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了解熟女的重要課題,輕鬆跨越更年期!
1
了解熟女的重要課題,輕鬆跨越更年期!
2
運動後營養補充 把握黃金1小時增肌燃脂
3
生酮適應 助你腦力回升、元氣十足
營養師天團

了解熟女的重要課題,輕鬆跨越更年期!

2017-09-25
運動部落 飲食 保健 專欄

「唉,昨天晚上跟我媽大吵一架!她怎麼忽然變得脾氣這麼差,進入更年期了嗎?」
 
「醫生醫生,我最近半夜老是爬起來尿尿,睡也睡不好!白天嘛流汗流個不停,吹個風又冷了,外套穿也不是脫也不是,該不會是更年期吧?」
 
「更年期」,這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提起來總是既好奇又擔憂。就算自己處於更年期當中,對自己正經歷的症狀也常常一知半解。「更年期」到底是什麼?下面就為大家揭開神秘面紗!

暸解熟女的重要課題,輕鬆跨越更年期!

更年期是什麼?

更年期是指停經前後的一段過渡期,這段期間內,女性賀爾蒙逐漸減少分泌,生殖機能也逐漸退化直到完全喪失。此段時間會感受到更年期症狀,平均持續時間約4-5年。台灣女性的平均停經年齡介於45-55歲之間,由此推估,全國約有200萬人口的女性正值更年期。

從什麼時候開始算是更年期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1996)將月經週期改變情形分為三個階段:
  • 停經前期:停經前具有生育能力的時期,月經週期仍如同往常月經型態一樣規律。
  • 停經中期:在停經之前,內分泌、生理變化及臨床症狀顯示即將停經、月經開始不規則,直到停經後滿一年為止。
  • 停經後期:停經持續一年之後的時期。
  •  
更年期就是上述提到的「停經中期」這段時間。

更年期有什麼症狀?

心理症狀表現出焦慮或憂鬱,生理症狀呈現身體不適(例如熱潮紅,心跳加快)、性功能問題、泌尿道症狀及血管收縮症狀。在賀爾蒙改變後,三高(血壓、血脂、血糖),以及骨質疏鬆也是很容易產生的問題。根據黃惠美等(2010)針對138名更年期婦女的研究,台灣女性主述表達更年期症狀較常發生的是:
 
1. 泌尿道症狀(例如頻尿、半夜常醒起來上廁所、泌尿道感染)
2. 感覺疲倦缺少活力
3. 關節疼痛
4. 不易入睡
5. 注意力不集中
6. 性慾降低
 
讀到這裡,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或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有上述症狀出現呢? 如果擔心自己是不是進入了更年期,文後也附加一份更詳細的更年期症狀量表GCS(Greene Climacteric Scale),進行更年期小測驗,方便評估症狀影響生活的程度。
 
在此也回答了文章最開頭的兩個疑問句:

如果有這些症狀,並且接近平均停經年齡,月經也開始不規則,那確實可能是更年期造成。但如果不是,也不要隨便把「媽媽心情不好」歸罪給賀爾蒙改變,你是真的惹她生氣囉!

©aquila-style.com

更年期常見疑問

疑問1:常常聽說女生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有更年期,那男性會不會有啊?
 
男性同樣也會有更年期,起因是男性賀爾蒙-睪固酮(Testosterone)分泌減少,症狀與女性更年期類似,但只有三成男性在更年期時會產生症狀,平均發生時間比女性晚十年左右,女性通常會在1-2年間忽然出現症狀,男性則是在數十年間慢慢發生。
 
疑問2:更年期常常使用的賀爾蒙療法及藥物對身體難免有負擔,難道沒有什麼方法更健康的改善症狀嗎?

有哦!這就連接到下面的單元——

更年期的飲食建議

1. 改善更年期症狀

(1) 植物性賀爾蒙
 
對更年期有幫助的營養素,最知名就是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了!它是一種植物雌激素,相對於化學合成的雌激素,更能夠長期安心食用,且對熱潮紅、陰道乾澀、血脂異常等更年期綜合症狀都能改善。(但另外要提醒的是,若已/曾患有乳癌的女性會建議諮詢醫生意見再食用喔!)

