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1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2
2020台北國道馬拉松  傅淑萍史無前例三連霸
2020台北國道馬拉松 傅淑萍史無前例三連霸
3
跑步減重
我的體重適合跑步嗎? 破解「減重1公斤馬拉松快3分鐘」傳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2018-04-10
話題 跑步 瘦身 飲食 飲食方式

跟愛人分手後,許多人痛徹心扉到白天失魂落魄、夜裡輾轉難眠,但對接下來要講的美國女孩凱特琳來說,歷經一次心碎,卻讓她改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啟跑步生涯,更意外減重40公斤,讓原本的小胖妹變成窈窕正妹。很多人想運動但總是提不起勁,要如何化阻力為助力?且看凱特琳的心路歷程。

分手助減重 女研究生2年甩肉40公斤 ©Caitlin Bernard

800公尺跑步機初體驗 開啟健康飲食

2016年3月,26歲的凱特琳伯納德(Caitlin Bernard)歷經了一場心碎的分手,在前段關係中她幸福肥了一大圈,重達230磅(104.55公斤),並養成糟糕的飲食習慣且完全不運動。剛分手時,她無力招架失去男友的難過,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待戀愛期間的「體重損失」,正巧一位朋友找她一起去健身房運動,並試著將她從難過情緒中抽離,於是,凱特琳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跳上了跑步機。
 
當她第一次跳上跑步機,只跑了800公尺就氣喘吁吁,但當時的她始料未及,這800公尺就此轉變了自己一生。因為開始跑步,凱特琳諮詢了一些朋友和營養師,學習如何吃得健康,更嘗試各種不同策略,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結合在一起。
 
凱特琳說道,當我把食物看作燃料、過著健康生活時,原本不健康的觀點就跟著轉變,現在的我64公斤,而我希望保持理想體重在61-66公斤之間。

跑步讓凱特琳學習如何吃得健康,並將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結合再一起(此為示意非本人)

跑步改變心態 體重自然下降

作為一名有兼職工作的研究生,課業和工作讓凱特琳忙得不可開交,但她仍盡可能把跑步排在優先順位。每周3天6-11公里訓練,周末再練長距離慢跑,非常有規劃地,總里程數取決於她的訓練項目,同時,她也已完成了三次21公里半程馬拉松賽事。
 
凱特琳發現,跑步能帶來力量與恢復力,她學會了克服艱難挑戰、發掘自我潛在能力。神奇的是,兩年前她對「在街上奔跑」這個想法嗤之以鼻,但現在,她在運動中找到歸屬感,跑步成為與朋友聯繫的好方法,也是整天工作後的舒壓妙招,還能帶她探索新的地方、成功達成新的目標。
 
「跑步是我快樂、精神、紀律和幸福的泉源。」凱特琳表示,以前曾嘗試很多不同的減重計畫和運動,但從來沒有堅持下去,但當她找到喜愛的運動-跑步,並學著把食物當作運動的燃料,體重就自然慢慢下降。
 
「我認為減重沒有所謂的快速解決方案,減重就是要從頭改變生活習慣、讓它更健康,這絕對不是靠一個月的鍛鍊就能達成。」既然無法快速,重點就必須放在堅持,而凱特琳建議,先找到所愛,才能對這件事有足夠的動力堅持下去,維持久了將發現,你不得不感激自己找到並愛上了它。

學著把食物當作運動的燃料,體重就自然慢慢下降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0台北國道馬拉松 傅淑萍史無前例三連霸

2020-09-07
賽事話題馬拉松路跑跑步

第 25 屆台北國道馬拉松 6 日上午熱鬧開跑,這是全台唯一封國道跑的馬拉松賽事,也是 COVID-19 疫情期間,國際馬拉松暨路跑總會(AIMS)認證的亞洲首場馬拉松賽事!其中全程馬拉松女子組選手傅淑萍,不負眾望以2小時 53 分 55 秒成績順利拿下她在國道馬的第三座后冠,也成為該賽事史無前例的三連霸女將。

2020台北國道馬拉松  傅淑萍史無前例三連霸
2020台北國道馬拉松 傅淑萍史無前例三連霸

2020 台北國道馬拉松原訂 3 月 8 日舉行,但受疫情影響下延至 9 月 6 日。現場邀請到疫情期間帶領醫護團隊守護台灣的防疫英雄、完成世界六大馬選手台北長庚醫院院長謝燦堂,帶領跑者一同在國道上奔馳。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路跑協會也連續三年邀請陽光基金會擔任公益合辦單位,開跑時,由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副局長吳木富、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局長李再立、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范姜瑞、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楊瑞永等人到場鳴槍。

開啟跑季 台灣選手齊聚成果驗收

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賽事紛紛取消或延期,9 月份即將進入跑季,不少選手藉著台北國道馬拉松在跑季開始前驗收自己訓練的成果。拿下全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的張景敦表示:「年初跑完渣打馬就全球封關了,這段期間只能用跑步機訓練,上個月 500 公里的跑量有 330 公里是在跑步機上完成。」不過他今天還是克服高架道路的強風、坡度以及後半段出現的艷陽,順利贏得冠軍。男子 10 公里組冠軍曾廷瑋也提到︰「今年受疫情影響,少了很多出國比賽或訓練的機會,好在台灣的防疫成功讓比賽能繼續進行。」

