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瑜伽
  • 瘦身
  • 運動生理
  • 飲食
  • 徒手訓練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半月式──緩和情緒與穩定軀幹
1
半月式──緩和情緒與穩定軀幹
2
改變呼吸狀態
瑜珈到底先練體位還是呼吸? 想讓動作更加流暢要先注意這個觀念
3
脊椎運動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半月式──緩和情緒與穩定軀幹

2018-01-15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訓練動作 瑜伽動作

半月式(Half moon pose)是能緩和情緒與穩定身體軀幹的瑜伽姿勢,對於許多運動者或是生活壓力太大的人都可以透過此動作來緩和心情、增加身體穩定度。除此之外,半月式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半月式──緩和情緒與穩定軀幹 ©yogabasics.com

 1  舒展脊椎

時常坐在電腦前一整天的上班族維持同一個姿勢、忙於工作以及兼顧家裡家庭主婦,時常要彎腰駝背打掃,久而久之,脊椎附近的肌肉就會缺乏彈性,導致脊椎會變得較無力,嚴重時會開始酸痛。透過半月式能有效延長脊椎,幫助脊椎周圍的肌肉放鬆、不沾黏,並且能改善駝背讓體態更好看。

 2  伸展雙臂

雙手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到部位,像是打電腦、搬東西、洗衣服、打球等,都會需要用到雙手的力量,當過度使用時,就會造成肌肉沾黏、痠痛等情況。透過半月式能有效從肩頸到手臂都能伸展到,幫助肌肉恢復彈性、不容易發炎。

 3  增加小腿力量

透過半月式能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幫助身體更加得到平衡,還可以提升在其他運動表現上、生活上,讓小腿更加有力。

如何做半月式:

步驟1:雙腳打直站在瑜伽墊上,十指相扣將食指伸出,將雙手打直向上延伸。
步驟2:吸氣時,將上半身往左邊彎並且停留3-5個呼吸,雙手保持保持穩定,吐氣時回到中間位置。
步驟3:再次吸氣時,往右邊彎,雙手保持保持穩定停留3-5個呼吸,吐氣時回到中間位置。

如何做半月式 ©yogabasics.com

資料來源/Stylecraze、Do You Yog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瑜珈到底先練體位還是呼吸? 想讓動作更加流暢要先注意這個觀念

2021-05-26
書摘瑜伽瑜珈知識庫瑜伽動作觀念

當我們感到恐慌和壓力時,呼吸就會自動變得淺而急促,快速呼吸會以較高的頻率對大腦進行應對操作,觸發大腦啟動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增加壓力荷爾蒙、心率、血壓、肌肉緊張、流汗和焦慮。相反的,緩慢呼吸會讓副交感神經作用,將上述所有反應都降低,獲得放鬆、鎮定和清晰的頭腦。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調整呼吸、改變呼吸頻率,重新整理身體的自主功能和情緒狀態。

改變呼吸狀態
瑜珈到底先練體位還是呼吸? 想讓動作更加流暢要先注意這個觀念

注意呼吸並學習如何操作呼吸,是降低日由於呼吸看不到,僅僅只能透過自身感受去學習,所以總是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實際上僅僅只是意識到「我正在呼吸」這件事,就會讓你的呼吸速度減慢。在瑜伽的書籍經典中提到,體位法(Asana)的練習,是優先於呼吸法 (Pranayama)的,唯有通過在體位法的練習,先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才能藉由身體意識,充分感受到呼吸的位置與品質。

舉個例子來說,駝背聳肩的人為什麼特別容易感覺到胸悶?就是因為這個身形姿態的呼吸位置,難以調整成綿長的呼吸品質,良好的呼吸品質自然也就難以維持。但並不是說要先學完體位法,再來學呼吸法,畢竟瑜伽體位法的世界很大,終究沒有學完的那一天,只是想告訴大家,體位法和呼吸法彼此的關係是,你必需先對前者有所理解與認識,再來學習後者,才容易有比較流暢的學習進展。

調整呼吸狀態 重整身心秩序

‧檢查看看,呼吸順暢嗎?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啟呼吸意識。注意呼吸的位置,是通過鼻子呼吸而不是嘴巴,接著觀察這些有關呼吸的狀況:

觀察1.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呼吸會變淺?