每天服用40mg的大豆異黃酮就有改善症狀的效果,症狀較嚴重者可攝取到80mg。
那麼,從哪些黃豆製品可以取得呢?如下表:
 
食品
平均含量(mg/g)
食用大豆粉(全脂)
1.778
納豆
0.589
豆漿
0.096
豆腐
0.292
黃豆
1.283
味噌
0.425
醬油
0.016
黃豆芽
0.407
分離大豆蛋白
0.974

台灣市售豆漿因製作方式不同,成分也略有差異。營養師天團調查了部分常見市售廠牌,發現大豆異黃酮含量約在15mg-25mg/100cc之間。
 
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喝400cc的市售豆漿,或者是食用100 g 黃豆芽(相當於一份青菜)就可以達到大豆異黃酮需求量(40mg-100mg間),非常建議各種豆類食物互相搭配食用。 其他含有植物性賀爾蒙的建議食物還有:黑豆、亞麻籽、葵花籽、紅豆、綠豆、燕麥等。

(2)番茄功效多
 
番茄中許多成分對於改善更年期綜合症狀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直接飲用蕃茄汁。
(新營養專欄-番茄汁與更年期文章介紹 連結 在此)

(3)維生素B群、礦物質鎂

這兩者能舒緩情緒問題,維生素B群可穩定神經系統,幫助能量代謝,因此能改善情緒低落及疲勞感,增強活力,而鎂能夠消除煩躁緊張。

富含兩者的食物有:豆類、牛奶、菠菜等深色蔬菜。

(4)蔓越莓產品 

針對預防泌尿道感染,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吃蔓越莓。但,量要吃多少才有效呢?

a)新鮮蔓越莓35-40g/日。
b)可選用市售的蔓越莓濃縮錠或膠囊作補充,而蔓越莓萃取物的建議食用量為1000mg-1500mg/日。

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可酸化尿液,使細菌不易附著在泌尿道上且隨著尿液一起排出,食用一次的維持效果為8小時,所以需要每日持續食用。

若想靠市售的蔓越莓汁喝到有效量,每天至少要喝700c.c. 的原汁,但是在喝的同時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糖。因此,若要以蔓越莓汁作為補充來源,建議大家每天喝大約200-300c.c.,搭配紅紫色蔬果(例如:上述提到的新鮮蔓越莓,和紅石榴等)來達到效果。最經濟又方便的就是平時多喝水(至少約2000c.c./天),是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最根本之道,所以喝到足量的水分也是很重要的哦!

2. 改善三高:更年期以後容易產生血壓、血脂、血糖的異常,在日常飲食上可以牢記這個口訣-「三低一高」: 低油、低糖、低鹽、高纖
 
  • 低油:多選擇蒸、煮、燉、烤等油脂用量較少的烹調方式,避免吃入過多油脂。
  • 低糖:少吃精緻食品,例如含糖飲料、糕點、爆米花。盡量選擇天然食材與簡單的烹調方式,例如糙米飯、堅果、全麥麵包、香蕉、柳丁。
  • 低鹽:減少鹽與味精的用量,以及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調味料(例如蕃茄醬、沙茶醬等)。可選用特殊風味的食材來增加味道,例如:檸檬與蕃茄的酸味、香菇的鮮味、洋蔥與胡蘿蔔的甜味,這些都能使食物有更多樣化的味道。
  • 高纖:未經加工的天然食材,其纖維量通常就高,如上述提到的糙米飯,再加上多吃蔬菜水果,這樣的高纖飲食會增加飽足感,減低熱量攝取,進而達到減重效果。

不單是更年期以後要這樣吃,平常照著這個口訣選擇食物,也能讓自己更健康喔!

