情同手足。

玄奘大學的卡巴迪隊伍,於 2016 年奪得全國冠軍後,寫了一份名為「不斷失敗,不斷前進:我們的卡巴迪冠軍夢」的報告書,報告最後部份是運動員的個人分享,其中一位說:

「卡巴迪是一個讓人覺得很可怕的運動,但實際上我不那麼認為,因為這個運動讓我清楚了解到一旦牽了夥伴的手就放不開的一種又愛又恨的運動……」

防守的時候,卡巴迪運動員需要手握著隊友的手腕,並一起捉拿進攻者,於我觀察,這種相連,對臺灣卡巴迪運動員來說,實在不只肢體上,更多是生活上和生命上的相連。

備註:如欲了解更多臺灣的卡巴迪運動,可留意 2017 年 10 月臺灣的全國運動會,這是卡巴迪第一次成為全運會的正式項目。

參考文獻
1. Bairner, Alan, and Dong-Jhy Hwang. 2010. “Representing Taiwan: International Sport, Ethnic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6(3)231-248.
2. Chiang, Ying, Alan Bairner, Dong-Jhy Hwang, and Tzu-husan Chen. 2015. “Multiple Margins: Sport, Gender and Nationalism in Taiw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 4(1)19-33.
3. Yu, J.W. and Alan Bairner. 2011. “The Confucian Lega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7(2):219-230.

作者、圖片提供/鄧偉文(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營養師實測!手搖飲只要加入這種配料熱量等同一碗白飯

2023-04-07
綜合話題瘦身觀念飲食方式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一天一杯手搖飲都不算太多,而手搖飲的配料也有很多選擇,像是珍珠、芋圓、仙草等,因此也讓人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高的熱量。營養師建議,當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用餐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對此,她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甚至納入近期超夯的「草仔粿」,讓民眾避開發胖地雷。

台灣手搖飲
台灣人很多愛喝手搖飲,就算一天一杯也不足為奇!

營養師程涵宇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喝手搖飲都加什麼料?」引起不少民眾熱烈討論。程涵宇也把最近超夯的「草仔粿」加進來比較,經過實測後,她發現手搖飲加草仔粿的熱量相當高,對此他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提供民眾選擇參考。

手搖飲配料熱量排行

1.草仔粿280大卡

2.珍珠261大卡

3.芋圓255大卡

4.冰淇淋234大卡

5.奶蓋230大卡

6.杏仁凍178大卡

7.粉粿161大卡

8.多多144大卡

9.椰果141大卡

10.布丁110大卡

11.蜂蜜99大卡

12.仙草77大卡

13.寒天56大卡

14.綠茶凍54大卡

15.桂花凍50大卡

珍珠奶茶
大家手搖飲最愛添加的配料珍珠,熱量也只排在第二名。

草仔粿熱量等同於1碗白飯

熱量排名第一「草仔粿」,成為近期超夯的手搖飲加料話題,也引起許多網友議論。程涵宇表示,草仔粿的成分多是扎實的碳水化合物,所以1份吸起來份量普通但 熱量和一碗飯完全一樣,民眾務必要適量攝取。

熱量排名第二的「珍珠」可以說是加料必點的基本款,主成份為地瓜粉、樹薯粉、玉米粉、糖等。而1份珍珠的熱量逼近1碗飯。珍珠是由澱粉製成,在過程中會用糖蜜漬瞬間熱量增加,一樣要注意適量攝取。

程涵宇建議,若配料要選珍珠,最好選擇透明的珍珠,也就是市面上俗稱白玉珍珠;避免選擇黑得發亮的珍珠,倒不是說熱量上有差,而是黑黑的珍珠通常有添加焦糖色素及香料。

此外,熱量排名第五的「奶蓋」,因綿密的奶油香鹹鹹甜甜,搭配飲料雙層口感的享受,也是近期很夯的手搖配料之一。奶蓋的成分有奶油、糖、鹽等,所以熱量也是不容小覷。

奶蓋茶
熱量排行第五名的奶蓋飲料,成份複雜因此熱量也不容小覷。

手搖飲「4招」健康喝

程涵宇建議,優先選擇較「透明」的配料,熱量相對較低,像是寒天、茶凍、桂花凍。同樣是一份,選這些比帶有嚼勁口感的草仔粿、珍珠等配料少80%的熱量。此外,她也分享「4招」用健康的方式喝手搖飲:

˙以無糖飲料為主

˙純茶最無負擔

˙以鮮奶取代奶精

˙懂換算不發胖

程涵宇解釋,適量喝茶對於不愛喝水的人來說可以補充水分,而且茶含有兒茶素幫,幫助增強保護力。而加入鮮奶的拿鐵系列,也能符合每天都要攝取到乳品的建議,還能補充到蛋白質。若是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如珍珠、草仔粿、芋圓時,當餐則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

延伸閱讀:

