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史上最強陣容!兩位環法黃衫將挑戰台灣登山王KOM
1
史上最強陣容!兩位環法黃衫將挑戰台灣登山王KOM
2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3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上最強陣容!兩位環法黃衫將挑戰台灣登山王KOM

2017-10-02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2017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出現史上最強陣容!不僅首次有環法黃衫參賽,而且還一次來兩位!分別是現役三大賽「三冠王」巴林‧美利達隊“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和世錦賽金牌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

環法黃衫名將Vincenzo Nibali與Cadel Evans將降臨台灣登山王同場競技!

這項由交通部、觀光局、花蓮縣政府及南投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主辦的挑戰賽,今年雖然才邁入第六屆,但已成為全世界自行車同好心目中,“一生至少要來挑戰一次的經典路線”口袋名單之一。
 
2017臺灣自行王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0日上午6時,從接近海平面的太平洋濱花蓮七星潭,經太魯閣高聳深邃的高山峽谷、直達臺灣公路最高點合歡山/武嶺,從海拔0公尺到3275公尺,全長105公里。
 
總計今年共有來自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近600位車友,一起來體驗這條被法國知名自行車專業雜誌Le Cycle,評比為世界十大艱難挑戰之一,和環法大賽阿爾卑斯山賽段齊名的天堂路。
 
大會每年均邀請國外名將來台“助拳”,包括在全球公路車三大賽──環法、環義、環西大賽登山王及奧運表現優異的選手,2015、2016年環西班牙自行車大賽登山王西班牙Omar Fraile,便於去年和前年兩度來台。
 
今年受邀車手更是超重量級,一位是前環法總冠軍和世錦賽金牌、BMC品牌大使、人稱“冏爺”的澳洲名將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另一位則是巴林‧美利達車隊主將、現役三大賽「三冠王」“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

三大賽「三冠王」巴林‧美利達隊“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將來台挑戰台灣登山王。

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25歲時就在2010年環西大賽穿上黃衫,生涯三大賽首冠風光入袋,隨後分別又奪得2013及2016環義、2014環法總冠軍,成為史上第六位完成三大賽大滿貫的車手。
 
巴林·美利達車隊的創建,也歸功於尼巴利和巴林王子納森的友誼。2014年環杜拜時,納森和尼巴利約騎,同年穿上環法黃衫的尼巴利隔年再受邀前往巴林,並致贈環法黃衫給王子,兩人的好交情,催生了中東第一支一級職業車隊。

巴林‧美利達隊“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將來台挑戰台灣登山王。

來自義大利西西里的尼巴利,賽場上以強悍的攻擊著稱,“鯊魚哥”封號不逕而走,不斷挑戰新目標的他,此行還帶著24歲的弟弟安東尼奧·尼巴利同行,安東尼奧同樣也是以爬坡見長,定調為全能副將。

巴林‧美利達隊文森佐‧尼巴利的弟安東尼奧也將來台挑戰台灣登山王。

澳洲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出生於1977年2月14日,今年40歲的他是從越野賽發迹,1998、1999年兩度獲得世界盃登山車系列賽越野賽總冠軍。
 
後來伊文斯轉往公路賽發展也大放異彩,勇奪2009年世錦賽公路賽冠軍、環西大賽總成績第三名、2010年環義大賽衝刺王、2011年環法自行車賽總冠軍,以及2013年環義大賽總季軍。

2011年環法大賽總冠軍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將挑戰台灣登山王。

2015年2月正式從職業車壇退休的伊文斯,屬於全能型車手,不管是總冠軍、登山王和衝刺王各種獎項,他都拿過,堪稱是澳洲迄今最成功的自行車選手,目前仍然擔任BMC自行車品牌大使,積極推廣自行車運動。

2011年環法大賽黃衫得主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將挑戰台灣登山王。

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和義大利“鯊魚”文森佐‧尼巴利(Vincenzo Nibali)的到來,是史上第一次有環法黃衫及三大賽「三冠王」車手來台參賽,預料將為2017臺灣登山王挑戰帶來高潮,也讓全世界看見臺灣以及臺灣KOM。

前環法和世錦賽冠軍澳洲“冏爺”卡德‧伊文斯(Cadel Evans)將挑戰台灣登山王。

資訊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BMC車隊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2019-08-08
話題觀念單車戶外運動

刊登在《循環》和《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兩項研究指出,經常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L,同時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此外,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降低24%。

專家:經常騎自行車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降24% ©health.harvard.edu

騎單車較不容易有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調查了4.5萬名丹麥成年人,發現在20年的追蹤調查中,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11%~24%,然而每周只需要騎半小時自行車就能夠幫助機體抵御冠狀動脈疾病,在頭5年跟蹤期間經常騎自行車的人,相比隨後15年不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臟病風險降低25%。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研究報告表示,研究人員對2萬名瑞典40 歲、50 歲及60 歲的人,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對這些人的上下班習慣、體重、膽固醇水平、血壓及血糖進行了監測,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開車上班的人比,騎自行車上班的人中,15% 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壓、15%的人不易患高膽固醇症、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

©cyclingweekly.com

保持騎自行車習慣能降低肥胖風險

在接下來10 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保持騎自行車習慣的人,肥胖風險降低39%、高血壓風險降低11%、高膽固醇風險降低20%,以及糖尿病風險降低18%,研究人員認為,騎行自行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晚,那些從開車或坐公交上下班轉到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可以顯著感受到他們心血管健康的改善。

騎單車雖然好,但小心造成身體5種傷害

雖然騎乘自行車對身體好,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腰部傷害: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

尾椎與臀部傷害: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

頸椎傷害: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膝蓋傷害: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手部傷害: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資料來源/BICYCLING、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2016-05-09
趣味趨勢極限運動戶外運動話題

這支影片介紹暱稱“Jetman”的Yves Rossy和他的門生Vince Reffet,兩人穿著一個六英尺寬的碳纖維噴氣機翼,由四個JetCat P200發動機提供52磅的動力,可以每小時125英里的平均速度在天空中飛行。

這幅噴氣機翼的效果與我們以前見過的空中滑行完全不同,飛行者Rossy與Reffet的高超技術令人難以置信,而且相當瘋狂,看著他們背著一個飛行背包,沒有任何護罩,在高空中進行高速特技飛行的表演實在令人快速分泌腎上腺素。他們在空中忽狂飆,忽而停止轉向,好像超人電影中的格鬥序列。如果你想開一架F-14靠近他們,只怕是太麻煩了。

Yves Rossy 在2012年伴隨一架噴射客機飛越 Lake Lucerne。 ©AP

55歲的Rossy過去是瑞士空軍幻影戰鬥機飛行員,及担任瑞航波音客機的機長,在他30歲那一年嘗試高空跳傘時卻沮喪的表示 :那只是空降卻無法飛起來。之後的20年,他一直在改良並試飛他一手設計的15種Jetpack。

Rossy與第一版飛行器 圖片翻攝Youtube

2009年,當時30歲的Reffet加入Rossy,接受Rossy的培訓,傳承他的志業,Reffet是一個有金牌殊榮的頂尖跳傘運動員。

左為Yves Rossy,右為Vince Reffet。 ©dotwnews.com

最新型的Jetpack動力足以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160英里。 Rossy表示,他只需相當細微的動作就可以操縱Jetpack,並控制動力的推進速度,“當你能要飛就飛,要降就降,這種感覺非常神奇。”

Jetman以杜拜為基地。 ©thatdubaisite.com
現在Jetman通常都是兩人同時出動,為杜拜天空增添不少驚奇。 ©dotwnews.com

Jetman官網:http://www.jetman.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