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如何成功做出單臂伏地挺身?
1
如何成功做出單臂伏地挺身?
2
TABATA與HIIT有什麼差異?別再搞不清楚!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成功做出單臂伏地挺身?

2018-01-17
知識庫 健身 徒手訓練 上半身肌群 胸部肌群 觀念

單臂伏地挺身的動作看起起來非常迷人,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深深感受到難以置信的力量,即使身體肌肉不平衡,這個姿勢仍能以一種其他伏地挺身不能做到的整體穩定和核心力量。

這是因為它不像傳統的伏地挺身著重於胸部,單臂伏地挺身大部分的重點往往在最容易被忽略的肱三頭肌、背闊肌。想一想:如果你用一隻手臂像平時做伏地挺身一樣讓手肘向外擴張,這樣,身體就會被控制住,然後摔倒在地板上。而STRONGFIRST和Girls Gone Strong諮詢委員會成員首席體重指導員Karen Smith說:「相反的,在進行單臂伏地挺身時,這個動作是需要你的肘部緊貼著身體,增加肱三頭肌、背闊肌的負擔。」
 
在訓練計畫中,像單臂伏地挺身這類型得動作,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完美。Karen Smith建議:「在所有的上肢運動中,從推舉到引體向上也都可以加強核心的力量,為身體的需要提供能源。」
 
想必許多健身愛好者都想挑戰這個動作吧?但是,若目前還無法辦到,也別擔心。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用最簡單的方式,將單臂伏地挺身練到好。

無論你是在地板上做單臂伏地挺身還是其他有斜度的平面,遵循以下的方法將有助於你在最大限度內發揮極致。

1. 雙手打開,雙腳略比肩寬 (腳之間的距離若越遠,就越容易平衡),呈棒式預備。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之間。
2. 從臀部到整個身體的肌肉收緊

©wordpress/motusvirtute

3. 從地上抬起一隻手,把這隻手放在到背上,保持身體穩定,不要讓髖部或肩膀傾斜。
 
4. 一面深呼吸,一面慢慢地將肘部彎向身體的一側,讓身體向下,注意不要聳起肩膀。將精神集中,才不會失去平衡而摔到地面。

5. 當胸部漸漸接觸到地面時,記得同時配合吐氣,透過推動三頭肌、胸部和肩膀,讓手肘伸直,回到起始位置。專注於保持整個身體的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注意保持身體不要歪斜。

當談到單臂伏地挺身時,將它定義成給初學者或進階者是很容易的,只是差別在於調整角度。為了找到合適自己的水平,從第一步開始,用上述的步驟,在左右兩邊各執行五個單臂伏地挺身,再繼續下一步。
 
1. 在牆上進行幾乎垂直的單臂伏地挺身,但這些比你想像的要難得多。為了確保正確的姿勢,手臂的位置請保持在肩膀下方,雙腳與牆面保持距離,但不要太開。

©startbodyweight.com

2. 放一個穩定的箱子或長凳上在牆壁旁邊。放好之後,你的肩膀和手肘可直接放在牆壁與箱子之間的垂直線上。接著,慢慢將身體向下,即可做出正確的單臂伏地挺身。

©startbodyweight.com

3. 如果你還想要更進階的單臂伏地挺身,你可以嘗試將雙腳放在比雙手高的平面上。當雙腳被墊高時,難度也就更增加了。
 
不論是初學者或者進階者,都可以試試以上的方法,當作給自己的健身菜單中的新挑戰。

©Youtube/Mark Lauren

資料來源/LIVESTRONG、Startbodyweight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ABATA與HIIT有什麼差異?別再搞不清楚!

2018-11-30
觀念瘦身減脂間歇訓練健身知識庫

如果你沒有什麼時間運動,但又很想要有效率的燃燒脂肪消耗熱量,你會選擇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還是TABATA間歇訓練(Tabata Training)?等等!這兩個訓練不是都一樣嗎?當然,這兩個訓練方式基本上都是採用短時間的訓練加上短時間的休息,重複循環這個流程,讓我們的心跳率能快速提升到燃脂區間,因此,就能達成所謂的短時間內消耗很多熱量,達到減重與減脂的效果。但,他們兩個真的一樣嗎?這篇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超熱門訓練之間的不同點,下次你就可以輕易的分辨出來摟。

TABATA與HIIT有什麼差異?別再搞不清楚!