3. 針對骨密度下降 :除了年輕時就要儲存骨本,到了停經以後,骨頭內的鈣會流失得更快速,因此適量補充並留住更多的鈣是很重要的。同時,鈣也有穩定情緒,抒解更年期焦慮的效用哦!

一般成人及老人的每日鈣建議攝取量均為1000mg/天。鈣質含量高的食物有:牛奶、優酪乳、乳酪、小魚乾、豆製品(豆乾、豆腐、干絲等,黃豆製品一舉兩得!)、芝麻醬、杏仁果等。
 
以牛奶為例,1cc鮮奶就大約相當於1mg的鈣。

然而,含咖啡因飲料(可樂、咖啡、茶等)易造成鈣質流失,應減少攝取。多曬太陽能夠促使身體合成維生素D,增加鈣質吸收。

看完了上面的小技巧後,相信大家在面對更年期時,能夠更遊刃有餘。

更年期症狀量表GCS(Greene Climacteric Scale)

量表題目:(量表需在5分鐘以內完成。)
 
1
心跳變快或變明顯
12
覺得頭暈或有快昏倒的感覺
2
覺得緊繃或緊張、神經質
13
頭部或身體覺得緊繃或有壓力
3
睡眠障礙
14
身體有些地方感覺麻木或有刺痛感
4
靜不下心、急躁
15
頭痛
5
恐慌、不安
16
肌肉關節痠痛
6
注意力難以集中
17
手或腳的感覺變得遲鈍
7
覺得疲憊或缺乏元氣
18
呼吸困難
8
對大多數事物失去興趣
19
熱潮紅
9
覺得不快樂或憂鬱
20
夜間流汗
10
容易掉淚或哭泣
21
對性失去興趣
11
易怒
 
 
 
         量表計分方式採四分法:
 
0分
1分
2分
3分
沒有(無症狀)
Not at all
偶爾(輕度)
A little
經常有(中度)
Quite a bit
一直都有(重度)
Extremely
‧這份量表主要是評估更年期症狀嚴重性,並無一個確切的診斷分數。
‧但是如果得分在15分以上,可能您的更年期相關身心症狀程度較高,若有需要可洽詢婦產科或身心科醫生。

資料來源:
1、美國農業部USDA-食物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
http://www.isoflavones.info/isoflavones-content.php
2、台灣更年期婦女現況-台灣更年期協會(2013)。取自http://www.menopause.org.tw/admin/downloada.php?ServerFilename=20160402115351.pdf&Fs_name=2013-0301-%E5%8F%B0%E7%81%A3%E6%9B%B4%E5%B9%B4%E6%9C%9F%E5%A9%A6%E5%A5%B3%E7%8F%BE%E6%B3%81_(2)-%E9%84%AD%E7%A2%A7%E8%8F%AF.pdf
3、黃惠美、趙湘台、林寬佳、鄭素月、廖媛美。45-60歲婦女之更年期症狀與生活品質相關因素研究。新臺北護理期刊。2010;12:14。
4、晏傳婌。熟女的煩惱-更年期婦女的營養保健。彰化護理。2015;22:4。
5、許淳森、周輝政、王崇安、吳文惠。植物性雌激素與停經後婦女保健。臺灣營養學會雜誌。2004;29(1);1。

撰文/新營養食代團隊營養師 張靜婷

/ 關於營養師天團 /
營養師天團

營養師天團新養食代是一群懂食安的營養師及食安專才,專為您健康把關,提供創新營養服務,是您的健康智囊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後營養補充 把握黃金1小時增肌燃脂

2018-03-30
知識庫觀念飲食方式運動補給營養補給飲食

辛辛苦苦運動消耗掉幾百卡熱量後,有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不再進食,其實這樣的習慣反而讓運動效果大打折扣。每當運動或比賽後,選對食物、把握黃金1小時內補充營養,不但不會發胖,還能快速恢復能量,甚至達到增肌、燃脂的效果。

