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頓·威廉斯(Carlton Williams)來自澳洲西南方的瑪格麗特河鎮,現年52歲的他在2017年7月在一小時內完成2,682下伏地挺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這項紀錄比他在2015年時創下的成績多出了462下,這個驚人的創舉也被許多粉絲封為澳洲最強男子。
威廉斯在2015年第一次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伏地挺身紀錄為1,870下,後來在同年又創了佳績達2,220下,但隨後有另外三名挑戰者陸續打破了他的紀錄,為了超越他們並挑戰自己,威廉斯在2017年7月份再次嘗試打破紀錄。
這場伏地挺身比賽現場由金氏世界紀錄的人員全程監看,這對已經52歲的威廉斯是一項艱鉅挑戰,每個伏地挺身的動作都必須保持正確的方式,就是手肘必須在撐地時與地面垂直。在這一個鐘頭裡,威廉斯偶爾會停下喘口氣,只是計時器依然滴滴答答的計算著,當計時結束後,他最終達成了2,682次的伏地挺身,成功超越了先前的紀錄。
許多網友看到威廉斯的驚人表現感到不可思議,紛紛表示已經52歲的男子居然還能有這樣驚人的體力,真的讓人歎為觀止,許多年輕人都辦不到了何況是一位中年人。但也有人笑稱:監看者的工作非常辛苦,要盯著威廉斯整整一個鐘頭。
在這場艱難的挑戰賽後,威廉斯的神情即疲憊又開心的表示,自己終於做到了,透過這場挑戰證明自己是最棒的!
資料提供/New shub、Daily-sun、Guinness World Records
責任編輯/妞妞
擁有Youtuber、主持人、創業家等多重身份的時尚超模Karlie Kloss,本月與adidas攜手推出adidas x Karlie Kloss 2021秋冬聯名運動系列。除保留一貫時尚設計剪裁元素,更灌注永續環保概念、從大自然獲得設計靈感,並使用全新PRIMEGREEN與PRIMEBLUE環保回收面料,打造兼顧實用機能及友善環境的時尚運動單品。
adidas x Karlie Kloss 2021秋冬聯名系列掌握Karlie Kloss超模專屬的運動及時尚美感,推出運動內衣、運動緊身褲、運動背心、長版上衣、造型寬褲、時尚車褲、風衣外套,及可下水亦可單穿的比基尼上衣等精選單品,全系列以象徵生命與能量的綠色、黑色與沉穩大地色為主色調,主要品項使用全新PRIMEGREEN與PRIMEBLUE環保回收面料,落實永續環保理念,結合adidas AEROREADY吸濕排汗科技,細節處皆綴有Karlie Kloss聯名專屬字樣,打造一系列適合運動訓練與日常穿搭的服飾,滿足現代女性對於不同生活型態的需求。
adidas x Karlie Kloss 2021秋冬聯名系列短版風衣外套,採用吸濕排汗的輕薄風衣材質,微立領設計修飾頸部線條,落肩飛鼠袖剪裁,瞬間修飾上半身線條,展現個性時尚魅力。此次並推出三色拼接設計的比基尼上衣,採吸濕排汗的可下水比基尼材質,後背採細肩帶挖洞美背設計,完美勾勒背部線條,單穿或內搭皆可展露美好線條。新款運動內衣採用黑色大網眼透氣面料,工字型背帶設計,簡約百搭的外型豐富日常穿搭可能性。
超模Karlie Kloss親自示範adidas x Karlie Kloss 2021秋冬聯名系列寬版綠色上衣,運用輕薄面料、修身俐落剪裁,搭配下擺側邊的開岔設計,拉長整體線條比例。本系列亦推出實穿好搭的運動背心,簡潔流暢的剪裁及傘狀下擺設計,可凸顯腰身、修飾身形,黑、白兩色選擇,為夏日訓練穿搭增添時尚感;搭配AEROREADY吸濕排汗科技面料,讓女性在炎夏運動、室內訓練時,也能維持透氣乾爽的舒適感。
