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3大常見運動傷害的修復肌貼法
1
3大常見運動傷害的修復肌貼法
2
健康的身體從離開沙發開始
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可以讓身體年齡年輕10歲
3
UNDER ARMOUR最新裝備採用「TB12恢復科技印花」提供身體24小時修復需求
凃俐雯
凃俐雯

3大常見運動傷害的修復肌貼法

2018-01-10
運動部落 運動生理 保健 運動恢復 凃俐雯醫師

只要提到肌貼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噢!我知道啊!就是運動場上運動員貼在身上五顏六色的那種東西,貼了之後好像就可以跑得比較快,跳的比較高,而且受傷的地方貼了就好像比較不痛,還可以上場比賽。感覺好像肌貼是專業運動員才能使用的東西,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可以使用肌貼,因為肌貼是治療肌筋膜問題的最佳工具之一。

3大常見運動傷害的修復肌貼法

肌貼的膠因為具有特殊的紋路,所以,貼在皮膚上的時候,會對其下的肌肉筋膜產生拉力,依照貼紮方向的不同,拉力的方向也會不同,產生的作用就不一樣。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之下,可以用促進肌肉收縮的貼法,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如果在受傷的情況之下,則可以用抑制肌肉收縮的貼法,以減輕肌肉收縮時對肌腱的拉力,又或者使用固定關節的貼法,以減輕關節的壓力。
 
除了以上這些運動場上常用的貼法之外,肌貼也可以用來改變或矯正肌筋膜。我們已經知道肌筋膜不僅是運動系統,也是遍佈全身的感覺系統,許多感覺的受器都存在於筋膜裡,而且,淺層筋膜的感覺受器比深層筋膜還要多出很多。而肌貼是直接黏貼在皮膚上的,因此,肌貼能直接刺激淺層筋膜,對於淺層筋膜的影響很大。為此才會說肌貼是治療肌筋膜問題絕佳的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利用肌貼來矯正肌筋膜的問題。

小叮嚀
本篇所介紹的肌貼功用,主要是減輕疼痛、增加筋膜下空間及筋膜之間的滑動,以恢復及促進循環為主,適合在平時使用,建議不要在貼紮之後進行運動,以免干擾肌肉收縮造成反效果。

什麼是肌內效?

肌內效是一種針織編法、不具藥性的貼布,廣泛應用在各種運動項目,如馬拉松、籃球、網球等。根據剪裁的形狀及貼紮時的方向與拉力,能誘發肌肉收縮、放鬆筋膜及增加關節穩定度。

基本形狀

本篇所使用的肌內效寬度為5 公分。貼紮前,要先根據肌肉的形狀與貼紮的部位,修剪成不同形狀。基本上肌內效常用的形狀分為以下四種:I 形、Y 形、三岔形和爪形。

不同的擺位

擺位是指進行貼紮時該部位需要擺放的姿勢。正確的擺位能夠適度延伸肌肉及皮膚,減少貼布對人體表皮產生摩擦力,並增加筋膜之間的相對滑動。

可以貼多久?

肌內效貼布具有防潑水的特性,所以在貼紮後沖澡是沒問題的,一般來說可以維持2 ∼ 3 天,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貼紮的部位出現搔癢的情況,就得立刻撕除。因為皮膚較敏感的人,可能會因為日常動作中皮膚的延展與貼布纖維的摩擦而過敏起水泡,在撕除時也要注意力道。

 1  足底筋膜炎

形狀:爪形
長度:與腳跟到腳趾基部距離等長
擺位:腳踝呈90 度

1. 將未剪開的端點貼牢在跟骨正下方,4 條分岔分別從腳跟往大腳趾及第5腳趾基部的方向拉,先將最外側的1條貼好。
2. 再將其餘的3 條平均貼在腳掌中間,即完成。