全馬男子組冠軍張景敦
全馬男子組冠軍張景敦

半馬女子組由去年第二名李佳玫突破個人PB,以 1 小時 24 分 25 秒奪下后冠,她在賽後表示:「疫情關係少了很多國外選手的競爭,加上自己今天狀況不錯,能夠突破個人最佳成績真的很高興!」全場焦點則是全馬女子組,由前兩年連續奪冠的傅淑萍順利完成三連后冠,賽後她提到︰「兩週前跑完台新女子馬就一直陪學生訓練,根本沒時間準備比賽,昨天晚上突然想起要拼三連霸,才臨時決定今天來參賽。」比賽過程很辛苦,但她也希望以身作則告訴學生不要輕言放棄,果然不負眾望順利達標。

全馬女子組傅淑萍完成三連后冠
全馬女子組傅淑萍順利完成三連后冠

每7人就有1人因外貌遭不友善對待 伊林名模陪跑應援

今年適逢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成立滿 50 年,共有逾百名陽光選手及數千名跑者在國道上熱血起跑。復健中的陽光傷友特組加油團,以恐龍裝、爆炸頭等趣味造型站上國道為所有跑者加油,鼓勵以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超越自我、並尊重每張不同的臉。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不僅是燒傷顏損者經常面臨社會『以貌取人』的困境,台灣 12.9% 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取笑、15% 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1.9% 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 7 個人就有 1 個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因此陽光連續三年以公益合辦方式與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共同推廣臉部平權運動國道路跑、串聯全國 22 個縣市政府連署支持臉部平權、並參與發起「國際臉部平權聯盟」等行動積極促進友善環境。如今陽光在台灣推動「臉部平權」的經驗,亦為歐美亞洲國際會員所肯定及學習。」

長期關懷傷友的伊林娛樂連續三年不缺席,參與陪跑並組成國道馬拉松史上最閃亮的加油團為跑者打氣,年年參加應援團的李懿今年首度參加新增的疾速3K組,她表示︰「很開心能實現與傷友們的約定,一起為臉部平權而跑!」藝人郭子乾連續兩年參與賽事,今年因延賽而不克參加,仍特別錄製影片為陽光選手們加油。

伊林娛樂參與陪跑並組成加油團
伊林娛樂連續三年參與陪跑並組成加油團

除了長期支持陽光基金會的和碩聯合科技、永真教育基金會、華南永昌證券、立錡科技、義鎧科技、采盟股份有限公司、台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許多企業也熱情投入資源於賽事,包含維他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碩聯合科技、永真教育基金會、華南永昌證券、義鎧科技、立錡科技、采盟、臺銀人壽、健喬信元、Allsports 創星影像、長榮航空、撒隆巴斯、琣伯莉餅乾、南蠻堂、博威、泛亞活力、GATSBY。等企業,都共襄盛舉支持本活動。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我的體重適合跑步嗎? 破解「減重1公斤馬拉松快3分鐘」傳聞

2019-12-25
許立杰瘦身跑步知識庫

江湖傳聞:「減重1公斤,馬拉松快3分鐘」是真的嗎?

很多人會問我說:「我這體重跑馬拉松是不是太重了?」,或者「菁英跑者動不動就4、50公斤,我這體重是不是不適合跑步?」然後就開始覺得必須要先減重,才能開始跑步。

跑步減重
我的體重適合跑步嗎? 破解「減重1公斤馬拉松快3分鐘」傳聞

體重下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消耗的熱量大於吸收的,消耗的包括基礎代謝以及日常活動產生,而吸收的熱量自然就是透過飲食。因此對一般沒有運動習慣、飲食也不控制的人而言,規律運動(消耗熱量、增肌並增加基礎代謝率)、加上理想的飲食觀念(營養充足、總熱量降低),你很快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減重效果。

至於很多人擔心體重過重不適合跑步,我建議可以先從快走開始。選擇舒適的鞋子以及彈性優良的路面(例如操場),先建立1週3次快走的運動習慣。等到習慣這個節奏,可以加入慢跑與快走1:1比例,例如慢跑10分鐘、快走10分鐘重複循環,最後才是達到單次慢跑30-40分鐘的目標。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除了體重下降之外,也會伴隨著心肺能力、肌肉力量的增強。所以你不需要等到減到一個合適的體重才開始跑步,而是在合理的限度下,進行合理強度的訓練,對於整體的體力提升會很有幫助的。

