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5種瑜伽動作改善小面關節疼痛
1
5種瑜伽動作改善小面關節疼痛
2
5組啟動生殖輪瑜伽動作 提升幸福感!
3
增進肌力、緩解痠痛 適合孕媽媽的15種簡易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瑜伽動作改善小面關節疼痛

2017-09-28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瑜伽動作 訓練動作

什麼是小面關節?小面關節就是連接脊椎的兩組小關節,它的功用是協調動作與穩定我們的脊椎,如果沒有小面關節,脊椎就會失去彈性。時常彎腰的工作,或是有關跳耀性的運動員、老人都較容易罹患,當小面關節發炎時,它的疼痛會呈輻射狀擴散,最常見的就是背部疼痛,但是產生疼痛的原因不是來自關節本身,而是兩節脊椎間肌肉的緊繃。一般來說,小面關節的確定診斷並不容易,反而在一般臨床診治的過程中,相對較容易被忽略。

瑜伽許多體位法都能改善此症狀,定期適當的做,可改善小面關節發炎所帶來的疼痛,甚至可以免於注射藥物治療。

5種瑜伽動作改善小面關節疼痛 ©dailymail.co.uk

以下五組瑜伽動作,定期適當做能改善小面關節關發炎所帶來的疼痛,但已經很嚴重的患者建議詢問醫生是否有別的治療方法。但預防勝於治療,就算沒有這些問題,也可定期訓練當作保健。

 1  臥姿英雄式 Reclining Hero Pose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脊椎間眾多的肌肉,讓它們共同運作。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吸氣將上半身往後躺,用雙手先撐在後面。
步驟2:慢慢的將身體躺平後,將雙手往後貼在瑜伽墊上。
步驟3:停留保持呼吸3-5的呼吸,再慢慢用手將身體撐起。

臥姿英雄式 Reclining Hero Pose ©herencyclopedia.com

 2  半魚王式 Half lord of the fishes pose

這動作可以給予脊椎一側所有小面關節適度的間隙,同時伸展到脊椎附近的肌肉。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左腿打直,彎曲右膝蓋。
步驟2:將上半身向右邊轉動,右腳跨越左腳大腿,收緊腹部,將左手婉曲,手肘觸碰右膝蓋。
步驟3:右手往後打直擺放,持續3-5呼吸時間,再換邊進行。

半魚王式 Half lord of the fishes pose ©healthifyme.com

 3  眼鏡蛇式 Cobra

這動作可以延展到小面關節旁的肌肉,消除緊繃感。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停留3-5個呼吸時間後,再將身體回到準備動作。

眼鏡蛇式 Cobra ©eYogaguru.com

 4  坐姿寬腿前彎式 Wide-Angle Seated Forward Bend

這動作可以打開髖關節以及舒緩兩節脊椎間的肌肉。

步驟1:雙腿張開輕鬆坐在瑜伽墊上。
步驟2:深吸一口氣,吐氣時慢慢身體向前靠,雙手伸直碰觸地板。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行。

坐姿寬腿前彎式 Wide-Angle Seated Forward Bend ©yogabasics.com

 5  躺姿蝴蝶式 Reclining Bound Angle Pose

此動作不僅能舒緩脊椎、腰部、骨盆,還能緩解小面關節旁的肌肉。

步驟1:​躺在瑜伽墊上,將雙腳往外打開彎曲,雙腳腳掌合起。
步驟2:雙手攤放在身體兩側,停留3-5個呼吸。

躺姿蝴蝶式 Reclining Bound Angle Pose ©yogajournal.com

資料來源/Yoga on line、醫學瑜伽:20種常見症狀自療法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組啟動生殖輪瑜伽動作 提升幸福感!

2018-11-26
知識庫伸展瑜伽動作瑜伽

當生殖輪未開啟時,會時常感到缺乏情感,或是常常面無表情,還會被動以及冷淡,此時自身的情感表達也無法順暢自如,但如果在失衡時,可能會造成情緒化以及過度依賴、較為性感,為了要啟動以及平衡我們的生殖輪,建議平時做下列5組瑜伽動作,當生殖輪被開啟時,同時會讓心胸開闊、提升幸福感以及創造力,對很多事物也會抱持有愛的想法。

5組啟動生殖輪瑜伽動作 提升幸福感! ©gaia.com

 1  坐姿前彎式 Seated Forward Bend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直。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雙手握腳底板。(如果柔軟度不夠,可將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坐姿前彎式 ©findhomeremedy.com