運動後營養補充 把握黃金1小時增肌燃脂

不吃的壞處:疲勞、低血糖、抑制身體修復

運動時,肌肉運用大量肝醣作為燃燒的能量,同時肌肉中的蛋白質也被大量破壞、分解;隨著運動時間越長、強度越高,體內原本的肝醣被消耗越多。這時如果不補充營養,可能導致疲勞、低血糖,並且抑制身體的修復過程,無論對運動表現或是瘦身目標都是負面的。

有關運動後吃東西會發胖的疑問,首先你必須完全拋棄燃燒脂肪才能減肥的概念,身體的脂肪24小時不斷被其他組織消耗(特別是肌肉),未必是燃燒掉,各細胞將脂肪酸轉成Acetyl-CoA後,可用來合成各類碳分子重建新細胞。減肥關鍵是要讓肌肉比脂肪組織更有競爭力,避免飯後碳資源回補到脂肪組織,藉此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

運動後30m-1hr: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比1

即便有些說法指出運動後應盡快進食,但仍建議運動後30分鐘內以液體補充為主,等心跳、血壓、呼吸速率都穩定下來再開始吃固體食物,盡量在運動後30分鐘到1小時內進食完畢。
 
補充重點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主,兩者約比例3:1,熱量則控制在約300卡。這時進食不用擔心熱量被當成脂肪儲存下來,碳水化合物可恢復維持體力的肝醣以及肌肉消耗的肝醣,蛋白質則可修補因運動受損的肌肉組織,也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加速脂肪消耗。
 
若要計算,每公斤體重進食以1克碳水化合物為標準,約攝取50-100克碳水化合物(200-400卡路里),搭配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食物包括蛋、豆腐、魚、雞肉、海鮮、毛豆、低脂牛奶、無糖或低糖豆漿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則有地瓜、馬鈴薯、水果、蔬菜、全麥麵包、穀類、麵類等;若周遭只有便利商店,鮪魚御飯糰、茶葉蛋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現在許多人在蛋白質補充上搭配乳清蛋白這類營養品,也是個便利性高的替代方案。

蛋白質食物包括蛋、豆腐、魚、雞肉、海鮮、毛豆、低脂牛奶

運動剛結束:每減0.5kg喝480ml水

水是運動時的基本必需品,不只運動前和運動中要喝,運動後流失許多水分,也得靠喝水補足。運動後要喝多少水?以比賽前、後的體重對照,每減少0.5公斤,需補充480毫升水分。

例外:沒時間吃或運動前吃太飽

如果無法在黃金1小時內完整地補充食物,那麼至少先準備一些零食在運動後吃,並在運動後3-4小時吃完整的一餐。
 
如果運動前吃了一頓麻辣鍋、自助餐吃到飽等大餐,且運動強度不高,例如平路慢跑30分鐘,那麼不用特別多吃東西增加負擔,喝250-500毫升的水即可,並避免喝咖啡、茶等利尿性飲料或含糖果汁。

如果運動前吃很飽且運動強度不高,那麼運動後可不進食,但仍要補充250-500毫升的水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titan、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台灣運動營養學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生酮適應 助你腦力回升、元氣十足

2017-09-14
觀念生酮飲食飲食知識庫

酮體的發現

在西元前400年,那位後來被尊稱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臘醫師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寫下他親眼看見的奇蹟痊癒事件。有一個男人患有嚴重癲癇,不吃東西一段時間後,他的症狀有了不可思議的大幅改善。在那個時代,當然沒有癲癇症這樣的名詞,也不了解斷食為何會有效果,但很明顯的就是,當一個患有癲癇症的人斷食時,癲癇發作的狀況也會停止。