觀察2.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呼吸會加快?

觀察3.吸氣和吐氣,哪個速度較快?哪個較長?

觀察4.呼吸的質地,感覺粗糙還是平滑?

觀察5.感受呼吸的溫度,是吸進涼涼的氣嗎?是吐出溫熱的氣息?

不要操縱控制呼吸的深淺快慢,只是單純的邊呼吸邊有意識地觀察,持續二至三分鐘。 這個簡單的呼吸觀察可以在任何時間使用,例如早晨起床、壓力大的日子坐在辦公桌前、晚餐後放鬆時,作為日常練習的一部分,這將能有效地重整你當下的感受,讓注意力集中,讓情緒從焦慮轉變為平靜。

在上瑜伽課時,我們會不斷被指示「有意識地呼吸」。有意識地呼吸是瑜伽的本質,有助於將我們內在的微妙能量聯繫起來。透過呼吸,我們能夠導航不同的意識水平,當專注於呼吸過程時,便能放開過去和未來,充分體驗「活在當下」。通過有意識的呼吸,你將可以控制思想的各個方面,進而使你的意識從原始本能的狀態慢慢進化與提升。

流動瑜伽採用的呼吸技巧

勝利式呼吸(Ujjayi 呼吸)

在節奏較快的流動瑜伽可以嘗試使用勝利式呼吸(Ujjayi),Ujjayi 是一種經常被提及的呼吸技術,可讓你在練習過程中保持專注,使自己的思想平靜,能夠溫暖你的身體,幫助建立身體穩定性。

由於它會產生柔和而寧靜、如同海浪般的聲音,這能有效幫助動作與呼吸同步,就像是數拍子一樣,你會更容易感受到呼吸與動作對應在同樣的節奏速度上。

在進行Ujjayi 呼吸時,吸入和吐氣都是通過鼻子進行的,嘴唇輕輕合攏。發出的聲音是透過輕輕地收縮喉嚨開口,從而對空氣的流通產生一些阻力而產生。在保持嘴唇輕閉的同時,請留意放鬆牙齒、頜骨和頸部。吸氣和吐氣時,你會感覺到呼吸在喉嚨後部。

Ujjayi 勝利式呼吸
在節奏較快的流動瑜伽可以嘗試使用勝利式呼吸(Ujjayi)

學習Ujjayi 最重要的建議是保持舒適,避免憋氣或刻意的控制呼吸。你可以試著按照以下的步驟練習:

步驟1.試著先張開嘴巴,然後發出海浪的聲音。或可以將你的手掌舉到嘴巴前,想像你的手是一面鏡子,張開嘴哈氣,將這面鏡子霧化。

步驟2.接著輕閉嘴唇,發出剛剛張開嘴時所找到的聲音,一旦你熟悉了步驟1,只需通過鼻子呼吸即可產生相同的聲音和感覺。保持呼吸和聲音均勻,包括雙向吸氣和吐氣。

步驟3.將你的雙手輕輕蓋在耳朵上,可以更容易聽到你的呼吸。

步驟4.注意吸氣時胸部和吐氣時腹部的變化。

剛開始時,你或許會覺得好像沒有足夠的空氣,但隨著越來越熟悉,你會慢慢感受到呼吸品質既充滿活力又放鬆。 由於呼吸是一項身體活動,因此你可以像鍛鍊肌力和柔軟度一樣來鍛鍊呼吸,而且呼吸是可以單獨練習的,或僅在單一的體位法中練習,例如,可以試著停留在下犬式,專注於五個Ujjayi 呼吸。 在流動瑜伽的過程中,Ujjayi 呼吸不是絕對必備,尤其呼吸法的範疇非常的廣泛,你可以使用你的自然呼吸,鼻子吸氣、鼻子吐氣,只要找到呼吸與動作自在良好的平衡即可。

• 本文摘自境好出版,Katie(何雨涵)著

《流動瑜伽的身心回正練習》一書。

本書簡介

流動瑜伽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固定的姿勢順序,因此可以針對身體特定部位/區域,以及不同的目的(放鬆伸展、啟動核心、加強肌力)設計動作組合;也因為這個特色,你可以選擇要「啟動核心、活力up的晨間練習」,或是「放鬆肩頸、減輕水腫的下班瑜伽」,更可以是「清除雜緒、解開僵硬的助眠練習」。   