不愛喝水要怎麼補水?營養師教你喝「7大健康飲料」代替白開水

哪種飲料最解渴?「這飲料」竟贏過白開水!研究:有營養更能保水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你喝手搖飲都加什麼配料?營養師實測「這配料」熱量等同於1碗白飯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扮裝迎接世大運 踩街遊行嘉年華8/12粉墨登場

2017-07-28
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大運來了,大運來了,世大運就要來了!為迎接世大運,臺北市將在世大運正式登場的前一個週六(8/12)下午3時至6時,舉辦「進場加油熊蓋讚 812妝遊嘉年華踩街」活動,邀請北市各行政區學校、機關、團體、鄰里以及全國性大社團,帶著特色裝扮一起上街,將有25,000多人,1,100多台各式車輛在當天全員出動,嗨翻北市最熱鬧的忠孝東路三、四段,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在812踴躍共襄盛舉,參與活動,一同享受令人雀躍的慶典盛會。

世大運開幕前,台北市將舉辦一場盛大的踩街遊行嘉年華,歡迎民眾一起來共襄盛舉。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進場加油熊蓋讚 812妝遊嘉年華踩街」活動的主隊伍,將於8月12日下午3時從建國南路、忠孝東路口的空總創新基地出發,沿著忠孝東路三段、四段至逸仙路右轉,經過松高路、市府路,前進市府廣場,踩街路線全長3.5公里,預計於下午6時在市府前舉辦「迎接世大運─妝遊嘉年華踩街活動誓師大會」,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民間團體熱情支持,以華麗盛大的嘉年華裝扮參與遊行。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表示:8月12日不但是世大運正式登場的前一個週六,同時也是選手村的開村日,世界各國的選手從這一天開始,將陸續抵達臺北參賽。因此臺北市政府特別選在這一天,舉辦大型妝遊嘉年華活動,展現我們的友善及熱情,向遠道而來的國際朋友說「歡迎來到臺北!」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藍世聰呼籲大家購票進場支持世大運。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整場活動籌劃至今,已邀集超過25,000名的人員及1,100車輛參與,規模十分龐大,參加的團體都自行發想最具創意的裝扮,展現臺灣或臺北的在地特色,隊伍中更有充滿異國風情的世界風服飾,或世大運的運動風;車輛的部分有腳踏車、重機、胖卡、花車、吉普車、陣頭車甚至連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遊園車都會出現在忠孝東路上,如此大規模、難得一見的慶典嘉年華,絕對是市民朋友不能錯過今夏盛事。

南港新移民舞蹈團將展現美麗舞蹈身形。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除了遊行主隊伍之外,民政局將於踩街沿線:SOGO復興館廣場、龍門廣場(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口)及國父紀念館逸仙路口等3處設置定點表演區,從下午2時至4時30分,進行精采的表演節目。主辦單位還準備了3萬支的活動專屬紀念品「熊掌涼扇」於以上3個定點及兒童志氣公園(忠孝東路及建國南路口)、國父紀念館站4號出口,總共5個點發送,市民朋友可以一起加入遊行隊伍,或是在定點欣賞遊行表演,都是不錯的選擇。

現場將發放可愛的「熊掌涼扇」,歡迎民眾踴躍索取。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表示:民政局及12區公所從今年5月開始,接力舉辦國際日活動,並分別在中山、大同區舉辦了2場踩街遊行,獲得市民的熱烈迴響,凝聚一股臺北即將迎接國際大型賽事的嘉年華氣氛,812扮妝踩街獲得如此多團體的支持,全心全力籌備,絕對精彩可期。民政局也特別呼籲市民朋友,當天自下午2時起,建國南路(仁愛路至忠孝東路口)、忠孝東路西向東沿線(建國南路口至逸仙路口)及逸仙路、松高路、市府路等路段將進行彈性管制,忠孝東路遊行隊伍規劃使用外側2線道,因此沿線的公車站點將取消停靠,相關訊息將於活動前公告於民政局官方網站,請市民朋友多加配合。

812妝遊嘉年華踩街路線圖 臺北市民政局/提供

活動時間表

812妝遊嘉年華踩街活動 – 整體活動總流程表
序 時間 流程說明 地點
1 13:00-13:30 宣導車隊(報馬仔車隊)集合 空總創新基地
2 13:30 宣導車隊繞行開始 (仁愛路出發) 空總創新基地
3 14:50-15:00 序幕開場表演 空總創新基地
4 15:10 妝遊嘉年華踩街活動正式開始 空總創新基地
5 15:10-16:40 TAF 空總創新基地→建國南路→(右轉)忠孝東路→逸仙路→
松高路→市府路(繞行松壽路.1號道路.新仁愛路)→市民廣場
6 17:50 預計踩街團體全部抵達市民廣場 市民廣場
7 17:50-18:00 序幕表演 市民廣場
8 18:00-18:20 市長致詞 市民廣場
9 18:20-18:30 誓師活動 市民廣場
10 18:30 活動結束 市民廣場

文山愛舞樂齡美咩舞蹈團熱力十足。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特技啦啦隊隊員表演堆疊特技動作。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