adidas x Karlie Kloss 2021秋冬聯名系列同時推出近期風靡時尚圈的五分運動緊身車褲,高腰設計提供腹部的穩定包覆,有效修飾線條;自臀部延伸至腿部的拼接車線呈現極簡設計感,率性有型。運動短褲側邊印上淺綠「KARLIE KLOSS」聯名字樣,採輕薄、吸濕排汗材質,合身內襯讓運動過程更輕鬆無負擔。
adidas x Karlie Kloss系列,即日起於adidas官網及門市上市。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當我們在進行重量訓練課表的排定時,你都只知道要先排三大主要肌群再排輔助小肌群,但你知道為何要這樣安排?首先,你要知道在安排訓練動作時,最先施作的訓練動作效果最大,越後面施作的動作訓練效果就會越不明顯。因此,對於接受訓練的人而言,都會將重要性較高的訓練動作,安排在越前面,這就是所謂的優先順位原則或稱為動作配置原則。
實際上,在各式各樣的運動訓練動作當中,有的能夠發揮較大肌力或是爆發力的訓練,也有些能發揮局部的肌力訓練動作,因此,基本上我們在安排訓練課表時,都會先安排能動用較大肌肉與較多肌肉的複合式動作為主,接下來才會安排動員肌肉量較少及較為局部的孤立式動作,例如:我們最常做的三大訓練動作-深蹲、硬舉與臥推;這都是屬於大肌群的複合式動作,他們主要都會動用到較大較多的肌肉群來完成一個訓練動作,當我們在進行這些大肌群訓練動作時,四肢末端的肌肉也會經由輔助性的發揮作用,所以,如果你再訓練這些大肌群之前,先訓練一些末端的小肌群(例如肱二頭肌或三角肌等),就會造成末端小肌群的優先疲勞,而無法在訓練大肌群的同時發揮輔助的功效。
所以,我們在進行訓練課表安排的時候,就必需要進行強化大肌群為主要目的的動作,因此,在許多的訓練課表都會先看到3大肌群的動作安排,接著才會搭配上其於的輔助肌群訓練動作,例如:胸大肌訓練就會搭配上肱三頭肌;背肌訓練就會搭配上肱二頭肌與前臂訓練;大腿肌群就會搭配三頭肌訓練,這些安排都是有其目的與作用。但也會有例外的狀況,比如為了配合特定的運動比賽項目所做的重點式強化特定肌群或者是受傷復健的治療階段,才會撇除優先訓練大肌群的方式。
但無論在哪一種訓練課表內,我們都必需要決定訓練動作的優先順序來進行,以下就是12個基本強化肌群的動作訓練配置:
1. 深蹲
強化肌群:臀大肌、股四頭肌、腿後肌與背部肌群
延伸訓練: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2. 硬舉
強化肌群:背部肌群、臀大肌、腿後肌、股四頭肌
延伸訓練:臀部、大腿肌力的殺手級「硬舉 」訓練
3. 仰臥起坐
強化肌群: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股直肌、髂腰肌
伸延訓練:健美選手推薦7組最佳腹肌訓練
4. 腿部屈伸
強化肌群:股四頭肌
5. 腿部彎舉
強化肌群:腿後肌
6. 仰臥推舉
強化肌群:胸大肌、前三角肌、肱三頭肌。
延伸訓練:臥推常見的6種錯誤方式
7. 屈體划船
強化肌群:背闊肌、大圓肌、背部肌群、菱形肌、斜方肌中部、後三角肌
8. 肩部推舉
強化肌群:三角肌、斜方肌、肱三頭肌
9. 三頭肌伸展
強化肌群:肱三頭肌
10. 手臂屈伸
強化肌群: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
11. 小腿上提
強化肌群:小腿三頭肌
12. 手腕屈伸
強化肌群:前臂屈肌群
然而,你的訓練課表將要如何安排動作項目?只要秉持著優先順序原則來進行就可以,但有時後也必需要隨著週期性訓練法則與每週訓練內容來進行調整,而區分為技巧性訓練日或提升肌力訓練日這兩種,但基本的大方向是不會有所改變。
資料參考/issaonline、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