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運動品牌 MOLLIFIX 瑪莉菲絲,持續提倡運動、時尚與舒適的完美結合。在邁入秋冬之際,推出「全域型輕機能運動服飾」全新秋冬系列,嚴選「鍺離子遠紅外線纖維」材質,能輕鬆應對台灣濕冷天氣,讓運動族從城市到戶外一套搞定!為讓更多女性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服飾,MOLLIFIX 於19日邀請品牌年度代言人—三鐵女神賈永婕出席新品發表會,完美展演多款新品外,更大方分享不怕挑戰、自信活出真我的秘訣,鼓勵女性勇敢探索,展現獨一無二的我們!
始終從消費者使用情境出發,MOLLIFIX 「瑪莉菲絲」此次嚴選「鍺離子遠紅外線纖維」材質,應用在多款瑜珈褲及訓練外套,能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加強運動後狀態恢復等,讓你運動訓練時皆感無比舒適,穿上後不只能輕鬆應對戶外濕冷天氣,也能滿足室內運動的吸濕排汗,讓整天都能自信美麗的面對下個挑戰!
秋冬新品更在剪裁及細節全面升級,側修飾訓練褲三大貼心設計,運用高腰包覆設計可修飾女生最在意的小腹及腰間肉,加上斜切角度剪裁讓腿部線條更加修長,運動時必備側口袋方便各種小物收納; 而中層訓練外套則兼顧時尚修身剪裁及舒適,套上即擁有高質感的優雅,細心的拇指洞設計能讓穿著穩定。全系列適合瑜珈、健身等室內運動,戶外健走、慢跑也可輕鬆駕馭,不只機能性讓運動效果事半功倍,舒適感更是一穿上便不言而喻!
另外,推薦每個女生都該入手的「二合一內外兩穿設計外套」,保暖實穿且百搭美型,微寬鬆感的剪裁穿起來優雅舒適,外層防風、內層刷毛保暖,下擺前短後長的設計更能讓女生整體比例更修長,微微遮臀,簡單搭個瑜珈褲就非常適合,也成為三鐵女神賈永婕秋冬最愛的運動穿搭首選,能因應不同場合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撐與保護。
MOLLIFIX 瑪莉菲絲近年持續提倡「女力精神」,自 2019 年起與多位各界的女力代表藝名人、設計師合作,廣獲好評。此次新品發表會,特選在台灣少見的極限運動場館舉辦,並由多位身穿MOLLIFIX 新品的女性挑戰各種關卡,象徵無所畏懼,即使每天面對各種生活或職場的挑戰,都能勇敢探索!
年度代言人賈永婕也與廣大台灣女性分享:「能夠溫柔的勇敢,持續往完成心中理想的自己而努力,不被他人的評斷定義,我們就會成為不一樣且獨一無二的我們,也因為獨一無二而具有屬於自己的力量。」未來 MOLLIFIX 仍會為更多女性解決在運動或生活上會遇到的身心靈阻礙,成為台灣女性最貼心且堅毅的後盾,支持大家放膽探索,成就更好的自己。
即使避開夏天,在台灣春、秋季期間比馬拉松、鐵人三項這類耐力型競賽,仍可能增加選手們熱到「爆掉」的機會,所以台灣的跑者、鐵人們該如何應對炎熱的比賽顯得特別重要!以下5大策略讓你在耐力比賽途中較能適應酷熱天氣、避免爆汗脫水導致運動表現下降,甚至造成痙攣、高血鈉症、熱衰竭等運動傷害。大熱天比賽前,先規劃好你的抗熱策略吧!
無論如何,「準備」是你最好的朋友!適應炎熱就像任何運動項目一樣要事先練習。因此,如果你已經報名了一場歷年來溫度偏高的賽事,那就從夏天起增加自己的熱適應能力,例如熱瑜伽、三溫暖、讓你爆汗的室內飛輪課都相當適合。其他熱適應方式可參考《馬拉松、三鐵等耐力運動的夏日訓練策略》。
除了配速計畫,對比賽同樣重要的是補水和營養策略。我們都知道,在耐力運動中身體含水的多寡,與脫水和運動表現降低息息相關。除了比賽期間補水策略,開賽前適當喝水也相當重要;同時須確保賽前幾天身體都有充足的水分,將尿液外觀維持在淡淡的稻草色,可作為水分適當的標準。此外,賽前避免酒精,因為攝取酒精會造成利尿作用,當身體內水份減少過多,就會降低有氧運動的能力、增加脫水現象。
雖然鼓勵從游泳轉換成自行車(T1)之後盡早補水,但每位選手的補水策略有些許差異。在開放式場域游泳,可能吞下大量的湖水、海水以及空氣,可能對胃造成嚴重破壞,這可能是大多數鐵人都曾經歷過的。因此,當你離開T1轉換區騎上自行車,先暫時給胃一點時間冷靜,採取小口啜飲而不是大口大口地喝,請記住這個喝水方式並全程使用,尤其在游泳後必須遵守,以避免胃痙攣。
T1之後就必須掌控好你的補給節奏,然而多久該補給一次,每次該補充多少水﹖因為每個人流汗率各異,也會有不同標準。為了更瞭解自己的補水需求,建議在賽前先進行60分鐘流汗率測試﹕在1小時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前後,分別測量自己體重,如果途中沒有進食、上廁所或休息等外在因素,那就很容易測量出1小時運動中身體流失的液體(詳細補水計算方法可參考《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流汗率測試能避免你過度補水狂跑廁所、或是補水過少嚴重引發高血鈉症。
除了水,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是耐力運動中出現疲勞的關鍵原因,所以你的水瓶裡裝了什麼就是重點。當你爆汗運動,身體排出大量礦物質和鹽,而這些流失掉的水、碳水化合物、鈉、鉀、鎂和鈣,都是維持肌肉功能不可少的營養素,缺乏可能會引起痙攣,甚至毀了整場比賽。市面上戶外用品店、馬拉松用品店都會販售各類果膠、果凍、鹽錠等補給品。更詳細的能量補給可參考《跑馬幫手能量膠怎麼吃?吃多≠滿滿能量》。
資料來源/British Triathlon, 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