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突破你的訓練平台期-上升金字塔訓練法
1
突破你的訓練平台期-上升金字塔訓練法
2
訓練速度與增肌有關
健美冠軍離心收縮不放慢速的原因,想增肌的你一定要知道
3
8個月地獄訓練 打造傑克葛倫霍魔鬼身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突破你的訓練平台期-上升金字塔訓練法

2018-03-28
話題 健身 增肌 觀念

如果你已經重量訓練有一段時間,並還在使用同一個重量在你的訓練課表內,那你就必須要來了解,一個相當有趣又有效率的金字塔訓練法(Pyramid Training),這個訓練模式比傳統用固定次數、固定重量、重複組數,所去安排的訓練模式多了些變化,它可以重量不變次數變、重量改變次數變、重量改變次數不變,也正因為如此多樣的組合方式,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金字塔訓練法,但是,儘管金字塔的訓練模式,在課表設計上增加很多的變化與巧思,可是它並不像傳統模式訓練那樣,擁有充分的通用性,因此,在重量訓練課表內套用金字塔訓練法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每個金字塔的原理,才能將其訓練效果發揮,這篇我們將先介紹金字塔訓練法裡的基礎,來讓大家了解如何使用它,順利突破你的訓練平台期!

在訓練一段時間遇到平台期時,你就該考慮使用金字塔訓練法!

正向型金字塔訓練法

首先上升型金字塔(Ascending Pyramid)原理十分簡單,它是採用漸進負荷訓練原則來設計(又稱為正向金字塔訓練法),就是先用較輕的重量開始做,慢慢的將重量往上加,操作次數也慢慢減少,這也是一種大家比較能接受的訓練方式(重量與次數都會變化),由於它的重量是循序漸進往上增加,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除了較不易受傷外,還可以輕易達到肌肉充血的泵感。

正向金字塔訓練法,又稱為上升型金字塔訓練法,採用漸進負荷訓練原則來設計!

優點

由於重量是循序漸進的加上去,所以,可以在不同的強度之下,有效的刺激目標訓練肌肉,並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修正動作、觀察肌肉的收縮狀態之後,再適度的增加重量讓訓練密度更高,可說是有效訓練肌肥大與肌耐力的最佳方案,對於剛入門的初學者來說,是一種較安全又有效的訓練方式。

缺點

也因為重量是循序漸進的加上去,因此,在最後幾組需要大重量的肌力(肌肥大)訓練時,會因為前面已經多組反覆的訓練,造成肌肉疲勞程度而影響肌肥大的訓練成效,所以,如果你要訓練肌耐力的比例比肌肥大多的話,這個缺點也就變成了優點。

結論

在看完了正向金字塔訓練法的優缺點之後,你因該就可以知道它主要是採取漸進負荷訓練原則,讓你的肌肉能在較安全的狀態之下,獲得充分的刺激與熱身,也能有效的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穩定你的動作技巧避免受傷,非常適合多數的訓練者、初學者或訓練狀況還不穩定的人。

正向金字塔訓練法,非常適合初學者採用! ©Livestrong.com

參考資料/muscleandfitness、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美冠軍離心收縮不放慢速的原因,想增肌的你一定要知道

2020-03-25
觀念無氧運動增肌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相信有在重訓的人一定都聽過「離心收縮時要放慢速度對於刺激肌肉生長有較大的幫助!」這句話,普遍的觀念都認為離心時將動作放慢對肌肉產生的伸展效果,比起向心收縮更具有創傷性以達到更顯著的效果。然而,放慢離心收縮期的效果常常都被許多人高估,實際上有許多的健美冠軍在進行動作訓練時,並不會刻意將速度放慢反而是快速完成動作。這到底是為什麼?這篇將以一些常見的迷思來解釋為何離心收縮,並不常做為最能刺激肌肉生長的訓練模式。

訓練速度與增肌有關
離心收縮時要放慢速度對於刺激肌肉生長有較大的幫助!這句話正確嗎?

肌肉的適應

大多數進行探討肌肉成長與離心收縮速度之間的研究,都是針對從為健身的人來做為研究對象,在這些從為進行大量訓練的族群進行離心收縮訓練,的確會比單純的向心收縮訓練要來的有效率,這是因為現代人日長久坐的生活習慣,導致極少會運用到離心收縮的動作,所以,當進行離心收縮訓練時就能將肌肉纖維的成長輕易的顯露出來。

然而,這些研究也都一致的指出,一但人體開始適應這樣的訓練模式,就會越來越難引發肌肉纖維的成長,並激發出相對應的合成效果,因此,慢速離心訓練對於初學者來說確實能獲得顯而易見的成效,但只要肌肉開始適應之後就會逐漸的失去成效,這時候就不在只是將離心速度放慢而已。