 2  青蛙式 Frog pose

步驟1:四足跪姿在地,保持背部水平。
步驟2:將雙手前臂緊貼在地,雙腿小腿貼在地面,同時腳趾往外。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青蛙式 ©yogainternational.com

 3  立姿寬腿前彎式 Wide-Legged Forward Bend

步驟1:雙腳打開站在瑜伽墊上,雙手打開平行180度。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下,將雙手抓住雙腳後腳跟。(如果重心夠穩,可將雙手往背部環扣)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立姿寬腿前彎式 ©yogajournal.com

 4  戰士二式 Warrior Pose 2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2:左腳向前跨一步,讓左腳踩在雙手之間並與雙手平行。右腳向外轉90度。
步驟3:雙臂打開成水平,左手向前延伸,右手向後延伸,膝蓋彎曲九十度,並與腳踝垂直。
步驟4:視線注視左手中指上方,維持3-5個呼吸的時間後換邊。

戰士二式 ©everydayhealth.com

 5  女神式 Goddess Pose

步驟1:站在瑜伽墊上,雙腳打開。
步驟2:身體下蹲,將膝蓋彎曲,雙手打開往上伸直。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環節再休息。

女神式 ©yogabasics.com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Eclectic Energie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進肌力、緩解痠痛 適合孕媽媽的15種簡易訓練

2018-02-05
訓練動作瑜伽動作伸展孕婦瑜伽動學堂

懷孕時正確且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幫助緩解懷孕帶來的不適,如肩頸、下背痠痛、骨盆前傾、圓肩、膝蓋鎖死等狀況,也能讓孕媽媽們預先做生產的呼吸練習,熟悉正確的用力方法、以運動來和寶寶做身心的連結、溝通。另外,運動也能幫助孕媽媽們產後的恢復,對其身心都有所幫助。然而,孕媽媽們可以從哪些簡易的訓練動作開始呢?在孕婦體適能領域有多年經驗、培訓出無數優秀教練的莉莉教官,此次為大家帶來孕媽媽們能做的15種簡易訓練動作,並邀請正在懷孕期的莎莎教練來為大家做一些示範。 

*訓練前須先經相關醫療專業人員檢查和評估身體狀況,並經專業教練指導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不同孕期的身體負荷量不同,可利用輔具如:瑜伽抱枕、瑜伽磚、毯子和毛巾來輔助,較為舒適。

 1  孕媽媽呼吸式

功能:能改善胸悶憂鬱及肩頸酸痛。

步驟1:調整呼吸穩定,身體坐挺坐直,雙手自然輕觸於地。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緩緩上舉,伸展身體。
步驟3:吐氣時,將手緩緩放下交叉置於腹部,結束後回到步驟二反覆進行。

 2  盤坐側彎

功能:舒緩側面緊繃的肚皮。

步驟1:調整呼吸穩定,身體坐直,雙手置於腹部。
步驟2:緩緩將右手舉起,左手扶於地面,腰部向左伸展。
步驟3:左側伸展完後,換右側進行,如此反覆。

 3  腰部小扭轉

功能:伸展中、下背部及腰部肌肉。

步驟1:調整呼吸穩定,身體坐挺坐直,腰部緩緩向右旋轉,左手放於右膝。
步驟2:穩定呼吸、換邊進行,緩緩向左旋轉腰部,將左手扶於右膝上,如此反覆。

 4  弓箭姿臀部繞圓

功能:放鬆臀、骨盆附近緊張的肌肉。

步驟1:雙腳呈弓箭步、單膝跪地,腰部打直伸、展骨盆肌群,雙手扶於肩膀下方。
步驟2:將臀部緩緩、穩定順逆時針繞圓,結束後換腳重複進行。

 5  平板抬腿

功能:平衡脊椎,訓練臀部力量。(這個動作適合第二孕期的孕媽媽)

步驟1:雙手在肩膀正下方,雙膝在骨盆下方,延伸拉長脊柱,穩定呼吸。
步驟2:身體穩定、熟練後,將ㄧ隻腳往後點地或抬起。
步驟3:身體穩定的情況下,視個人能力再將單手舉起,平衡身體、調整呼吸。

 6  孩童式

功能:背、腰、臀部伸展,改善孕媽媽因為Baby重量帶來的不適現象。(適合第一、二孕期的媽媽)

