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跑5K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你也能擁有 LEBRON JAMES 球員版配色球鞋
1
你也能擁有 LEBRON JAMES 球員版配色球鞋
2
世界級球后戴資穎的上半身重訓菜單
3
中華男排壓力大 首戰拚戰4局飲恨法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也能擁有 LEBRON JAMES 球員版配色球鞋

2018-02-02
配備館 球類 籃球 鞋子

Nike 的LeBron Watch計畫將推出一系列全新版本的LEBRON 15,靈感源自於經典的鞋款及配色。隨著LeBron James穿上球鞋踏上球場,讓我們一起暢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吧!

你也能擁有 LEBRON JAMES 球員版配色球鞋

身為一個體育迷, LeBron James一直被體育領域中的競技精神和傳奇人物所深深吸引。在他成長的90年代,他會觀看電視裡播放的各種體育賽事,也會很快記住他最愛的運動員們的綽號,以及他們腳上所穿著的球鞋。

對LeBron James來說,這些球鞋意味著他可以與運動員建立起聯繫,哪怕他們可能並不會來到Akron市(LeBron James的家鄉),並出現在他的面前。直到現在,這些回憶依舊是讓他不斷前進的動力之一。

隨著LeBron James的職業生涯邁入第十五年,他自己也變成了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員之一,並出現在電視裡。現在,輪到世界各地的球迷來看他怎麼打球,看他穿著什麼球鞋。

LeBron James經常穿著不同的球鞋踏上球場,他的球員版配色球鞋也是球鞋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之作,即使這些配色通常都不會正式發售。

LBJ15

美國時間1月30日,LeBron James正式啟動了LeBron Watch這個計畫,他穿著一雙靈感源自Nike Waffle Trainer的LEBRON 15登場。作為Nike早期的經典之一,藍黃配色的Waffle Trainer正是俄勒岡大學的傳奇田徑教練以及Nike聯合創辦人Bill Bowerman的經典創作。這雙鞋的創新外底讓Nike在體育用品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隨著LeBron Watch計畫的正式啟動,LeBron James將陸續展示一系列球員版配色的球鞋,向那些曾激勵過他、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員與Nike球鞋致敬。LeBron James會留下一些球鞋給自己,但他也會將其中的五個配色分享給Nike消費者們。

LBJ15

LeBron James表示: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正是這些運動員和球鞋激勵著我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能夠把這些故事和靈感分享給我的球迷,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在我旅程的每一步,我都希望他們參與其中,所以我非常興奮能夠把這些球鞋分享給他們。

LBJ15

隨著LeBron James穿著新的球員版配色球鞋上場,這五個配色也將在大中華區指定零售店點發售,敬請關注Nike Basketball Taiwan官方粉絲頁以了解更多發售資訊。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級球后戴資穎的上半身重訓菜單

2018-05-02
重量訓練上半身肌群健身羽球球類話題

對於一位世界級的羽球國手來說,除了下半身的腿部及臀部肌力訓練之外,還有上半身的肌力爆發性訓練需要加強,因為,羽球這個運動在揮拍動作上極為重要,因此,上半身將首先著重於背部肌群與手臂肌群的發力練習,另外,在身體核心的穩定性訓練也不能忽略,這也是戴資穎(小戴)為何能在跳躍時還能穩定揮拍的關鍵點之一,經過上次介紹完小戴的下半身訓練菜單之後,這次我們將介紹她的上半身訓練菜單給大家參考。別擔心!就算你不是職業級的羽球選手,也能透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讓自己身型更加完美。

羽球這項運動在揮拍動作上,小戴將首先著重於背部肌群與手臂肌群的練習。

 訓練  1 彈力帶低拉划船

使用性十分便利的彈力帶,也成為了阻力訓練的鍛鍊器材,而運用彈力搭配低拉滑船這個訓練動作,能有效刺激及訓練上背的斜方肌、大菱形肌與大圓肌、下背的背闊肌、豎脊肌及手臂的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首先,我們將彈力帶固定於柱子上,兩手抓住彈力繩兩端,背部挺直上半身固定,用背肌的力量順勢向後拉,將手肘與肩膀向後移動。

跟低位滑輪機的划船練習類似,可訓練到大部份的背部及臂部肌群。

 訓練  2 懸吊單臂划船加旋轉

採用比TRX更需要穩定性的懸吊式訓練器材CrossCore來做訓練,除了可以訓練到著重的肌群外,還可以因為懸吊獨特的不穩定特性,進而訓練到身體核心的穩定性,而懸吊單臂划船再外加旋轉的動作項目,就是著重於背部、腹部、肩膀及二頭肌的訓練,可更有效加強羽球運動中的功能性動作,這裡要記得用背的力量將手肘往身體方向拉,由於是單臂操作身體的核心穩定性就會變得更加重要。

