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瑜伽
  • 核心訓練
  • 減脂
  • 飲食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增肌
  • 瘦身
  • 徒手訓練
  • 啞鈴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1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2
北宜公路超馬
北宜公路超馬邵獻偉蟬聯第一 首度加入沙克爾頓團隊賽制
3
北宜超馬睽違6年再開跑 野本浩礼、陳秀卿一路領先奪男女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2016-08-15
話題 跑步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這次的里約奧運會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就是來自德國愛沙尼亞的三胞胎選手Lily, Liina,和Leila共同登上奧運舞台。這個畫面關注度幾乎快等於第一名回來的肯亞選手,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有三胞胎同時參加。

奧運三胞胎選手Lily Liina,和Leila ©rio2016.postimees.ee

雖然最後的成績不如肯亞選手,但是以2:48的成績抵達終點已經是一件相當不了不得的事了,因為他們只訓練了6年的時間,就登上奧運殿堂,可說是天賦異稟。

到終點時,三姊妹抱頭痛哭,實在太感人了 ©rio2016.postimees.ee

從小為生存而奮鬥

Lily, Liina and Leila出生於1985年10月14日,從小就愛運動的她們,凡舉舞蹈、滑雪、越野、田徑…等,她們都愛不釋手。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她們出生時,由於是早產兒,3個孩子體重皆不足,所以家中如同一個「加護病房」一樣均需要份外照顧。Lily接受訪問的時候曾說:「我們從小就為生存而奮鬥,這種精神始終陪伴我們,督促我們向前。」好在老天的看顧,她們都還是健康地長大,並分別成為出色的舞者和救生員,三姊妹表示:「擔任救生員要訓練跑步,經同事推薦,才開始參加長跑比賽。」

為生存而奮鬥 ©brobible.com

六年前在一個田徑比賽的會場上,有一位教練哈利發現這三姐妹能夠在10000公尺和馬拉松的比賽分別贏得全國冠軍的潛力。從那時起,他們的目標開始變得更清楚了,就是要練馬拉松,三姊妹並誓言要一起進入奧運的殿堂。

天賦異稟的三胞胎姊妹 ©impresa.prensa.com

各自訓練,成果如同一起訓練

緊接著,她們分別開始以各自分開訓練,也曾為了備戰,一起移地至肯亞做訓練。雖常在不同的場合,但是她們在各個國家的比賽,也慢慢跑出了不錯的成績。Leila最好的成績是在上海世錦賽的2小時37分11秒,2小時39分42秒則是Liina在北京田徑世界錦標賽的成績,小妹Lily則在2015年的瓦倫西亞世界賽拿下2小時40分30秒的好成績。

無論在哪裡,默契都一樣好 ©digileht.ohtuleht.ee

一起跑,微笑進終點

她們也表示,參加奧運的目的並非「一較高下」或奪取金牌,她們共同目標是希望各自跑出個人最佳成績,並希望是微笑著跑到終點。妹妹莉莉也說:「自己一個人跑步很悶,所以三姊妹一起跑步才感到真正的快樂。」

一起微笑進終點 ©wkrn.com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也不意外她們為什麼僅花了六年時間便達到奧運參賽的標準,最終能夠一起手牽手進入了奧運的殿堂。
每個人做事情的目的不同,不見得非要第一名才算是完成夢想,更偉大的是你如何看待這場比賽,實踐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經驗與回憶,更勝過瞬間如雷的掌聲。

三姊妹的奧運號碼布 ©BBC Sport
©nydailynews.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北宜公路超馬邵獻偉蟬聯第一 首度加入沙克爾頓團隊賽制

2020-12-14
賽事話題越野跑超馬跑步

2020北宜公路超級馬拉松於12日早上在新店國小開跑。今年邁入第四屆的北宜超馬,由連續三年參賽的老朋友邵獻偉蟬聯55公里第一名,並以4小時27分52秒刷新個人紀錄!賽程首次加入「沙克爾頓團隊」賽制,包含親子、同學、同事等各種組合團隊前來,讓這條困難的賽道增添了些歡樂挑戰的氣氛。

北宜公路超馬
北宜公路超馬邵獻偉蟬聯第一 首度加入沙克爾頓團隊賽制

這屆北宜超馬除了原有的三種賽程:北宜公路全程55公里、半程27公里,以及8公里,更首次加入「沙克爾頓團隊組」賽制。今年共有四百多人參賽,其中挑戰全程55公里就有近250人;儘管因疫情管制國際跑者減少,仍有包含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英國、奧地利、丹麥等國的在台外籍跑友報名參與。

全程55公里組自新店經坪林跑至礁溪,累積爬升1,164公尺,連續上坡賽道具有一定的挑戰難度!這條平時難以規劃自行練跑的公路路線,吸引了近四百位跑者到場參加。儘管賽前氣候不佳,好在天公作美,開賽後一路上氣候陰雨微涼,非常適合長距離賽的超馬;但因東北季風影響宜蘭近日下雨不斷,跑者必須與跑馬古道路段上的濕滑路面奮戰。

