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恐影響完賽時間的賽前7大禁忌
1
恐影響完賽時間的賽前7大禁忌
2
每天這樣跑步會傷膝蓋嗎?日本爆紅的超慢跑正確姿勢與膝蓋保護技巧!
3
腦癌患者BethAnn Telford拒絕屈服 將挑戰7天7大洲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恐影響完賽時間的賽前7大禁忌

2018-01-19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跑馬比賽當天的緊張情緒會使我們的心神不寧,此時,腦神經會不斷地鼓勵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改變比賽的志向,打壞我們原有的規劃。正所謂,成敗藏在細節,特別是在比賽開始前,以下七個禁忌是跑步教練Jenny Hadfield要提醒跑者們特別注意的,這樣才能夠在場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恐影響完賽時間的賽前7大禁忌

 1  嘗試新的食物或飲品

除了自己練跑外,很多跑者們都喜歡參加許多跑步達人的跑步分享會,聽聽他們的經驗談。這時候,假設有一位講者分享自己在賽前因喝了某種飲料而打破個人紀錄時,你是否也想與他一樣在賽前嘗試這個你從未飲用過的食物呢?

如果跑者在賽前吃平時沒吃過或者很少吃的食物或飲品,容易給比賽帶來很大困擾,很可能需要頻繁的上廁所,而影響比賽節奏和最終的成績。

 2  穿新鞋上場

在賽前的博覽會中,你買到一雙物美價廉的鞋子,於是你決定在比賽當天穿上它又酷又帥的跑步。然而,愛情需要磨合,新鞋亦是。若穿新鞋上場,很容易在賽中磨出水泡而影響比賽的狀態。

 3  與跑友談論成績

賽前與跑友們相互鼓勵可以緩解緊張的心情,但若談論起過去比賽的成績,之中卻又發現他們的成績都比你厲害,這樣可能會讓自信心受到打擊,也在這個過程中,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成功完賽,破PB。

 4  模仿菁英選手熱身

賽前,我們常會看到一些菁英選手早早就在起跑線上熱身,而他們的熱身方式看起來非常厲害,於是你想:「如果我與他們做一樣的熱身動作是否也能跑得更快呢?」每個人的訓練及身體狀況不同,熱身方式也就不同,如果冒然模仿菁英選手熱身,對自己的身體反倒不見得有益處,還可能帶來肌肉拉傷的風險。

 5  選錯配速集團

比賽目標成績應該是一個長期性的計畫,例如你設定4小時完賽,也在訓練過程中以這個時間設定訓練菜單。然而,每位跑者都想爭取好的成績,若在比賽現場看到目標3小時的跑者,此時你也認為與他們站在一起會跑更快是錯誤的想法。

若與他們一起跑,起跑後,你會發現自己越跑越慢,越跑越累,最後很可能在還跑不到一半的情況下而爆掉。真是得不償失啊!

 6  注意保暖工作

雖然你看了前一天晚上的天氣預報,但天氣的變化令人難以掌握,由其實在秋冬轉換之際。為了預防萬一,一定要事先在服裝上做好準備,不要穿太多或太少,這些都會影響到比賽的身體狀況。

 7  別對自己期望過高

跑步跑久了,難免對自己的成績有所要求,但你不是一位職業選手,其實不必要給自己如此大的壓力。衝出起點的那一瞬間告訴自己:我不是跑最好的,增加自信,不去想失敗的可能。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每天這樣跑步會傷膝蓋嗎?日本爆紅的超慢跑正確姿勢與膝蓋保護技巧!

2025-01-16
話題新知觀念跑步

日本爆紅「超慢跑」是近幾年受歡迎的有氧運動,除了減肥、鍛鍊肌力、加強心肺耐力外,還能改善三高、慢性病,連醫師都讚賞是「長壽運動」,更適合各種年齡層。不少人好奇,為什麼超慢跑那麼夯?每天跑步會傷膝蓋嗎?在家可以不穿鞋子跑嗎?《優活健康網》整理超慢跑的好處、壞處以及注意事項,總之先跑起來再說!

超慢跑會傷膝蓋嗎?你只要注意這幾個關鍵就能越跑越健康

超慢跑是什麼?