採用懸吊式訓練器材CrossCore來做訓練,可額外訓練到核心肌群的穩定性。

 訓練  3 懸吊單臂胸推加旋轉

胸推也是大家較為熟悉的基本訓練動作,它除了可以鍛鍊到胸肌主要訓練肌群外,包括肩部的三角肌、手臂的三頭肌也都會參與協同輔助訓練,另外,使用比TRX更進階的CrossCore懸吊系統來做訓練,也可以更加鍛鍊到身體核心肌群的穩定性,而再加上旋轉這種功能性的訓練動作,可以更強化在羽球運動上的揮拍力道展現。

懸吊單臂胸推加旋轉,可讓揮拍的力道更加具有爆發性。

 訓練  4 彈力帶輔助引體向上

相信大家對於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因該都不陌生,它主要是在訓練我們的背闊肌,同時,也可以鍛鍊到手臂的二頭肌以及身體核心肌群,然而,這個訓練動作對於一些男生來說也許就沒這麼困難,但如果你的背部肌力還沒辦法將身體往上拉的時候,妳就可以使用彈力帶來做為輔助訓練。

 訓練  5 跪姿啞鈴上背訓練

這個姿勢大家比較少見,它與單臂啞鈴划船(主要訓練背闊肌)不同,啞鈴上背訓練顧名思義,是要更有效率鍛鍊到上背部的大小圓肌與斜方肌肌群,同時,也會帶動到肩部三角肌群的參與協同,這姿勢採用跪姿的方式來做訓練,其主要目的是漸少下半身代償力量的產生,讓訓練可確實鍛鍊到所需的背部肌群,對於,需要揮拍的運動有著顯著的效果!

 訓練  5 高跪姿單臂肩推

肩推這個動作主要是要訓練肩部,包含前、中、後三角肌群,同時,也會訓練到斜方肌及肱三頭肌,而這個肩推的動作,大部份人都會使用啞鈴推舉或槓鈴推舉來訓練,但對於需要手臂爆發力的羽球選手來說,雙臂分別加強訓練是有必要性的,因此,會採用單臂啞鈴推舉來訓練肩部肌群,為了避免下半身的代償效應出現,我們可採用跪姿或坐姿這兩個方式,能更有效並專注的訓練肩部肌群。

單臂啞鈴肩推動作,對於需要揮拍的羽球運動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訓練目的。

資料提供/RED BUL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男排壓力大 首戰拚戰4局飲恨法國

2017-08-21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球類話題

排球賽在臺灣相當受歡迎,臺北世大運排球賽20日開戰,地主中華臺北男排人氣高,首戰迎戰法國隊,吸引滿場觀眾湧進臺大綜合體育館加油,中華隊力抗4局,最終19比25、27比25、23比25、20比25飲恨。

中華男排壓力大 首戰拚戰4局飲恨法國

現場法國球迷為數不少,論加油聲,還是地主球迷佔上風,中華男排每得一分,現場就歡聲雷動,當中華男排掉分時,也不斷鼓勵球員,在這樣的氛圍下比賽,有求好心切的壓力,劉鴻敏(Hung-Min Liu)說:「以地主身分出賽當然很興奮、很在意表現,觀眾不斷幫我們加油,很擔心表現未達水準,會令球迷失望,雖然輸了第一場,接下來我們仍不放棄,一步一步來。」

中華隊教練余清芳(Ching-Fang Yu)說,球員都很努力,但也有身為地主的壓力,因此造成不少失誤,希望球員心情再放輕鬆點。

中華隊隊長蔡家豪(Chia-Hao Tsai)說:「原本我是訓練員,但因為有學籍,可以參與這次世大運很開心,平常會和隊友溝通不同觀念,大家一起成長。首戰大家太想表現,希望一場一場會更好。」

法國隊長Yacine Louati表示:「第1局我們採取風險較高的戰術,第2局相同的戰術並未發揮好,才丟了一局,第3局雖然也是沒發揮好,但在幾位隊友救球、攻擊後帶動士氣,突破之後就追回來了。」

Louati說:「我們非常驚訝中華隊的比賽模式,和歐洲球隊非常不同,儘管中華隊球員打點不高,但很有默契,反應又快,給球隊很多收穫。」Louati補充,這是自己第一次到亞洲,這幾天感受到臺北世大運分工、結構好,整體感覺相當棒,此行美好超出預期,他也感謝所有志工付出。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跑5K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