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核心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動作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跑5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1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
綜合格鬥女戰神黃偵玲 捲土重來續戰ONE Championship
3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1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
綜合格鬥女戰神黃偵玲 捲土重來續戰ONE Championship
3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1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
綜合格鬥女戰神黃偵玲 捲土重來續戰ONE Championship
3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2018-02-01
話題 武術競技 新聞

「台北新劇團」特邀黃偵玲為公演代言,記者會上合作了一小段《白蛇傳》之水漫金山寺。為此,她特地抽空學習京劇,參與排戲,和團員們反覆地演練各種武打技巧。她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地熟悉!那麼地美好!」尤其,新劇團的演員們一招一式又精準又帥氣,他們和偵玲一樣,都有著鋼鐵般的鬥志和身體,在舞台上燃燒自我,為觀眾發光發熱。

女力拼搏撼動天地 黃偵玲╳台北新劇團的京劇格鬥場

​十年一刻,苦練只為那閃耀綻放的瞬間

台北新劇團每年春季都會推出「青年匯演」,由青年將才們擔綱主演,推出文、武、京、崑拿手好戲,堪稱今春「最爽京劇」。劇碼有創新、有傳統、有火熾開打武戲,更有雋永唱腔文戲。光是《白蛇傳》,就推出三種不同的白蛇+青蛇cp組合,是臺灣少有具高顏值、高實力的京劇團。

這些年來,偵玲每天8到9小時的鍛練,就為了在幾分鐘內KO對方;台北新劇團的團員們從小練功,十多年的功力,只為了亮相的片刻瞬間。排練過程中,偵玲默默地在一旁觀摩學習,深深佩服京劇演員為藝術奮鬥的精神,和她精實嚴格的操練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尤其,京劇講究腳步、手勢,務必讓動作又帥又漂亮;格鬥則是實招實戰,取勝為上,兩者目的不同,但有一樣高標準的要求──京劇和格鬥跨界同台共同閃耀,偵玲的學習鬥志也感染、鼓舞了台北新劇團。

這次的活動代言,雖然只是短短幾分鐘的呈現,事前的準備工作可一點不馬虎:從化妝、包頭、貼片子,甚至是套招演練,每個細節都蘊藏著大學問。這回偵玲在媒體前,穿著京劇全套行頭,扮成劇中人物亮相,竟讓她霸氣中帶幾分嬌柔,這就是京劇最大的魅力!她覺得:「以前曾想過要考劇校,而經過這次的經驗,我更喜歡京劇了!」甚至將來有時間,還想繼續學京劇,也想著也許有天把京劇扮相帶到國際格鬥場上。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支持台北新劇團,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卻有深厚功底與強大演出能量的團隊!

《白蛇傳》格鬥女神黃偵玲飾演白蛇(左)、高浩鈞飾伽藍
台北新劇團與格鬥女神黃偵玲大合照

關於黃偵玲

外型嬌小秀氣黃偵玲的從國小就開始練習柔道,之後更陸續的接觸了跆拳、角力、和柔術直到和綜合格鬥 [MMA] 相遇才如同找到了新生命一般,曾一度只想當個普通上班族,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適應運動以外的領域。2015年黃偵玲正式成為職業選手,不僅是目前台灣唯一一位女子職業MMA選手,更是亞洲最大職業綜合格鬥賽事 ONE Championship 旗下的選手。目標冠軍腰帶的黃偵玲,2015年正式成為職業選手後,不到一年多的時間隨即在台灣首度出賽就奪得勝利,更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就取得挑戰冠軍腰帶賽的機會創下無法忽視的亮眼成績。

項目:巴西柔術、柔道、綜合格鬥、重量訓練指導、體能訓練、體態雕塑、跑酷
執照:台灣職業格鬥協會B級教練
生日:1991年1月16日
身高 : 156 公分
體重:48公斤

關於黃偵玲

資料來源/寶悍運動平台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綜合格鬥女戰神黃偵玲 捲土重來續戰ONE Championship

2018-03-01
新聞武術競技話題

綜合格鬥風靡全球,台灣首位女子職業綜合格鬥選手黃偵玲,在近年國際綜合格鬥場上更是不斷地為國爭光,2017年獲得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格鬥賽事ONE Championship™挑戰冠軍腰帶機會,雖然最後挑戰失利,卻給她無比的信心,今年決定續戰ONE Championship™,目標女子世界冠軍,堅定有一天要在世界舞台讓大家看見台灣。