 2  肩頸肌筋膜疼痛

形狀:三岔形
長度: 一半肩膀寬(手臂到脊椎),未剪開部分約10 公分
擺位:手抱對側肩

1. 將未剪開的地方,貼在手臂外側。
 
2. 三個分叉部位分別沿著上、中、下方,往脊椎的方向貼。

 3  阿基里斯肌腱炎

形狀:I 形
長度: 小腿長度的1/2,再加上腳底跟骨的長度(約 5cm)
擺位:腳踝呈90 度

1. 從腳底跟骨處開始,經過腳後跟轉折,沿著阿基里斯肌腱往上。

2. 沿著阿基里斯肌腱往上貼牢,即完成。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  凃俐雯 著作《筋膜線身體地圖》一書。長庚大學中醫系畢業,中醫、西醫雙主修,並取得復健專科醫師執照,專長是運動醫學、復健醫學和針灸。熱愛各種運動,在大學時期因為運動傷害導致肩關節脫臼之後,下定決心走向運動醫學的領域。致力於推廣各種運動治療和運動恢復的概念,深信運動傷害最終須以運動訓練來治療和預防。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很多運動傷害其實能夠不藥而癒,而正確的運動訓練才是關鍵。

■ 人體全身8條筋膜線,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1)淺背線 負責維持人體「直立姿勢」,將身體像「帆船的桅」一樣垂直地拉起來。
  (2)淺前線位於身體前側,與淺背線互相平衡,一起提供人體直立姿態的支撐力。
  (3)側線 位於人體的左、右兩側,負責維持身體左右平衡,避免傾斜。
  (4)螺旋線 以「雙重螺旋」的方式纏繞身體,讓人體做出「軀幹旋轉」的動作。
  (5)前手臂線 將手臂前側與軀幹連接起來,負責手指、手肘、肩膀所有「彎曲」與「內收」動作。
  (6)背手臂線 將手臂背側與軀幹連接起來,負責手指、手肘、肩膀所有「伸直」與「外展」動作。
  (7)功能線多是淺層肌肉,與靜態的的直立姿態維持無關,與動態的動作平衡關係較密切。
  (8)深前線 支撐身體的中軸骨架,與深層核心肌群的穩定度關係密切。

一般健康的人,8條筋膜線各司其職,身體運作順暢。然而,大多數人因為生活習慣不良、姿勢不佳、意外或運動傷害,或者老化等各種原因,都有可能使得某些筋膜線出現緊繃沾黏等各種損傷。一旦發生這種情形,不僅身體運作的順暢度、靈活度必定大打折扣,甚至還可能出 現各種令人苦惱的「痛症」。

•更多采實文化出版《筋膜線身體地圖》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 關於凃俐雯 /
凃俐雯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FB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可以讓身體年齡年輕10歲

2020-09-18
話題增肌減脂觀念保健

固定且持續性的運動習慣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有研究發現運動還能讓我們身體的年齡減少10歲以上;這項研究是來自於美國印第安那州鮑爾州立大學 (Ball State University)人類績效研究室所發現的狀況,研究人員在70多個固定運動10年以上的人身上發現有年輕人的某些生理特徵,包含心臟、肺部和肌肉的形狀與40多歲的人形狀相同,這項發現也同時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

健康的身體從離開沙發開始
離開沙發!讓自己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可以讓身體年齡年輕10歲。

休閒運動也能更年輕

研究人員與以下三個類型的受測者進行研究:

第一種類型為70歲的7名女性及21名男性,他們都很健康並經常運動。

第二種類型為70歲的10名女性及10名男性,過著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

第三種類型為20多歲的10名女性及10名男性,他們都很健康並經常運動。

關於第一種類型的受測者做出的報告指出,這些70歲左右的男性及女性,他們平均每週進行休閒運動5天總運動時間為7小時,在一個階段內研究人員試圖通過評估受測者的最大攝氧量,來確定受測者的有氧耐力;這可以評估一個人在劇烈的有氧運動中可以使用的最大氧氣量,因此,研究人員透過他們以騎室內自行車來達到這點。最大攝氧量(VO2 max)的紀錄十分的重要,因為,當一個人達到30歲後VO2 max往往每10年下降大約10%,並且會對應到患病風險的增加。

另外,研究人員還對受測者進行了肌肉活組織檢查,以評估肌肉中小血管的形成和分佈,並評估有氧酶活性,該酶活性在細胞上能驅動氧氣的代謝。在研究的另一個階段,研究人員將男性參與者分為兩組,訓練參加比賽組和休閒運動組。最後結果發現,心血管功能比賽組優於休閒運動組。研究人員認為,對70多歲運動訓練受測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測量的結果看起來像是幾十歲的人一樣,而這些好處似乎男女均適用。