減重跟跑步的關係,就是魚幫水、水幫魚。跑步可以幫助減重,而體重降低後,你也更輕盈、可以跑得更好。

快走適應跑步
擔心體重過重不適合跑步,建議可先從快走開始

菁英選手的體重

我們可以來看看現在世界頂尖的馬拉松跑者,男子選手Eliud Kipchoge(世界紀錄保持人):168公分56公斤BMI 19.9;大迫傑(日本馬拉松紀錄保持人):170公分53公斤BMI 18.3;Galen Rupp(美國馬拉松奧運國手):180公分61公斤BMI 18.7。女子選手:Mary Keitany(肯亞馬拉松菁英選手):157公分42公斤BMI 17.0;安藤友香(日本馬拉松好手):160公分42公斤BMI 16.4;Shalane Flanagan(美國馬拉松奧運國手):165公分48公斤BMI 17.6。

單看數字來說,他們確實很瘦。這些選手是天生這麼瘦嗎?多半不是。相反地,他們是為了長跑效率而刻意保持這樣的體重,是為了保持競爭狀態所必須做的犧牲。我看過很多選手私下的心路歷程分享,為了保持這樣的體重,很多時候與其說是「吃飽」,他們只能吃到「不餓」。而在大多數時候,他們吃的不是「想吃的」而是「必須吃的」,把握關鍵營養成分之外,還要儘可能的計算總熱量的攝取,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體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菁英選手都有專屬營養師把關他們的每一餐。 所以對於多數菁英選手來說,「不是因為跑得快所以體重輕,而是體重輕本來就是跑得快的條件之一。」

你真的需要這麼瘦嗎?

這麼說好了,菁英選手有人把關營養,而跑出成績是他們唯一關注的事,有時甚至會為了成績犧牲健康,但你可以嗎?

對於多數主業不是跑步的我們,跑步充其量就只是興趣、是自我實現的方式。我明白跑出一個好成績對於很多市民跑者很重要,但是除了跑步,我們還是一樣要上班、工作、過活。減重雖然能直接對運動表現帶來助益,但隨之而來的還有風險。例如很多女性跑者會因為過瘦導致受傷、經期不正常、骨質密度過低等影響,一味追求輕量可能反而有害。

另外,菁英選手之所以減重,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他們的程度已經到達了個體的極限,所以他們必須用盡一切手段追求更好成績。然而對於多數的我們,根本就還沒練到頂。透過規律訓練、避免受傷,所帶來的好處跟成長,往往可以超越透過減重本身產生的正面效益。

另外也要提醒一點,體重只是身體諸多數值中非常粗淺的一項,同時也要配合體脂、肌肉量、骨質密度等綜合評量,而不僅僅是看體重的絕對數字而已。

回到我自己的體重控制

我曾經是個非常愛吃、也非常能吃的人。因為運動量大,所以我總是仗勢著吃多也不會胖,每天都吃得飽飽的。長久下來體重都維持在65公斤左右。

自從投入長跑訓練後,我也開始針對飲食上做了一點控制。例如避免油膩、高油高糖的食物,並且吃大量蔬菜、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澱粉,以及優良的蛋白質跟脂肪。

另外除了規律的跑步訓練之外,我也透過一些重量訓練來加強身體的肌肉量,降低體脂並增加基礎代謝率。目前我在訓練賽季的體重平均是63.5公斤左右,非賽季就會稍微重個2公斤、而到了比賽前一週可能又會再減個1、2公斤到62公斤。這個體重對我來說就是可以長久持續,並且不覺得辛苦維持的重量。

要提升運動表現,看重的是訓練、恢復、跟營養之間的均衡調配。如果增加1、2公斤的體重可以訓練效率更好、恢復速率更高,那說實話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減重。另外,每個人的骨骼重、肌肉量都不同,最適體重也不見得一樣,例如我身邊與我同樣身高的人,也有體重介於65-70公斤的,馬拉松成績還比我好。我們沒有必要看著菁英選手那幾乎完美的身材,就覺得自己非得要減到50公斤、甚至45公斤不可。耐力訓練不是單純靠減重,而減重也不一定就會增加運動表現。有氧訓練、肌力訓練、飲食控制、如何照顧身體、避免受傷,要跑好一場馬拉松要考慮的事情真的很多。跑步,從來就不只是跑步而已。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一心文化,許立杰著《Jay的跑步筆記:矽谷工程師激勵上萬人的科學化訓練與生活哲學》一書。

本書特色
日常跑步筆記+科學化訓練=心靈+生理同步變強!
跑步不只是一個運動,它更是一種生活。
如何在工作、家庭、興趣、自我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堅持日復一日一日的枯燥練習?
Jay熱血、暖心還不小心帶點幽默的文字會讓你獲得力量!

矽谷工程師、一個市民跑者,全馬238的訓練法!
一個在矽谷工作的全職工程師、市民跑者全馬跑進2小時38分鐘,這個「奇績」是怎麼辦到的呢?
一套扎實、週期化的訓練讓跑到挫折痛苦,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時可以有所突破!
詳細分析裝備挑選、訓練規劃、賽季飲食指南、全馬400、330、300、240課表……幫你打造一個適合跑馬的身體。

• 更多一心文化《Jay的跑步筆記》資訊 請點此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