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1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2
銀髮族
肌少症變衰弱症?銀髮族這樣動最適合!
3
訓練身體的對稱使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2018-01-15
知識庫 保健 運動生理 觀念 運動恢復

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引發膝蓋疼痛時,究竟應該冷敷還是熱敷呢?這個答案,請依據有沒有發熱及腫大的現象來決定。
當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時,請用冷敷讓發炎反應緩和下來。

如果是退化性膝關節炎,藉由泡澡或沖澡來溫熱膝蓋,可以促進膝蓋的血液循環並活絡新陳代謝,有助於減輕疼痛。所以即使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下,也依然請熱敷膝蓋。

熱敷膝蓋時會覺得比較舒服。不過,當膝蓋有發熱及腫大的現象時,在做完膝蓋體操以後,請務必進行冷敷。另外,在泡澡或沖澡之後,也請冷敷膝蓋。對患部加以冷卻或溫熱的治療方式,是一種物理療法。在家裡可以依此處的說明,簡單地自己施行物理療法。

膝蓋冷熱敷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冷敷的功用是消炎,可降溫去腫

退化性膝關節炎處於急性期時,膝蓋會有發熱及腫大的情況。另外,即使是疼痛較緩和的慢性期,也可能會突然出現發熱及腫大的症狀。在灼熱及腫脹的膝關節內部,呈現的是血液流通不暢的「充血」狀態。

對膝關節冷敷,能夠抑制已經發炎的細胞的活動,有助於減輕症狀。要冷敷膝蓋時,使用放了冰塊及水的冰敷袋等物來冷卻。
冷敷的時間,請控制在每次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左右。

一點一點地移動冰敷袋所接觸的部位,讓所有灼熱及腫脹的部位都能被冷卻到。在膝蓋的熱和腫消失前,每天請冷敷二至三次。

在家冷敷的方法

●用冰敷袋等物放在膝蓋上
●冷敷時,冰敷袋下方舖著毛巾或薄布
●可以用護膝或繃帶固定
●一點一點地移動,讓所有灼熱及腫脹的部位都能被冷卻到

冰敷袋的其他代替品
在太空站中工作這麼長一段時間,當然必須保持鍛鍊來強化身體機能。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站中也設置了一台跑步機,來測試在無重力環境下的生活對太空人身體的影響。

遠離疼痛?膝蓋常保溫暖能做到

從根本來說,藉由溫熱患部可以減輕退化性膝關節炎帶來的疼痛。當疼痛嚴重時,在做完黑澤式膝蓋體操後,請進行熱敷。在居家療法裡,最好的就是洗澡讓身體溫熱。建議在早晨開始活動之前,以及活動後的夜晚,每天洗澡兩次以溫暖身體。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熱毛巾或暖暖包來溫熱膝蓋的周圍。基本上,熱敷膝蓋的時間沒有限制,每天要熱敷幾次都無妨。只是,在使用暖暖包或懷爐等保暖器材來進行熱敷時,要留意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低溫燙傷。請覆上毛巾或薄布隔開保暖器材,不要直接碰觸到肌膚。

當溫度越高時,就越不易覺得疼痛,溫度越低則越容易感到疼痛。有慢性疼痛的人,應該養成經常常溫熱膝蓋的習慣。

在家熱敷的方法

●將浸過並擰乾熱水後的毛巾,或是用微波爐加熱過的濕毛巾放在膝蓋上
●在毛巾上包覆保鮮膜,可以提高保溫效果

其他保暖產品
●懷爐
●暖暖包
●熱敷貼片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  黑澤尚 著作《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完全圖解 神奇三招輕鬆做,90%膝蓋不適症二周內痊癒》一書。學經歷有包括日本骨科學會骨科專業醫師、日本骨科學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體育協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關節鏡‧膝‧運動骨科學會名譽會員。著作等身包括有《消除膝蓋疼痛讀本》、《用和緩動作治療你的膝蓋疼痛》、《還能站、還能走,長期臥床者也能做的「腰腿體操」》、《掌握治療膝蓋疼痛竅門讀本》等等。

膝蓋疼痛多出自於退化性關節炎,一般療程是以「口服藥物」和「玻尿酸關節注射」為主,但這只能減緩疼痛,無法根除問題。黑澤尚醫師發明的「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十分神奇,是一種「藉由肌肉體操促進體內『抗炎細胞激素』分泌,來抑制軟骨與滑膜的發炎,消除退化性關節炎疼痛。」

  若以較為簡單,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則是──
  ►►膝蓋的對症適度運動,讓發炎的軟骨、滑膜,在一定範圍內受到溫和力量影響
  ►►發炎型細胞激素逐漸受到抑制
  ►►軟骨組織的膠原蛋白與蛋白聚醣不斷產生,開始分泌「抗發炎型細胞激素」
  ►►發炎部位逐漸痊癒,疼痛感消失,關節產生安定效果

  因此,只要定期施行「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將可抑制膝蓋發炎、強化關節與減輕疼痛,更能有效預防症狀復發。

•更多方言文化出版《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少症變衰弱症?銀髮族這樣動最適合!

