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二頭肌鍛鍊非要大重量嗎?健身老司機的3個訣竅讓它迅速增大圍度!
1
二頭肌鍛鍊非要大重量嗎?健身老司機的3個訣竅讓它迅速增大圍度!
2
想養出有型的肩部小南瓜之前,你必需要知道5種常見的三角肌訓練阻礙!
3
雙足交錯 ALTERNATE CROSSING OF THE FEET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二頭肌鍛鍊非要大重量嗎?健身老司機的3個訣竅讓它迅速增大圍度!

2018-03-22
話題 健身 增肌 重量訓練 觀念

二頭肌(Biceps Brachii)絕對是大家,健身最愛練的肌肉項目之一,要如何練出結實、線條分明又立體二頭肌呢?你一定覺得要「大重量」、「高次數」、「多頻率」的鍛練吧!但是,你有發現為何二頭練的不錯的健身老司機們,都使用重量不大的啞鈴與槓鈴來作鍛鍊呢?這其中就是暗藏著,你所不知的學問與訣竅,現在就來掌握3大訣竅,讓二頭圍度迅速增大吧!

練出結實、線條分明又立體二頭肌,是每個男人的夢想!

知識便利貼|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 
要練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二頭肌,它正式名稱為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主要是由肱二頭肌短頭與肱二頭肌長頭,這兩條肌肉所構成(就是俗稱的小老鼠),主要的功能就是讓前臂彎曲,讓手掌可以朝上臂靠近,對於日常生活有著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因此,當你在訓練這兩條肌肉的時候,還會透過靠近前臂的肱橈肌,與位於肱二頭下層的肱肌協助完成。另外,想要讓二頭肌更加立體,就不能忽略介於二頭肌與三頭肌,分界點的肱肌鍛鍊,而想要前臂看起來粗壯,就要注意肱橈肌的鍛鍊,現在了解了它們所在的位子之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3大訣竅吧!
(資訊來源:進階肌力解剖聖經)

肱二頭肌的相關位置圖。 ©anatomylibrary.us

 1  讓肌肉保持緊張

大家都會忽略的就是頂峰收縮(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它主要就是將肌肉達到完全收縮,讓它處於最緊張的收縮狀態壓縮1~3秒,這樣的方式可以為肌肉組織帶來極大的壓力,並有效刺激肌肉纖維成長,因此,當你在採取頂峰收縮練習二頭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肌肉的泵感十足!

頂峰收縮(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可有效刺激肌肉纖維成長!

知識便利貼|泵感(Pump): 
所謂的泵感,就是在訓練時肌肉所產生的充血、飽脹、深度酸痛感,這時鍛鍊目標的肌肉體積會明顯增大,讓肌肉看起來會更強壯,很多健美選手或老手們都會把泵感,列為這個訓練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2  做到充分運動範圍

在訓練二頭肌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保持有效的充分運動範圍(Full Range Of Motion簡稱Full ROM),這是一個可以全面性刺激目標肌肉,讓它快速生長的一種技巧,在訓練二頭肌的充分運動範圍,是要由0°開始到130°為止,但是,當你訓練時的重量超過肌力負荷時,可能就會將角度局限於50°~100°的部分活動範圍(Partial Range Of Motion簡稱Partial ROM),這對於二頭肌的刺激將大幅減低。所以,放輕你選用的重量,做到Full ROM吧!

Full ROM與Partial ROM角度差異。 ©Bret Contreras

 3  控制向心離心時間

有很多人在鍛鍊二頭肌時,都會犯兩個錯誤點,第一在拉起重量(向心)的時候,運用背肌或是晃動身體來舉起重量,這樣除了無法有效的孤立並刺激二頭肌外,更增加腰椎與背肌的壓力。第二在放下重量(離心)的時候,沒有運用二頭肌,稍微Hold住重量就快速放下,這樣完全浪費離心時,阻力對二頭肌的刺激度,之後你可記住一個訣竅「一秒上、壓縮二秒、一秒下」,這點對於你的二頭肌成長速度,會有十分的幫助。

記住一個訣竅「一秒上、壓縮二秒、一秒下」,對二頭肌增長大有幫助! ©pinterest.com

參考資料/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養出有型的肩部小南瓜之前,你必需要知道5種常見的三角肌訓練阻礙!