動作組合多變、時間選擇自由的流動瑜伽,自己決定今天需要什麼練習、在什麼時間做,沒有「好累、時間對不上」的藉口,每天都能說服自己站上瑜伽墊。

名人推薦

何穎盈 中醫師/中醫瑜伽養生專家

李怡如 Sangeeta/正念減壓MBSR與正念瑜珈老師

楊子興/台南百年布莊錦源興第四代負責人

蔡士傑Janus Tsai/C-IAYT認證瑜珈療癒師

謝明儒 Dr. Victor/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

(以上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更多《流動瑜伽的身心回正練習》資訊 請點此

流動瑜伽的身心回正練習
流動瑜伽的身心回正練習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2020-07-24
書摘肌肉痠痛觀念皮拉提斯瑜伽保健知識庫

在日常中保持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對促進健康、預防傷害與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有良好的脊柱體態,才可發揮最大骨架平衡功能,並透過肌肉系統提升血液循環和代謝。那麼你知道除了健身,哪些運動可以訓練脊椎周邊細小而深層的肌肉群嗎?下文分析 4 種脊椎運動,幫你找出哪個最適合你訓練脊骨間的肌力和肌耐力。

脊椎運動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肌力與肌耐力對脊椎的重要性

肌力: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所發出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

當脊骨間的肌群肌力和肌耐力衰退,背部肌群無法全天支撐上身重量和前傾角度,導致脊柱側彎、肌肉張力失衡,容易造成肌肉疲勞、脊骨空間緊縮而壓迫到神經,日常痠痛與神經緊張的負能量將接踵而至。

多裂肌肌群在脊骨間扮演重要的繩索角色,如果沒有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如何支撐脊椎骨縫隙的空間、執行脊柱的靈巧日常動作呢?因此,提升脊柱肌肉群的肌肉適能非常重要!

脊椎運動的比較

人們常見的各家體姿訓練派別都非常重視脊椎運動,包括iSEM(脊椎多裂肌群)、瑜伽(靈修通體)、太極(丹田與下盤)、皮拉提斯(腹部核心)都相當積極推廣,可見龍骨對人體的重要性。以下彙整多裂肌運動與各家運動,以利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能依據自身體況找到合適的運動模式。

瑜伽-下犬式
瑜伽-下犬式

瑜伽

原理:透過一系列肢體屈伸、扭轉開闔,並配合冥想調息,使身體、意識、心靈統合。 謙卑的運動練習引領修習者過著具整合性、活力、有意義的生活,進而求得身心靈的平衡發展、淨化身心,達到一種中庸的生活方式。

加強:
1. 矯正不正常的腺體以控制各種情緒,使身體正常發展。
2. 使身體富彈性。 
3. 平衡身心靈。
4. 去除心靈中粗鈍的思想。
5. 使心靈準備好,接受更精細更高層次的靈修

效果:
1. 減少炎症,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改善慢性疾病相關的症狀,如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2. 增進精神健康和情緒管理,減少抑鬱、壓力和焦慮。

工具:1. 瑜伽墊 2. 瑜伽球 3. 瑜伽柱 4. 瑜伽磚 5. 彈力帶 6. 健身球

皮拉提斯
皮拉提斯 ©bruce mars on Unsplash

皮拉提斯

原理:來自德國的 Joseph Pilates(1880-1967)融合東西方養生法,發展出一套肌力、伸展與協調性運動,至今已八十餘年歷史。

「皮拉提斯運動」核心精髓包含呼吸、專注、控制、核心、精確、動作流暢等 6 個元素,是以鍛鍊身體核心為主的低衝擊性有氧運動,透過意志,配合呼吸引導肢體動作訓練核心肌群,具運動傷害的復健與預防、調整不良姿勢、訓練肌力與柔軟度、增強平衡與協調能力、加強身體核心的控制、減輕肩頸腰背痛問題、幫助集中注意力、舒緩壓力、雕塑修長緊實的體型等功能。