北宜超馬翻山越嶺
北宜超馬翻山越嶺,讓跑者跑在淡蘭古道歷史足跡之上

全程55公里男子組由多位好手前後互相拉鋸,最終由邵獻偉蟬聯第一;鄭家軒、許誌展、鄭彥邦、楊啟德好手陸續完賽。女子組則由蘇曉萍一路遙遙領先,以將近40分鐘的差距穩穩拿下后座。

本屆首次加入沙克爾頓團隊組的全新賽制,吸引共計16支隊伍報名參加,由參加8公里組的陳信益陳昱皓這對父子拍檔率先進入終點,成為北宜沙克爾頓團隊賽制的首個完賽團體!除了父子檔,另外還有同學檔、同事檔等組合,藉由互相激勵鼓舞的力量克服上下坡難關,所有隊伍全數順利跑達礁溪,實踐一起出發一起抵達終點的宣言。

沙克爾頓團隊賽制
沙克爾頓團隊賽制吸引最佳拍檔來挑戰

「沙克爾頓獎」起源自上個世紀初代表英國的南極探險家沙克爾頓爵士;當時各國的探險較勁隊伍中死傷很慘烈,只有他組織的探險隊是例外。後來的各式比賽中,如果是全隊一起出發,一起回到終點的團體賽,常設「沙克爾頓獎」來表彰其精神。從本賽季開始,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辦理的賽事,各里程除了個人挑戰,都將加入沙克爾頓團隊組的全新賽制,鼓勵參賽者不放棄,縱然困難,但是保持希望,彼此鼓勵定能平安完成。

主辦單位感謝嘉里大榮提供最快速便捷的全台物流作業,台灣開廣公司提供跑者方便握拿的環保飛跑杯,讓每位跑友們重複再使用,以達綠色賽事的目標。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北宜超馬睽違6年再開跑 野本浩礼、陳秀卿一路領先奪男女冠軍

2018-12-17
賽事話題馬拉松超馬跑步

2018北宜公路超級馬拉松於15日在碧潭新店國小開跑,這場賽事睽違6年,在眾多跑友敲邊鼓下重出江湖,吸引近五百人參賽。男子組由日本選手野本浩礼一路保持領先,最終以4小時28分49秒奪下冠軍;女子組則由國內50公里分齡紀錄保持人陳秀遙遙領先群雌,以4小時43分05秒摘冠,更刷新首屆女子紀錄。

北宜超馬睽違6年再開跑 野本浩礼、陳秀卿一路領先奪男女冠軍

北宜公路超馬自2012年首次辦理後暫停多年,今年重新開辦,近五百名參賽者中包括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5國外籍跑者。全程組從新店碧潭到宜蘭礁溪共55公里、累積爬升1164公尺,半程組27公里,另有適合健康小跑的8公里。
 
北宜公路的連續上坡、左彎右拐賽道對跑友來說相當具挑戰性,加上開跑時原本天氣陰涼,卻遇入冬後最明顯的一波冷空氣,上山後氣溫直落,雨勢漸大不停歇,參賽者必須克服風雨低溫的困境,翻山越嶺才能抵達終點。

北宜公路超馬沿途景觀

來自日本的野本浩礼(HIRONORI Nomoto)一路保持領先,以4:28:49技壓群雄奪下冠軍(首屆55公里男子紀錄鄒雙喜為4:12:12);台灣跑者胡春風緊跟在後,相距3分鐘完賽。

女子組則由國內50公里分齡紀錄保持人陳秀卿以4:43:05遙遙領先所有女性參賽者,不僅刷新首屆女子紀錄,更奪下今年不分性別組的總名次第三名。值得一提的,來自仙台的日本跑者倉上大祐(KURAKAMI Daisuke),因為受賽道歷史特殊性吸引,特地搭機飛來台灣參賽,更預約報名明年的陽明賽。

日本選手野本浩礼(HIRONORI Nomoto)一路保持領先
國內50公里分齡紀錄保持人陳秀卿遙遙領先所有女性參賽者

2018北宜公路超級馬拉松從新北市碧潭新店國小出發,經北宜公路、一路前行轉往礁溪跑馬古道,賽道隨著知名的台九線公路翻山越嶺,穿梭過兩縣市之間。雪山隧道通車後,不用再經過曲折的北宜公路,雖然便利卻令許多人淡忘了山上美好的景致;主辦單位希望藉由這場賽事讓跑友有機會用雙腳親身探訪這條道路,深入領會礁溪淡蘭古道支線的美好。

礁溪跑馬古道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訓練動作
  • 瑜伽
  • 核心訓練
  • 減脂
  • 飲食
  • 跑步訓練
  • 運動生理
  • 增肌
  • 瘦身
  • 徒手訓練
  • 啞鈴
  • 跑10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