步驟1:身體呈跪姿,手肘觸於地面,雙手扶於抗力球,臀部向後延展。
步驟2:將手前伸,雙手穩定扶於抗力球上,藉由伸展放鬆背、腰、臀部肌肉。

 7  大抗力球孩童式

做法:身體呈跪姿,雙手前伸穩定扶於大抗力球,緩緩伸展背部,藉此放鬆背、腰、臀部周圍肌肉、減緩痠痛不適。

 8  大抗力球骨盆繞圓

功能:放鬆骨盆腔周圍、鼠蹊,髖部寶寶壓迫所帶來的不適感。

步驟1:坐於抗力球上,穩定身體重心。
步驟2:骨盆緩緩、穩定的順時針繞圓,藉由活動骨盆,來放鬆周圍肌肉。
步驟3:順時針繞圓完成一圈後,換成逆時針進行。
note  為加強大抗力球的穩定度,可將球放在瑜伽墊上操作。

 9  扶椅空蹲

功能:強化下肢肌力,讓靜脈回流,改善水腫現象。

步驟1:右手扶於穩固椅背上穩定身體,雙腿外八站距比肩寬,臀部後推下蹲。
步驟2:穩定呼吸,吐氣時雙腿出力、臀部收縮站起。

 10  扶椅踮腳

功能:此動作可訓練小腿腓腸肌,以改善媽媽小腿的腫脹。

步驟1:雙手扶於穩固椅背上,身體站直。
步驟2:緩緩將腳墊起,收縮小腿肌肉,再緩緩放回平地,如此反覆進行。

 11  坐姿啞鈴彎舉

功能:訓練二頭肌,讓手臂更有力,抱小孩會更輕鬆。

步驟1:身體坐於穩固椅子上,手持適當重量的啞鈴或裝水之寶特瓶,將上臂貼緊於身體,不聳肩,吐氣時舉起啞鈴。
步驟2:吸氣時,緩緩將啞鈴下放,上臂依舊貼緊身體。
步驟3:右手舉完,換左手進行。

 12  彈力帶肩膀手臂訓練

功能:訓練手臂及肩背肌力,抱小孩會更輕鬆。

步驟1:身體坐正於一穩固椅子上,將彈力帶坐於屁股下調整好適合的阻力,右手拉起彈力帶呈圖中準備姿勢。
步驟2:不聳肩,吐氣時將右手往外緩緩張開,吸氣時緩緩回復到準備姿勢,結束後換邊進行。

 13  站姿腿部伸展

做法:雙手扶於穩固椅背上,雙腳呈弓箭步,緩緩伸展後腳之後側肌肉,結束後換腳進行。

 14  椅背下犬式

功能:伸展背部肌肉,舒緩因腹部重量造成背部的拉扯與緊繃。

做法:雙手扶於穩固椅背上,將腰部打直彎下,雙腿站直,緩緩伸展背部肌肉。

 15  骨盆前傾後傾練習

功能:平衡脊椎,將骨盆矯正回正確位置,並增加骨盆柔軟度。

步驟1:身體直立,雙手插腰,將骨盆維持正常位置。
步驟2:穩定呼吸,緩緩將骨盆向後傾。
步驟3:再緩緩將骨盆前傾,訓練骨盆附近之肌肉,也幫助孕媽媽了解骨盆前傾、後傾、正常三種姿勢的不同。

正確的訓練動作能有效的幫助孕媽媽們緩解身體的痠痛不適、放鬆肌肉與維持肌力,但不正確的姿勢可能會造成安全的疑慮,因此建議孕媽媽們先經醫生的診斷,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況下,依照專業教練的指示、陪同訓練,逐步練習以上15種較容易上手的訓練動作,讓懷孕期間能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profile
張莉莉 LiLi Chang​
大學講師
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教育講師
MATE FITNESS 孕婦體適能 MATE
GROUP EXERCISE INSTRUCTOR 國際基本團體運動指導員 GEI
PERSONAL FITNESS TRAINING 國際個人體適能顧問 PFT
WEIGHT TRAINING 重量訓練指導員 WT
STEP TRAINING 階梯有氧指導員 STEP
KICKBOXING 拳擊體適能指導員 KB
SPINING 飛輪

莉莉教官為AFAA資深培訓講師

採訪撰稿/林恩麒
攝影/楊仁渤
莎莎教練訓練照片提供/張莉莉教官
審稿/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