何謂TABATA?

早在1996年,Izumi Tabata博士發表了一項開創性研究,這個研究就成為Tabata訓練方法的基礎。他最初開始研究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對運動員的影響,透過與日本奧林匹克競速滑冰隊的主教練Irisawa Koichi合作,實際設計並進行這項訓練。最初是在一個自行車測功計(一個帶有測功計的固定自行車上測量完成的工作量)上完成的,這種格式是以20秒的高強度運動然後休息10秒,重複進行8輪總時間為4分鐘的訓練,Koichi希望Tabata能運這個訓練邏輯分析出這種方法的有效性。
 
這項實驗找來了20歲左右的業餘男性運動員並將他們分為兩組,第一組在測力計上進行熟悉的穩態訓練,保持中等強度VO2 MAX(最大攝氧量)值的70%,這跟我們一般在跑步機上進行慢跑的動作很類似,是一個可以持續時間很久的強度。第二組用VO2 MAX(最大攝氧量)值的170%來進行20秒的運動,接著給予10秒的休息,然後再繼續進行20秒VO2 MAX,這個循環重複8次總時間為4分鐘,這裡要注意一點!20秒的時間是要盡全力衝刺,如果受測者無法保持這樣的速度要求,就將會被要求停止這項實驗測試。
 
這兩組受測者經過6週每週5次的訓練,第一組中等強度每週運動時間為1小時,第二組高等強度每週運動時間為20分鐘。最後研究的結論,採用4分鐘的Tabata訓練與60分鐘的中等強度訓練對有氧性能改善,竟然具有十分接近的相同效果;除此之外,Tabata這組的無氧能力提高了28%;而中等強度這組並沒有得到這樣的提升,因此,我們可以知道Tabata不僅訓練時間短得多,而且還提供出這兩種好處的提升。

以20秒的高強度運動然後休息10秒,重複進行!

何謂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結合短時間高強度的爆發性運動,在一個15-20分鐘短時間的訓練中,重複訓練與休息的時間,基本上它需要較小的運動時間通常都是1分鐘;再搭配上3-5分鐘的休息時間,另外,它的最大心率為85-100%之間,而不是中等耐力活動的50-70%;而高強度訓練就是強度較高且具爆發力的運動,透過高強度的運動,讓身體中的肌肉感受到疲勞、進而開始大量消耗氧氣。 此時高運動強度讓身體耗氧量達到最大攝氧量(身體在運動時可以消耗的氧氣量最大值)時,會啟動一種機制叫做「後燃效應 After-burn Effect」,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身體在停止運動之後,還繼續消耗氧氣,因此也能持續消耗熱量。
 
間歇訓練就是將訓練與休息時間進行交叉設計,例如動-停-動-停或是高強度-低強度-高強度-低強度的設計,這種訓練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利用不同的運動來進行,例如短跑、飛輪、跳繩或戰繩等等,也能將許多不同的運動及訓練方式結合成一套HIIT循環訓練。

通常都是持續運動1分鐘;再搭配上3-5分鐘的休息。

TABATA≠HIIT?

那TABATA跟HIIT真的不同嗎?簡單來說HIIT要求在兩輪之間有更多的恢復時間(通常運動時間與休息時間的比例為1:3),就是說當你用高強度運動1分鐘後;就能用低強度或中強度運動3分鐘;甚至於可以休息3分鐘,這都是在容許的範圍內,這個比例的設計考慮到了人體肌肉在最大努力下的表現方式,以及他們在再次對他們施加最大需求之前充分恢復的持續時間。

但,TABATA是採用運動20秒休息10秒的訓練模式來進行,在加上它要求的心率及最大攝氧量(VO2 MAX)要達到170%,對於許多非專業級運動員的我們來說,要達到TABATA的訓練效果真的非常不容易。雖然,這兩者有著這些的差異性,但TABATA跟HIIT對於時間不多但又想要快速燃脂與保持肌肉量的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

資料來源/draxe、muscleandfitness、nas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