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1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2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3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試試這3種呼吸技巧幫助你跑得更輕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再創歷史 愛沙尼亞三胞胎姊妹共闖里約奧運的終點

2016-08-15
話題 跑步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這次的里約奧運會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就是來自德國愛沙尼亞的三胞胎選手Lily, Liina,和Leila共同登上奧運舞台。這個畫面關注度幾乎快等於第一名回來的肯亞選手,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有三胞胎同時參加。

奧運三胞胎選手Lily Liina,和Leila ©rio2016.postimees.ee

雖然最後的成績不如肯亞選手,但是以2:48的成績抵達終點已經是一件相當不了不得的事了,因為他們只訓練了6年的時間,就登上奧運殿堂,可說是天賦異稟。

到終點時,三姊妹抱頭痛哭,實在太感人了 ©rio2016.postimees.ee

從小為生存而奮鬥

Lily, Liina and Leila出生於1985年10月14日,從小就愛運動的她們,凡舉舞蹈、滑雪、越野、田徑…等,她們都愛不釋手。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她們出生時,由於是早產兒,3個孩子體重皆不足,所以家中如同一個「加護病房」一樣均需要份外照顧。Lily接受訪問的時候曾說:「我們從小就為生存而奮鬥,這種精神始終陪伴我們,督促我們向前。」好在老天的看顧,她們都還是健康地長大,並分別成為出色的舞者和救生員,三姊妹表示:「擔任救生員要訓練跑步,經同事推薦,才開始參加長跑比賽。」

為生存而奮鬥 ©brobible.com

六年前在一個田徑比賽的會場上,有一位教練哈利發現這三姐妹能夠在10000公尺和馬拉松的比賽分別贏得全國冠軍的潛力。從那時起,他們的目標開始變得更清楚了,就是要練馬拉松,三姊妹並誓言要一起進入奧運的殿堂。

天賦異稟的三胞胎姊妹 ©impresa.prensa.com

各自訓練,成果如同一起訓練

緊接著,她們分別開始以各自分開訓練,也曾為了備戰,一起移地至肯亞做訓練。雖常在不同的場合,但是她們在各個國家的比賽,也慢慢跑出了不錯的成績。Leila最好的成績是在上海世錦賽的2小時37分11秒,2小時39分42秒則是Liina在北京田徑世界錦標賽的成績,小妹Lily則在2015年的瓦倫西亞世界賽拿下2小時40分30秒的好成績。

無論在哪裡,默契都一樣好 ©digileht.ohtuleht.ee

一起跑,微笑進終點

她們也表示,參加奧運的目的並非「一較高下」或奪取金牌,她們共同目標是希望各自跑出個人最佳成績,並希望是微笑著跑到終點。妹妹莉莉也說:「自己一個人跑步很悶,所以三姊妹一起跑步才感到真正的快樂。」

一起微笑進終點 ©wkrn.com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也不意外她們為什麼僅花了六年時間便達到奧運參賽的標準,最終能夠一起手牽手進入了奧運的殿堂。
每個人做事情的目的不同,不見得非要第一名才算是完成夢想,更偉大的是你如何看待這場比賽,實踐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經驗與回憶,更勝過瞬間如雷的掌聲。

三姊妹的奧運號碼布 ©BBC Sport
©nydailynews.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2017-03-02
背部肌群運動傷害運動恢復訓練動作保健跑步知識庫肌肉痠痛

核心肌群支撐著我們的脊椎和腰背,一直延伸到臀部與腿部,整體來說,就如同一台大型的穩定器,所以若核心沒有足夠力量的話,我們的身體便會去呼喚其他部位的肌肉來承擔。例如,如果你的臀部肌肉較弱,在跑步過程中因為疲勞,導致你需要打直的下背部被迫更努力地維持直立和穩定,在跑步過程中或許你不感覺下背部有任何作用,但實際上,下背部很容易因此受傷。

6個運動減輕下背疼痛

大部分跑者的下背部,最常遇到的三個問題如下:
 

  1. 下背部突然出現的肌肉疼痛,也就是所謂的肌肉痙攣。他不是坐骨神經痛或是椎間盤突出,而是感覺肌肉有一種被鎖定的感覺,甚至嚴重到無法站立。
     
  2. 如果你的下背部疼痛是反應在兩腿後面,這才表示可能是坐骨神經痛或椎間盤突出。若是這樣的疼痛感,你反而不會感受到有肌肉痙攣的感覺。
     
  3. 如果你感覺到整個下背部都在疼痛,那表示你可能患有關節炎。

為了防止背痛,你需要通過核心訓練來努力鍛練力量與靈活性。因為核心就是支助你的脊椎和與肌肉的重點。此外,這些肌群也包含了你的臀部、四肢及腿部,如果平時沒有鍛鍊,當他們感到壓力之時,便更容易變成肌肉痙攣。

如果想要修復以上的背痛問題,以下六種不同面向的肌力練習,一定要嘗試看看。

 1   棒式側棒式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步驟2:利用側腹的力量將身體向右側,變成側棒式,穩定身體,將臀部抬離地面,至頭部和脊椎成一直線,保持呼吸約20秒。