一直到了二十世紀,科學家喬治・卡希爾(George Cahill)發現,斷食可以預防癲癇發作,是因為患者進入了一種稱為酮症(ketosis)的生理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斷食,或是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肝臟就會分解脂肪酸,製造酮體(ketone bodies),這是一種水溶性的分子,是粒線體的最佳燃料,比糖好非常多。當你的粒線體使用酮體做為燃料製造ATP,你就是處在酮症狀態。這是一種高表現的狀態(但也是一種你可能不想一直維持的狀態),它能增加粒線體的能量輸出,降低自由基的產生,並且製造更多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GABA。

「生酮適應」有助活化大腦機能

酮症狀態幫助身體以更少資源產生更多能量

結果發現,酮症是憑藉一把雙面刃在保護癲癇發作:氧氣。細胞需要氧氣製造能量,但是氧氣會刺激神經元,如果神經元受到太多刺激,就會導致興奮性毒性(excitotoxicity)。在這個過程中,過度活躍的神經傳導物質受體會殺死神經元,並造成氧化壓力,然後引起癲癇發作。酮體能增加GABA 和抗氧化劑的量,幫助預防癲癇發作。粒線體使用酮體製造ATP 比使用葡萄糖更有效率,因為過程中不容易製造氧化壓力38 ,而且會提供更多能量給神經元去控制興奮性毒性,這個過程完全不會有害。而且正如你學過的,當粒線體功能較好時,就會製造較少自由基。

酮症似乎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種種威脅,如果不是酮症狀態,我們就會因為粒線體沒辦法從脂肪中製造ATP,而經常感覺飢餓。既然我們是一直到過去幾百年內,才終於可以在一天之內的任何時刻都接觸到食物,所以很明顯的是,就是酮體讓人類這個物種存活了幾千年。過去當食物不充足時。酮體給我們適應力對抗低血糖,還有最極端的情況:飢荒。

生酮原理

是什麼原因讓酮症如此有效?製造能量的第一步,就是把燃料帶進粒線體。和葡萄糖不一樣,酮體可以全部完好無缺地進入粒線體,它們可以被直接分解成乙醯輔酶A(CoA),也就是能立即開始克氏循環。但是葡萄糖呢,則必須先在粒線體外分解為丙酮酸(pyruvate),接著再到粒線體內,把丙酮酸分解成CoA。長話短說:酮體可以在正式開始製造能量前,就先跳過一個步驟。

酮體製造出增量的CoA,也驅使克氏循環替更多NADH「充電」,那就是提供能量給電子傳遞系統的分子。簡言之:酮體讓身體釋放和回收能量的循環加速,比起葡萄糖,酮體使用的氧氣比較少,在過程中製造的氧化壓力也較少。

而且因為酮體的能量含量比丙酮酸多,也因此能製造較多ATP。一百克的葡萄糖可以製造出8.7公斤的ATP,而一百克的酮體可以製造出10.5公斤的ATP 39,多了20%以上!

身體產生能量的有氧系統

酮症能保護大腦免於氧化壓力

李查・維屈博士(Richard Veech)是一位知名的酮體專家,他曾和漢斯・克雷布斯博士(Hans Krebs)共事,就是發現與命名克氏循環的那位。維屈博士說明,因為人類必須支撐這麼大的大腦,所以人類是唯一能夠在斷食後進入酮症的動物。酮症能保護大腦免於氧化壓力,讓我們得以生存。如果沒有酮體,只要六天不吃東西,我們就會死亡,然而有了酮體就能存活久一點。在麥當勞普及到每個街角前,人類必須去獵捕和宰殺動物,抓到獵物前都得挨餓,在那段時間裡,我們就靠著酮症才能生存。他說,比起使用葡萄糖,利用酮體進行代謝時,心臟可以得到多二八%的能量。既然大腦和心臟細胞擁有的粒線體密度差不多,酮體對大腦的影響應該也是那麼大。

這個數字太令我震驚了,你可以想像擁有多28%的大腦能量,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嗎?這件事實在是太、太、太重要了。在過去二十年裡,我不斷尋找改善大腦表現的新方法,沒有任何一樣比酮體有效。我找到一些方法,可以提高5或10%,但是遠遠不及酮體的28%。這樣想吧,如果ATP提供能量讓你發揮能力,酮症狀態能讓你多出28%的能力,唯一的問題就是:你要拿這多出來的大腦能力去完成什麼?