「超慢跑」是一種利用慢速跑步來達到瘦身效果的有氧運動。實際上,超慢跑並沒有兩腳同時離地,不算是真正的跑步,而是以「原地跑步」的方式來達到運動效果,其速度比健走快一點,約為每小時4~6公里,跑步時可以保持平穩呼吸,適合運動新手、三高患者與銀髮族。

超慢跑正確姿勢

微抬下巴,抬頭看向遠方,別低頭,抬頭挺胸,手臂隨身體自然擺動,膝蓋保持微彎、不要打直,以確保著地不造成膝蓋壓力。前腳掌先落地,後落腳跟。原地跑步時不憋氣,若開始感到有點喘,可能是因為速度太快,可以試著減緩速度。

超慢跑的好處

超慢跑近年在網路爆紅,為什麼會突然大流行?因其無需昂貴的裝備,也沒有場地限制,好處在於輕鬆、安全、強度低,不易產生疲勞感,但同樣可以消耗能量,因此也變成近年最流行的運動之一。

超慢跑為什麼會瘦?事實上,超慢跑的建議速度只有每小時4~6公里,比健走稍微快一點而已,但卻能讓心率處於最大心率60%左右,當運動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身體會先消耗脂肪多餘蛋白質和醣類,有燃燒脂肪的效果,同時也不會超出心臟的負荷。

超慢跑也可以有效率的提升肺活量!

超慢跑高效燃脂練心肺!不僅可改善心肺功能,還能有效達到燃脂的最大心率區間,長期執行下來,還可穩定血糖、降低體脂、鍛鍊肌力。以下為超慢跑的好處:

增心肺功能:可增加心肺耐力,當心臟變得更強大時,每次跳動能夠輸送更多血液、氧氣到全身,對心肺系統有所幫助。

減肥燃脂:低強度運動可以讓身體更長時間處於燃脂區間,進而提高燃燒脂肪的效率。

穩定血糖:能增加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身體更效地利用血糖,降低血糖波動。

鍛鍊肌肉:因下肢運動量比較大,有助於鍛鍊下肢。

降低死亡率:根據2014年哥本哈根城市心臟研究指出,低強度、緩慢的慢跑比劇烈的運動更能降低死亡風險。

超慢跑有哪些缺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在個人YouTube頻道表示,超慢跑屬於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肌肉力量與心肺功能要求不高,不像跑步、打網球等劇烈運動,因此運動起來強度較低,且較無變化。主要為2個缺點:

運動強度太低:運動強度過低較無挑戰性,如果想要增加肌肉量,則需要加入其他強度較高的運動或重訓。

單一運動較無變化:容易呈現單調無聊的節奏,如果沒有配合音樂或電視,可能會讓人感到乏味,難以維持長期的運動習慣。

不少人擔心,超慢跑會不會傷害膝蓋?事實上,超慢跑的速度較為緩慢,所產生的衝擊力也比較小,能夠減少對關節和膝蓋的負擔,若以正確的姿勢進行,反而能改善膝蓋疼痛。此外,膝蓋需要活動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停止運動反而會造成關節活動度下降,因此不要都不運動。

要怎麼才能避免傷膝蓋?進行超慢跑時,上半身要挺直不能駝背,將手臂自然擺動,重心保持在身體下方;前腳掌先著地,膝蓋不打直用前腳掌著地,腳後跟再輕觸地板,同時保持膝蓋保持微彎,就能避免傷膝蓋。

什麼人適合超慢跑?

超慢跑適合所有年齡層,不論年輕人、銀髮族都可以。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可將其作為初階的有氧運動,而三高患者、糖尿病、肥胖族群,因其相對簡單方便,可以降低開始運動的阻力,也是不錯的運動選擇。

關節炎可以超慢跑嗎?膝蓋痛可以超慢跑嗎?許多臨床上的研究指出,中低等程度的運動,例如慢跑、走樓梯,並不會加速膝關節退化的進展,而超慢跑的動作強調前腳掌先落地,伴隨彎曲膝蓋提供緩衝降低衝擊傷害,因此也適合膝蓋痛的人,但為了更好的保護足部,建議穿著運動鞋進行。

超慢跑要跑多久才有效?

若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週運動至少要累績150分鐘,如果是運動新手,建議將時間設定為10分鐘,當身體逐漸適應後,就可以漸進式增加運動時間,增加至每次30~60分鐘、一週安排3~5天。

延伸閱讀:

風靡全球「北歐式健走」比走路更健康!一次看懂適合族群、注意事項

日本爆紅!懶人「超慢跑」3秘訣大公開!在家就能跑「每天●●分鐘」速燃脂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超慢跑會傷膝蓋嗎?教你超慢跑正確姿勢:掌握「這技巧」跑才有效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腦癌患者BethAnn Telford拒絕屈服 將挑戰7天7大洲馬拉松

2017-01-23
話題新聞故事馬拉松跑步

12年前,美國一位馬拉松跑者被診斷出罹患腦癌,雖然她膀胱功能與左眼視力漸失,還需要使用導尿管導尿,不過,現年47歲的她從不向病魔屈服,她還將參加世界馬拉松挑戰賽,在7天前往7大洲挑戰7場馬拉松!