綜合格鬥女戰神黃偵玲 捲土重來續戰ONE Championship

不畏艱難拳力以赴 勇敢打出一片天

從小練柔道的黃偵玲,父母期許她能成為一位體育老師或是警察,提早結婚生子享受安定的生活,但她沒有按照父母的期許,大學畢業後因緣際會意外接觸到類似柔道的巴西柔術,甚至進一步認識了綜合格鬥。為追求夢想,黃偵玲離鄉背井至中國訓練,訓練初期由於不熟悉教練的教法,以及訓練強度上的落差,不但挫折感重情緒低落,也因操練強度過大,造成運動傷害,在生理及心理上都陷入低潮,但隨著比賽時間逐漸接近,黃偵玲告訴自己,一切的苦難都是步步接近勝利的墊腳石,想著當初那份熱愛格鬥的心堅持下去,全力以赴,勇敢追夢。

繼2017世界冠軍挑戰賽失利後,黃偵玲並未因此喪智,反倒更具信心,深信自身能力以躍頂尖選手之流1

加強全面技能 降服世界冠軍指日可待

黃偵玲於2015年第一次在ONE Championship™的圓籠中亮相至今,傑出纏鬥的技能早已名聲遠播,其中多場比賽皆是以令人驚奇的降服方式獲勝,綜合格鬥是一種綜合巴西柔術、踢拳擊、泰拳、拳擊、散打和桑搏的運動,集結所有武術於一身,學無止盡且令人不斷地想進步,黃偵玲表示:「作為一名職業綜合格鬥選手,無法僅靠單一的武術技巧取勝,必須評估自身的優勢,並熟稔各流派的優缺點,增進全方位的技能,為此,唯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讓我持續向前」。

關於ONE Championshi™

ONE冠軍賽(ONE Championship™)是亞洲最大的體育傳媒公司,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綜合格鬥(MMA)賽事組織。總部設立於新加坡,旗下擁有世界及亞洲頂級的冠軍選手,每一位都簽訂了獨家合約,並在亞洲最大的媒介平台上進行推廣。ONE冠軍賽轉播覆蓋範圍橫跨全球118多個國家,同世界上領先的轉播機構,如FOX體育台、Setanta、MNC、Astro、Thairath TV、ABS-CBN、TV5、MYTV、HTV、Esporte Interativo等協作,吸引了超過10億觀衆收看。

責任編輯/妞妞
資料來源/寶悍運動平台

分享文章

格鬥選手必練的頸部訓練運動

2017-05-17
伸展書摘訓練動作拳擊武術競技知識庫

從事格鬥運動,尤其是一些拳擊性的運動時,很多時間會有攻擊頭部的動作,因此,一位格鬥選手的頸部靈活度便顯得至關重要。頸部訓練運動,除了能讓你在受攻擊時能更迅速避開,還能避免在摔落地面時對於頸部造成重大衝擊,是從事格鬥運動一定要熟悉的基礎訓練之一。

這是針對頸部前方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這個動作最能在當你向後跌倒的時候保護頸椎。

站直或膝蓋彎曲,雙手握拳貼近,將雙拳抵住下巴  1 。用頸部推拳頭,盡量將頭往下推  2 。維持這姿勢 5 秒鐘,盡量擠壓肌肉。慢慢地用拳頭將頭推回去,在過程中用頸部持續出力抵抗。

頸部屈曲動作

重點提示
不要將頭抬得太高變成伸展的位置,也就 是下巴不要超過與地面平行。

變化動作

 A  如果本來就有頸部疼痛,可以用等長收縮的方式進行這項訓練,避免產生任何移動。將拳頭放在頸部和胸部之間,盡力擠壓頸部肌肉。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為止。

 B  將頭轉向右邊 45 度做一組,再轉向左邊做一組。

 C  躺在板凳上,將頭懸空,會讓動作更困難。胸部上放一片槓片,在槓片上鋪毛巾使下巴不接觸槓片。頭後仰再抬高往槓片方向帶。

 D  可以將頭帶綁在高位滑輪或彈力帶上, 然後套在頭上以增加阻力。

 E  也有健身機器可模擬頸部屈曲訓練。

使用彈力帶訓練

優點
使用雙手幫助頸椎減輕壓力,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

缺點
由於阻力來自手部,因此很難估算肌肉受到的阻力有多大。也因為這個原因,很難知道增長了多少力量。使用器材當作阻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對頸椎造成的壓力也會比使用雙手更大。