©BETH BISCHOFF

 2   背部伸展

將腹部靠至椅墊上,並將雙腳頂在腳墊兩側,讓背部自然垂下呈弧型,雙手交叉放於前胸,利用腹部與背肌的力量慢慢將上半身打直,停留20秒,再慢慢放鬆回到起始位置。

©BETH BISCHOFF

 3   瑜珈球伸展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置於瑜珈球上,肚子收緊預備,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10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BETH BISCHOF

 4   反向背部伸展

調整羅馬椅,確保將大腿墊調至腰線下方,腳踝勾住勾腳管雙手交叉,上半身從腰部往前傾。繃緊核心肌群並挺直身軀,讓身體從頭到腳踝成一直線。停頓,然後慢慢將身體放下,回至起始位置,重複動作,做1分鐘。

©BETH BISCHOF

 5   橋式

橋式是穩定臀部肌群最有效又簡單的動作,針對長期坐著的人而言,此動作能有效改善姿勢,對脊椎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動作。

雙腳與肩同寬,接著雙腿屈膝,雙腳踩地,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臀部夾緊,慢慢將下背及骨盆離開地面,抬起身體後,保持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呈現一直線,維持10秒,再回到平躺姿勢,共做3組。

©BETH BISCHOFF

 6   脊椎伸展

趴在地板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雙腿伸直,腳掌彎起。掌心應朝下。夾緊下背部,將胸部向上抬離地面幾公分。同時,將雙手向內轉,直到掌心朝上。將雙腿稍微抬離地面,腳尖伸直。在身體到達最高點時停頓 5 秒。放鬆並回到起始位置。

©BETH BISCHOFF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試試這3種呼吸技巧幫助你跑得更輕鬆

2016-10-18
觀念呼吸訓練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跑步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有「正確地呼吸」這種概念。不過,當你正在奮力往一個坡頂衝或是在一次高速間歇跑的末尾,你的肺活量可能會超載。你的呼吸變得快而淺。你想辦法想吸進更多空氣來讓你能夠持續這股往上衝或是保持高速前進的動能,但是,你會發現,吸進越多空氣只會讓你更痛苦。最後,也許你只會變得筋疲力盡,不得不停下來彎下腰狂喘氣。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你該調整呼吸法了。

紐約市「跑步中心 (The Running Center) 」的負責人和總教練敏迪·索爾金 (Mindy Solkin) 表示:「跑者往往會想著鍛鍊自己的心臟和腿,但是很少有人想到要去訓練自己的肺部。」然而,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掌握正確的呼吸節奏對於跑步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索爾金說:「若能建立一個強大的呼吸系統可以提高你的跑步能力。這是一個簡單的等式:跑步時做好呼吸等於能提供肌肉更多的氧氣,讓你的肌肉更有力量,也就等於獲得更多的耐力。」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跑者,在一場路跑賽上,你可能會比有經驗的跑者更要來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那些有經驗的跑者如何能看起來跑得如此氣定神閒呢?以下三種呼吸方法,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1  深呼吸

這很重要,跑者要儘可能吸進更多空氣,這樣可以把更多的氧氣輸送到肺部和腿部,讓你不會那麼容易就感到疲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中心的胸腔醫學專家大衛·羅斯 (David Ross) 博士表示:「當我跑步時,我會專心在緩慢而深的呼吸上面,除了提升運動表現,也強化我的橫隔膜。」

 2  有節奏地呼吸

這也許聽起來很累人,但是有節奏的呼吸可以幫助你跑得更快更久。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呼吸節奏。跑步教練,同時也是跑步書《Running on Air》的作者巴德·寇茲 (Budd Coates) 表示:「對於跑者來說,我一般建議採用“2-2”的模式,也就是每當你吸氣或吐氣時要跑兩步。不過,這對於初學者可能會間隔時間太短,所以你可以選擇“3-3”或者“4-4”的模式會比較舒服,也就是以三或四步的節奏吸入或吐出空氣。」當然,呼吸節奏必須搭配步速,若是跑得比較快時,可以改為每二步或一步就變換呼吸。在腦海中計算腳步,可以幫助你對應呼吸的節奏,當你無法對應腳步與呼吸節奏時,請放慢腳步,重新找回適合自己的節奏。

 3  腹式呼吸

相對於一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主要運用橫隔膜,就是吐氣或吸氣時同時壓縮或伸展你的下腹部,這是獲得更多的氧氣的好途徑,也是非常重要的跑步呼吸方式。當你採用腹式呼吸的時候,專注在你的下腹部,呼吸時儘量伸展或壓縮它,讓你的橫隔膜能夠帶動身體吸進或吐出更多空氣。布魯內爾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研究表明,在一場馬拉松賽中,運動員橫膈膜的強度和疲勞感有著直接的關係。雖然你不見得很快就會去跑一場全程馬拉松,這也是讓你在跑步時獲得更多力量的重要方式。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