BethAnn Telford將挑戰7天7大洲7場馬拉松 ©John McDonnell/THE WASHINGTON POST

 
 
我試著成為別人的榜樣,證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並且,永遠不要放棄,不管你的處境有多困難。事實上,我激勵別人的都是我真正喜歡去做的,特別是對許多正在與癌症奮戰的年輕孩子是我所特別關注的,正是他們臉上的微笑,不斷激勵著我繼續往前邁進。

12年前發現腦瘤 堅強克服障礙重新站起

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現年47歲的貝絲安·泰爾福德 (BethAnn Telford) ,是一個勇敢、強大、堅定且關懷他人的一位熱愛運動的女子。貝絲安在她的醫療、身體和情感的各項挑戰中,始終堅持一個詞:希望 HOPE。這個詞激勵她大步躍過生命中每一個障礙,並在她的路上帶領著大家的心一起前進。

2004年,在參加當年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的時候,貝絲安跑到30公里處,她聽見腦中出現砰的一聲,感到一陣爆發。完賽後隔週一,她回到工作,但卻發現自己開始記不得許多事情,包括一些日期與名字。貝絲安立即去看了醫生,不過診斷結果極為可怕:在經過核磁共振(MRI)檢查後,她被告知患有惡性腦腫瘤,她也被迫暫停經常運動的生活方式來進行手術。醫生在手術後立即測試她的肌肉力量與四肢,以確保她可以感覺到她的腿、腳趾等等。她在過程中承受非常大的痛苦,害怕她日後將不能移動,與失去身體功能。幸好,手術一切順利,但作為她復健過程的一部分,貝絲安不得不逼自己嘗試走路。當她重獲身體力量,她站起來,然後開始踏出她的第一步。她決心加速恢復進度,而且不放棄自己。隨著她每天肌肉力量的改善,她開始使用醫院病房的走廊做繞圈步行,並試圖每天在她的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下走得更遠。

「我驚呆了,」貝絲安說,「12年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腦瘤,我也從不知道有那種東西會在我的腦中生長。」貝絲安隱瞞她的診斷結果將近半年,「我不想讓我家人崩潰,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可能活不久了。」她說。

第二年,外科醫師移除了大部分腫瘤,不過也發現一些新的併發症。

「我發現自己不能懷孕、我的左眼漸漸失去視力,我不得不學習如何再次站立與行走,而且,我得到癲癇症,我的膀胱功能漸失,我必須要學會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她說。「我不是一個坐著眼睜睜看著自己身體惡化的人。」

©Facebook/BethAnn Telford

用運動對抗病魔 號召社會資助腦瘤病童

貝絲安當然害怕失去身體的基本認知功能。即使現在,當她在漫長的一天結束,呈現非常疲累的狀態時,她會發生有話說不出口的狀況。手術後5個月,貝絲安重拾跑步,參加了一場當地的5K路跑比賽,這是她第一次有機會證明她獨特的力量和決心。受到醫生、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與建議,她暫時以走路代替跑步,直到她完成大約一半路程時,她看到她父親正在為她加油,這點燃了她心中的火花,於是她開始跑了起來,就這樣完成了後半場比賽。

同年,貝絲安繼續推動自己跨出去,她又報名參加了海軍陸戰隊馬拉松比賽。然後,她參加了幾項短跑賽和標規鐵人三項比賽,以及半程IRONMAN鐵人三項比賽;沒有什麼能阻止她了!罹患腦癌,與其說拖慢她的速度,反而推動她完成了三場IRONMAN鐵人三項賽和三場波士頓馬拉松,更不用說在維吉尼亞州跑了幾場感恩節火雞路跑賽 (Turkey Trots)。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亨利·布雷姆 (Henry Brem) 是貝絲安主治醫師之一。他說他對她對抗病症的堅決意志感到驚訝,因此,他也被激勵去尋找新的治療方式。「作為一個在前線的神經外科醫生,我們當然訓練有素,並且有動力幫助別人,」布雷姆說道,「不過,像貝絲安這樣反過來激勵我們,讓我們獲得尋求更多解決方案的病人可說是少之又少。」