隨著時間過去,你的身體使用酮體會運作得越來越有效率。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就是進入了所謂的「生酮適應」(keto adapted)狀態。生酮適應狀態的好處是,身體分解並燃燒脂肪當作能量的過程會更有效率,你也會體驗到強大的排毒反應。事前警告:一開始的感覺可能會很不舒服。事實上,你第一次進入酮症狀態時,會發現前所未有的嚴重口臭。這是因為你的身體儲存許多毒素在脂肪裡,一旦你要開始燃燒脂肪製造能量,肝臟就必須處理這些釋放出來的毒素。剛開始幾天,你會覺得疲憊又昏沉,除非你服用吸附毒素的物質,像是椰殼活性碳(activated coconut charcoal),否則隨著肝臟處理這些從脂肪裡釋放出來的毒素,會把你大腦要用的能量抽走。

這個適應過程其實很短,而且考慮到接下來會體驗的感覺,就非常值得了。當你的系統清乾淨後,全新的能量和表現就會取代你的壞口氣、疲倦,和大腦昏沉。有些人說,他們體驗酮症狀態後,才第一次有真正活著的感覺,而且我知道他們完全沒有誇大其詞。

當然,沒有任何東西是完美的,酮症也是。我發現任何時候你讓身體進入特定狀態,想要永遠維持在那個狀態的話,身體就會開始抗拒。要進入酮症,兩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幾乎完全斷絕碳水化合物,和徹底斷食。如果你維持生酮飲食方式(極低碳水化合物)幾個月,皮質醇濃度就會上升,也會開始分解肌肉,因為要獲取其中的葡萄糖給大腦使用。即使在斷食期間,你的血糖值也絕不可能降到零,因為身體會一直增加皮質醇的量。皮質醇會讓細胞產生胰島素抗性,這樣細胞就不能使用葡萄糖,導致血糖濃度居高不下,並喚醒你內在的拉布拉多,引起強烈的食物渴望。

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但不是所有人)在進入酮症並連續維持好幾個月之後,就開始感覺糟透了。我自己就是這樣。我還很胖時,使用阿金博士飲食法(Atkins-type diet)瘦了50磅(約22.5公斤),感覺棒透了,直到突然之間一切都變了。除了對食物的渴望之外,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取的時間太長後,其中一個症狀就是眼睛非常乾。長期處在這種低碳水化合物狀態,完全沒有間斷,也會毀掉你的睡眠品質。一段時間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還會傷害甲狀腺,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你需要甲狀腺激素來製造ATP,並維持健康的髓鞘質。(但我得說,有些人長期處在酮症狀態中似乎也過得很好,不過這種人只是少數。)

我也發現到,雖然神經元比較喜歡酮體作為能量來源,但是身體裡的其他細胞,像是修補和維護髓鞘質的那些細胞,還是比較喜歡葡萄糖。你的身體就像油電混合車,當它有好幾種能量來源可以選擇時,運作的效率最好。這點令我也想辦法駭入酮症,到底要怎麼享受到它提供給大腦的額外能量,但不必剝奪其他細胞需要的葡萄糖,也不必經歷那些負面的副作用? 

