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波士頓馬拉松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數字
1
2018波士頓馬拉松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數字
2
美38歲超級媽媽推3小孩跑馬破金氏紀錄
3
肌貼的使用方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波士頓馬拉松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數字

2018-04-10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波士頓馬拉松 六大馬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波士頓馬拉松(Boston Marathon)」,無疑是全球跑者心目中的至高殿堂。今年波馬4月16日開跑在即,如果你是參賽選手,那麼趁比賽倒數惡補一下波馬知識;如果你還未達BQ(Boston Qualify波馬參賽資格),沒關係,把它當作目標努力訓練吧!

2018波士頓馬拉松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數字 ©B.A.A.

30,000參賽者

波士頓馬拉松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參賽人數從第一屆1897年只有15名跑者,到1996年滿百周年時,參賽者一度超過38,000人;之後至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各年約2萬多人參賽;到了2014年,也就是波馬爆炸案的隔年,參賽人數大幅增至36,000人,2015年至今4年都維持30,000人規模,其中約80%是達到BQ的參賽者,約20%慈善參賽者。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即便波馬在1972年才正式開放女性報名,但現在的男女比例幾乎相當,2015年女性參賽比例達46%。

近年波士頓馬拉松男女比例幾乎相當 ©B.A.A.

3:05 門檻→3:01:37最低標

想參加波馬可不是報名抽中籤就能拿到入場券,波馬最具特色的正是它的速度門檻限制,也就是跑友常講的「BQ」(Boston Qualify)。BQ指全馬成績的最低標準,根據不同年齡層與男女分別制定,年齡越小門檻也愈高,男女各年齡層門檻差30分鐘。今年波馬的各組成績門檻延續自2013年,18-34歲男性3:05、女性3:35,之後隨年齡增長限制越寬;若80歲以上參賽,男性4:55、女性5:25。
 
準備報名的跑友,必須趁報名時間的前一年在國際馬拉松路跑協會(AIMS)的認證賽事中獲得成績證明,以2019年波馬來說,資格賽時間必須在2017年9月16日之後舉行的,才算符合參賽資格。
 
不過,BQ只是最基本門檻,不代表拿到波馬入場券,因為你還必須通過輪番式的報名機制。簡單來說,入場機率取決於所屬組別的報名人數和報名者成績,個人成績超過門檻越多,越能先拿到波馬入場券。像是2018年波馬18-34歲男子組的最低標3小時01分37秒,整整比門檻快上3分多鐘;共28,260名報名者達BQ,其中卻有5,062名跑者不能參賽。因此,如果你拿到波馬的入場券,代表你具備著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辦不到的超強實力。

2019波士頓馬拉松速度門檻限制,此標準自2013年沿用至今 ©B.A.A.

 16-21英里挑戰

波馬的賽道路線經過8個城鎮,其中賽道16至21英里(25.7至33.8公里)之間,被評為任何馬拉松賽事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段,這一系列爬升和下降位處牛頓鎮山丘間,其中最艱鉅的挑戰就是著名的心碎坡(Heartbreak Hill),心碎坡位在牛頓鎮四座山丘的最後一座,也就是20.5英里(33公里)處,長約600公尺,也是全程最後一個長距離上坡,因為正處於超過30公里後撞牆期,許多選手在這兒功虧一簣。
 
此外,賽道總下降459英尺(約140公尺),全馬前半段和最後5英里(約8公里)主要是下坡,所以波馬的訓練必須包含上坡和下坡,在參賽時必須保留足夠戰鬥力給牛頓鎮山丘。

16至21英里(25.7至33.8公里)間牛頓鎮四座山丘,被評為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段 ©B.A.A.

1,000台輪椅

波士頓馬拉松的主辦單位波士頓體育協會(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以下簡稱B.A.A.)有個驕傲的傳統,就是將馬拉松活動參賽資格擴展至身障人士。回溯到1975年,當第一名輪椅跑者在波馬完賽剎那,改變了大眾對身障者跑馬拉松的看法,也增加更多身障運動員的機會。演變至今,波馬開設有手推輪椅組、視障/全盲組,以及行動不便組。
 
依據分組規定,手推輪椅組跟一般跑者一樣有速度門檻限制,波馬也是除了奧運與殘奧以外,唯一訂有參賽門檻的賽事。視障/全盲組與行動不便組從1980年代中期建立至今,已依照障礙類別、等級分別確立了相關競賽標準。現在,每年有超過一千名各種障別人士參加波馬的手推輪椅組,其他兩組參賽名額也逐年增加中。身障參賽者的出發時間在所有跑者之前,當天am8:40-9:25分四梯次出發,參賽者別忘了提早到會場,為身障選手們加油打氣!

波士頓馬拉松手推輪椅組別 ©B.A.A.