受到「腦癌是20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這個知識的激勵,貝絲安經常在清晨3點便起身做訓練。現在,罹患腦癌的孩子們是推動她去參加下一場比賽的動力。貝絲安現在每跑一場馬拉松,就將它的每一英里奉獻給一個她認識的罹癌孩童,或是她知道已經去世的孩子。二十六個孩子(或他們的親人),將在每一英里作為她的「教練」,在她身邊一起跑步並鼓勵她。

堅持意志 完成IRONMAN終極世錦賽

在與癌症的對抗戰鬥中,貝絲安有一個巨大的夢想:去夏威夷可納參加IRONMAN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2012年,由Ironman公司推出的“Kona Inspired”計劃,貝絲安被運動員和粉絲們投票選為最鼓舞人心、最堅定和最忠誠的一位選手,讓她實現她在IRONMAN世界錦標賽上場競逐的終生夢想,她完成了2.4英里(3.86公里)游泳,112英里(180.25公里)的自行車騎行和26.2英里(42.2公里)的馬拉松跑步。

在她完成了夏威夷可納的鐵人三項賽之後十天,貝絲安回到了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政府印刷辦公室工作,每次她從賽事回到工作,她都贏得了一位新的仰慕者。同事、保安人員和來訪的客人 - 所有人都為這位特別活動協調員祝賀,恭喜她完成世界上最艱難的比賽之一。許多人只是驚奇地看著她。

貝絲安從她的父親身上學會獨立,只要下定決心,她可以做到任何事物。跑步是一種方式來測試她的極限,看看她能走多遠。手術後,她決心回到她以前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不讓身體上的疾病改變她的生活。它成為衡量自己的標準,而且她決心不抄捷徑,要多遠走多遠。

自她身體恢復以來,她平均每年會參加三到四場馬拉松賽。通常在春天參加一到兩場,在秋天參加另外一或兩場,所以她會說她可能會參加大約30場馬拉松。「我認為我在一年中跑最多的大概就五場,春天的三葉草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另外空軍馬拉松、Steamtown馬拉松和海軍陸戰隊馬拉松在秋天,」她說。

來自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蒂芬妮·索特羅 (Tiffany Sotelo) 醫師對她進行了兩次神經刺激器的植入手術,以幫助她控制膀胱功能。雖然這些手術有所幫助,她的膀胱功能還是繼續在減弱,並達到Sotelo博士所擔憂她腎臟功能的一個臨界點。貝絲安接著接受了膀胱成形術,以減輕其對她腎臟的壓力,這將有助於她控制尿失禁。作為一個運動員,她仍然要擔心什麼時候她不能控制她的膀胱,但她越來越學會了更大膽些,不要對這事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我已經對癌症宣告我是一個鬥士。雖然我的腦癌仍然沒有完全治好,但從診斷我已經確實接受每一項療程。現在,我為那些不能為自己戰鬥的癌症兒童戰鬥。我的座右銘是從不、永不放棄!」貝絲安說。

BethAnn Telford完賽可納IRONMAN鐵人三項世錦賽 ©teaminspiration.org

挑戰7天7大洲7場馬拉松 為病童募款

現在,貝絲安的新挑戰就是7天7大洲的7場馬拉松賽。在這個「世界馬拉松挑戰賽」期間,貝絲安將在南極洲、智利、美國、西班牙、摩洛哥、杜拜和澳洲參加比賽。

貝絲安此次與「加速腦癌症治療 (Accelerate Brain Cancer Cure,ABC2) 基金會」合作,這是一個為腦癌研究致力於籌集資金的非營利性組織。ABC2的拓展和夥伴合作主管Nicola Beddow說:「她籌集的錢將幫助我們找到最快的治療途徑。貝絲安正在全世界提高世人對於這類病症的認知,希望這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為每個人尋求新的治療。」貝絲安至今已經籌集了超過80萬美元,她這項挑戰目標是達到100萬美元。

在她的旅程中,她會穿上印有腦癌兒童照片的跑鞋。她說這是對所有患有該疾病的兒童的致敬,特別是那些不能負擔得起治療的兒童。「我們非常需要這筆資金給這些孩子們,」她說。

至於貝絲安是否能夠完成比賽,她說:「我的終點線不在這個史詩般賽事的終點,而是在於當有人宣布發現新治癒處方的時候。」

要了解如何幫助貝絲安的募款計畫,請點擊這裡。

©Facebook/BethAnn Telfor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