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1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2
小心缺維生素D會肥胖!專家:4大含D食物必攝取
3
跑步是否會造成女性生理期紊亂?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2018-01-15
知識庫 保健 運動生理 觀念 運動恢復

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引發膝蓋疼痛時,究竟應該冷敷還是熱敷呢?這個答案,請依據有沒有發熱及腫大的現象來決定。
當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時,請用冷敷讓發炎反應緩和下來。

如果是退化性膝關節炎,藉由泡澡或沖澡來溫熱膝蓋,可以促進膝蓋的血液循環並活絡新陳代謝,有助於減輕疼痛。所以即使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下,也依然請熱敷膝蓋。

熱敷膝蓋時會覺得比較舒服。不過,當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現象時,在做完膝蓋體操以後,請務必進行冷敷。另外,在泡澡或沖澡之後,也請冷敷膝蓋。對患部加以冷卻或溫熱的治療方式,是一種物理療法。在家裡可以依此處的說明,簡單地自己施行物理療法。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冷敷的功用是消炎,可降溫去腫

退化性膝關節炎處於急性期時,膝蓋會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另外,即使是疼痛較緩和的慢性期,也可能會突然出現發熱及腫大的症狀。在灼熱及腫脹的膝關節內部,呈現的是血液流通不暢的「充血」狀態。

對膝關節冷敷,能夠抑制已經發炎的細胞的活動,有助於減輕症狀。要冷敷膝蓋時,使用放了冰塊及水的冰敷袋等物來冷卻。
冷敷的時間,請控制在每次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左右。

一點一點地移動冰敷袋所接觸的部位,讓所有灼熱及腫脹的部位都能被冷卻到。在膝蓋的熱和腫消失前,每天請冷敷二至三次。

在家冷敷的方法

●用冰敷袋等物放在膝蓋上
●冷敷時,冰敷袋下方舖著毛巾或薄布
●可以用護膝或繃帶固定
●一點一點地移動,讓所有灼熱及腫脹的部位都能被冷卻到

冰敷袋的其他代替品
在太空站中工作這麼長一段時間,當然必須保持鍛鍊來強化身體機能。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站中也設置了一台跑步機,來測試在無重力環境下的生活對太空人身體的影響。

遠離疼痛?膝蓋常保溫暖能做到

從根本來說,藉由溫熱患部可以減輕退化性膝關節炎帶來的疼痛。當疼痛嚴重時,在做完黑澤式膝蓋體操後,請進行熱敷。在居家療法裡,最好的就是洗澡讓身體溫熱。建議在早晨開始活動之前,以及活動後的夜晚,每天洗澡兩次以溫暖身體。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熱毛巾或暖暖包來溫熱膝蓋的周圍。基本上,熱敷膝蓋的時間沒有限制,每天要熱敷幾次都無妨。只是,在使用暖暖包或懷爐等保暖器材來進行熱敷時,要留意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低溫燙傷。請覆上毛巾或薄布隔開保暖器材,不要直接碰觸到肌膚。

當溫度越高時,就越不易覺得疼痛,溫度越低則越容易感到疼痛。有慢性疼痛的人,應該養成經常常溫熱膝蓋的習慣。

在家熱敷的方法

●將浸過並擰乾熱水後的毛巾,或是用微波爐加熱過的濕毛巾放在膝蓋上
●在毛巾上包覆保鮮膜,可以提高保溫效果

其他保暖產品
●懷爐
●暖暖包
●熱敷貼片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  黑澤尚 著作《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完全圖解 神奇三招輕鬆做,90%膝蓋不適症二周內痊癒》一書。學經歷有包括日本骨科學會骨科專業醫師、日本骨科學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體育協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關節鏡‧膝‧運動骨科學會名譽會員。著作等身包括有《消除膝蓋疼痛讀本》、《用和緩動作治療你的膝蓋疼痛》、《還能站、還能走,長期臥床者也能做的「腰腿體操」》、《掌握治療膝蓋疼痛竅門讀本》等等。

膝蓋疼痛多出自於退化性關節炎,一般療程是以「口服藥物」和「玻尿酸關節注射」為主,但這只能減緩疼痛,無法根除問題。黑澤尚醫師發明的「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十分神奇,是一種「藉由肌肉體操促進體內『抗炎細胞激素』分泌,來抑制軟骨與滑膜的發炎,消除退化性關節炎疼痛。」

  若以較為簡單,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則是──
  ►►膝蓋的對症適度運動,讓發炎的軟骨、滑膜,在一定範圍內受到溫和力量影響
  ►►發炎型細胞激素逐漸受到抑制
  ►►軟骨組織的膠原蛋白與蛋白聚醣不斷產生,開始分泌「抗發炎型細胞激素」
  ►►發炎部位逐漸痊癒,疼痛感消失,關節產生安定效果

  因此,只要定期施行「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將可抑制膝蓋發炎、強化關節與減輕疼痛,更能有效預防症狀復發。

