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長跑甜心張芷瑄愛媛馬拉松獲女子第三 李翰暄第七
1
長跑甜心張芷瑄愛媛馬拉松獲女子第三 李翰暄第七
2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3
進階跑者可以慢慢跑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甜心張芷瑄愛媛馬拉松獲女子第三 李翰暄第七

2018-02-05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日本四國愛媛縣第56屆愛媛馬拉松昨(4)日於松山市舉行,當地氣溫低至1度,台北市選派五位選手參加,其中「長跑甜心」張芷瑄不畏寒冷勇奪女子組第3名,李翰暄則獲男子組第7名,雖未破自己最佳成績,不過精彩成績深獲在場人士一致讚譽,臺北代表團此次表現出色,再度為台日路跑交流增添許多美談。

張芷瑄參加2018愛媛馬拉松勇奪女子組第三,李翰暄則獲男子組第7名。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指出,自2014年臺北市與松山市簽定友好協議以來,雙城間的馬拉松交流活動已屆四年,臺北市今年2月4日應日本愛媛縣松山市邀請組隊前往參加愛媛馬拉松,當天松山市只有1度低温,參賽者張芷瑄不畏寒冷勇奪女子組第三名,李翰暄則獲得男子組第七名,充分發揮運動員精神。
 
張芷瑄以2:53:09完跑,她在粉絲頁表示,天氣很賞臉地給了個大太陽,可是後半程路線起伏加上風大又無敵冷實在煎熬,但沿路的加油聲依然溫暖人心,尤其在很累的時候看到松山大學的教練及隊員們在賽道旁沿途加油瞬間動力滿滿,頂著2度的氣溫加上曬著大太陽,在這麼低溫的狀況下還是有被曬黑也很神奇。

而李翰暄則以2:27:42完賽,他則在自己臉書說道,這是他睽暐兩年的馬拉松,其中經歷了很多很多被醫生說不可能再跑步的日子,但他常告訴自己要戒慎恐懼、戰勝困難,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翰暄從去年十一月底決定開始進入馬拉松訓練,從68公斤瘦到57公斤,在飲食上也都特別注意,他也特別感謝張嘉哲學長的指導與帶領,讓他真的學習到了很多。

張芷瑄上台開心受獎。

此次臺北市代表團由臺北市體育局劉寧添副局長率團出訪,成員包含教練及選手等共12人,本行也會見了梅岡伸一郎副市長及大町一郎市政顧問,就馬拉松比賽進行實質意見分享交換,討論包括雙城跑者及行政支援方式。另外期盼能擴大兩市間文化及體育活動交流。
 
日本四國愛媛縣松山市於103年10月與臺北市締結為姊妹市,透過文化、體育活動上進行交流合作,104年2月臺北市首次組織觀摩團前往進行體育交流,104年至106年臺北馬拉松亦特別邀請松山市選手代表參賽。而今年臺北市再度應日本愛媛縣松山市之邀,組團參加該市2月4日舉辦第56屆愛媛馬拉松,選派臺北市5名長跑選手報名參賽,行程中亦與松山大學選手進行互動交流。

愛媛縣松山市面積428.88平方公里,為四國島西方、位居愛媛縣正中央的城市;此外,松山市也為愛媛縣縣政府之所在地。松山市位於瀨戶內海國立公園西側,自1889年(明治22年)建市以來,經過了100多年的歲月,現為擁有將近52萬人口的城市。

臺北市代表團合影

資訊、圖片提供/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2018-10-19
賽事跑步話題超馬馬拉松

2018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即將在本周六(20日)舉行,活動場地位於台北田徑場,這也是全台唯一舉辦在田徑場內的50公里計時競賽,更具有國際超馬總會IAU銅牌標籤認可。這屆50公里個人賽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戰況激烈,誰可以「吃甜甜圈」吃最快、吃最多,周末即將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自2011年建國百年國慶時舉辦首屆賽事,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賽程包括50公里個人組、6小時接力團體賽,吸引全馬菁英報名與跑團組隊來挑戰。這屆50公里賽程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包括曾三連霸的台電之光陳雄海、國軍跑馬好手洪一仁、有望再次刷新國內分齡紀錄的好手黃則原,以及開廣50公里女子歷代五傑陳秀卿。
 