Dr. Richard Veech @Twitter/DrRichardVeech

我發現確實有些方法,可以體驗溫和的酮症狀態,也不必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1980年,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如何大量製造中鏈三酸甘油酯(MCTs),並且將它們用作醫療用途 。雖然要提升酮體到這麼高的劑量,經常會導致相當讓人不愉快的腸胃道反應,我喜歡把它稱為「褲底之災」(就是一直拉肚子)。這是因為有些MCTs 是水溶性的,它們會直接進到肝臟,你的肝臟則會當場代謝它們。這麼做的時候, 身體就會清空你儲藏的肝醣(glycogen),讓你非常快速地進入酮症,雖然依然有些碳水化合物在體內。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大逆轉的發現,也讓我開始服用MCT 油,儘管會有腸胃道的問題。而我也很快發現, 它實在很值得我多跑幾趟廁所,因為服用後的效果太棒了!不久,我研發出了自己的防彈中鏈脂肪酸油,根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防彈中鏈脂肪酸油提升血液內酮體量的效果,比MCT 油好非常多。防彈中鏈脂肪酸油是設計來增加酮體,把兩種燃料的美好都留給你。當你血液中的酮體濃度到達0.8毫莫耳, 就等於已經進入營養的酮體狀態。但我也發現有研究報告提到,只要血液中有少量的酮體(約0.5毫莫耳), 就已足夠改變兩種控制飢餓和滿足感的賀爾蒙了。就算我吃了一些碳水化合物,也一樣可以依靠防彈中鏈脂肪酸油,讓血液中維持足夠的溫和酮體。突然之間,我對食物的渴望消失了,專注力大幅升高,而災難之褲也不再是那麼嚴重的問題了!

如果沒有防彈中鏈脂肪酸油,有個著名的方法(按:生酮飲食法)可以讓你進入酮症。訣竅就是你必須把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降至20公克左右,並從脂肪中攝取約70到85%的卡路里來源。到這個階段,你必須要戒斷蔬菜和它們珍貴的多酚,而且必須隨時小心,不要有營養不良的情形。但有了防彈中鏈脂肪酸油,你就等於有緩衝,還可以得到兩種燃料的優點,可以每天吃些碳水化合物,但血液中仍然保有一些酮體。

以中鏈三酸甘油酯取代椰子油來製作防彈咖啡,效果更佳。 ©Amazon.com

為了靈敏的大腦斷食

當然,限制碳水化合物和服用防彈中鏈脂肪酸油,不是唯一進入酮症的方法,還有一個良好、老派的斷食法。除了讓你進入酮症狀態外,斷食也有其他的好處,像是可以改善髓鞘形成、重組大腦內的髓鞘質、降低全身性的發炎。斷食還能開啟細胞的排毒系統、啟動細胞自噬,這些狀況發生後,你就能減少細胞浪費,等於是為大腦進行一次深層大掃除,感覺非常美妙。

但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斷食也有一些缺點,像是讓你情緒暴躁。因為當你停止吃東西,大腦會覺得它快要死了,這時所有原始的情緒,狂怒、氣憤、悲傷等等,都會浮上表面。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什麼有趣的事,尤其是你的同事和家人!

許多人採用一種稱為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方法,試著達到長期斷食的效果。間歇性斷食就是你在一段時間區間內(約六或八小時),把所有的東西吃完,那天接下來的所有時間就斷食(約十六到十八小時)。這是一個相當有效的辦法,可以讓你吃得很營養,又可以在進出酮症間循環,而且研究也證實,這種方式對大腦還有其他許多好處,例如增加神經生成。

間歇性斷食的缺點是會造成體力突然下降。大部分間歇性斷食的作法,都是要你跳過早餐,午餐也等到下午兩點過後再吃。我自己實作時,發現大腦能量會在工作時段的中間,突然大幅下降,而那正是我最需要腦力發揮作用的時候。我於是開始想,有沒有辦法可以得到酮症和間歇性斷食的好處,但又不會體力不足。

