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1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3
台灣柔道選手連珍羚:勿忘初心,以柔克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018-02-01
話題 武術競技 新聞

「台北新劇團」特邀黃偵玲為公演代言,記者會上合作了一小段《白蛇傳》之水漫金山寺。為此,她特地抽空學習京劇,參與排戲,和團員們反覆地演練各種武打技巧。她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地熟悉!那麼地美好!」尤其,新劇團的演員們一招一式又精準又帥氣,他們和偵玲一樣,都有著鋼鐵般的鬥志和身體,在舞台上燃燒自我,為觀眾發光發熱。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十年一刻,苦練只為那閃耀綻放的瞬間

台北新劇團每年春季都會推出「青年匯演」,由青年將才們擔綱主演,推出文、武、京、崑拿手好戲,堪稱今春「最爽京劇」。劇碼有創新、有傳統、有火熾開打武戲,更有雋永唱腔文戲。光是《白蛇傳》,就推出三種不同的白蛇+青蛇cp組合,是臺灣少有具高顏值、高實力的京劇團。

這些年來,偵玲每天8到9小時的鍛練,就為了在幾分鐘內KO對方;台北新劇團的團員們從小練功,十多年的功力,只為了亮相的片刻瞬間。排練過程中,偵玲默默地在一旁觀摩學習,深深佩服京劇演員為藝術奮鬥的精神,和她精實嚴格的操練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尤其,京劇講究腳步、手勢,務必讓動作又帥又漂亮;格鬥則是實招實戰,取勝為上,兩者目的不同,但有一樣高標準的要求──京劇和格鬥跨界同台共同閃耀,偵玲的學習鬥志也感染、鼓舞了台北新劇團。

這次的活動代言,雖然只是短短幾分鐘的呈現,事前的準備工作可一點不馬虎:從化妝、包頭、貼片子,甚至是套招演練,每個細節都蘊藏著大學問。這回偵玲在媒體前,穿著京劇全套行頭,扮成劇中人物亮相,竟讓她霸氣中帶幾分嬌柔,這就是京劇最大的魅力!她覺得:「以前曾想過要考劇校,而經過這次的經驗,我更喜歡京劇了!」甚至將來有時間,還想繼續學京劇,也想著也許有天把京劇扮相帶到國際格鬥場上。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支持台北新劇團,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卻有深厚功底與強大演出能量的團隊!

《白蛇傳》格鬥女神黃偵玲飾演白蛇(左)、高浩鈞飾伽藍
台北新劇團與格鬥女神黃偵玲大合照

關於黃偵玲

外型嬌小秀氣黃偵玲的從國小就開始練習柔道,之後更陸續的接觸了跆拳、角力、和柔術直到和綜合格鬥 [MMA] 相遇才如同找到了新生命一般,曾一度只想當個普通上班族,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適應運動以外的領域。2015年黃偵玲正式成為職業選手,不僅是目前台灣唯一一位女子職業MMA選手,更是亞洲最大職業綜合格鬥賽事 ONE Championship 旗下的選手。目標冠軍腰帶的黃偵玲,2015年正式成為職業選手後,不到一年多的時間隨即在台灣首度出賽就奪得勝利,更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就取得挑戰冠軍腰帶賽的機會創下無法忽視的亮眼成績。

項目:巴西柔術、柔道、綜合格鬥、重量訓練指導、體能訓練、體態雕塑、跑酷
執照:台灣職業格鬥協會B級教練
生日:1991年1月16日
身高 : 156 公分
體重:48公斤

關於黃偵玲

資料來源/寶悍運動平台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2019-02-13
新聞武術競技話題

曾在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柔道項目57公斤級,為台灣寫下第五名歷史的旅日好手連珍羚,上月才剛從奧地利結束移地訓練。面對明年即將到來的2020東京奧運,從今年起的每一場比賽和訓練,對她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今年8月將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盃,連珍羚依然會展現女王的風範,不只為了備戰東京奧運,更希望今年能為台灣柔道再創新歷史!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所以,要想在場上有更好的表現,除了柔道技巧的精進,體能訓練亦不可忽視。珍羚表示:「無論甚麼項目,有強必會有弱!再加上其他無法預期的狀況,之中,得更注意自己每一個細節的弱項。」因此,去年底開始,連珍羚利用訓練之外的時間,特別請到專業的體能訓練師,來為她設計重量課表,補足自己身體力量不足的地方。

談起在日本訓練,今年已是連珍羚待在日本的第10年,從大二起便在日本山梨學院訓練、念書的她,不論訓練或者比賽都有別於他人的堅持不懈,而這份毅力也是來自於運動員們的共同最高夢想殿堂「奧運」,於是畢業後便被教練推薦留在僅有12位柔道女選手的小松職業隊,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去年底開始,連珍羚利用訓練之外的時間,特別請到專業的體能訓練師,來為她設計重量課表,補足自己身體力量不足的地方。

而在這10年間,隨著年年的進步與成長,每到有大型的賽事時,常有人讚譽她是台灣柔道唯一最有希望挺進奧運的選手…對此,連珍羚本人並不是很同意這樣的說法,她認為,其實台灣還有很多選手們,都在默默積極的為了挺進奧運而做準備,畢竟奧運本是每位運動的最高夢想,沒有唯一或絕對,只有不斷努力,用實力換取美好果實。

會有如此深的感觸也是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除了柔道成長精進外,她也學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資源以及每個幫助自己的人。 所以東京奧運備戰,除了為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為了身旁幫忙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更努力。因為連珍羚相信: 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回報。

資料來源/連珍羚經紀團隊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柔道選手連珍羚:勿忘初心,以柔克剛