2019-08-20
增肌補帖重量訓練運動傷害肩部肌群健身知識庫

想要打造出完美的球狀肩或是小南瓜,相信是許多男人們的夢想,它可讓你的上半身看起來更加的強悍之外,也有修飾穿衣時的視覺感,然而,肩部又是一個常常會被大家所遺忘的神秘肌群,它又稱為三角肌(主要由前中後束所組成),需要分別採用不同的方式與重量來做訓練,但在我們開始訓練之前你必需要先知道,開發肩部肌肉(三角肌)常遇到的五個阻礙。

1.肩膀太過狹窄

一般而言,當我們的鎖骨越長的人相對來說肩膀也會越寬大,因此,有部分的人因為天生鎖骨就比較短,所以,在先天來說肩膀就會比別人看起來狹小;然而,天生窄肩的人是無法透過改變鎖骨來增加寬度,只能透過不斷的訓練三角肌群來增加肩膀的寬度,進而改善這個屬於視覺面的問題。

2.肌肉太過薄弱

三角肌群如同身體上的所有肌群一樣,也有肌肉分量的大小多寡問題,這也是我們走上健身之路會遇到的比例問題,這對於天生窄肩又粗腰的人來說;擁有一個粗大的三角肌就顯得更加的重要。

3.前後比例失衡

三角肌除了我們剛剛前述所說的天生問題之外,三角肌群也很少能均衡的生長!我們都知道三角肌由前中後束三塊肌肉所組成,根據1989年Jerosch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體的三角肌群常見的狀況為前束肌肉比中束與後束要來的發達,如果與較少運動的人來比較;健身者的前三角肌是一般人的5倍大,而側三角肌是3倍大;但後三角肌卻只有大上10-15%而已。

三角肌除了我們剛剛前述所說的天生問題之外,三角肌群也很少能均衡的生長!

這樣失衡的狀況並不是故意造成的問題,Jerosch透過研究統計發現前後三角肌,進行平均訓練的組數其實不相上下,但為何後三角肌的增加比例這麼少?事實上,後三角肌確實比其它的部位還要難以獨立訓練到,主要是因為它為在難以定位的位置,因此,也就很難在訓練中被獨力徵召。

4.斜方肌失衡

斜方肌與三角肌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鎖骨不長的人來說在進行三角肌訓練時,很容易徵召到鄰近的斜方肌群,因此,常常訓練完三角肌之後斜方肌也跟著痠痛,這當然跟訓練的姿勢也有著很大的關聯,同時,肥厚的斜方肌也會讓肩膀看起來更加的窄小。唯一解決的方式,就是限制斜方肌群的訓練,讓三角肌群有機會可以成長。

對於鎖骨不長的人來說在進行三角肌訓練時,很容易徵召到鄰近的斜方肌群。

5.肩膀容易疼痛

肩膀與其它關節部位相比,特別容易引發各種的痠痛問題,正因為這樣也進而侷限了訓練的成果和肌力的提升。然而,肩膀容易受傷的四個原因分別為:

1.不穩定度提升

為了能讓手臂做出各種方向的動作,肩關節的不穩定度也相對的提高,因此,保護機制也相對的減少。

2.三角肌被過度使用

你要知道幾乎所有的上半身訓練動作,都會使用到肩部的三角肌群,例如胸部訓練的臥推、飛鳥夾胸或是背部訓練的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等動作,幾乎都會使用到三角肌群。另外,下半身常練的動作如深蹲與硬舉也是如此,正因為這樣的訓練動作與方式,讓三角肌群幾乎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恢復,因此,三角肌群就常常被過度使用。

3.遺忘肩部的安全

當我們在做肌力訓練的時候,很少會注意到肩膀的安全問題。試想一下,當你在做仰臥推舉、肩上推舉或是引體向上這些動作時,是否都為了能舉起或抬起最大重量,毫不遲疑的使用了三角肌群與肩關節的部位。

4.肌力的不平衡

肩膀肌力的不平衡,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因為,當我們單側肩膀感受到疼痛的時候,就會傾向使用對側的三角肌來做為代償,以完成仰臥推舉或肩上推舉這種雙側的訓練動作,這樣的肌力失衡狀態會讓原本健康的對側肌肉,因為過度的使用引發不可抗拒的傷害性問題。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足交錯 ALTERNATE CROSSING OF THE FEET

2016-06-01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健身動學堂

雙足交錯 (Alternate Crossing Of The Feet)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也是核心訓練中最基礎的其中一環。主要訓練的肌群為腹直肌,身體微離地面,左右腳互相交替動作來加強腹部的力量。

雙足交錯

鍛鍊肌肉群:腹部核心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仰臥,雙腳及上半身微離地面預備。

STEP 2 雙腳上下打水

雙腳互相上下,如打水姿勢,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