•更多方言文化出版《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心缺維生素D會肥胖!專家:4大含D食物必攝取

2019-09-02
瘦身保健飲食方式飲食知識庫

你缺乏維生素D了嗎?如果有肌肉特別容易痠痛、半夜抽筋、找不出原因的腰痠背痛、肌肉無力、心情憂鬱,甚至有肥胖困擾的人,不妨趕快檢視自己血液中的維他命D濃度是否有不足。然而平時如何從食物中獲得維他命D?以及該補充多少?這篇一次告訴你了解維他命D的重要功效,而且對於運動員來說,維生素D更是不能缺少的。

小心缺維生素D會肥胖!專家:4大含D食物必攝取 ©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

約6成的成年人缺乏維他命D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10億人缺乏維他命D。而在台灣衛福部2005~2008年國民營養狀況調查中也發現,有近6成的成年人都有維他命D缺乏的現象,其中7成是女性。然而缺乏維他命D的原因很多,不僅只是過度防曬導致,像是空氣污染與霾害PM 2.5 的影響、老化、肥胖、膚色暗沈、疾病、使用藥物等,都會影響體內維他命D的濃度。

維生素D缺乏會肥胖

一份刊登在《婦女健康期刊(Journal of Women's Health)》的研究發現,與擁有足夠維生素D的人相比,維生素D不足的人更容易發胖。歷時5年且追蹤超過4600名65歲以上的婦女,發現在571名變胖的婦女中,維生素D不足的人比擁有足夠維生素D的人增加1公斤,然而研究一開始的統計也發現,維生素D不足的婦女比擁有足夠維生素D的婦女更胖。負責該研究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Kaiser Permanente健康研究中心內分泌學者勒布蘭(Erin·LeBlanc)表示:「的確有些理論指出,維生素D不足會導致體重增加,因為脂肪細胞內有維生素D接受器,會影響它變大或縮小。」

除了平時我們可以透過曬太陽讓身體自行製造維生素D外,以下六大富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也必須補充:

©medicalnewstoday.com

深海魚

維生素D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需要從外補充,主要來源像是日曬,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至於從飲食中的話,可以從富含較多脂肪的深海魚類下手,像是鮭魚、沙丁魚、鰹魚或鯡魚、鯖魚、鮪魚、小魚乾及秋刀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nutritiouslife.com

香菇

香菇所含的營養除了有B1、B2之外,還含有曬日光會轉換成維他命D的麥角硬脂醇,這也是香菇的特徵之一。維他命D與骨骼、牙齒有密切的關係,可提升鈣質的吸收讓鈣質沉入骨骼裡。此外,香菇也含有製作抗癌劑所需的香菇多醣、抗病毒物質的葡聚多醣體、可抑制老化的鮮味成分的鳥苷酸以及穀胺酸,也含有其他多種機能性成分。營養效果雖然如此高且100g的熱量只有18kcal,作為減重食材也非常適合。

©medicalnewstoday.com

雞蛋

雞蛋從以前到現在都被認為是營養且方便取得的食物,其中,蛋黃是相當好的鐵質、核黃素以及維他命B12、D、E的來源。雞蛋不僅營養價值高,同時吃多也不會增加膽固醇。每顆雞蛋的脂肪約5公克,蛋黃有200毫克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具有額外高生理價值的營養素,包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膽鹼、生物素、維生素A及葉黃素,可以幫助降低心臟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myrecipes.com

牛奶

以一般成年人來說,每天只要補充200單位(IU)的維生素D就已足夠,但一杯240c.c.的牛奶,維生素D含量約120 IU,如果遵照每日飲食指南,每天喝1.5杯牛奶就已經可以滿足一日所需的維生素D。如此一來,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營養品的舉動,也不一定必要了。

©readersdigest.ca

資訊來源/今周刊、康健、BBC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是否會造成女性生理期紊亂?

2017-06-09
跑步知識庫保健觀念

女性跑者經常會被很多常規問題定期干擾,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當我們的跑步碰上生理期,或者經期紊亂、腹痛等問題,所以當經期來臨時,我們究竟該不該繼續跑步下去呢?

