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1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2
騎腳踏車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到最佳狀態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3
增肌不增肥肉,減脂不減肌肉!每日蛋白質該怎麼吃?素食者也適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2018-04-10
話題 跑步 瘦身 飲食 飲食方式

跟愛人分手後,許多人痛徹心扉到白天失魂落魄、夜裡輾轉難眠,但對接下來要講的美國女孩凱特琳來說,歷經一次心碎,卻讓她改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啟跑步生涯,更意外減重40公斤,讓原本的小胖妹變成窈窕正妹。很多人想運動但總是提不起勁,要如何化阻力為助力?且看凱特琳的心路歷程。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Caitlin Bernard

800公尺跑步機初體驗 開啟健康飲食

2016年3月,26歲的凱特琳伯納德(Caitlin Bernard)歷經了一場心碎的分手,在前段關係中她幸福肥了一大圈,重達230磅(104.55公斤),並養成糟糕的飲食習慣且完全不運動。剛分手時,她無力招架失去男友的難過,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待戀愛期間的「體重損失」,正巧一位朋友找她一起去健身房運動,並試著將她從難過情緒中抽離,於是,凱特琳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跳上了跑步機。
 
當她第一次跳上跑步機,只跑了800公尺就氣喘吁吁,但當時的她始料未及,這800公尺就此轉變了自己一生。因為開始跑步,凱特琳諮詢了一些朋友和營養師,學習如何吃得健康,更嘗試各種不同策略,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結合在一起。
 
凱特琳說道,當我把食物看作燃料、過著健康生活時,原本不健康的觀點就跟著轉變,現在的我64公斤,而我希望保持理想體重在61-66公斤之間。

跑步讓凱特琳學習如何吃得健康,並將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結合再一起(此為示意非本人)

跑步改變心態 體重自然下降

作為一名有兼職工作的研究生,課業和工作讓凱特琳忙得不可開交,但她仍盡可能把跑步排在優先順位。每周3天6-11公里訓練,周末再練長距離慢跑,非常有規劃地,總里程數取決於她的訓練項目,同時,她也已完成了三次21公里半程馬拉松賽事。
 
凱特琳發現,跑步能帶來力量與恢復力,她學會了克服艱難挑戰、發掘自我潛在能力。神奇的是,兩年前她對「在街上奔跑」這個想法嗤之以鼻,但現在,她在運動中找到歸屬感,跑步成為與朋友聯繫的好方法,也是整天工作後的舒壓妙招,還能帶她探索新的地方、成功達成新的目標。
 
「跑步是我快樂、精神、紀律和幸福的泉源。」凱特琳表示,以前曾嘗試很多不同的減重計畫和運動,但從來沒有堅持下去,但當她找到喜愛的運動-跑步,並學著把食物當作運動的燃料,體重就自然慢慢下降。
 
「我認為減重沒有所謂的快速解決方案,減重就是要從頭改變生活習慣、讓它更健康,這絕對不是靠一個月的鍛鍊就能達成。」既然無法快速,重點就必須放在堅持,而凱特琳建議,先找到所愛,才能對這件事有足夠的動力堅持下去,維持久了將發現,你不得不感激自己找到並愛上了它。

學著把食物當作運動的燃料,體重就自然慢慢下降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2021-01-27
知識庫觀念跑步機跑步訓練單車跑步

想增加跑步速度、強化運動表現,除了平常吃課表、健身練肌力之外,其實還有個非常好的交叉訓練選擇已被證實有效,就是室內腳踏車。尤其對於傷後恢復跑步的人而言,這種低衝擊的交叉訓練好處說不完,甚至可以代替輕鬆跑!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騎腳踏車對你的跑步這麼有幫助﹖

騎腳踏車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到最佳狀態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Aditya Wardhana on Unsplash