2016-09-12
專訪故事武術競技人物誌

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連珍羚,也是台灣柔道史上的第一面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在此次2016里約奧運的57公斤級的競賽上打進第5名的好成績,創下台灣柔壇在奧運最佳成績。

台灣柔道國手連珍羚

一個決定,造就一輩子的緣分

身為警察的女兒,遺傳到爸爸的好基因,從小就非常喜歡運動。小學的時候為了逃避學校的早自習課,必須選擇一項運動作為理由,或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多種選項之中,珍羚覺得柔道這個項目看起來特別順眼,於是便選擇它作為訓練運動。幸運的是她所就讀的國、高中,皆有柔道隊的訓練,於是就這樣一路從國小打到高中畢業,在國內成績亮眼的她,加上從小到大的磨練與專注,也讓她對於柔道的感情不只是喜歡,更多的是一輩子的責任。珍羚說:「如果國中和高中沒有柔道隊,我想我也不會再繼續打柔道了。」

對柔道的感情不只是喜歡,更是一輩子的責任

專業的培養關乎長遠的未來

認真的人終將被看見,國體大二代表台灣在日本比賽時,雖然沒有耀眼的成績,但努力的樣子卻受到山梨大學柔道教練的注意,比完後教練跑過來找她,問珍羚要不要去他們學校念書,這樣難得的機會,當然二話不說直接答應,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台灣的學業,到日本念大學、練柔道。
 
與台灣環境不同的是在日本,他們對於選手的培養相當重視,從青年到成年循規蹈矩的培養,不論哪一項目,身為選手,就只需專心練習,其他關於吃、住、費用等,都不是該擔心的問題。相較於台灣對於體育的觀念卻是不知練體育有何出路?!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即便學校不要求成績,但珍羚認為,這就是一份責任,不論有無要求,每一個練習或比賽,都該做到最好。

認真的後果就是得到甜美的果實

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日本除了學校訓練以外,他們針對體育的不同項目,設有所謂的職業隊,即是將體育專長變成一份工作,只要專心練習,便有收入。但就如同職缺一樣,要能符合資格,才有機會進入職業隊。然而在日本打柔道的人口超過萬人,真正能進入的僅有菁英選手。
珍羚也不例外,對於進入職業隊是她夢寐以求的事。其中的小松柔道隊是她一直崇拜的目標。或許是被珍羚的堅定而感動,當教練知道了珍羚的理想後,二話不說地將她推薦給小松隊,幸運地她也因此進入了僅有12位柔道女選手的小松職業隊,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珍羚在小松柔道隊訓練實況 連珍羚提供

光環背後的辛酸史

歷經了10幾年的柔道生涯,好不容易在今年以世界排名第13名的好成績躍上奧運的舞台。是珍羚的願望,更是她的最高夢想。其實在4年前,她差一點就有機會登上殿堂,卻因為心急想讓積分快速累積,在帶著傷的情況之下,硬著頭皮上場比賽,卻讓膝蓋中原有的傷更為加重,使得她必須開刀休養半年,也因此與敦奧門票擦身而過。明知道有傷,還不懂得保護自己,經過那次的教訓,珍羚才意識到自己忘了柔道的初衷,同時也認真反省為何造成這樣的結果?當下次同樣的狀況發生時,就知道不硬撐才能摔的更美更久。

曾因膝蓋的重傷而與奧運門票擦身而過

除了受傷,身為一位柔道選手最辛苦的地方還有體重的控制。報名幾公斤,體重就必須是那個數字。每當要比賽前,為了將體重降下,他們都得逼自己以節食及大量運動流汗的方式來控制體重。長期下來,對於身體本身的平衡有一定的破壞,若要調整回來,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每每降體重,對珍羚的身體總造成很大的負荷

何謂柔道

所謂柔道的初衷即是「以柔克剛」。它是一種兩人的競技項目,最驚悚的是在比賽中,你不知道對方何時會發動攻擊?!但練習則是循序漸進的,剛開始並非馬上互摔,而是練習防身。與其他運動一樣,一般人訓練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身體健康或是強健的體魄,柔道的終極目標則是保護自己。除了強健的體魄,當生活遇上危險時,它的防身功用足以讓你減低傷害。例如:發生車禍摔出去的那刻,若會柔道最基本的前迴轉(前滾翻),那麼首先著地的便不是頭,反而能讓你在危急的時刻站起來…等。

柔道的初衷是保護自己,而非摔人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柔道段式也不如以前複雜,僅分白帶或黑帶,黑帶在分初階、二段、三段、四段的分別。柔道的技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立技(摔擲使對手跌倒的技巧)、寢技(對手跌倒後,限制對手行動,壓制對手超過20秒即勝)及當身技,依照不同的攻擊技巧以及摔下的方位來決定半勝或全勝。在比賽過程中只能抓好領子或袖子摔,禁止踢人或是抓其他地方,一旦被裁判警告四次,便直接淘汰。

不只練體,還練心

而柔道本身就是一項全身的運動項目,不僅練技,其他的輔助訓練包含跑步或重訓,一樣也不能少。珍羚說;如果想要有六塊肌或者是馬甲線,光靠柔道就可以做到。除了身體的強壯外,珍羚也認為,訓練柔道,能比一般人更知道如何面對挫折。不管有多少經驗,在每場的賽場上,內心永遠是緊張的,雖然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卻像過了幾年,你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每一刻都是一場決鬥。或許這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感覺,但對珍羚來說,卻能看得比一般人更遠更廣。

雖然台灣柔道練習的場地較少,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可怕的項目,反而是一項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練心的運動。勿忘初心正是珍羚對於柔道的見解,許多道理,不光是表面看到的印象,更多要靠心去感受領悟,有天就會知道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