最大攝氧量對應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試圖通過評估受測者的最大攝氧量,來確定受測者的有氧耐力。

每天運動30-45分鐘

研究小組也指出,70多歲的受測者屬於年紀較大的人,他們從以前就受到了要健康就要動的觀念,以及長時間進行身體活動的生活模式。對於這樣的發現,研究小組認為這些人都來自於運動風潮正盛行的1970年代之前,當時以跑步和棒球最受到大家的喜愛,因此,養成固定的運動訓練就成為了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最常做的事;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Trappe表示,只要你每天固定離開沙發步行30-45鐘,也比整天久坐的人要健康的多。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NDER ARMOUR最新裝備採用「TB12恢復科技印花」提供身體24小時修復需求

2018-03-08
服裝運動恢復生活UNDER ARMOUR保健配備館

運動後的疲勞恢復,是讓下一次運動表現更出色的關鍵,UNDER ARMOUR為幫助運動者變得更強,並滿足運動者對於恢復的高度需求,推出業界唯一的「TB12運動恢復裝備」,透過創新「TB12恢復科技」印花,可有效降低肌肉發炎及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讓穿者在改善睡眠質量的同時,也能繼續提高健康品質,幫助身體更快恢復。除了目前廣受國內外運動員與消費者喜愛的睡衣與睡褲外,今年更增加外穿款式,包含外套、外用長褲與四角褲,提供運動員在運動前、運動後或是任何需要恢復的時刻都能穿著,將TB12恢復科技全面運用於一整天的生活,給予運動員24小時的肌肉修復。

UA攜手美式足球四分衛Tom Brady研發TB12運動恢復裝備

遠紅外線與生物陶瓷粒子雙料科技讓你徹夜放鬆
運動者的訓練強度取決於身體恢復的能力,訓練的強度越高,身體倒下的速度越快!UNDER ARMOUR「TB12運動恢復裝備」,能幫助運動者更快恢復的關鍵就在於遠紅外線與生物陶瓷粒子。生物陶瓷粒子一般是用來治療嚴重創傷,UA在睡眠服飾內裡置入含有生物陶瓷粒子的「TB12恢復科技」印花,能夠吸收身體自然散發出的熱能,再將遠紅外線反射回身體,能幫助身體更快修復;「TB12運動恢復裝備」有著四向彈性拉伸面料,提供全方位的機動性和延展性,讓睡眠更自在;快速排汗系統,能迅速帶走體表濕氣,保持身體乾燥,幫助運動者打好扎實且穩固的基礎,面對長時間或是高度訓練都毫不畏懼,持續迎戰每一天!

史上最偉大的四分衛Tom Brady表示:「對我來說,想要在球賽中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能好好的睡上一覺來恢復身體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知名運動員Tom Brady &Misty Copeland見證
史上最偉大的四分衛Tom Brady表示:「對我來說,想要在球賽中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能好好的睡上一覺來恢復身體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知名芭蕾舞蹈家Misty Copeland更提到,她成功的舞蹈生涯秘訣就在於讓身心靈都有足夠的休息與恢復。除了原有的睡衣及睡褲外,UNDER ARMOUR今年全新推出TB12外穿服飾,包含外套、長褲與內褲款式,要提供運動者更多的修復時間與機會,由其是需要搭機或是長途旅行的選手,更能把握時間持續修復肌肉及減緩疲勞,在24小時任何需要休息的時刻也能達到有效放鬆!

美國知名芭蕾舞蹈家Misty Copeland表示:「我成功的舞蹈生涯秘訣就在於讓身心靈都有足夠的休息與恢復。」

UA TB12運動恢復裝備特點:
TB12恢復科技印花:運用含有生物陶瓷粒子的「TB12恢復科技」印花,幫助運動者更快恢復,同時有更良好的睡眠。
遠紅外線科技:吸收人體的遠紅外線再反饋給身體,幫助加速血液循環、加強肌肉修復,同時降低皮膚發炎的症狀。
四向彈性拉伸面料:提供全方位的機動性和延展性,讓睡眠更自在。
快速排汗系統:能迅速帶走體表濕氣,保持身體乾燥,幫助運動者睡得清爽又安穩。
舒適柔軟觸感:以柔軟模態面料,提供舒服且自在的肌膚感受。

圖片資料來源/UNDER ARMOUR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