122屆

回溯歷史,波士頓馬拉松每年於愛國者日(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行。18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催生了於1897年創立的波士頓馬拉松,今年邁入第122屆的波馬,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馬拉松賽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之一。
 
B.A.A.成員從第一屆波馬就是賽事組織者,原本他們規劃了一條從麻薩諸塞州阿什蘭到波士頓市中心的24.5英里路線,到了1924年,全馬距離標準化為26.385英里,起跑線向西移動到霍普金頓,之後儘管路線移動過4次,終點站永遠在波士頓。

資料來源/B.A.A.、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38歲超級媽媽推3小孩跑馬破金氏紀錄

2017-08-01
賽事話題新聞馬拉松跑步

來自美國蒙大拿州有8個孩子的38歲超級媽媽Theresa Marie Pitts在7月份的米蘇拉馬拉松上,帶著3個年幼的孩子以及推著150磅的嬰兒車,以4:25:37完賽。不僅與接近過去的世界記錄不相上下,更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美國38歲超人媽媽推3小孩跑馬拉松破金氏世界紀錄 ©listelist.com/Theresa Marie Pitts

其實,這已經不是Pitts的第一個金氏世界紀錄。今年六月份,她一樣推著嬰兒車載著三個孩子,在蒙大拿州的海倫娜所舉行的總督盃半程馬拉松賽中以2:01:11成績打破了三輪嬰兒車的半馬紀錄。
 
在這之前,從未有人嘗試過這項挑戰。而金氏世界紀錄組織建立在4:30:00的基準之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Pitts將自己的跑步配速維持在4:20到4:30之間,而這樣舒服的速度,也把她2歲的Anders、4歲的Evan和5個月大的Avi哄得昏昏欲睡,看起來很舒服呢!
 
Pitts說:「為了持續下去,我知道我必須保持非常穩定的步伐」不過仍然在途中,因為孩子的狀況而停下來兩次。在6英里處的時候,調皮的Anders試圖想要從推車上下車,於是Pitts只好停下將他扣回座位,緊接著到了8英里的時候,她的小女兒Avi,因為想要媽咪的擁抱而發出可愛的尖叫聲,所以Pitts只好選擇再度停下來安慰Avi。

過程中,Theresa Marie Pitts因著孩子的狀況被迫停下來兩次 ©listelist.com/Theresa Marie Pitts

然而,以上都還不是Pitts遇到的最大困難,途中最困難的點是在20英里時,可能因為天氣等因素,Pitts突然因中暑而感到全身不適。她說:「但我不能停下來,必須更努力地往前推。」就在此時, 她注意到了了另一位跑者,似乎也想嘗試打破4個半小時的紀錄而努力奔跑著。
 
於是,Pitts便開始鼓勵這位跑者說:「我們一起跑吧!」也在此時,當她鼓勵這位跑者後,頓時再度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充滿活力,她開始專注讓她的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的跑著,直到轉過最後一個角落看到終點線與世界紀錄成績的那一刻,她驚喜不已。她表示這樣的興奮、喜悅與不敢相信的情緒夾雜是在當下很難形容的。

過終點線的那一刻,Theresa Marie Pitts幾乎不敢相信 ©listelist.com/Theresa Marie Pitts

與孩子一起跑向旅遊,讓生活更有意義

Pitts說:「我出發時只是想著以最好的態度,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玩得開心就好,隨著中途發生的許多情景,反而讓很多事情變得很好,也讓我對結果感到驚訝。」
 
雖然有著這樣的好成績,但實際上Pitt的跑齡僅有4年。2013年時,因為一些因素使得她得到了嚴重的憂鬱症,進而影響到生理狀態。為了讓自己能夠快速回到生活的正軌上,她為自己設定參加一場鐵人三項以及一場斯巴達比賽,雖然過程相當艱難,但她卻被這些需要努力的過程深深吸引,也因此到現在,她甚至能夠帶著孩子一同參加比賽。
 
Pitt接受訪問時說道:因為他們是大家庭,孩子的年紀從17歲到5個月不等,所以家務事也相當對繁忙。但是她知道孩子們喜歡與她一起跑步,她也不想因為跑步離開他們,所以,自去年起,Evan和Anders就開始陪著Pitts一起跑步。去年冬天,AVI出生後,Pitts便正式將嬰兒車升級為三輪嬰兒車。Pitts也認為,比起坐在家裡看Youtube,他認為一起出去旅遊要來的更有有意義。

用感覺訓練,將自己推向更遠

去年春天,當她決定參加馬拉松式的挑戰賽時,有一天她的大兒子和她說:「媽媽,我想和你一起跑步。」因此Pitts萌生了這個想法,並實現了它。於是她從去年3月開始,遵循著跑步訓練課程,開始為26.2英里鍛鍊。
 
Pitts說:「我喜歡用感覺訓練勝過於嚴格的訓練計劃,如果我想把自己推得更快更遠,我就會這樣做。」如果Pitts的孩子需要休息一天,那麼她會依家庭的需求為優先,停止訓練。
 
她的馬拉松準備工作除了自我訓練以外,還訓練她的小孩睡晚一點,希望在比賽的途中,他們能夠一直安穩的睡著,直到她衝過終點線後,剛好起床,一起慶祝勝利。

©Runners World/Theresa Marie Pitts

未來,Pitts會持續與孩子們一起跑下去,她表示,以後若孩子大了,則可以在旁邊跑邊騎自行車。目前,她又報名了9月份的半程馬拉松,其目標設定為:打破兩小時大關。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ListeList、Daily inter lake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貼的使用方式

2016-05-17
越野跑跑步訓練觀念跑步知識庫

對於跑者來說,最常遇到的疼痛問題不外乎這三樣:足底筋膜炎、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與脛前疼痛的問題,對於這三種狀況,跑者們可以有效地利用肌貼來解決。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