那個時候我已經發明了防彈咖啡,雖然不敢說完全理解背後的所有原因,但確實知道防彈咖啡能帶來的感覺。這種咖啡的靈感來自富含多酚的犛牛酥油茶,這是西藏人在早晨靜坐前喝的飲料。我將它加以改良, 使用防彈中鏈脂肪酸油、草飼奶油,以及經過特殊處理不含抑制粒線體毒素的咖啡,仔細調和出來的飲品。咖啡是多酚的優良來源,但是通常含有黴菌毒素,會讓粒線體功能變慢。因此我創造出一種處理咖啡的新程序,不會像一般咖啡一樣含有黴菌毒素,然後決定把草飼奶油和防彈中鏈脂肪酸油,加入這種咖啡。草飼奶油提供抗發炎的丁酸,而防彈中鏈脂肪酸油讓我能進入溫和的酮症狀態。結果發現,這種組合給了我大腦最需要的物質,而且因為沒有任何蛋白質和糖,所以身體以為我在斷食。我嘗試在間歇性斷食時,早上就喝喝防彈咖啡,然後你看!我得到斷食的所有好處,但是身體擁有的能量比以前更充足。

我早上不吃早餐,改喝防彈咖啡時,身體依然停留在斷食狀態,但我感覺飽足又體力充沛,現在有數萬人正在嘗試,許多人和我有一樣的感覺。防彈中鏈脂肪酸油讓我即使前一天晚上吃了碳水化合物,也能進入溫和的酮症狀態。咖啡裡的多酚能對抗發炎、保護新的腦細胞、餵養更多腸子裡的好菌。而草飼奶油能保護我的血腦障壁,同時繼續餵養好的腸道細菌。它還能幫助咖啡中的多酚更加容易被身體利用,也不含牛奶蛋白質,不會把多酚阻隔在大腦外面。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這是我體驗過效果最強大的生物駭客營養補給品。

最棒的部分是,從奶油和防彈中鏈脂肪酸油得到的脂肪,快速斷絕了我對於食物的渴望,快到就像按一下開關而已。體內的拉布拉多乖乖地待在我腳邊休息,我就能一次專注好幾個小時,運用一股全新的強大力量,支撐我度過一整天。我對食物的興趣一點也沒有減少,但是細胞依然覺得我在斷食。我相信要達到防彈腦力,真的沒有其他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了。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試一次:用正確的咖啡豆、防彈中鏈脂肪酸油、草飼奶油,做一杯咖啡喝喝看。差別就像白天與夜晚。其實你也可以做普通的奶油咖啡,使用任何舊有的咖啡豆、任何舊有的奶油,和椰子油或MCT油,但是科學實驗顯示,你還是一樣會攝取到阻礙粒線體的毒素、一些錯誤的脂肪,還有極少的酮體,你無法感覺到該有的防彈腦力狀態。防彈咖啡的好處是可以長期持續優化你的大腦。

防彈咖啡 ©Al Seib/Los Angeles Times

書籍資訊
◎文字摘自活字文化出版,戴夫‧亞斯普雷(Dave Asprey)著作《防彈腦力:啟動大腦超限能量的防彈計畫 兩周內讓你工作更聰明、思考更敏捷》一書。

請自我檢查:你是否健忘、無法專心、常感飢餓、體力不足、悶悶不樂?這就是大腦虛弱的五項徵兆。如何讓大腦達到最佳的運作模式,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運動,缺一不可!

想像一下,你的大腦狀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效與清晰,你開始能用更短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困難的事情突然變得很簡單。或者,你開始能够自信自己的智力,而不用擔心自己是會議桌上不够聰明的那一位。或者,你終於不用害怕忘記某件重要的事情。還有,總導致你情緒波動、易怒脾氣的根源可以消失,你和他人的相處終於有機會變得不一樣。

在此書中,作者Asprey向我們表明,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運用簡單的方法,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來取得大腦運作結構的優勢,就能讓腦力表現達到新的巔峰。結合神經科學與神經生物學的最新研究結果,Asprey提供了一個大腦運作關鍵部位的組織程序,他可以幫助你:

1.    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大腦全天候的最佳表現。
2.    消除「氪石」的來源,那些食物會使你的大腦變慢。
3.    增强大腦的細胞功能室和粒線體,消除渴望並促進精神集中。
4.    逆轉發炎,讓你的表現更好,保持敏捷、活力,進入你的黃金年代。
5.    促進神經元的成長,加强大腦運作速度和增進新的學習。


•更多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