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人都想擁有令人羨慕的人魚線、馬甲線或六塊肌,然而,相信大家最常做的腹肌訓練就是仰臥起坐,當然,你也一定想過增加仰臥起坐的次數,就可讓腹部更加平坦並顯露出線條。但仰臥起坐真的是能增強核心力量與減去腹部脂肪的良好訓練嗎?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一些研究數據告訴你,不要再做傳統的仰臥起坐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腹肌的組成,它是由「腹直肌」、「腹斜肌」與深層的「腹橫肌」所組成的,這樣對於我們接下來的腹肌訓練能更有幫助。
1.腹直肌(Rectus):一般來說所謂的六塊肌、八塊肌、王字腹肌與川字腹肌的形成都是在鍛鍊這一塊的肌肉,之所以能夠產生明顯的一塊塊的肌肉,是因為在腹直肌上有三條橫的肌腱與一條直的肌腱將他們分隔又相連在一起,正因為有這四條肌腱的作用,才能夠練出塊塊分明的腹肌。
2.腹斜肌(Abdominal oblique):腹斜肌是由「腹內斜肌」與「腹外斜肌」所組成,主要功能在於身體的左右旋轉以及側身的動作,如果加以鍛鍊可以讓人擁有更好看的腰部線條。
3.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腹橫肌位於腹斜肌的底下,是腹部最重要的一個肌肉,卻也是常常被忽視的肌肉。腹橫肌屬於深層的肌肉,負責穩定脊椎以及內臟,讓我們在運動時可以保持身體上的穩定,以及運動上身體肌肉力量的傳導。因為同時肩負保護脊椎以及增加運動表現重要性,所以這個肌肉的訓練是不能忽視的。
然而,我們常見的仰臥起坐本身可以訓練我們的腹部肌肉,但卻不會只燃燒或消除腹部的脂肪,要有效的消除脂肪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運動以及正確的飲食控制,而不是拼命的做核心訓練。
傳統的仰臥起坐是專注於腹部肌群訓練嗎?根據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人類行為研究室,所做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傳統的仰臥起坐會將力量集中於髖部屈曲,而不是專注於核心肌群力量的提升,這項研究是依據傳統美軍仰臥起坐和著重於軀幹屈曲的改良型仰臥起坐之間,腹部和髖部屈肌的刺激以及軀幹與髖部運動學的差異性。
為了瞭解傳統型與改良型仰臥起坐在肌肉刺激上的差異,研究人員找來18位有運動習慣的男性,針對各種仰臥起坐的姿勢進行30秒的重複訓練動作,並使用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MG)記錄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股直肌的肌肉激活情況。在實驗結束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在傳統仰臥起坐的過程中,股直肌和腹外斜肌的最大肌電圖和股直肌的平均肌肉激活程度較大,這也就意味著做傳統仰臥起坐將不能有效率的鍛練你的腹直肌,但相反的是,透過改良的仰臥起坐確能比傳統的仰臥起坐,更能有效率的刺激腹直肌和外斜肌。
透過上面的研究報告簡單來說,傳統的仰臥起坐必較注重於臀部髖關節的肌肉訓練,這可能導致腰部過度伸展並增加受傷的機會。而在改良型的仰臥起坐訓練過程中,我們的腹直肌活動性增強、外斜肌活動和軀幹屈曲都呈現高峰的狀態,這也就表明在此訓練的過程中,身體核心肌群將比臀部肌肉能更加有效的訓練,同時也能改善並減輕腰椎的負擔。因此,改良的仰臥起坐有可能是訓練腹部肌肉最好的選擇。
資料參考/self、verywellfit
責任編輯/David
80年代,女力健康與運動開始獲得廣泛關注,當時風靡於女性運動圈的爵士健美操,不僅為了塑造良好體態,還傳達了女性找到快樂、自信、自由的訴求;五彩繽紛的健身運動裝也隨著健美操的興起而蔚為流行,其經典元素更奠定如今復刻時尚的重要標誌。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MROUR洞悉女性市場需求,全新推出「UA 80s」系列運動服飾!透過一系列霓虹色彩絕美新品,邀請廣大女性運動愛好者一同穿梭復古,用活潑與自信綻放妳的美力態度!
鮮豔奪目的霓虹色系為80年代必備流行元素之一!UNDER ARMOUR全新推出「UA 80s」魅力新品掌握復古搭配元素,提供女性運動更多元的時尚搭配。UA 80s短袖上衣及短版背心,以漸層霓虹色大膽渲染品牌LOGO,妝點洋溢活力,恣意揮灑的手寫字體與材質綿柔觸感,彰顯80年代女性運動風潮帶來的自在與自信。
而隨著80年代爵士健美操風潮崛起,讓時尚服飾界開始研發許多運動機能布料與高腰設計元素,為現代運動內搭Legging的發展根基,UA 80s緊身八分褲採用彈性拉伸構造與舒適高腰設計,完美包覆腰部提供高度支撐、兼具舒適和機能性,為了避免在運動過程中滑動,後腰褲頭布料內置入雙面矽膠穩定結構,使褲頭能維持固定在適當位置,無論是進行深蹲、瑜珈或多向移動訓練時都能專注施力!
UA 80s Crossback運動內衣則以迪斯可霓虹燈線條展現復古概念,道出80年代的熱力四射,其柔軟雙層Heat Gear®面料提供緊貼肌膚的優越觸感、持久舒適,並具有良好支撐性能,是一款專為騎行、舉重與拳擊等中強度訓練而設計的女性運動裝備,UNDER ARMOUR以80年代經典氣息,引領女性運動愛好者回溯青春美好、號召女性勇敢展現健康線條及女力自信!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