2020-07-27
高齡觀念健身保健知識庫

運動能為不同年齡層以及男女老少帶來健康,尤其是對銀髮族來說更為重要。因為當年紀到了銀髮族的階段時,肌肉流失的速度往往比年輕時更快,所以缺乏運動與營養的話,有可能造成肌少症,嚴重的話甚至演變成衰弱症。

銀髮族
肌少症變衰弱症?銀髮族這樣動最適合!

肌少症 Sarcopenia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身體各項器官生理功能會逐漸下降,其中,肌肉質量也是減少之一,當肌肉強度以及功能的逐漸衰退時,我們就稱為「肌少症」。然而肌少症一直是導致銀髮族受傷的兇手,當肌肉量逐漸減少時,可能造成他們跌倒、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無法自理生活以及增加死亡風險,這是一項必須被關注的事!根據台灣骨鬆年會調查,50歲以上罹患肌少症的民眾高達​45%,每10名銀髮族就有1人,是其他亞洲國家的8倍之多,並且高居亞洲之冠,許多醫師指出,這些年長者缺乏蛋白質攝取可能是主因,加上運動量不足,便容易導致肌肉較快流失。

改善肌少症可以採漸進式運動

其實要改善肌少症這件事情並不難,那就是開始運動!透過有規劃的漸進式運動,慢慢恢復身體機能,讓身體能夠做到自行活動與走路,進而出去參加社交生活以及外出購物,甚至是去公園運動。當人有了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常常就會更開心及更健康。但是,如何有規劃的漸進運動,以及如何鼓勵老年人們開始運動,就會是整件事的關鍵。不同於一般成年人的健身所追求的重量訓練,其實,更建議老年人先從重量輕以及次數多偏耐力的肌力訓練開始,然後增加一些柔軟度以及恢復身體平衡的能力,再增加一些心肺耐力。

©focus.de

銀髮族漸進式肌力訓練

如要開始採漸進式肌力訓練,可從最基本的主動關節運動開始。可以雙手拿裝滿水的寶特瓶。可以採手臂繞圈、微蹲、側抬腿等,進一步增加啞鈴、彈力帶、重量訓練器材等阻力運動。在中老年人身上,通常重量會選擇比較輕、重複次數大概在15~20下左右,偏向肌耐力的訓練,選擇全身8~10組大肌群,包含小腿肌、股四頭、二頭肌、臀肌、背肌、腹肌、胸肌、斜方肌、肱二頭、三頭肌等,每塊肌群選擇適當的重量,重到每回合只能執行8~10下重複動作,每回合中間稍作休息幾分鐘,總共作2~4回合,一週大約可以作3~5天。訓練一段時間之後,感覺有持續進步就可以逐漸加重重量,也就代表你的肌力增加。訓練重量不必無限制的加上去,只要加強到日常生活的活動都能很舒服的完成,這樣的肌力強度就夠了。

©seniorsonline.vic.gov.au

銀髮族心肺耐力運動

適合銀髮族心肺耐力運動包含走路、跑步、階梯踏步、彈跳床等,主要是透過大肌肉群做重複性中等負荷的活動,來訓練呼吸與心跳。最好每天可以活動30~50分鐘,同時可以以十分鐘為單位來進行。假如有心血管疾病、或是特別衰弱的老年人,要注意運動到一半是否有臉色蒼白、盜汗、疼痛、異常疲憊等現象,有的話請立即降低運動強度,或是先休息觀察,同時運動前後測量一下心跳與血壓注意是否有異常。除了運動前要暖身,運動後也記得做些緩和的伸展的運動,讓心跳以及呼吸慢慢降下來。

©carp.ca

資料來源/Verywill Fit、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訓練身體的對稱使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2018-02-05
跑步知識庫運動生理觀念

對稱性是一個數學原理,它表示了雙方的精確平等。我們在生活上,並不會特別想到對稱的重要性。但這對於跑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在身體不對稱的情況下跑步,很可能是運動傷害背後的罪魁禍首,或者導致你打破個人紀錄的最大失敗理由。