肌肉也有適應期
離心收縮對於初學者來說成果顯而易見,但經過適應期之後就逐漸變慢

肌力訓練的瓶頸

當我們在肌力訓練時不外乎就是離心與向心這兩個方向,然而,在訓練時會遇到的瓶頸就有下列這主要的原因:在離心與向心收縮期時使用同樣的負重強度,由於離心收縮期的肌力遠比向心期要來的大,抵抗負重下降也會比舉起它更容易;這就會令離心期的收縮動作太過輕鬆,而無法真正訓練到我們的肌肉。

簡單來說,無論是向心或離心只要負重相同的狀態之下,肌肉就會利用離心收縮期做為休息。在2009年的一項深蹲訓練動作研究報告中指出,當深蹲動作離心期時股四頭肌活化的程度,僅僅只有向心收縮期的40%左右,此外,也無法儲存足夠的自主肌力來激發向心收縮的最佳效果,由以上的敘述就可以了解,在離心與向心收縮時期同樣的負重訓練,會造成肌肉生長潛能的雙重損失。

深蹲時股四頭肌活化
當深蹲動作離心期時股四頭肌活化的程度,僅僅只有向心收縮期的40%左右。

快速離心訓練

根據一項肱二頭肌訓練研究報告指出,將兩組人用不同的速度來進行離心收縮來訓練,快速組花0.5秒降低負重而慢速組花2秒來降低負重,經過10週的訓練之後發現:

1.慢速組肌力增加10%、肌肉纖維體積增加8%

2.快速組肌力增加20%、肌肉纖維體積增加13%

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快速組會有較顯著的肌肉疲勞、肌肉痠痛以及高出五倍的肌肉組織受損程度,相對來說也需要較多的時間來進行恢復。另外,快速組在快縮肌與慢縮肌的纖維數量分別增加7%和13%,這也表示藉由提升快縮肌纖維的密度,快速離心收縮訓練將能提高肌肉的生長潛能;反觀慢速組則沒有此效用。

資料參考/barbend、generationiro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月地獄訓練 打造傑克葛倫霍魔鬼身材

2016-05-25
減脂增肌重量訓練故事健身話題

想要得到像傑克·葛倫霍 (Jake Gyllenhaal) 在《Southpaw 震撼擂台》的懾人身材?你認為他在八個月的魔鬼訓練期間每天只是做1000個仰臥起坐嗎?當然不只!

看起來好像34歲的葛倫霍為了演這部片的主角比利·霍普(Billy Hope)像浩克一樣在一夜之間就把自己變成巨石強森,你所不知道的是他在這段時間之內所經歷的一個地獄訓練過程。

Southpaw劇照

因為怕大家質疑他能不能演得像一個真正的拳擊手,葛倫霍全心投入訓練,每天兩次,完全將自己沉浸在職業拳擊手的生活中。為了這個終極目標,葛倫霍與他的教練泰利·克雷朋(Terry Claybon)攜手合作。雖然他跟葛倫霍一樣沒有接受過拳擊訓練,但是他跟葛倫霍一起,從最基本的訓練做起。

Southpaw劇照

「我們從基礎做起,穩紮穩打,」克雷朋說。 「先從腳法開始練,然後防禦、然後訓練如何快速猛烈地出拳攻擊。」

在八個月的魔鬼訓練中,克雷朋逐漸增強葛倫霍的鍛鍊課程,專注於拳擊技巧和強度訓練方面,以下就是他的訓練課表:

Southpaw劇照 ©gyllenbabble.blogspot.com

跳繩

每天第一階段的訓練就是跳繩15分鐘。

腳法

接著,葛倫霍做了三個回合(共9分鐘)的腳法防守演練。

出拳

然後,是一組學習不同的揮拳和組合拳的鍛鍊 - 六回合18分鐘。

畫面截自Youtube
畫面截自Youtube

打沙包練習

每天的重點就是打沙包,藉著朝定點揮拳「鑽」進去,可以讓葛倫霍有效擊中目標。另外還有雙沙包訓練、以及速度訓練,葛倫霍必須來回移動,以保持敏捷性 - 每次三回合。

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引體向上和槓臂屈伸

葛倫霍一開始每天做500個仰臥起坐,但是到後來他還是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000個。他還做了100個引體向上和槓臂屈伸等訓練。

畫面截自Youtube

力量訓練

葛倫霍會把一個300磅的拖拉機輪胎翻過來翻過去20次以上。然後他拿一個大錘朝輪胎猛力捶打連續三分鐘。「這是一個真正的激烈的鍛鍊,」克雷朋說。「我們也有深蹲訓練,他會做快速深蹲,每次100個做兩套。」

畫面截自Youtube

跑步

克雷朋最初要求葛倫霍每兩天跑一次5英里跑步,但因為葛倫霍是天生的跑者,後來在一個星期裡有五天他跑了8英里。

另外還有搬球訓練

畫面截自Youtub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