! 風險
為了避免製造頸椎壓力,要注意別將頭抬太高。

這是頸部背側的孤立訓練運動。拳擊手的後頸部都練得相當強壯,外觀非常明顯。這裡的肌肉可以保護頭部在被擊中時不會暈倒。

站姿或跪姿,雙手手指交纏,放在腦後的上半部  1 。用頸部的力量,盡量將雙手往後推  2 。保持這個姿勢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反向出力,用雙手將頭往前推,頸部出力抵抗前推的力量。

頸部伸展動作

重點提示
在伸展位置不要將頭推得太下面。下巴最好不要太高或太低於與地板平行的角度。

! ​注意
你可以用超級組的方式,交替訓練頸部的伸展與屈曲,中間不休息。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肌肉已痠,要避免移動的時候,還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平躺在床上,背部打直,盡量將頭往床墊內擠。保持這個姿勢至少 10 秒,然後休息幾秒。重複直到疲勞。

 B  以站姿背靠牆壁的方式,頭後面頂在牆上盡量推。

 C  躺除了讓頭保持正直,也可以一組向右旋轉 45 度,然後一組向左 45 度。

 D  除了使用雙手,也可以將毛巾或彈力帶放在頭後面增加阻力。

 E  趴在長椅上讓頭懸空可以增加難度。把毛巾鋪在頭上,雙手握住槓停在毛巾上,使槓片不直接接觸頭。然後將頭靠近地板,再抬高。

 F  你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G  有些健身機器可以模擬頸部伸展動作。

優點
用雙手或彈力帶訓練,不會對頸椎造成壓迫。若使用需要負重的變化動作或機器時,就有可能產生壓迫。

缺點
以這種方式移動頸部可能會造成暈眩,所以必須用非常慢的速度做這個動作,並且持續保持張力。如果感到暈眩,閉上雙眼通常可以解決問題。

! 風險
頭部懸空時,千萬不要雙手抱頭往地板的方向施壓,因為這可能會壓迫到頸椎。

這是頸部側面肌肉的孤立訓練運動。

採用站姿或跪姿,將右手放在右耳上方  1 。用頸部盡力將手往右邊推  2 。維持這個姿勢至少 5 秒,盡力擠壓肌肉。然後慢慢將頭推回起始位置,過程中頸部持續抵抗。完成右側的訓練後,立刻進行左側的訓練。

側向頸部屈曲

重點提示
不要超出頸部的活動範圍,尤其是在伸長的位置。不論是在伸長或是收縮的位置,都不可過度彎曲頸部。

! 注意
持續保持張力,以接近等長收縮的方式慢慢執行動作。

變化動作

 A  如果頸部已痠,而要避免任何移動的話,可以用靜態的方式做訓練。

 B  可以綁頭帶,然後將頭帶與滑輪或彈力帶連結來增加阻力。

 C  除了用手推頭部,也可以反向用手拉頭部。

 D  可側躺,以頭部本身的重量做。也可以在朝天花板側的耳朵上,增加一片重量輕的槓片,可再增加難度。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Frederic Delavier 與 Michael Gundill 著作《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動員全身爆發力出擊,培養僵持肌耐力克敵制勝》一書。

肌力訓練對格鬥或綜合武術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肌力訓練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去增進你的運動效益:
1. 讓爆擊更有力量。
2. 增進肌耐力與對抗性。
3. 增加動作範圍 比如踢腿。
4. 可以成為有效的防禦手段去減少破綻。
5. 減少慢性運動傷害。重複性的強力出拳,會導致肌肉關節的原發性傷害,肌力訓練可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肌力訓練設計的器材與裝備,其實只要運用槓鈴及啞鈴的訓練動作便綽綽有餘。 由於槓鈴與啞鈴的便利性與訓練效益,本書會以這兩樣器材作為訓練課表的核心。

過去的格鬥技巧教學並不強調因材施教,而近期在自由搏擊最大的進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遵從這理念去設計你的肌力訓練課表,能夠避免盲目地遵循他人或冠軍選手的格鬥風格。人並非無堅不摧的剛體,要成為為一位頂尖鬥士,就必須正視生理上的條件,因此本書將告訴你發展出屬於自己格鬥風格的肌力訓練課表。


•旗標科技《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核心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動作
  • 跑步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跑5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