加強:
1. 均勻地強化各部位肌群及中心軸的動力。
2. 在身體排列結構組織下,用心體會每塊肌肉的延展、收縮與控制。
3. 加強人體核心肌群的力量。
4. 改善或增加人體的協調、柔韌、平衡能力。

效果: 
1. 強化核心力量、整合身體骨骼。
2. 使小腹平坦、雕塑身材、減少贅肉。
3. 恢復身體能量和穩定性。

工具:1. 彈力帶 2. 彈力繩 3. 彈力球 4. 彈力環 5. 穩定椅 6. 弧形板 7. 梯桶

太極
太極 ©Monica Leonardi on Unsplash

太極

原理:太極拳學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陰陽矛盾的辯證學說,是一種「全身運動」和「交替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身心放鬆。

「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髮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傳統運動中,太極拳即符合現代「均衡性運動」的觀念。

加強:
1. 提升肢體柔軟度 2. 加強身線的延展並強化關節的靈活度 3. 下盤操練,端正身架,可加強肌肉協調、強化神經系統整合 4. 促進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 5. 加強肌耐力,同時提高伸展性、身體的覺察力與平衡感

效果: 
1. 促進健康體能。
2. 改善心血管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
3. 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進而維持血管功能正常、血流順暢。
4. 促進心肺功能、肌耐力、柔軟度及平衡性等健康體能要素。

工具:1. 太極球 2. 太極扇 3. 太極劍 4. 太極棍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原理:脊椎深層多裂肌群的訓練。多裂肌長度兒童約 0.5 公分,成人約 2 公分,從神經學路徑與脊椎骨空間切入,訓練應有的深層肌肉力量和柔軟度,支撐全身中央體線位置。

透過脊椎中央線與身體力學指導,讓脊椎各關節與下肢關節能巧妙搭配;利用雙手的槓桿平衡原理,讓脊椎省力,保持平衡;透過多裂肌肌群的肌耐力與肌力訓練,強化力量,活絡脊椎各關節間的微血管,活化神經傳遞。

加強:
1. 加強多裂肌肌力與肌耐力。
2. 增加脊椎多裂肌延展性。
3. 強化脊椎樞紐穩定度。
4. 強化脊椎與下肢骨的平衡。
5. 訓練每個椎骨連接點的靈活度。
6. 呼吸系統擴張訓練。
7. 深層按摩消化系統。
8. 增強循環代謝。

效果: 
1. 維持身體對稱性。
2. 增加脊椎的空間與多裂肌韌性,減少神經被脊椎骨壓迫而產生的疼痛。
3. 頸椎訓練活化腦神經與免疫系統。
4. 胸椎訓練增加血路循環以及肺擴氧量。
5. 腰椎訓練減少下背痛與刺激消化系統蠕動。
6. 尾椎訓練保持下肢平衡感,減少膝蓋與踝關節問題

工具:1. 脊椎運動墊 2. 脊椎挺立帶 3. 骨盆穩定墊 4. 芳香

資訊

• 本文摘自墨刻出版,楊琦琳著作《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一書。

本書特色

.全球第一本多裂肌訓練專書、台灣自創運動
.針對4大族群12種常見問題提出專屬訓練招式
.36招圖文並茂step by step教學
.從自我檢測​→知識背景建立→多裂肌運動動作教學→分族群下運動指導籤,一步步完整建構多裂肌運動知識版圖

想遠離「痠痛人生」,針對脊椎深層多裂肌的訓練,正是連在居家都能隨時隨地進行的解決之道。多裂肌是沿著脊椎最深層的肌肉,兒童0.5公分,成人2公分,這些小肌肉有如穩定脊椎的鋼索,從頸椎到尾椎連結著每一個椎骨。透過多裂肌群肌耐力和肌力訓練,可活絡脊椎各關節的微血管、活化神經傳遞;藉著隨時隨地都能做的方便和普及性,多裂肌運動能改善全家大小因為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遠離日常痠痛困擾。

更多《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資訊 請點此

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跑步訓練
  • 增肌
  • 核心訓練
  • 跑10K
  • 瑜伽
  • 瘦身
  • 運動生理
  • 飲食
  • 徒手訓練
  • 觀念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