另有許多超馬老將參加,包括跨時代的長跑傳奇何信言、馬場上的抗癌鐵人莊啟仁,以及馬福順、李宗春、謝群忠等人。唯一的外國參賽者是來自日本的村尾隆介Ryusuke Murao,村尾先生是企業顧問、賽事策劃人,也是曾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馬拉松選手,感念台灣311的幫助,希望透過跑步,讓日本企業與台灣運動產業及跑者建立交流管道,超馬協會因此特別邀請他來體驗這場別開生面的超馬賽。

賽道即沿著台北田徑場跑道繞圈跑,在眾跑友口中暱稱為「吃甜甜圈」。50公里總共125個藍色甜甜圈,目前國內50公里最佳男子紀錄為李智群(3:26:12),女子組則為黃素娥(4:01:32),兩紀錄皆在2014年創下。
 
為鼓勵跑者自我挑戰,只要提出經協會認證的同里程賽事成績證明,並在此賽事中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就送一座獎盃紀念。此外,主辦單位設立「破紀錄獎金」,吸引國內優秀的全馬跑者從42公里跨入50公里,進而挑戰超級馬拉松。

超馬接力賽的常客-內湖社大慢跑班

至於6小時接力團體賽,有來自各地跑團共25隊150人參與,其中4隊為台大、東吳、政大等校的EMBA組隊而成。去年橫掃凸台的三聯科技隊伍,今年派出三支隊伍尋求連霸;大人的跑步學堂與內湖社大慢跑班參與多屆,這次也分別組了五隊與四隊參賽;以國旗裝造型聞名的造甘那盃團隊,今年更招募到五隊各地跑友共襄盛舉。
 
今年特別的小巧思是,為了支持超馬協會推動的綠色賽事,加碼製作適合跑者手拿的小容量環保飛跑杯,讓跑友能為自己、為地球一起健康飛跑。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階跑者可以慢慢跑嗎?

2017-08-17
觀念運動生理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和一位經驗不足的朋友一起跑步時,發現自己的速度比平時慢而內心覺得浪費了此刻的鍛鍊時間呢?

跑得慢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運動生理學家也是亞特蘭大Running Strong總教練的Janet Hamilton認為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尋常,不過實際上可能是正常的。她說:「如果有一位可以一公里跑五分速的馬拉松選手,但你卻要他用9分速跑一公里的方式訓練,這樣並不會激起他任何生理上的變化,使他成為一個為更好的選手,更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因為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他。」
 
但有些人卻也認為跑得慢實際上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發現當你將跑速減緩時而感到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小腿抽筋或脛前疼痛等症狀,那麼,你可能需要配合較慢的速度來改變節奏(或是每分鐘跑步的步數)。改變節奏就是改變身體的力量,從而把壓力放在通常不應該或不會受到壓力的肌肉上。
 
Hamilton說:「你可以透過每分鐘減少一些步數來放慢步伐,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的接觸時間,使你的雙腿承受更多的震動。」

跑得輕,不是跑得慢

這並不是說你不能與跑友一起慢慢跑。期間,如果你能保持所有的律動或節奏都一如既往,但是每一步都要減少你離開地面的力量(這自然會縮短你的步幅,或每步覆蓋的距離),換句話說:盡量想著如何跑得更輕,而不是更慢。
 
Hamilton說:「對於已經跑了多年又有成就的跑者來說,在他們的大腦中已經建立了節奏。所以,如果他們和一個較慢的跑友一起跑,他們會用較少的技術重點來推進,以減少每步的基礎,但仍保持著相同的節奏。」也就是說,即使有了重點,你也很難在幾公里的範圍內以較慢的速度保持節奏,所以你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裡拖著腳步或回到那些壞習慣之中。因此,你應該讓你的跑友來控制這次跑步的距離,畢竟這三公里的距離將需要比以前花費更長的時間完成。

但更重要的是,許多跑者的「簡單」訓練跑得太快,應該放慢速度,以提高耐力或幫助恢復的速度減慢速度。不過Hamilton 表示:大多數跑者在跑步時都會以中等難度的速度訓練,而建立耐力的簡單步伐要比實際上慢,所以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管快慢,你可以永遠堅持下去。此外,恢復跑可以當作增加血液流動和刺激肌肉癒合的一種方法,亦可以更加悠閒。
 
有很多跑者開始時也許會不習慣將速度放慢,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感到身體不舒服,而是對這個概念感到不舒服罷了!所以多適應、多嘗試,你可以變得更強大。

資料來源/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