經期紊亂決定於熱量補充是否足夠

首先,妳需要去了解月經週期不規則的原因,同時要知道怎麼解決經期紊亂。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女性運動員計劃的醫學主任M.P.H.與體育內分泌學家Kathryn Ackerman博士表示:妳不一定要停止運動。
 
另一位Ackerman博士合作的運動營養師Laura Moretti也表示:因為身體需要一定的熱量來保持基本系統順暢的運作,每跑一英里會燃燒許多卡路里,所以如果妳沒有注意熱量的補充,身體很快就會精疲力盡。
 
這種熱量的缺乏會引發賀爾蒙的不平衡效應,妳的身體會抑制雌激素,缺少此激素時,大腦與生殖器官之間的聯繫就會促使經期停止。妳的組織系統織也會停止產生人體生長激素,此激素會強化肌肉和骨骼,因此出現甲狀腺功能開始失調,新陳代謝變慢等問題。同時,妳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會飆升,破壞肌肉組織。
 
麻州劍橋國際田徑中心的田徑醫學博士Adam Tenforde說:「這基本上是身體提高能量儲備的方法,以便運動員能夠面對眼前的壓力。但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會破壞整體的健康。」

經期紊亂,影響骨骼健康

經期不規律是女性運動員三大身體功能失調很典型的一項,其他兩項包括營養不良與骨質疏鬆。在許多情況下,失衡的飲食方法佔最大成因,運動員可能根本無法意識到他們需要多少熱量。然而,經期紊亂與三大身體功能失調經常發生在划船者、舞者、體操選手和舉重選手等。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內分泌醫師醫學博士Catherine Gordon表示:「雖然統計數字很難取得,但我預計一半以上的女性運動員都曾有過經期紊亂的問題。」
 
以上的問題不僅僅只發生在專業運動員身上,一般訓練強度較高的跑者亦有可能發生此狀況。或許妳曾覺得,月經停止來臨好像蠻不錯的。畢竟,在長跑或比賽中,無論使用衛生棉片或棉條總是一個麻煩。但換句話說,經期規律報到就代表妳的身體基本系統是正常運作的。 Tenforde博士說:「經期規律也可以當成一種警示系統,檢視自己的運動量是否適當。」
 
如果經期不規律,嚴重也會影響到骨頭的健康。女性身體的骨骼發展高峰期於18歲至20歲,但即便如此,身體仍然會持續分解並重建骨骼。 如果經期不規律,便容易缺乏建構骨骼的原料,同時也遺失保護骨骼的雌激素。除了骨質疏鬆的問題之外,免疫系統可能也無法正常運作,容易生病,並增加肌肉拉傷和其他傷害的風險。

經期紊亂,影響骨骼健康

不須停止運動,只需尋求有治療運動員經驗的醫生

Carlson博士曾經看過有些運動員的靜止心跳率低至20幾下而已(通常穩定訓練的運動員心率為50至60下,一般運動者的心率為60至100下)。 加上常見營養不良導致的電解質不平衡,讓你處於潛在致命的心律問題和心臟病的風險之中。

此外,也有許多女性朋友會擔心若經期紊亂,是否會導致不孕的問題?Ackerman博士表示,雖然不規律的經期可能會對懷孕造成影響,但是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少女時期的異常停經會導致無法受孕。

他說:「有些三大身體功能失調的人,她們不育的原因通常都是沒有改變生活行為。但是我所治療的病患,她們都有個目標,就是要恢復身體健康、經期正常,結果成效都很不錯。」Ackerman博士提醒,這並不表示妳要等到想生育才去解決經期紊亂的問題。 建議早點調整熱量的不足,可以降低骨折、骨質疏鬆等健康併發症的風險。

Tenforde博士建議年輕的女運動員,如果到了15歲還沒來月經,就需要去看醫生。 已經成年的運動員,如果經期一向都很準,但開始發生經期異常停止超過三個月,就需要去做評估。
她建議要尋求有治療運動員經驗的醫生。 如果妳尋求的健康諮詢師告訴妳經期紊亂沒什麼大問題,並鼓勵妳吃避孕藥來控制,或者告訴妳停止運動,卻沒有對妳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做徹底的評估;這個時候就該考慮尋求其他諮詢師的意見了。

停止運動,加重心理壓力

Carlson博士說:「如果病患的健康狀態穩定,像是心率、血壓和其他現象看起來不錯,我不會馬上建議她們停止運動;因為對很多運動員或是重度跑者來說,停止運動是一件大事。」如果這時又讓她們失去動力而加重心理壓力,可能會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然而,大多數運動員需要調整飲食才能恢復熱量的平衡。 Moretti表示,在某些案例下只是單純攝取量不足的問題,有些運動員則需要重新調整營養素的比例,通常會增加攝取碳水化合物或健康脂肪(提供營養並幫助身體製造激素)。Moretti說:「正確的比例取決於每位運動員的個人生理、訓練週期的不同,營養師可以依照個人需求來做最佳的調整。」

Ackerman博士表示,儘管大家都會有個迷思,認為瘦的身形才會跑得更快,但其實增加體重來調整經期的運動員反而表現會更好,因為她們擁有更健康的體重、所有身體系統都能正常運作。

也許減少或停止運動可能會加快恢復期,不過持續運動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在某些情況下,若因為飲食失調而造成生命威脅時,當然有停止運動的絕對必要。不過有許多運動員在調整經期過程中,仍可持續進行喜愛的運動,這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有時候這種問題很難啟齒,但勇於將問題提出,不再以羞愧的態度來面對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到妳往後的運動生涯更加順利,跑得更長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