實例:傷後重返馬拉松賽道大破PB

舉個例子,50歲的Tony因為背部和膝蓋關節炎,已中斷跑步超過一年,並於2017年接受背部手術。渴望重返賽道的他跟醫師討論出一項培訓計畫,目的不只能促進背部恢復健康,也可幫助他重返跑道。醫師請他每周只跑步兩次,一次在田徑場上,另一次周末進行長距離訓練,而在參加2019加州國際馬拉松賽的訓練期間,每周做5次室內腳踏車訓練。

比賽當天,有五場馬拉松經驗的Tony大破PB 15分鐘,他表示,室內腳踏車讓他能以低衝擊的方式複製訓練所需的有氧運動,而且騎車時間不受限致,使他減掉11公斤贅肉,讓跑步輕鬆多了,也讓他到達練跑多年來的最佳狀態。

為什麼跑者該用室內腳踏車訓練﹖

騎室內腳踏車可在不影響跑步下提高有氧水平,也能鍛鍊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臀肌等肌群,以避免跑步時大腿後側或小腿受傷。透過增強肌力、修復肌肉失衡,就能降低受傷風險。

當然,我們大可藉由在戶外騎腳踏車獲得上述好處,但室內腳踏車可以避免一些戶外可能發生的風險,例如必須注意其他來車、行人和野狗。另外,在忙碌生活中,室內腳踏車能讓你在更短時間內更方便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不像在戶外騎腳踏車必須等紅綠燈、人多時減速、或是應付各種上下坡路段,在腳踏車座墊上就 能進行短距離衝刺,提高心率並訓練速度。

戶外騎腳踏車
戶外騎腳踏車 ©CC BY 2.0

如何把室內腳踏車訓練納入跑步訓練

如何將騎腳踏車納入跑步訓練計畫﹖首先在跑步上,認證私人教練暨美國運動器材品牌Peloton自行車與跑步機教練Matt Wilpers建議可遵循一條黃金法則:所有高質量訓練應納入你的選項,例如安排速度訓練、長距離訓練,且必須在實際路面進行而非機器上,這不只能改善身體素質,也使你的身體建立並適應快速移動的生物力學。

至於腳踏車訓練可做為補充性的交叉訓練,在低強度下幫助建立基礎攝氧量,因此,可運用室內腳踏車做踩踏節奏高而阻力低的訓練,代替一些輕鬆跑、恢復跑課表。

各式室內腳踏車
各式室內腳踏車 ©Sam Moqadam on Unsplash

不過,前文所述的跑者Tony是個例外,考量他的背部與膝蓋關節炎,室內腳踏車能讓他自由選擇適合的強度,以在一般公路上無法做到的方式積極地訓練,並反過來改善他的跑步狀態,同時將受傷風險降到最低。

由於室內腳踏車衝擊力小、強度較高,建議先慢慢開始,以增強耐力為主。如果你以往練跑1小時都沒流汗(指強度低),那就別馬上納入長達1小時的腳踏車課表,先從短途開始,觀察自體感受,讓身心都有時間去適應新的運動,接著再以每周增加10分鐘的方式提升腳踏車訓練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孫語霙
孫語霙

增肌不增肥肉,減脂不減肌肉!每日蛋白質該怎麼吃?素食者也適用

2020-06-12
運動部落專欄觀念增肌飲食方式飲食

我想,積極增肌減脂的人都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但實際執行上還是不免會遇到幾個問題,像是不確定到底該吃多少蛋白質才夠?會不會吃得太多或太少?外食找不到適合的蛋白質怎麼辦?

增肌不增肥肉,減脂不減肌肉!每日蛋白質該怎麼吃?素食者也適用

這幾年,我發現台灣的外食有幾個問題:

1.大多是以米飯麵食為主,蛋白質卻相對不足。

2.許多外食蛋白質品質並不好,很多都是加工食品。

3.蛋白質食物經常以高油方式烹調,同時攝入大量油脂。

台灣的外食多是澱粉多,蛋白質少,要不然就是高溫油炸的烹調方式。

該怎麼解決?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一天到底該吃多少的蛋白質,接著將蛋白質平均分布於每日三餐及點心當中,然後挑選高品質的蛋白質納入飲食清單中,簡單來說,蛋白質打造肌肉的原料,是「重質也重量」的!