訓練身體的對稱使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拿過4面奧運金牌的美國田徑運動員,現在是Michael Johnson Performance訓練中心的創始人Michael Johnson說:「努力讓自己的身體對稱是一直以來我給新手、以及資深運動員們的最佳建議之一,對稱可以帶來效率,對於短跑運動員和長跑運動員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你跑得效率越高,就可以跑越遠,就越不會疲勞。」

芝加哥的骨科物理治療師David Reavy解釋說,身體不對稱確實會導致跑步時步態發生變化,這也可能是引起跑步受傷的一個因素。另外不對稱性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在身體的另一側。例如:一個跑者的右髖關節的穩定性差,導致他們的膝蓋過度旋轉,他們右膝關節會產生慢性疼痛,所以當他跑步的時候都會一瘸一拐,接著就會把身體的重量集中在左腿,對左腿的壓力加大進而引起左側關節的疼痛。

可悲的是,我們不是機器人,幾乎沒有人的身體是完全對稱的,即便是知名短跑選手Usain Bolt亦是如此。好幾年前,也因為他的不對稱步態,而上過新聞頭條。不過,Michael Johnson Performance訓練中心的全球總監Lance Walker 說:「我們合作的所有運動員中,他們都可以從身體的對稱性中獲得最好的表現和預防傷害的好處。」。總之,如果你可以辨別和糾正不對稱,你將會是一位很好的教練。
所有的跑者都希望自己能在運動中表現更好,並防止受傷。因此,對稱性或缺少對稱性在這兩者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為什麼對稱性很重要?

美國Nike + Run Club的總教練Joe Holder說:「如果跑者的身體是不對稱的,力量薄弱的部位必然會出現另一個部位的代償發力。」但這並不代表說你肯定會受傷,而只是增加了受傷的可能性。跑者受傷的機率高出許多其他運動項目,其很多時候都與肌肉失衡有關。

即使你的不平衡並沒有引發其他的傷害,但也不表示沒有其他的阻礙。「想像一下,一位八分速的跑者,若他的臀部肌群長期不對稱會發生什麼事?因著臀部無力,而使得臀部肌群無法獲得更多力量,因此,這樣的不對稱會讓他的速度無法持續提升。」他補充說:「更多的肌肉量被帶到正在進行的運動時,你不會像以前那樣快速疲勞,因為你的整個身體吸收了力量,而不是把它們全部放在某個區域。」

找出身體不平衡的麻煩點

Lance Walker說:「在極端情況下,不對稱現象往往會感受到,比如當你跑馬拉松或衝刺時。但是,如果你要等到比賽前才開始修正,那就太晚了。當你在身體系統中消耗了更多的里程數卻沒有使其強度、穩定性、機動性、靈活性和平衡度提高,這時,不對稱就會在情況最弱的時候發生,從而導致性能低於最佳狀態。

Reavy說:「你的骨盆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說:「臀部和腳依賴於骨盆,而膝蓋依賴於臀部和腳。因此,如果你感到膝蓋疼痛,其根本原因可能是骨盆不平衡。」

請密切關注你的身體在力量訓練過程中的感覺,才能幫助你解決問題。假如你做了一個臀部特定運動,你覺得你的臀部肌肉有在工作嗎?原動肌和次動肌都有;或者坐下蹲的動作時,你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臀部應該承擔了大部分的負荷。

手機也是一個有用的工具。讓某人在你跑步的開始、中間和結束時拍下你的跑步照片和影片。並可問問自己:當我的腳受傷時,我的膝蓋怎麼了?跑步時我的腳抬到多高?以上這些事情都可以成為檢視身體是否不協調的線索。

如何解決不對稱的問題?

不對稱是沒有靈丹妙藥的。正如每個跑者的步態不同,失衡得以獨特的方式解決。 Walker說:「這是為了要了解自己的身體,讓你信任的人以客觀、可量化的眼光來幫助你解決問題。」

首先,找一位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他們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能辨別肌肉和骨骼的不平衡,同時,他們也可以告訴若身體對齊的話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並協助你檢查靈活性,告訴你肌肉的知識。

其實你不必去尋找特殊的練習來解決不對稱,你只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或者透過放慢跑步速度、控制身體等,盡一切可能來幫助自己感覺到對稱。簡單的觀察自己,例如身體無法扭轉到一邊或另一側的平衡良好,另一側較差,都可以表示出你的不對稱有待解決。很明顯,雖然每個跑友都有不對稱,如果跑者希望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和跑步性能,就應該多花時間去減少這些差異。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