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瑜伽能有效防止脊椎側彎 幫助體態更加好看
1
瑜伽能有效防止脊椎側彎 幫助體態更加好看
2
生理期痛到無法下床?瑜伽嬰兒式讓你月月戰勝經痛!
生理期痛到無法下床?瑜伽嬰兒式讓你月月戰勝經痛!
3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堂瑜珈課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瑜伽能有效防止脊椎側彎 幫助體態更加好看

2017-10-05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觀念

脊椎側彎這個現象可能比想像中來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女性更是相當常見。在脊椎側彎的患者中,約有35%的人還帶有背痛的問題。脊椎側彎可能會使人的外型走樣,甚至在發展到心臟以及呼吸系統受損時,嚴重時可能會危害到生命安全。瑜伽是非常有效能改善以及預防的運動,不僅能增加自信心,還可以讓體態更加好看。

瑜伽能有效防止脊椎側彎 幫助體態更加好看 ©drtonysetiobudi.net

最普遍的脊椎側彎類型是原發性、先天性以及神經肌肉性,但隨著逐漸高齡化,退化性脊椎側彎也越來越普遍,通常脊椎側彎並不都是典型的脊椎呈現彎曲,脊椎在正常狀態下應該是直的,但脊椎側彎者的脊椎看起來會像英文字母的C,如果它又出現代償性曲線時,脊椎就會呈現S型。再進行身體檢查時,病人需要脫去上衣做前彎的動作,向任一側的彎曲應該很容易看出來,如果脊椎的一邊比另一邊還凸出,就有可能是脊椎側彎造成的。

現代許多忙碌的上班族日常運動量越來越少,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打電腦、彎腰駝背走路,甚至下班到家後就攤在沙發上,這些不良的姿勢都會造成脊椎側彎的主因之一,甚至造成背部、腰疼痛。脊椎側彎是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會有的疾病,特別好發於10~13歲之間。會造成青少前的脊椎側彎的原因有非常多種可能,有人可能是因先天缺陷或意外傷害,但大多數一般人都是長期姿勢不正、過度濫用肌肉,或是長期背著很重的書包所導致。

但是是否能自行診斷脊椎側彎?其實一點都不容易。通常凸出的曲線會在脊椎鼓起的一側,而脊椎也是朝那側轉動,不見得能知道自己是否有第二次曲線,簡單的X光攝影是風險非顯非常低且可以信賴的答案。

脊椎側彎特別好發於10~13歲之間。 ©health.usnews.com

但是千萬別忽略這嚴重性,即使沒有脊椎側彎,還是需要保養。預防勝於治療的重點在於鼓勵人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以防止脊椎承受過多的壓力而變形。許多瑜伽體位法都有助於背部的運動,並且改善脊椎側彎等問題以及矯正回原來的位置。

瑜伽的平衡式(Balance pose)能幫助改善脊椎側彎,這個動作可以強化位在大曲線凸起一側的肌肉,這些肌肉的功用是將肋骨、椎體以及小面關節攏在一起。

步驟1:雙腳站在瑜伽墊上,背部打直。
步驟2:將雙手打直並且十指緊扣,將食指伸出。
步驟3:將上半身往前傾,同時將左腿抬高,讓身體呈現180度水平。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再次換邊。

平衡式(Balance pose) ©ohmybikram.wordpress.com

瑜伽練習相對於手術、藥物來得低風險、低危險性,卻可以帶來更持久療癒的效果。當你發現自己有脊椎問題,一定要專心的矯正,不然背痛、腰痛以及身體上許多不舒服將會一輩子跟著自己,但是每一個脊柱側彎的狀況都可能不太相同,必需對症下藥搭配正確的體位法,才能有效改善脊柱問題。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U.S News、醫學瑜伽:20種常見症狀自療法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生理期痛到無法下床?瑜伽嬰兒式讓你月月戰勝經痛!

2021-03-18
瑜伽知識庫瑜伽動作

是否在生理期前後,你的情緒反應很大嗎?且經痛讓你必須吞止痛藥度日?透過許多國外研究顯示,日常透過瑜伽運動嬰兒式(Child’s Pose),能有效降低月經來時不適,還能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有效戰勝經痛!