計算出你的每日蛋白質需要量

蛋白質是建構肌肉、器官、酵素的主要材料,也是骨質、皮膚、指甲、頭髮等基本原料,建造新的細胞組織時,均需要蛋白質,當人體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或是平時活動量較大、有在健身、做高強度運動的人,蛋白質的需求量也會跟著增加。 舉例來說,一個50kg有在做肌力訓練的人,根據上表,每公斤體重需要1.5g蛋白質,換算下來,每日蛋白質需要量為50*1.5=75g。

將蛋白質平均分配於三餐

蛋白質不僅僅存在於肉類,以六大類食物來說「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他像是「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堅果種子類」,也有蛋白質的成分。 以上述例子為例,每日75g蛋白質,可從豆製品、魚類、肉類、雞蛋、鮮奶、米飯、堅果等食物中多方獲取,並且均衡分布於三餐之中,也就是每餐大約攝取25g蛋白質。

選擇高品質蛋白質

雖然蛋白質來源相當多元,但品質卻大不相同,蛋白質是否能夠有效地被身體吸收,取決於其胺基酸種類、含量,以及消化利用率,「高品質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胺基酸種類齊全、比例適當,足以作為肌肉合成及生長發育所需,多數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雞蛋、鮮奶、肉類、魚類等,以及少數的植物性的蛋白質,如黃豆等,均屬此類。以下為常見高品質蛋白質:

豆漿含有大豆蛋白,可算是植物界裡的「肉類」。
鮮乳及茶葉蛋也都是取得容易的優質蛋白質。
雞胸肉含有豐富的支鏈胺基酸,適合運動後食用。

運動後蛋白質的補充

運動後算是補充蛋白質一個很關鍵的時間點,在足夠強度的運動後馬上補充必需胺基酸與完全蛋白質可以更有效地增肌減脂、恢復體力,像是乳清蛋白及大豆蛋白對於肌肉的修復都有相對較好的效率。

成分有40%是來自於蛋白質。

不過有時候去健身房運動或是長時間的戶外運動(像是登山、游泳)並不是很方便攜帶食物,這時候就可以攜帶幾包輕巧的運動後點心了!iDODO高蛋白曲奇餅乾是我近期常吃的運動點心,它吃起來真的想是一般的餅乾,但成分有40%是來自於蛋白質,是人體容易吸收的乳清蛋白及大豆蛋白,一包約有8g蛋白質,大約一份蛋白質,晚上運動後我會吃1包 iDODO高蛋白曲奇餅乾加一杯無糖豆漿,總共15g的蛋白質。

素食者可利用蛋白質互補,增加吸收率

素食者在蛋白質的選擇上相對受限,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優先選擇豆科植物,例如蛋白質含量可與肉類相比擬的黃豆、黑豆(其相關製品也算,如豆漿、豆腐、豆干),另外全穀類的綠豆、紅豆、皇帝豆;蔬菜類的豆科植物,如四季豆、扁豆,因含水量高達80%~90%以上,所以相對來說就蛋白質含量也就沒有那麼高了。另外,提升蛋白質品質,蛋奶素者,可利用不完全蛋白質加上完全蛋白質的搭配,如豆類/穀類/堅果種子類+蛋或牛奶,例如綠豆沙牛奶、芝麻牛奶、毛豆煎蛋就是不錯的選擇;全素者可利用不完全蛋白質間的互補,如豆類+穀物,如紅豆紫米飯、黃豆漿加燕麥片等這樣的混合方式,可互補彼此胺基酸的不足。

文章授權:
增肌不增肥肉,減脂不減肌肉!每日蛋白質該怎麼吃?素食者也適用

/ 關於孫語霙 /
孫語霙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營養學系(雙學士) 

證照

醫事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 營養師

保健食品工程師

體重管理營養師

CTSSN運動營養專業認證

粉絲專頁: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部落格:孫語霙營養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