生理期痛到無法下床?瑜伽嬰兒式讓你月月戰勝經痛!
生理期痛到無法下床?瑜伽嬰兒式讓你月月戰勝經痛! ©afrikanmum.com

瑜伽嬰兒式緩解經前症候群症狀

當生理期前後時,由於女性荷爾蒙變化,導致情緒或是生理上的變化特別明顯,有些女性還會出現經前症候群,如頭痛、乳房發熱腫痛、腹痛、胸悶、焦慮、眩暈、失眠、下肢水腫等現象。而經期來時,因分泌大量前列腺素來刺激腰腹筋膜發炎,導致嚴重的腰腹痛、噁心想吐、頭痛、臉色發白,甚至痛到下不了床的女性為不少數。透過瑜伽嬰兒式伸展腰部和腹部的肌群,對於經前症候群或經痛,能達到有效緩解與預防的效果。

瑜伽嬰兒式
瑜伽嬰兒式緩解經前症候群症狀 ©yogabyd.com

經期做嬰兒式時,骨盆不要高過腹部?

在經期來潮時,可能有許多女性人可能會擔心月經逆流的問題,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問題,才會建議經期運動時,骨盆不要高過腹部,像是瑜伽橋式。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體質上的問題而非動作導致,因此,月經期間做運動不必有忌諱。不過在飲食上,建議女性平時應少吃冰冷和偏寒食物,像是瓜類和柑橘類、火龍果等涼性食物,同時經期間也不要攝取咖啡因。

嬰兒式
©yogabodyandbalance.com

如何做嬰兒式?

步驟1:跪在瑜伽墊上,雙手打直高舉在頭頂。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同時保持脊椎延長的動作。

步驟3:將上半身完全趴在地面上,頭也輕靠在地面,如果碰不到可以使用瑜伽專放置在前。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後再慢慢起來。

資料來源/Do you yoga、Youtub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堂瑜珈課

2016-06-24
初階訓練伸展瑜伽動作觀念瑜伽知識庫

練習瑜伽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的好處,藉由瑜伽的動作同時訓練到你的心智與身體,越來越多人對於瑜伽有興趣,可是市面上又有很多的瑜伽課程可供選擇,可是對 於沒有基礎的人來說,該如何開始練習瑜伽呢?在練習瑜伽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這邊有五項建議幫助你開始你的瑜伽運動。讓你更加的瞭解瑜伽這樣運動,讓你 準備好開始參加你的第一堂瑜珈課吧!

  1. 當你要開始接觸瑜伽之前,盡可能地多做功課。先培養正確的知識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知識可以為你在未來加入瑜伽課程前打好基礎,讓你更加了解瑜伽,這樣對你之後的訓練會很有幫助。
  2. 瑜伽運動包含了很多動作,開始動作、站姿動作、拜日式、肩膀與臀部的動作、前後的彎曲動作、倒立、扭轉以及完成動作,這些動作都需要良好的身體能力,所以再決定上瑜伽課前,記得找尋醫生檢查一下身體,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有狀況進而無法承受這些動作,以免受傷。
  3. 找有合格證照的教練教學,像是擁有AFAA、Les Mills與ACE認證的教練。
  4. 其中做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放鬆你的身心,當你進入教室,擺放好你的瑜伽墊,這個空間就是要讓你專心的放鬆你的身心,不要帶著手機,不要想著怎麼解決辦公室的事情,把其他的事情都先擺在一旁,讓這段時間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
  5. 如果今天的壓力很大,不妨再進入教室前,自己安靜的坐一下,聽一些音樂舒緩你的身心,調整一下呼吸。當你準備開始時,大口呼吸一下,讓身上的壓力隨著你的 呼吸跟著排出體外。另外在正式瑜伽動作開始之前教練都會先帶領學員做冥想,在冥想的這段時間,讓自己集中精神,調整呼吸,來做好準備。

最後,對於瑜伽來說,學會如何放鬆是很重要的,當你心理沒有完全的放鬆的時候,會導致身體的僵硬,阻礙瑜伽動作的進行。在瑜伽的入門課中,教練通常會教導學 生五項瑜伽基本的心法,要適度的放鬆、適度的調整呼吸、飲食控制、冥想與正面思考,當這五項心法都能同時運作時,可以為你的瑜伽帶來更好的效果。

可是,在放鬆這個部分卻是最難達到的,我們的腦袋瓜裡總是充斥著一堆的事情,再加上我們的生活太過於便利,任何事情只要需要按個按鍵,用個APP就能夠解決很多事情,讓我們對於凡事都想以最快最方便的方式達到效果。可是放鬆卻沒有這種便利或是偷吃步的方式可以達到。

所以為了讓你的瑜伽能夠有好的開始,把這些想法,都先暫停一下吧,當你開始做瑜伽時,專心去學習如何放鬆自己。當你有辦法去體會以及了解瑜伽真意的時候才能對你的身心靈才有幫助,深深的吸口氣,斷絕這些煩擾的思想,再來開始你的瑜伽之旅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